我的音乐往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版,我至今还搞不清楚哪一种版本较完整。在这方面我不学无术,只知道跟从权威,譬如老布第八,旺德和卡拉场用Haas版,但切利比达克和朱里尼(CarloMariaGiulini)却用Nowak版,双方打个平手,于是我心有不甘,再去找来老将约胡姆在1979年录制的版本,却没有注明,据说又是“原版”!
读者诸君当然可以不理,能听完一个乐章——第四、第七或第八的任何第一乐章——也就足够了;但听他未完成的第九,则必须听最后第三乐章。听完有何感受?不说我也可以猜到你的反应:闷死了!
沉闷恰是催眠的妙药!但布鲁克纳的配器法又用了大量管乐,声音太响,只能用耳机,或在晚间猛听,上床睡觉时“默念”其中旋律,如此则可以去除杂念,随着他的乐音进入一种精神的圣殿——一步一步地攀登,最后到了顶峰时,早已六根清净,如入仙境。到了那个时辰也该入梦了。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下)斯特拉文斯基:一个乐迷的礼赞(1)
斯特拉文斯基:一个乐迷的礼赞
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于1971年4月6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8岁。
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1882—1971),可以说足以代表整个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他出生的时候,正是19世纪浪漫派的音乐在俄国的鼎盛时期,他的父亲是圣彼得堡的皇家歌剧团的首席男低音,由于父亲在音乐界的关系,他得以拜师于名作曲家林姆斯基柯萨科夫(N.A.RimskyKorsakov)门下。他11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带他去听一场音乐会,在座的正是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已经老态龙钟,两个礼拜后就去世了。斯氏后来在一篇回忆录中写到:“我看到他一头白发,阔肩厚背,这一个印象一直永存在我的回忆里。”终其一生,斯特拉文斯基最崇拜的俄国作曲家就是柴可夫斯基,在他1928年的作品《仙女之吻》中,斯氏引用了十数首柴氏的作品,向他致敬。
这两位音乐史上的巨人,风格上当然相去甚远,柴可夫斯基可谓是19世纪以来旋律最优美的作曲家,而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感,可以说是近百年来无出其右的,当斯氏在乐坛初发迹时,他的作品——今已脍炙人口的《火鸟》(FirebirdSuite,作于1910年)和《彼得洛希卡》(Petrushka,作于1911年)——仍然是继承柴可夫斯基的浪漫作风,《火鸟》和《催眠曲》优美的旋律,足以“绕梁三日”。在这两部早期的作品中,他的节奏感已逐渐露端倪,到了1913年的芭蕾组曲《春之祭》,遂表露无遗。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下)斯特拉文斯基:一个乐迷的礼赞(2)
斯特拉文斯基:一个乐迷的礼赞
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
《春之祭》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由浪漫转向“现代”的里程碑,首演时,台上的芭蕾舞星们无法捉摸这一个新作品的古怪节奏,台下的乐队更摸不清乐谱上的怪和弦,虽然名指挥家蒙特(PierreMonteux)非常卖力,但是沉不住气的巴黎听众已经嘘声四起,甚至有人互相斗殴,斯特拉文斯基已经超越他的时代了。当时的“知音”不多,但是几位法国名作曲家已经注意到这个刚满30岁的年轻人,拉威尔(Ravel)称他为“天才”,萨蒂(ErikSatie)认为他是音乐传统的“解放者”,而德彪西在恭聆《春之祭》的时候,却是满面愁容,一位旁观者说得好:“他表现出一种无法控制也无法掩饰的悲痛,就好像一个创造者面对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世界:一种落在人后的悲哀,一种艺术家的苦痛,因为他面前的新形式,已经反映出他自己的地位和缺陷。”
德彪西未免杞人忧天,因为他自己——和斯特拉文斯基一样——也是一位把西方音乐由19世纪带进20世纪的巨人,事实上,斯氏在死前几个月中,在家中仔细聆听的作品,正是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斯氏称誉德彪西是“这一个世纪(20世纪)的第一个音乐家”。
虽然德彪西是20世纪西方音乐的开创者,但继往开来的责任却落在斯特拉文斯基的身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乐坛上几位19世纪的大师,已经逐渐凋零。马勒完成了他的九首交响曲,在第十首尚未完成之前,就辞别人世。理查德·施特劳斯已经过了他的鼎盛期,后来的作品,一部比一部逊色。继承俄国19世纪柴可夫斯基式的浪漫传统的恐怕只有拉赫玛尼诺夫了,但他是一位钢琴家兼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说他是“一个六尺半高的哭丧脸”。其他两位俄罗斯作曲大师——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重要作品,尚没有问世。能够扬弃19世纪的废墟而重新建立音乐艺术殿堂的作曲家为数不多,最重要的只有勋伯格为首的“维也纳派”和斯特拉文斯基。
“维也纳派”所揭示的是所谓的“十二音律”,这一种新的形式显然打破了传统八音律的旋律结构,可谓是音乐史上革命性的突破。然而,斯特拉文斯基所走的路,却与那些“新派人物”恰恰相反:他遗弃了19世纪俄国的音乐传统,不进入十二音律的新世界,却转回到18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约自1920年至1951年),是他受人攻击最多的时期,新派的人说他太保守,旧派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多作几首《火鸟》或者多作几首《春之祭》?但斯氏对他的批评者一概置之不理,埋头苦干,写出了《俄狄浦斯王》、《圣歌交响曲》、《C调交响曲》、《奥菲欧斯》、《帕西风尼》和《浪子历程》等名作,如今这些作品已经成了20世纪音乐史上的“经典”了。
斯氏虽然标榜古典主义,但他仅是利用古典的题材(如《俄狄浦斯王》)和古典的作曲形式(如对位、赋格)而已,这些题材和形式,似乎给予他一种架构的限制,在这种自我约束的架构中不断创新,就是斯氏心目中的自由,这种看法,显然也是属于古典主义的,但斯氏的古典主义,却为自己添增一种新的风格——简洁、峻峭、严谨,更充实了节奏感,也为乐坛树立了一个新的旗帜,作曲家风起云涌,几位美国名家如库普兰(AaronCopeland)和塞逊(RogerSessions)等纷纷群起效尤。
斯氏于二次大战初避难到美国,定居好莱坞,埋首写作他的“新古典主义”的乐曲,岂不知十里以外就住着他的死对头——勋伯格,这两位20世纪的大师,却只在一位朋友的丧礼上见过一面,真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当1951年勋伯格去世后,斯特拉文斯基却突然于古稀之年开始用十二音律写作,最初是战战兢兢,几年后就得心应手,到了1957年的芭蕾组曲《阿冈》,已经登峰造极。然而,当斯氏掌握十二音律的时候,年轻一代的作曲家如约翰·凯吉(JohnCage)和斯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等人却完全打破“音律”的范畴,使用噪音、天然音和录音机,目前最流行的是一种“电子综合机”拨弄出来的“音乐”,对于这些新的东西,斯氏一概嗤之以鼻。也许,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位音乐老人已经开始落伍了,也许他一直是作曲家中的“贵族”,坚持音乐本身的神圣,而否定一切不属于音乐或不够音乐水准的东西。
斯特拉文斯基非但是音乐家中的“贵族”,也是人生中的“贵族”。终其一生,他不愁衣食,幼年时代在圣彼得堡,娇生惯养,青年时期在瑞士和巴黎展开音乐活动,受到名振欧陆的名舞蹈家迪亚基列夫(Diaghilev)的重用,他早期的三部芭蕾舞曲,都是这位名师的“俄国芭蕾团”(BalletsRusses)重金礼聘而写的。斯氏成名后,更是嗜财如命,又因为他喜欢水城威尼斯,所以有人称他为“威尼斯商人”,斯氏自己也大言不惭地说:“作曲赚钱的妙诀是,先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然后再使写成的东西作为别人的重金委托。”他甚至把自己英文姓名的第一个字母“S”也设计成钞票的缩写“”!在未死之前,他已经在拍卖他的曲谱,当《纽约书评》的编者问他为什么不把曲谱送给博物馆或图书馆时,他不禁大发牢骚道:“因为没有指挥音乐会和灌新的唱片,我的收入已经大减。然而我比较受人欢迎的作品,在美国偏偏是不收版税的免费品,如果用我近来不受人欢迎的作品的所得,来偿付我的医疗费的话,照目前的写作进度来看,恐怕要到我102岁的生日才能付清我的医药债。”
斯氏发这句牢骚的时候,大约是在1971年初,他刚从美国西部迁居到东部的纽约,为的是医疗方便,却想不到竟骤然长逝,如果他仍留在阳光充足的西部,他的作品也许就不止一百多首乐曲、11本书和无以计数的文章,照他最近几年的作风来看,似乎是人越老话越多,他曾与徒弟克拉夫特(RobertCraft)合写了六部《谈话记录》,又接受《纽约书评》杂志编者数次访问,这位老音乐家态度高傲、牢骚满腹,用字遣词极尽艰涩冷僻之能事。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下)《弦裂》:一个音乐家的流亡故事
《弦裂》:一个音乐家的流亡故事
战乱和流亡是20世纪思想和文化史的“主旋律”,然而迄今为止,这一方面的研究专著并不太多,和中国有关的研究则更少。20世纪末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研究的理论界大谈所谓“离散社群”(Diaspora),却往往把它设在一个“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语境中讨论,甚至和“全球化”拉在一起,毫无历史意识可言。
其实“Diaspora”(离散社群)这个词源自犹太人的历史,指的也是犹太人离散到他方,如今被广泛引用之后,反而把这个犹太根源给忘了。也许,重谈20世纪犹太人流亡的故事早已成了老调,而且在目前的气候中也不合时宜,所以最近这类书在中国似乎未受重视。承蒙《读书》编辑汪晖先生的推荐,我得以读到这本译著——《弦裂: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斯特恩回忆录》(李士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读后不胜欣慰,也连带想起犹太人流亡的问题。
斯特恩(原名HellmutStern)是犹太人,1928年生在柏林。希特勒的纳粹党开始当权并大肆排犹的时候,斯特恩举家逃难。他们到处申请签证碰壁,英美各国对犹太人的入境管制更严,最后竟然流亡到了中国的哈尔滨。原来斯特恩的母亲获得一份捏造的合同,介绍她作为钢琴教师到哈尔滨去工作,于是全家于1938年离开德国,乘船辗转来到中国,经上海、大连到哈尔滨,一住就是11年,和中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关于哈尔滨的章节。
《弦裂》:一个音乐家的流亡故事
第二辑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下)灵魂在乐谱上行走(1)
不朽的灵魂在乐谱上行走
自1931年起,东北大部分地区已经为日本人统治,属于伪“满洲国”——一般史家对于这一个时期的研究往往嗤之以鼻。然而,日本殖民者在东北留下大量的研究资料,“满铁”收藏的经济资料更丰,为美国知名学者如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