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

第13章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第13章

小说: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饰清新而秀美。其中1号墓的一件双层九子奁,在黑漆的器表上还贴饰了金箔,金箔上再用油彩绘出变形云纹,更加绚丽多彩。3号墓的一件粉彩云纹漆奁,其彩绘则用具有油画效果的堆漆法画成,先用白漆勾出凸起的边框,再用红、黄、绿漆填绘云纹。与这种强烈立体感相反的装饰手法称为锥画,不用笔,而是用细尖锥或针在将干未干的漆膜上刻划出各种细如发丝而又栩栩如生的图案来,给人一种阴柔的朦胧美,需借助亮光仔细观察,才能欣赏到图案纹饰的精巧和纤丽。    
    许多漆器上烙有作坊地名;有些则写有“侯家”或“九升”等字样,表明物主及容量。最有趣的是许多耳杯和盒、卮、小盘上写有“君幸酒”或“君幸食”,令人遥想起当年的宴饮情景。    
    西汉初期,漆器还是很珍贵很时髦的东西。漆器制作繁杂,“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价值远在铜器之上,“一文杯得铜杯十”。侯家有如此多的漆器,足见其生活已不是一般的奢华。    
    ④阴间的侍奉者    
    在阳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靡生活,在阴间也得有人侍候。墓中挖掘出的木俑就是供墓主带到阴间遣役使用的,他们全都称职地守候在墓主的身边,随时听候派遣。木俑有平雕和圆雕两种,脸面均彩绘,有些着丝绸衣裳,有些则直接彩绘出衣裳。    
    木俑之外还有画在帛画上的画俑。在发掘3号墓时,发现遣策上记有“右方男子明童凡六百七十六人,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二人偶人,四人击鼓、铙、铎,百九十六从,三百人卒,百五十婢”。考古队员们数来数去墓中只有104个木俑,和遣策所说的对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些人注意到在棺室的东西两壁悬挂有两张长方形帛画,西壁帛画画的是墓主人登临高台检阅出征部队的场面,画上的墓主戴长冠,穿长袍,佩宝剑,有吏20人,侍卫30人,4个步兵方阵计112人,车骑40余辆,骑从100余人;东壁帛画画的是奢华的游乐场面,画面虽已残破不堪,但仍能看到一些房屋建筑、车骑和妇女划船等片段,如果把这些帛画上的侍从人数也加上,倒和遣策所说的差不多。至此人们才明白,在古人眼里,不仅木头等材料做的人可以作为俑,而且画上的人形也可以作俑。    
    汉初,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和强化,奴婢中也分出许多不同等级。“冠人”俑比其他俑高大,雕刻精细,戴长冠,穿深蓝色菱纹罗绮袍,当是奴婢等级中最高的,是奴婢中的贵族。贴身奴婢地位也比较高,其俑制作精细且穿着华丽,高度在“冠人”俑之下,其他俑之上。着衣歌舞乐俑较矮,脸面丰腴敷粉,身份在贴身奴婢之下。立俑数量最多,彼此造型相同,服饰彩绘而成,不像别的俑那样有绢帛衣裳穿,高度也仅有“冠人”俑的一半,当是地位低下的杂役奴婢。汉代歌舞盛行一时,贵族们通过各种手段到处搜罗能歌善舞者组建家族乐队。墓中遣策表明墓主家就曾拥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郑舞等的由10个人组成的乐队。随葬的歌舞俑脸上敷白粉,描墨眉,点朱唇,身形纤巧,长袖飘飘。纤腰磬折、长袖曼舞的楚女确实让人爱怜生情。傍水而居的楚人,形成了一种以纤巧秀丽为美的审美情趣,与北方厚重质朴的风尚截然不同。墓主们看来也有这种审美观,不仅随葬品件件纤秀雅致,连想带到阴间伺侯自己的丫环们也清丽苗条、楚楚可人。    
    歌舞俑之外,还有乐俑和二十五弦瑟、七弦瑟、六孔箫、二十二管竽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其中1号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完整的西汉初期的瑟。3号墓出土的一件竽在竽管中发现了竹子做成的簧片,簧片上有控制音调的银白色点簧,这是世界管乐器中最早使用簧片的实物证明。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乐器,“滥竽充数”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听说过。1号墓出土的12支一套的竽律证明竽在当时不仅是主要的乐器,而且还可作为其他乐器的定音标准。    
    


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千年女尸蕴传奇

    马王堆1号墓尸古尸棺被运到了长沙博物馆。开棺后,棺内的酸臭气味让人紧捂鼻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丝绸,可是轻微一碰,就腐成一滩。专家们花了近一周时间才脱掉尸首身上的衣服。在场的人都很惊喜。尸体出于锦饰内棺中,女性,身长1。54米,体重34。3公斤。出土时,整个尸首和刚死的人差不多,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有弹性,皮肤细密而滑腻,部分关节还可以转动,甚至手足上的纹路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女尸脸型呈方圆状,头缀各种贴叶的漆花木饰,头发因稀疏而缀连假发,作盘髻状,内插发笄。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看,体态应是标准的美女。只是由于时间久长,造成了眼球突出,舌头外吐。棺内有20厘米深的无色液体,有奇臭。女尸皮肤呈褐黄色。脸上覆盖两层丝织物。双手握绣花香囊,内盛香草,双足着青丝履。身体内着“信期绣”罗丝锦袍,外着细麻织物18层,最外横扎丝带9道,再在其上覆盖印花敷彩黄沙锦袍、“长寿锈”绛红绢锦袍。    
    这具2000年前的古尸被发现后,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不仅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而且被认为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我国医学人员对古尸进行了解剖,结果查明:这具尸体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外形,而且内脏器官完整,肢体内血管结构清楚,硬骨组织和软骨组织均保存完好的纤维结构。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这具2000年古尸保存的质量是很高的。目前,我国发现的古尸,主要是新疆地区的干尸,那是因为天气干燥,温度较高,尸体因自然风化而保存了下来,如那具闻名于世的有“楼兰美女”之称的女尸,却不是人为地把尸体保存下来。东部地区发现较少,且保存质量差。因此,马王堆汉墓古尸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的一大奇迹。    
    各方面的病理检查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多发性胆结石症。死者年龄在50岁左右,脂肪丰满,皮肤没有褥疮,应为急病而死。根据病症推断,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而致死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死者食道、胃及大小肠内有瓜子130多粒推算,死者是在吃过甜瓜不久后死去的,可能是由于吃了生冷甜瓜后,引发胆绞痛,因此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率紊乱而猝然死亡。死时约50岁左右,在当时各方面均较差的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寿命也就是40多岁,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位老太太也算是高寿了。另外,通过检查还发现死者第四腰椎间隙变窄,左上肺有结核病灶,右前臂曾经骨折,而且直肠和肝脏内还发现有鞭虫卵、蛲虫卵和血吸虫卵,还有一只胆囊先天畸形。经鉴定,死者血型为A型,生前曾生育过,这与史书所记载的她有两个儿子是相吻合的。    
    难道世上当真有永垂不朽的人?专家们当然不相信什么奇迹,一定有什么方法让这具尸体保存得如此新鲜。于是,人们把焦点集中在棺内的液体上,一时间,关于神秘药水的种种说法,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甚至被危言耸听地描绘成世界悬案,甚至还有人以重金购买这种能使尸体千秋不朽的药水。    
    汉代方术盛行,当时保存尸体最权威的说法是“玉能寒尸”,即说玉能够保护恒常的低温,避免尸体腐烂。所以在河北满城发掘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时,就发现二人都身着灿烂如新的金缕玉衣,但尸体却早已变成了枯骨,证明这种对抗自然的努力不过是一种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    
    经过科学分析,发现外界传言的神秘药水,其实不是防腐药水,而是土壤中的水分渗入墓中,在几千年时间里凝结聚集而成,只有十分微弱的抑菌作用,却不是尸体得以保全的主要原因。    
    尸体因何会被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得从埋葬的方式说起。马王堆3座墓的墓坑,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坑最大最深。3号墓的墓底及棺椁室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坚固,在上面筑起高大坟丘。1号坑所填木炭非常厚实,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米~1。3米,黏性甚强,渗透性极差,这层既厚且匀的白膏泥,封固严密,使深埋地底的椁室形成湿润、恒温、缺氧无菌的环境,使棺椁、尸体以及随葬器物保存完好。而另外两座墓,特别是2号墓,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故墓内保存较差。    
    在尸体入棺后的最初阶段,肠道曾发生过细菌繁殖、发酵的腐败过程,但在特定条件下,腐败未能继续下去,原因是棺内因封闭良好,所以空气不多。尸体初期腐败过程中就耗尽了棺内的氧气,棺内各种有机物在厌氧甲烷的作用下,形成了燃性沼气。沼气不断累积,棺内压力增大,增强了抵抗外界渗水的能力,所以棺内基本上保存着最初由棺外渗进来的水,而这些水经过土壤、白膏泥等渗入棺内后,就形成了带有少量硫化汞的防腐物质,尸体长期浸泡在这种液体中,保持了新鲜和湿润。当然,古人的种种努力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尽管当时科技水平落后,这种努力在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具极其罕见的完好女尸,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现在出土后的女尸,已经密封于有机玻璃棺材里,存放于地下室,配以空调设施保持恒温,并用药水防腐。由于尸体受防腐药水的长期浸泡,女尸原来的板栗色渐渐消失,更接近鲜尸的颜色。    
    马王堆出土的女尸,在世界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实,在考古学中,尸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与其他文物相比,因为保存完好的尸体少之又少,故而尤显珍贵。    
    马王堆女尸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代的丧葬文化。在古人的观念中,尸体是灵魂的寄寓之所,尸体不朽,灵魂才有所依托,不随风消散。古代有许多所谓“借尸还魂”的故事,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招魂升天的帛画

    艺术是人心灵的象征,也是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汉代的强盛和朝气蓬勃,汉代人追求人世欢乐的热情,即使在这些用于丧葬目的的帛画中仍然处于活生生的喷发状态中。马王堆汉墓将汉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尽情展现,让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生动图景。    
    汉代画在缣帛上的绘画作品颇多,但大多失传。因此马王堆帛画的出土,就显得异常珍贵了。马王堆1号、3号墓出土帛画共10余幅,占全国帛画出土量的近一半。    
    马王堆帛画最有代表性的应是在1号墓和3号墓出土的两幅帛画,画面呈“T”字形,顶部裹有竹竿并系有丝带,可以悬挂,是死者出殡时张举的旌幡。旌幡是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物品,使人高举,随丧葬队伍行进,大概起到识别死者、招魂、导引灵魂升天的作用。1号墓中的旌幡保存比较完整,3号墓中的则有些残破。    
    1号墓旌幡表现的是一幅死后升天图,自上而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表示地府、人间、天上的情景。最下面有两只红鳞青色的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