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婆婆终于回来了,儿了像久别重逢一样,咧开嘴扑上去,粘在一起。两个月的相处,蔡婆婆让他体验了很多欢乐。蔡婆婆陪他的时间最多,因而在儿子心目中她也成了和我一样最重要的亲人。
但是注定真正的母亲只有我,无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多少人,能够始终爱他,为他付出一切的只有母亲。不久,蔡婆婆厌烦了这里的工作,她出来之前本是耍惯了的人,终于说走就走了。孩子第二次留给了我自己。
孩子他爸经常出差,我一个人无论如何忙不过来,已经退休的外公就成了代理保姆的必然人选。外公每天骑20分钟车,过来带一天孩子,晚上再骑车回去。尽管后来又请了新的保姆,但外公的习惯就没有变过。
用外公的话来说,以前我还是婴儿时,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精心地带过我。刚开始,他连孩子都不会抱,除了对着外孙的脸嘿嘿笑两声外,面对孩子手脚无措。但很快他就发挥了身强力壮的优势,每天推着外孙四处游览,一走就是半天。儿子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连婴儿车都快坐烂了,小区里的街道、花园、商场以及那些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场所,没有他不熟悉的。而不知不觉间,外公也成了一个熟练的保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喂奶,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加减衣服,什么时候提屎提尿。除了睡觉,外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外孙,累是累点,但只要孩子对他一笑,趴在他的肩头,万般依恋地抓紧他的衣领,他的心就醉了,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
我一直以为生活就将这样继续下去,所以当小保姆要去读书时,我一点也不慌乱。但是偶尔有天,忽然听见外公给人打电话,让帮他联系个地方上课。在当上代理保姆以前,教了几十年书的外公一直在外面上课,后来为了带孙子,他辞去了上课的工作。现在他终于不甘寂寞,又要去重操旧业了,儿子还是要还给我。
奶奶要顾自己的家,保姆要奔自己的前途,外公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他们都给了儿子很多关爱,但最终永远不离开他的只有父母,只有我们是可以为他付出一切的。我想父母的重要并不在于有血缘存在,而是在于天长日久的艰辛抚育,在于那种相依相伴中产生的依恋和信赖。谁对孩子付出最多,他就最爱谁。孩子是最天真的,所以最公正。有了孩子,就不能再把个人的前途和生活方式放在第一位了,因为这是一个生命,依赖着你的关怀而成长,世界上还有什么事业比这更伟大呢?
我们最终能够得到报偿。
为孩子建一个“档案馆”
曾经看到一个明星的老照片,是他在给襁褓里的儿子称体重。孩子放在一个竹篮里,竹篮被一杆大秤的铁钩钩着,明星一手用力提起秤,一手把着长长的秤杆,小心地挪动秤砣,他满脸惊喜,而竹篮里的孩子则懵懂地熟睡着。
这个画面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让我懊悔不已。因为类似的美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但我们却没有记录下来,以至于当孩子悄然长大,我们再去寻找他成长的足迹时,才发现有许多记忆永久缺失了。
儿子出生以前,我曾有过一个日记本,详细记录着许多有关孩子的事,从第一次听见胎音(像火车在隧道里行驶),到第一次感觉胎动(像小兽在夜色中爬行),从猜测他是男是女,到担心他是否健全,一天天,一笔笔,孩子就随着这些日记渐渐成熟,直到呱呱坠地。当初记这本日记的时候,我常想,我要一直记下去,等他以后长大了,再来阅读这些文字,就会看到自己生命的过程。
但是,随着孩子的降生,平凡而琐碎的操劳也随之开始。从每天喂奶、把尿,到学说话,学走路,学认字,学算数,学英语,学作文,学为人处世,学这样学那样,每天匆匆忙忙、唠唠叨叨,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了。现在,那本日记早已停记,即使其他日记本中散落着关于儿子的点点滴滴,其详尽和激情的程度也都远不能及。
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往往是一闪而过,当时无暇弯腰拾起,过后又有了新的精彩,堆积多了,无从清理,也就干脆放弃了。当然,这是个遗憾,儿子的历史虽然还不长,我却已经说不清他是哪一天开始笑,哪一天会喊爸爸、妈妈,哪一天掉了第一颗牙,甚至他额头上那条显眼的伤疤,我也有点记不清是几岁时摔伤的了。我已经遗忘了很多细节,随着他的成长,将来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会被我们遗忘。这样看来,那本精美的日记就更像一座象牙之塔,尽管我们难得再去叩开塔门,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是生命和爱的纪念。
生活是琐碎的,很压榨人,许多浪漫无法坚持,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平庸的趋向。好在我及时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开始收集儿子的各种“文物”。
最主要的有两项,一是照片,二是作文。我的相机总是放在顺手的地方,不仅外出旅游及有重大活动时拍摄,平时的生活小节也不放过。数码照片很容易归档,每次下载时,我会建一个文件夹,详细地注明这些照片的时间及主要信息,积累多了再刻盘保存。这样一来,儿子各个时期的影像就留存下来了。
收集作文来源于一次遗憾。鲁鲁从一年级下期开始学写话,虽然一次只有几句,但毕竟开始文字表达了。写话用的是普通作业本,为了保护封面,包上了一层牛皮纸。到寒假的时候,本子已经写了一小半。那个寒假鲁鲁的外公来北京过年,带他到处去玩,又陪他在家下棋、打牌、做作业,生活很丰富,因此寒假作业要求的十篇写话不仅完成了,而且内容很丰富。这是鲁鲁的第一本作文,我本打算好好保存起来。但是开学以后我却疏忽了,没有告诉老师,结果作文本上交后,长时间没有发回来,等我再去问时,已经丢失了。
这件事让我非常懊悔,意识到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从此养成习惯,每次作文都及时打印下来,期末再将作文本完整保存。三年级下期,学校要办一个作文展,老师让把鲁鲁的作文整理成册。当我花了几天工夫,把作文配上照片,排好版,打印出来后,突然发现,这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生活记录。从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洗碗、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削水果到看演出、开运动会、参观博物馆、逛公园、逛庙会、郊游、野餐、去内蒙、回成都、游厦门等等,内容包罗万象,文字朴素简洁,充满着纯真的童趣,再加上丰富的图片,使得许多我们自己都已经淡忘的记忆,又活生生地苏醒过来。
真得感谢儿子,他笔下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如此值得我们珍爱!
现在,儿子的“档案馆”里不仅有各种证书和成绩单,更有各种照片、绘画、作业、手工制品……这些东西让生命的历史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且有了物质的形式,更加真实而稳固。
我们必将被继承
那天,窗子上第一次有了冰花。出门的时候,我说:“又是冬天了。”鲁鲁跟在后面,接了一句:“又该发豆芽了。”
忽然心里一动,是呀,又该发豆芽了!其实冬天早就到了,早就可以发豆芽了,但今年却迟迟没动,忘了。
去年一冬,饭桌上的蔬菜非常丰富,豆芽功不可没。靠窗的架子上总有三四盆豆芽同时生长着,时间错开,几乎隔天就可收获一盆。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还有豌豆苗,到中午换水的时候,几个盆子全摆在阳光笼罩的茶几上,全揭了盖头,一色的鲜嫩欲滴,真是赏心悦目。
一般人都以为豆芽是一律的白嫩,其实不然,自然生成的豆芽,茎是白里透黄,顶端弯成一个漂亮的弧形,弧顶泛着或青或紫的光。黄豆芽的豆瓣是翠绿的,绿豆芽的豆瓣却泛紫,中间有叶芽冒出,明亮的鹅黄,煞是漂亮。
市场上出售的豆芽,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方法制造,那种黄白的颜色,再加上虚胖的体形,实在病态,而世人却习以为常,以为那就是本色。
去年寒假,鲁鲁写了篇作文,歌颂我们的豆芽,字不多,颇有趣。今年冬天刚至,他就想起豆芽这回事了,可见印象之深。
列维特在考察美国的家庭教育后说,父母本人“是什么”比他们为孩子“做什么”更有意义。其实,一个人之所以“做什么”,就因为他“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既有基因的力量,也符合现实的逻辑。比如像我这种人,一个在家里发豆芽的人,一个在都市高楼里种菜的人,我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知不觉浸润着儿子,以至于他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脱口而出“又该发豆芽了”。
我们的一切必将影响到孩子,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必将被孩子所继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鲁鲁的作文'
发豆芽
今年冬天,妈妈发了很多豆芽,有黑豆芽、黄豆芽、绿豆芽,还有豌豆苗。
妈妈先把豆子放进一个碗里,在碗里放上一些水,泡上一两天。再把豆子放进一个双层滴水盆里,在下层放一点水,豆子上面盖一张湿毛巾。再等上四五天就能吃上新鲜的、没有污染的“绿色”豆芽了。
妈妈还把豌豆苗放在茶几上,绿油油的豌豆苗挂着一颗颗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真像一个美丽的盆景。
有了豆芽,我们家充满了生机。
2006…2…5
(四年级)
孩子带给我们的
一边扫地,一边想着,下午接鲁鲁的时候把垃圾带下楼扔了。突然意识到,这学期鲁鲁自己回家,已经不用我去接了。
鲁鲁不用我接送已经半个月了,我还是经常忘记,不习惯。以前必须接送他的时候,经常觉得是个负担,得停下手里的工作,匆匆忙忙下楼,去学校走一趟。现在不用接了,却若有所失,心里空荡荡的。
突然觉得,付出也是一种福分,孩子给我们很多的机缘,让我们获得生命中的更多。就像电脑上安装的“网络爸爸”,时间一到就自动锁定,所有的程序立刻停止,儿子就不得不离开电脑,去做点别的事。没有这种强制性的锁定,人是很难从沉溺的事情中主动走出来的,尽管明知道这种沉溺有害。
孩子的存在,就等于给我们安装了强制性的软件,他那些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的琐事,就把我们从自己沉溺的世界中拉了出来。有了孩子,你必须按时接送他,就不得不走出屋子,活动一下坐僵了的筋骨,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有了孩子,你每天晚上必须辅导他,就不得不离开无聊的电视或者喧闹的牌桌,和孩子一道,沉浸到学习的安静中;有了孩子,你必须带他去郊外玩耍,你的生活也因此而丰富;你陪他去学鼓、学画,你也由此而亲近了艺术;你给他安排健康的食谱,你自己的饮食也更加健康;你为他答疑解惑,你自己也多了一份思索……孩子的脚印旁,有我们自己的脚印,孩子走多远,我们就走多远。
上帝送给我们孩子,这是他的美意,能不能享受这番美意,就是自己的事了。
儿子已经四年级,再过两年就要上初中,真是光阴似箭啊!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的,儿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过一天少一天,每一天都值得好好珍惜。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