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作家批判书ii-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的风格而背叛了新写实的存在。
那么池莉的这些媚俗的小说,其美学价值到底在哪儿呢?有许多人在看多了池莉的作品后就会抱怨,她的小说毫无理性的深度,有的只是一种欲望化的世俗存在,人们无法超越这种存在,那他们就只能困惑地陷入到更为绝望的境地。由此,池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市井美学:人生就是一种世俗的体验,我们难以从中得到浪漫的如空中楼阁的生活经验,我们有的只是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惑。
文学就是一种俗物,池莉这种惊世骇俗的观点曾经在文学圈里引起过广泛争议,但最后也被她作品的“欲望法则”所消解。池莉说她不会做秀在小说中去提升生活,而努力要做的只是沉潜。最后她得出结论:“文人的恶俗其实表现在媚雅,坦率地说,我可不想做个恶俗的作家。”池莉身体力行的绝对不是媚雅,像媚雅的作家中国也是大有人在,贾平凹就是媚雅作家中的首当其冲的人选。池莉没有搭上媚雅这班车,反而却走上了另一条与其对应的媚俗的道路,这种媚俗就是她“希望自己沉潜到中华民族的最深处,然后用中国文字去展示那最深处的光景。”
池莉的媚俗就是将她小说中那些命运多舛的人当作是生活的牺牲品,这与其说是生活的牺牲品,还不如说是池莉潜意识里已经将他们当作某种与现实错位的小丑。这些小丑被池莉戴上了高高的帽子,脸上涂满了油彩,在池莉为他们精心布置的舞台上哗众取宠,并博得台下女观众的阵阵掌声。池莉会不时的站出来对观众说,你们看看,我导演的这场戏绝对一流,他们的声音就是你们的声音,他们的呼吸就是你们的呼吸。她有这个自信,所以台下的年轻女观众都信以为真地对她顶礼膜拜。池莉让她指定的演员如金祥(《云破处》)、列可立(《惊世之作》)等这些自我极端分裂的人上演一出出矛盾的悲喜剧。他们在台上老气横秋地散发着腐朽的气息,在一阵阵无所顾忌的骚乱之后,池莉还是理直气壮地回到了她的话语乌托邦里。走时她还不忘交待一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俗物。
在池莉教给我们怎样认识“俗”字的时候,许多人的集体记忆似乎被重新唤醒,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遭遇了冷嘲热讽,也遭遇横眉冷对,最后却众里寻它千百度般地在池莉虚构的谎言中找到了安慰,这种安慰不是纯粹的,当然也不是冷暖自知的,它们只是一堆丧失了真实性的话语垃圾。在池莉后期的小说里,我们看不到新鲜的艺术沉淀,看不到真实的人文关怀,尽管这是池莉所极为鄙视的,但是在纯文学的叙事里她无法逃避;虽然她从来不希望自己介入所谓的文人圈子里,但是她已经多次踏进了这同一条河流,她现在想抽身而退却发现早已为时已晚,现在河堤上站的到处都是她的对手。在写完《汉口永远的浪漫》之后,池莉的创造性就开始丧失,而且节节败退,她没有退向边缘,而是返身跑到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最前沿,她想一口气说服所有的女人。我们现在彻底明白了,她之所以打出“俗”的旗号来挽回自己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声誉,就是因为她在艺术性的创造里已经走到了死胡同。现在,池莉索性破釜沉舟地来一次对新写实的全面颠覆,她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果,这是她与媚俗联姻的结果。
池莉在进行媚俗创作的同时,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经验,对于池莉所不屑一顾的精英意识,我相信许多人与我也有相同的看法。但是池莉的过于的世俗化已经让文学彻底地陷入了一种毫无艺术力量的堆砌物之中,想象力固然还存在着,但是这种想象力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想象,而缺乏一种深度的理性的想象。在池莉笔下,那些富有感性特征的文字会在瞬间令许多人流连忘返,但是读过之后,我们的记忆中会留下一些什么呢?许多曾经读过池莉小说的人后来都会或多或少在存在着这样的疑问。世俗有它自身的好处,那就是易为大众所接受,池莉深谙此道,所以她能准确地抓住相当一部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阅读习惯,所以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理解池莉的这种带有某种特殊目的的写作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媚俗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不可能回避虚假性。
从文本上来看,对于媚俗,池莉在她的《来来往往》中对其暴露无遗并渲染得无以复加,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底层人转移到社会中上层人士,这是池莉随着时代走的一种表现,她觉得自己以前的写作似乎有点落伍了,于是她想着打破封闭的环境给自己一点补偿。
评论家刘川鄂曾这样评价池莉的小说创作:“池莉是如此缠绵于个人的小市民世界,竟然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竟然有那么多的批评家为她叫好,足见这个时代是多么平庸,多么缺乏创造力。池莉的小市民式的生活态度,与其说是现代都市社会所带来的,倒不如说是传统中国的实用理性世俗理性乐感文化所带来的。武汉是一个最农业化的大都市大集镇,也是最市民化的城市,因而培养了如此具有浓烈市民情怀的作家……池莉惟一可悲之处在于:她沉湎于这种低档次低境界的市民文化中沾沾自喜,自我感觉太好。”刘川鄂也将池莉的小说创作的市民趣味归因于武汉这种市民城市的缘故,这是有道理的,并非是无稽之谈。
第五章批判池莉(4)
池莉在小说中将那些世俗中的东西发挥到了极致,她笔下被还原的生活就是愤怒与无奈的叹息。叙述里的正义感与道德感在池莉的笔下已经失去了它们本身所应具有的真诚,而是接二连三的冲突与矛盾,没完没了的唠叨与呻吟,那是华丽的外表包装下没有灵魂的书写。但就是像是当年迷恋上琼瑶一样,通俗的力量已彻底的征服了许多女性读者。
书写的感性与非理性是狂欢背后的酣畅淋漓,池莉将世俗渲染成了哗众取宠的品牌,那些神圣、深邃、超脱已经离池莉太遥远了,她的笔下只有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与张扬的空洞无物。尽管标榜新写实的写作策略,但是她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这是世俗也无法逃避的事实,理性的精神只会让池莉陷入南辕北辙的尴尬境地,她所向往只有世俗的价值,而毫无艺术的创新。世俗让池莉无法宽容大度,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气量极小的人,印家厚(《烦恼人生》)、王自力(《小姐你早》)、来双元(《生活秀》)等,他们的脆弱被池莉过度地使用与挥霍了。
在《来来往往》中段立娜讽刺康伟业的一切行为,池莉用她华丽的语言将女人对男人的仇恨不假思索地和盘托出,以获得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家庭生活中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斗争是婚姻中无法回避的母题,只要有婚姻,也就免不了战争,池莉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婚姻。她用她戏剧般的神经质的歇斯底里将男人与女人的心理之谜破解了,并将企图超越现实的爱情拉回到了与生活平起平坐的地位,拉回到了世俗的简单的家庭结构之中。
在《生活秀》里,池莉描写了武汉市吉庆街的一家人的生活状态,来双扬这个吉庆街卖鸭脖子的女人有着泼辣的一面,她有着武汉小市民的一切特点,那就是生活在市井气息特别浓厚的吉庆街,对于侄子来金多尔的爱让她虽然心存幻想,但是生活的琐事却让她又不得不面对这个小市民安于现状的生活,从她的一切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着来双扬作为女性温情的一面,但是她终究只是一个小市民,她摆脱不了琐碎而去追求大城市人精神上的高尚与优雅,她惟一的优越感就是自己还有活下去的勇气。
在池莉的小说中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一连串的排比句,她主观上希望读者能从中读到快感,我们看看池莉在《有了快感你就喊》里是怎么写卞容大的:
在2001年的7月份之前,卞容大的社会角色是:玻璃吹制协会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十岁男孩卞浩瀚的父亲;他父亲卞师傅的儿子;他那患畸形肥胖症的妹妹的兄长;他妻子黄新蕾的丈夫;他岳母陈阿姨的女婿……和许多男人一样,除了自己的表面角色之外,卞容大对于自己还有一种暗暗的判断与把握,那便是:一个智商和情商都还不错的男人,一个不甘平庸且小有成就的男人,一个胸有正气敢于负责的男人,一个颇有写作才气的男人,一个对女性有一定魅力的男人。当然,同时他也是一个运气不太好的男人,一个壮志未酬的男人,一个没有足够经济力量和精神力量来回报红颜知己的男人……
池莉无法跨越那些冷漠的情感态度与残忍经验,她想将自己绝对孤立起来,但是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惨痛的人生在池莉笔下有了一种把玩的意味,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被她逐渐的消解,最后变得毫无意义。在《小姐你早》中,戚润物与王自力之间磨擦与龃龉是这个现代社会造成的,但同时也有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束缚。异化的人性与现实的距离将越来越遥远,传统在异化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身碎骨,戚润物也没有彻底的胜利,她只是难以审视这充满痛苦与残酷的婚姻现实罢了,一切都被淹没在报复与报怨之中了。
在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里,小说的世俗化已经让我们的想象力处于了崩溃的边缘,艺术的真实的使命感早已灰飞烟灭,我们对于文学的满足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难以再作创造性的突破,能够维护现存的文学秩序是许多作家的愿望,他们不再奢求什么创新与革命,越通俗越有市场,这是他们恪守的信条,池莉作为被市场所把持的作家,她尽管心存怀疑,也想对这个社会作出自己的批判,但是她的批判只是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似乎已不再成为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服从自己的内心经验,也不求超凡脱俗,这都是池莉能够幸存的重要因素。
我们从池莉近期的许多小说中能发现她是满足的,她对她的通俗化有着坚不可摧的自信与骄傲。在《水与火的缠绵》这部她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里,她用最为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水与火本不相融,但是池莉却“缠绵”地利用她充沛的热情将精神理想转换成了物质现实,神圣感没有了,现实的存在也被她支解得似是而非了,水与火之间界限分明因为没有明确的根据而变得虚无与神秘化了。洞悉理性是池莉想竭力消除的障碍,她总是想将破碎的生活连结成了一个富有整体感的观念或意识,但是生活中隐含的那一面矛盾池莉却难以把握,她总会在叙述的高潮中与它们失之交臂,理性主义难以容下世井之俗的存在。
对于池莉对人性理解的世俗化,评论家刘川鄂这样评论到:“一旦人物处于情感煎熬、人性扭曲的状态,池莉就无法深入到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冲突交织的深处,显出苍白无力来。她只擅长编造生活表层的故事(有时甚至是猎奇),不擅长探析繁复丰富的人性。这,对一个现代作家来说,难道不是一个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