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

第11章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第11章

小说: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工工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秦代的兵器不仅制作水平高,而且还有很高的防锈能力。秦俑坑里出土的铜剑虽然在地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但至今仍然剑光闪闪、寒气逼人,而且还极为锋利,可以一次划开19层报纸。经检测后发现,铜剑表面有一层约10毫米厚的十分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中含有约2%的铬。正是这种镀铬的氧化膜保护着剑身使之不受侵蚀。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世界,因为镀铬氧化法十分先进,它比“越王勾践剑”的硫化处理法提高了一大步。在国外,直到1937年德国才发明了此种镀铬工艺,且防锈时间只能保持60年左右。而秦代的铜剑在经过2000多年后仍然光亮夺目,毫无锈迹。这说明中国不仅在2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镀铬氧化法,而且当时的水平甚至比现代的工艺水平还要高,这不得不让人震惊。这种镀铬氧化法的发明乃是我国古代科技史的又一次卓越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又一重大贡献,它又在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史册中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秦代兵器品种丰富,制作精良,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铜制工艺的先进水平。同时,通过对它的研究,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情况,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古代战争的整体情况,为研究古代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四部分:秦朝“军队”秦始皇兵马俑技艺高超的秦朝工匠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曾留下无数个能工巧匠的传奇事迹,他们的名字也永垂青史、流芳千古,为历代人们所仰慕。令人欣慰的是,在那宏伟壮观、雄奇瑰丽的秦兵马俑军阵中,也留下了许多陶工的名字,他们的名字与兵马俑一起与世永存,万古不朽。在发掘出土的7000多件陶俑中,有470多件留有刻字,其中共发现了68个陶工的名字。这些人名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大字和右字类陶工。“大”和“匠”都是大匠的省文,大匠是秦代控制制陶作坊的一类官署。在秦俑坑中共发现了3件带“大”字和“匠”字的陶俑,其上分别刻有“大”、“大”和“匠”。“”和“”都是大匠控制下的陶工的名字。    
    “右”字则是在右司空的省文,右司空也是控制制陶作坊的官署机构。右字类陶文共发现了两件,一件为“右”字,一件为“右亥”二字。其中“亥”为陶工名字。    
    第二类是宫字类陶工。“宫”是“宫水”的省文,宫水是控制制陶作坊的一类官署。在秦俑坑中共发现了17种宫字类陶工名,除去省文重复外,还有11种:宫魏、宫、宫、宫系、宫水、宫得、宫颇、宫疆、宫、宫臧、宫朝。其中魏、、、系、水、得、颇、疆、、臧、朝都是制作陶俑的工匠的名字。不过,颇为奇怪的是,宫系、宫臧、宫、宫得、宫疆等陶工名,也出现在秦始皇陵的砖瓦上。由于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而宫水的职责主要是烧造砖瓦,因此可以推测,这些“宫”字类陶工应为同一官署的同一工匠,他们主要负责烧制砖瓦,但后来由于在烧制陶俑时,极度缺人,因此,就把他们调往兵马俑坑去从事兵马俑的烧制工作。    
    第三类陶工则仅仅写出自己的名字。这类陶工仅在陶俑或陶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但前面却没有加上官署名或地名,因此不容易推断他们究竟来自何处。这类陶文在兵马俑坑中共发现了36种,在秦始皇陵的砖瓦上也发现了许多种该类陶文。此类陶文大都是刻在俑身或砖瓦之上,字迹潦草,刻划部位也没有规律可循。从作品风格及陶俑的造型来看,其中有6人应当是来自中央官署制陶作坊的陶工,他们分别是:尚、北、山、止、饼、丙。再从秦始陵的砖瓦上的陶工名来看,其中的3人、安、也应是来自中央官署制陶作坊。最后,在陶马身上发现了戈、吉、3个陶工的名字,因为,这些陶马是模仿宫廷御马制造的,所以,这3个陶工也应是来自中央官署制陶作坊。其余的人从其作品风格来看,制作水平高低不齐,作品的造型也彼此各异,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陶工。    
    最后一类是在人名前加上地名。    
    这类陶工则比较容易判断他们的来源,因为其名字之前的地名就是他们的来源地。目前,所发现的此类陶文中,地名主要有咸阳、临晋、栎阳、安邑等。其中冠以咸阳地名的陶文有33件,其余三地各有一件。在冠以咸阳地名的陶文中,除去省文重复,共有19人,另外,再加上其余三地的3名陶工,因此一共有22人。    
    那么,当时的陶工为什么要在陶俑、陶马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他们是主动刻上的呢,还是被要求刻上去的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在陶俑、陶马上刻上名字是当时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考核陶工制作的陶俑、陶马的数量和质量,如果陶工的作品达不到规定,则要受到处罚。据考证,秦代已经把这个规定写到法律条文中,睡虎地墓中出土的秦简《工律》中就明确规定,兵器和其他器物在制作完成时,必须刻上制作人的名字,不能刻的要用漆写上。这充分说明当时管理制度的严格。不过如此一来,竟使众多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名字得以保存下来,从而引起后人对他们的无限敬仰。    
    


第四部分:秦朝“军队”秦始皇兵马俑享誉世界的伟大奇迹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它们分别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土耳其境内的月亮女神庙、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像、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小亚细亚的摩孛拉斯国王陵墓、埃及港口的亚历山大灯塔。不过,除了埃及金字塔之外,这些人间古迹在历经地球的无数次沧桑巨变之后,都因地震、火山和战争的破坏而永远地消失了。然而,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世纪后,世界上突然出现了第八大奇迹,它就是如今已享誉全球的秦始皇兵马俑。    
    1974年春,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临潼县发现了秦朝时期的殉葬坑——秦兵马俑后,这一消息立刻不胫而走,一夜间传遍了世界各地。其后不久,美国《国际地理》杂志便以《神奇的兵马俑》这篇文章向世界各国介绍了中国秦兵马俑的情况,这更使得兵马俑备受关注。许多国际友人纷纷前来参观。1976年5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到了秦俑坑,他是第一个以外国国家元首的身份参观兵马俑的。那时,秦俑坑刚发现后不久,发掘的面积还很小。李光耀参观后,激动地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第一个提出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的是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8年希拉克在我国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秦兵马俑。参观后,他满怀激情地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之际,也曾来参观过秦俑馆。他是在秦俑博物馆建成时第一个前来参观的外国政府首脑。当时,他对兵马俑的评价是:“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1980年9月,新华社记者王光麟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巡礼》的文章。这是秦兵马俑第一次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出现在报纸上。后来,越来越多的文章都开始以第八大奇迹来称呼秦兵马俑,而且国外也有很多人采用了这种说法。就这样,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被世人广泛接受了。    
    随着兵马俑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越来越高,秦俑开始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们先后到过十几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去参加展出。据统计,在展出期间,参观秦俑的观众共达到1000多万人次。每到一处,都会引起该地区的轰动。参观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都对这古老的“中国制造”的精妙的艺术品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秦俑在日本展出时,得到的称赞是:“这不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东亚人的骄傲。”秦俑在瑞典展出时,虽然当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人们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把参观票抢购一空。瑞典日报曾风趣地写道:“当中国人创造这些奇迹时,我们的祖先大概还在树上。”在挪威展出时,当时的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已经是83岁高龄,可他不顾年迈体衰,激动万分地参加了开幕式。如今的兵马俑已名扬世界,它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之一,已完全被世人所接受。它的宏伟壮观,它的高超技艺无一不显示了勤劳的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相信有着无穷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明天!    
    


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火坑墓里出女尸

    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其依山傍水,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沙成为经济文化重镇。汉初,刘邦为笼络人心,稳固政权,就大封异姓诸侯王,长沙成为长沙国的都城。    
    在五里碑附近,有两座大小相当的土冢,它东西对峙一地相连,顶部呈圆形,底部直径约为60米,高约16米,并具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据宋人所撰《太平环宇记》记载,这是汉长沙国主刘发的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之处,故称“双女冢”。    
    1971年,全国各地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是基于当时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为防止爆发战争作准备。马王堆旁一家部队医院目光盯向了那两个大土冢,因为长沙临近湘江,地下水位高,土冢高几十米,自然成为修建地下医院的绝佳选择。在打孔探测过程中,孔里喷出了一股凉气。有人为了试试孔有多深,压力有多大,就把水灌进了孔里,结果水竟被反溅了回来。有人根据一些民间传说,就用明火在孔旁试图点燃,凉气果真燃烧了起来。这种情况也并非什么鬼魂显灵,大概因为墓内的棺材及其他一些木质葬品因潮湿腐烂后产生的沼气,容量是有限的。果然,经过几天的放气,孔中的气体也就泄得差不多了。因为长沙一带民间传说有一种所谓“火洞子”的火坑墓,有一些不懂这个道理的盗墓贼常被烧死或烧伤,也就有了墓主显灵进行惩罚的说法了。于是,部队方面通知了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就这样很偶然地被发现,并被发掘了。    
    发掘工作开始于1972年初,因为庞大、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发掘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东边的土冢被考古人员编为1号墓。古人往往会在墓的表层糊上一种从其他地方运来的黄粘土,以用于封闭和保护坟丘。这种黄泥粘性非常强,解放前,长沙就有些靠挖黄泥为生的人,因为它可以用作煤球的粘合剂。    
    封土挖开后,露出斜坡墓道和四级台阶的长方形墓穴。因墓穴较深,遇到大雨很可能发生塌方,为了尽快完工以避免危险,长沙大中院校的学生也前来支援发掘工作,他们的到来保证了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处可疑现象,一是墓穴台阶上出现的圆洞,另一是有盗洞的出现,但此墓最初有燃气冒出,即证明了盗墓贼并未深入此墓;在接近白膏泥层时,盗洞就消失了,几位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