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1940-1962 作者:师永刚 刘琼雄-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锋成为孤儿。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获得解放。雷锋参加了儿童团,像许多革命电影里的那些孩子一样,也是扛着红缨枪,在村子里站岗放哨,斗争地主。根据后来的追忆,雷锋还曾经当过儿童团长。1950年春天,“土改”开始,10岁的雷锋在这次运动中参加了他人生第一场诉苦会,悲愤地向同村人痛诉了他的苦难家史。
少先队员雷锋
1954年,雷锋考上了清水塘完小五年级。那时的望城,方圆几十里只有一所完全小学,像雷锋这种考上高小的人,就相当于乡里的“知识分子”了。雷锋家住黄花塘附近的简家塘,离清水塘学校足有十里。每天起早摸黑,来回要步行二十多里路,放学回到家里,烧饭、洗衣等家务都要自己动手。
由于童年经常挨饿,雷锋小小年纪就得了胃病,营养不良,身高、体重都不及同龄人,
这样的身体状况以后一直伴随着他,还差点影响了他的前程。
在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他开朗、活泼的性格。学校里组织的跳舞、学普通话、演讲比赛、打球、上台献花、政治学习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只要有活动就少不了雷锋,同学们就形象地用当地一种“浮头鱼”来称呼他。
活泼爱动的雷锋还喜欢动手制作一些东西,想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地展现自己。他学过如何在木头上刻章,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制矿石收音机攻关小组,这也是他主动要求参加的。研制收音机需要经费,雷锋知道后,就到处借钱,后来成为捐款最多的学生;在没有图纸资料和零配件的情况下,他又和伙伴一块儿步行六十多里路,赶到长沙参观学习,他最终成为攻关小组的成员。最后这个收音机作为向“七一”党的生日献礼的礼物,被雷锋捧上大礼堂的舞台,这是一个可以直接听到毛主席声音的“伟大”成果。
当年在清水塘完小和荷叶坝完小担任教师、校长的张仲明回忆,1954年8月,团委在荷叶坝小学试点成立少年先锋队,表现突出的雷锋成为当地第一批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脖子上戴着红艳艳的红领巾,这让雷锋在其他同学中显得非常特别,因为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很多儿童不知道红领巾是什么东西。
“中国少年儿童队”名称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1953年6月,但正式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却是1954年6月l日才公布,雷锋就是在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加入少年先锋队的,因此,他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代少先队员。
雷锋成名后,他在小学时的一些好人好事也被挖掘出来,虚虚实实,不过动机都是纯正的,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一个好人在他小的时候就会与众不同。这些改写的雷锋小时候的好人好事诸如:在学校门前的荷叶坝上有条又长又窄的石板桥,每逢刮风下雨,桥下水大流急,有些同学不敢过,每当这时,雷锋都主动到石板桥边接送同学,对年幼的同学,他总是一个一个背过桥去;有一次,雷锋去上学,路上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山坡上摸索着砍柴,突然脚踩空了,摔倒在地,就急忙上前扶起这位老人,从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砍柴、担水;在1951年抗美援朝的捐献活动中,雷锋捐出了自己的两角压岁钱。
但小学时期的雷锋并不是那么完美,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名列前茅。1990年出版的一本名叫《雷锋新论》的书,作者经过考证认为:雷锋上学比较晚,错过了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学习十分吃力,成绩总是不理想,他在小学的最高分数只得过90分,没有百分的记录,并不是班里学习成绩最拔尖的。教过雷锋的老师回忆说,那时雷锋学习很用功,但有的学生不如雷锋用功,学习成绩却比他好。
不过,雷锋在读小学时,就已经得到过望城县委的奖励,这应该是他一生中获得的无数奖励中极为珍贵的一次。当时国家提出要在五年或七年内基本扫除文盲,要求农村文盲至少要学会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合作社名、工具名等200~300个字。1955年下半年,安庆乡也组织夜校,开展文化“扫盲”活动,雷锋主动请求教语文。为了教会那些大字不识的老乡,雷锋想出了一些招数,例如把农村的俗语编成顺口溜,什么“李二婶插秧,一天二亩”,“钟二叔打谷子,一担二百斤”,诸如此类,效果非常明显。由于他突出的教学成绩,被评为望城的“模范群教”,这是雷锋得到的第一次县级奖励。
1956年,中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大变革时期,国家的政策是“以农业为本”。当时农业合作社刚刚成立,国家号召具有高等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直接下到农村去,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雷锋所在的安庆乡政府也希望能有一批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因为当时乡里的五个生产队,只有一个人能读报纸——据乡长彭德茂说,“还是个富农的儿子,找一个记工员和队会计都十分困难。”
在那时的意识里,只有贫农出身又稍懂文化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1956年的政治气候,在看似平静的中国农村,其实也已悄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这一年年底,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有部纪录片中这样描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每片平原,每座高原,每个旧日的穷乡僻壤,现在都欢腾起来了,千条川万条河汇向大海,五万万农民迈着大步奔向社会主义社会,幸福生活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全中国的无边无际的大地上。”
当年的《人民画报》隆重刊登了女拖拉机手王梅芬的故事。两年前,张庆村16岁的王梅芬高小毕业,家境贫寒的她回到家乡种地,后来被培养成为优秀的女拖拉机手。在国家的宣传下,农村成为有志青年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湖南也有冯健这样下乡养猪的模范人物,省报《新湖南报》曾在头版发表《向冯健同志学习》的文章。冯健是个要求进步的女青年,高小毕业后回到农村养猪,被评为省里的养猪模范。正是她的事迹引起了雷锋的注意。
初踏社会的雷锋即顺应政治潮流成为当时千千万万回到农村的年轻人中的一个。与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不同,在50年代中期,做农民是挺扬眉吐气的。
雷锋主动要求下乡当一个知识农民,这个行为使他在当地备受注目,从此他一直都是望城这个小县里思想积极、领先潮流的人,他对工作一腔热情,做事积极主动,始终在同辈人中显得非常突出,性格又机灵可爱,这些条件使得他获得了许多同龄人所没有的、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1956年7~9月,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三个月的秋征助理员,搞征收公粮工作。在那个人才紧俏的年代,雷锋很快就被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调到乡政府做了一名全天候的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就是送信、传话、接待客人、泡茶、打扫卫生……当地农民找乡长,也都需要通过雷锋传达。
但是,雷锋在乡政府待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雷锋的命运有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由于县委机关的一名通讯员参军去了,需要增补一人来顶替他的工作。当时的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就到各个乡去物色人员,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这年8月,黄菊芳来到雷锋工作的安庆乡政府。在等待彭德茂乡长时,她发现一旁桌子边的几个青年正在造《秋征花名册》,气氛很活跃。笑容可掬、机灵的雷锋引起了黄菊芳的注意,于是两人聊了起来。在谈到家庭情况时,雷锋的笑容消失了,显得非常伤心。雷锋告诉黄菊芳,他为自己的苦难家史写过一本小册子,可以给她看。
那是一本用红纸折的共八页的夹页子,长约六寸,宽约三寸多,封面上用毛笔中楷直书“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作为目录。“苦难的家史”写的是“旧社会”怎样夺去了他家四条人命,以及他所受到的苦难;“我的理想”部分则写自己在解放后得到毛主席、共产党给予他的关怀,孤儿过上了好日子,免费上了学,立志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学习,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工作,以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
这本小册子打动了黄菊芳。第二天一大早雷锋又来找她,表达了自己很想早点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请求黄菊芳为他做推荐。黄菊芳回到县委后,就找书记张兴玉汇报了这个小伙子的情况,她觉得如果雷锋不合适做通讯员的话,还可以介绍他到县印刷厂去当工人。
张兴玉决定试用这个被黄菊芳极力举荐的小伙子。1956年11月,雷锋生命中的又一个重要机遇出现了。
几天后,雷锋就身着蓝衣青裤,穿了一双力士鞋,挑着一个小木箱和一床破旧被子,到县里去报到,成为一个中国行政级别最低的公务员。
算起来,雷锋在农村待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公务员雷锋
雷锋的公务员经历,对他日后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县委机关大院内,能接触到领导又能接触到老百姓,使他比一般的同龄人要见多识广,他拥有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例如他比一般的年轻人更早接触到《毛泽东选集》;还可以在县委书记的介绍下,与见过毛主席的劳动模范冯健建立了友谊;他甚至在18岁时成为当地第一个拖拉机手,这是一个让当时所有年轻人都羡慕的工作。而因为年纪小,县委机关安排他干的都是打扫卫生和跑腿等琐碎的工作,使雷锋慢慢懂得了“螺丝钉”的道理,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并做出成绩来。
雷锋是在1956年11月17日正式调到县机关当公务员的。当时望城县委机关在高塘岭,一片荒山上,没有高楼,没有公路,没有像样的工厂,树木也没长起来。当时经常在县委机关的人只有三十几人,来了一个新同事,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
当时的宣传部干事李仲凡回忆道:“雷锋的个子不高,一脸孩子气,很引人注目。他由乡下来到县城,而且进了县委机关,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场面,陌生、新鲜,也很好奇,他到每个房子的门口都望望,把电话机、油印机、自行车等很少见到的东西仔细地看了个够,不时跟大家问问……很快就跟大家都搞熟了。”
雷锋总是闲不住,手不停脚不停地忙个没完,眼里处处都是活。当人们让他少干点活的时候,雷锋说干这些小事累不着,现在干的这些活比起在地主家干的,已经少很多了。“现在我是为自己干事,就应该多干点。”
虽然都是做杂活,但为地主家做和为公家做,在雷锋的眼里是截然不同的。在阳光灿烂的新中国,雷锋的热情如火山般地爆发出来,县委机关这样一个工作空间,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
县委的领导班子晚上开会,有时开到深夜,雷锋就坐在隔壁房间看书,陪到深夜。散了会,他负责把会议室收拾干净,把门窗关好,才肯去休息。
在县委机关,雷锋做得最多的其实还是交通员的工作,就是送信、传达文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望城县,除了长沙至宁乡有石沙子公路,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路了,贯通区、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