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篇Ⅱ 草山落日第四章 士林垂暮,挥别蓬岛
4。1 日落士林
深宫垂暮,满庭寒鸦,落梅点点,人去楼空。这正是蒋介石过世以及宋美龄远走美国之后,士林官邸的实况写真。
由于宋美龄长期不在台湾,加上她的外甥女孔令伟也不见得一直在台湾,所以,士林官邸经常是处于无政府状态。
据官邸内务科的人员表示,自从宋美龄走后,士林官邸的大门已经上锁。有些地方因为长年缺乏经费照管,所以,一些原本就须要大笔钱来维修的地方,限于经费,即使外观也已开始褪色剥落。
蒋介石在世的时代,士林官邸每年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就要好几十万元,那时的币值值钱。到了蒋经国时代,1986年夏天,蒋经国为了邀宋美龄回台,表示其孝敬之情,特地将士林官邸全面修葺一番,经费预算耗费了千万元以上。
可是,自从蒋经国死了以后,士林官邸虽然还是归“总统府”第三局管理,但,原本拥有大笔经费预算的士林官邸,在近年却经常面临阮囊羞涩的状况。
就以士林官邸的内务科的电话费来说,某次,“总统府”三局的某位人员,曾经向内务科的人打官腔,意味现在宋美龄不在台湾,电话费应该很少才对,结果却依然会比电信局的收费标准超高,求求你们电话省着点打。可是,内务科的人却觉得十分冤枉,因为,官邸的电话都是必要的,有时宋美龄的随从从美国隔海交办一些事情,办好了总要回话吧!而回话总不能以国内电话费来计费吧!
连电话费都这么扣、这么省,更遑论其他的开销了。
1993年,孔令伟回台湾治疗直肠癌,人住在振兴复健医院,吃的东西是由圆山饭店专门提供的。她也很少能够亲自回士林官邸看看现状,所以,士林官邸更是满目凄凉。秋天时节,到士林官邸附近走走,更是让人增添几分萧瑟感受。
更甚者,经常有一些“民意代表”,假民意之名,经常提议要纠众到士林官邸去“丈量土地”、去“示威抗议”、去向某某某“拜年”等等之类的。一群“监察委员”甚至直接进入了士林官邸,等于是直捣“皇宫”。一批接一批的台北市“议员”,希望士林官邸能够开放,并且成为让民众自由参观的纪念馆之类的场所。
这些声浪一阵一阵地,统统传到李登辉那里。从李登辉的观点看来,尽管他对蒋家以来的政治传统不见得样样认同,可是,毕竟他是蒋家“提拔”的(这句话是来自李登辉的夫人曾文惠的口中,曾文惠在李登辉当“副总统”时,曾经向人说过,登辉能有今天,完全是蒋经国“总统”提拔的),所以,凡是有关要将士林官邸如何如何的建议或者是抗议,都在李登辉那边搁置住。
但是,李登辉还能抵挡多久,这就要看蒋家的造化了。届时,士林官邸能否保住,人们将拭目以待。
4。2 挥别蓬岛
1990年9月21日,一架“华航”专机在台北松山机场升火待发,这架飞机就是接送宋美龄赴美国的“总统”座机。
当时台北的《时报周刊》关于此一消息的专题报道是这样写的:“带着九十余箱托运行李,宋美龄女士挥别台北,直飞美国纽约。
“这幕发生于9月21日(中秋节前夕)上午10时18分,台北松山军用机场的挥别场景,恐怕是这位91岁高龄的蒋家女主人,一个历史性镜头。
“蒋夫人究竟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据华航人员透露,老夫人这次共有九十余件行李,大部分行李箱内装着夫人自用的‘衣料’、‘旗袍’、‘日用器物’及‘盥洗杂物’等,其中,还有一箱燕窝和月饼。
“蒋夫人雅好艺术与绘画,据信,她离开台湾,原本自家收藏的古董、字画也应有一大部分随行托运,加上老夫人十分念旧,一些容易搬动的旧式精巧木雕家具,可能也有若干经妥慎包装后,随机运往美国宅邸……”
这架载送宋美龄的飞机,是当天上午6时50分,就由“华航”董事长乌钺亲自坐镇指挥,从桃园中正机场飞到台北松山军用机场。
飞到了台北之后,机组人员就忙着装运行李,包括宋美龄之物在内的行李,足足有90余箱之多,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随员的私人物品,但是,不少是宋美龄的行李。
隔天台北就有报纸以嘲讽的语气说,香港有97大限,台北有97大件。
当天,受邀到机场送行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上至李登辉,下至“副总统”李元簇、“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国民党秘书长宋楚瑜、“五院院长”等各级首长夫妇,光从送行的人马就可以看出,宋美龄临行放射出来的政治魅力有多强烈。
但是,惟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在众多的送行者当中,被挡在松山机场门外包括前“行政院长”李焕在内的首长,据说因为“迟到”吃足了闭门羹。
李登辉等人曾在松山机场贵宾室和宋美龄略事话别,然后,宋美龄就登机。飞机于10时18分,振翼飞离地面,直入云霄。
宋美龄从1950年元月间从美国来台,直到1990年9月间离台,总共有40余年的时间。综计宋美龄前半生岁月,在台湾的时间其实有将近一半。如果说宋美龄对台湾没有感情,这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但是,有趣的是,宋美龄为什么要离开台湾这个她也有情感的地方?理由何在?
我们可以从一些迹象来看宋美龄所以离开台湾的原因。其一,宋美龄曾说过,台湾没有我的亲人,我的亲人在美国。宋美龄虽然在台湾待了41年,可是,她始终认为她的骨肉是在美国;其二,亲属的原因,宋美龄离台的时候,她的外甥孔令侃已经罹染末期肺癌,她希望能够早点到美国,陪孔令侃度过最后的这段岁月;其三,住在士林官邸,那么大一个宅院,却经常只有她一个人住着,偶尔有孔家的人像孔令伟会来陪她。可是,孔令伟近年来身体也不是很好,让她觉得在士林非常寂寞,而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其四,她自己本身身体也不是太好,她希望在还可以动得了的时候,赶快回到美国;其五,台北的政治空气,让她觉得难以消受,一连串的派系之争,不但让宋美龄折损了政治资源,同时也让她心情受到严重的创痛。1994年9月10日,为了探视因直肠癌卧病台北振兴医院的外甥女孔令伟,曾回到台湾停留10天,李登辉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亲自迎送,在孔令伟病情“平稳”之后,宋美龄便即刻回美国。
就宋美龄来说,任何的理由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回到那个曾经使她的一生起过决定性变化、被她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美国去。在太平洋的西岸,飞机划破台湾的云层,宋美龄正朝远离祖国的方向飞去!
下篇Ⅱ 草山落日跋
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苦难,和宋美龄本身的客观遭遇,把宋美龄塑造成独具“美丽与哀愁”的人物。而长寿,却延长了这种“美丽与哀愁”的过程。出生于19世纪,纵横于20世纪,眼看她的生命即将迈入21世纪,她成为世所罕见的跨世纪的人物。
从微观的角度看,宋美龄对她的丈夫蒋介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蒋介石是留日的,这位影响近代中国至深的历史人物,最喜爱的是阳明理学,然而,留日时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却在他的心中,扬起巨大的波涛,中国的阳明哲学以及曾国藩的思想、日本武士道精神,让蒋介石成为一个道貌岸然、心藏霸气的“东方绅士”。
和宋美龄的婚姻,其实是蒋介石生命的另一个转折点。
宋美龄的父亲,是美国南方美以美教会基本教义派一位著名的中国牧师。美国南方教会原本就是美国比较保守的一个支派,在他们的观念里面,世界上只有光明与黑暗两个极端,没有中间地带的存在。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之前。宋美龄母亲有个条件,就是希望蒋介石日后能够成为基督徒。蒋介石答应了这个条件,从此,蒋介石受到宋母和宋美龄的影响,在北伐以后,亦成为一位“虔诚”的美以美教派的基督徒。
儒家阳明哲学、武士道加上美以美教派的基督徒,杂糅成蒋介石北伐以后一直到他晚年的意识形态主流,至此,宋美龄正式“参加”了蒋介石的生命。
许多人认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合,是一种政治婚姻。或许,宋美龄早年是一个强烈的英雄崇拜者,在众多追求者当中,她会挑选蒋介石作为她终身伴侣,是有她主观上的因素的,而对蒋介石能够统帅势如破竹之兵,北伐到上海、南京,宋美龄在心中自有一份仰慕之情。然而,议者和当时舆论所以批评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主要亦是由于蒋介石多次的婚姻记录的关系,再者,认为蒋介石是想觊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党内的领袖地位,所以才娶孙中山妻子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为夫人,而非基于男女感情。
没有必要去争论这种议论的是与否,尔后的事实证明,蒋宋联姻,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影响。
无疑,蒋介石除了略读中国古书,对国际事务的了解是极其欠缺的。这一点,就当时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接触的客观环境来讲,蒋介石若是没有宋美龄及时的辅佐,是很难在日渐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周旋。
宋美龄丰富的国际知识,特别是早年在美国成长求学的渊源,使得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在1928年以后的拉近了与美国的关系。
可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讲,蒋介石和美国的逐步接近,却激怒了少数对中国有野心的国家——日本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和宋美龄结婚以后,日本深知蒋介石领导的政府有明显迹象显示正和美国拉近彼此的关系,而他的夫人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证,1928年的“五三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蒋介石领导的军队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则是日本畏惧中国和美国进一步加强关系,惟恐美国影响日本在中国利益,因而做出的一次军事冒险。
在当年日本军阀的眼中,宋美龄背后的家族与其说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不如说是亲美华人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抗战,把宋美龄带进一个新的人生阶段。1943年,当她以治病为由,到美国访问时,她接受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演讲邀请。宋美龄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殿堂演讲的外国“第一夫人”。当这个全世界传播媒体最发达的国家,把宋美龄在国会演说的影像,传到每一位美国人民眼中时,美国民众发现,这位中国“第一夫人”脱口而出的英文使用词藻,甚至比他们还要典雅生动,而且举止落落大方,十足大国风范。那时,日本已经发动了珍珠港事变,美国人对日本恨之入骨。当他们从宋美龄在美国各地讲述的内容中,得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英雄事迹,无不兴起对中国人民惨烈牺牲的强烈同情,从而更对宋美龄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赢得了个人形象,也赢得了美国对中国这个苦难国家的实质援助。
当年的美国《时代》杂志,把她选为那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且几度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