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531-生命从明天开始 >

第18章

3531-生命从明天开始-第18章

小说: 3531-生命从明天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坐下来和我们说话。她第一次开口就叫我“小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亲切地叫我,我的心里热乎乎的,但我还是喜欢听张越老师叫我的名字心曼,这对我似乎是一种鞭策和肯定。    
    剧组商量后决定,当天下午到第二天上午拍外景,第二天下午到我们家里设计灯光做访谈。张越老师一再叮嘱我们访谈会进行很长时间,很累的,要好好休息,就不再打扰我们了。而访谈的那天早上,我意外地得到一个消息,一个我和姐姐将其视如亲哥哥的好朋友调离了我生活的小镇,而我们连一个告别的机会都没有,我和姐姐的心情一下变得好失落,失落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夜里的节目。    
    事先张越老师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姐妹在一起访谈还是喜欢分开来,我几乎连想也没有想,就脱口而出说喜欢分开说话,结果剧组人员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演播室临时设在我们的卧室和弟弟那屋的客厅里。姐姐在弟弟的客厅先进行访谈,两个小时后张越老师回到卧室里,看得出她已经很疲惫了,但是,她还在关照着我的身体。何东老师在一旁监场,我的头脑一片空白,起初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访谈中间停止了几分钟。后来,我冰冻的心情在张越老师温暖的目光注视下逐渐溶化了,时间仿佛又退回到了与何东老师通电话之初,不同的是张越老师是以女性的敏感与我探讨生命与情感。    
    她在我和姐姐的故事播出时面对观众说出了几句话:没有人会对她们的外形提要求,为什么她们还要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床艰难地梳洗打扮化妆?为什么还要那么吃力地洗澡?在冰天雪地里穿着长裙?她们注定成不了作家,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写?她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工作?为什么要端庄文雅?她们注定得不到爱情和婚姻,为什么还要满怀深情地爱?在一个注定的悲剧中一切努力还有什么价值?也许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价值。承受痛苦,保持尊严,享受和付出爱,这一切本身就是价值!    
    我想我们要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答案。    
    访谈结束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妈妈包了水饺给剧组的人做夜宵。为了录制节目他们连晚饭也没顾上吃,我们和剧组的人围坐在临时拼凑起来的饭桌前吃新出锅的酸菜馅饺子。大伙热热闹闹的就像是过除夕。    
    平时我用卫生筷的时候,由于手没有力气,用尖尖的那头夹不住东西,就倒过来反着用方的那头,可是那晚当着客人的面,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太放肆。我小心翼翼地从盘子里夹起一个水饺,饺子从光滑的筷子尖儿滑掉到蒜酱里,酱汁溅到我的裙子上。我看看一桌子的人,有些难为情,自嘲地对坐在我身边的张越老师解释说:“我平时都是反过来使筷子的,今天我得表现得淑女一点。”没想到张越老师却说:“来,我陪你一起倒着用!”说着她就率先把手里的筷子倒了过来夹饺子吃。一股温暖的情愫在我的心里荡漾开来,渗透我身体里的每一根纤维,我的眼睛也热热的,冲淡了我心底的忧伤。张越老师看见姐姐抬不起胳膊夹菜,嘱咐我给姐姐的盘子里夹菜。那顿饭我吃的好开心,我感觉坐在我身边的就是一位大姐姐,一点也没有名牌主持人的架子,其他央视的摄像和导演也都像大哥哥一样随和、友好。蓝强导演给我讲北京的煎饼果子,宫清大哥还给我的玻璃杯里斟了一点啤酒,我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有一句话说一醉解千愁,酒逢知己也千杯少呀。    
    一星期的采访结束,张越老师他们剧组就要回北京了。和她相处的那几天是我和姐姐生命中最快乐和轻松的日子。我很想请张越老师给我们签名,和她照一张相片留作纪念,可是我犹豫了。身为一直被追逐的著名主持人,她或许已经不耐烦做这些琐碎的事情了,我害怕她会认为我俗。于是,在采访的间隙,我羞涩地坐在一边,悄悄地端详着她仪态大方的举止和温暖真诚的微笑。这次合作之后,我想我们很难有机会再见面了,就让我在心里悄悄地喜欢和崇拜她吧。她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在记忆里,我已经为她和我拍下了一组相片,而且要比任何一种相机都保存得清晰和久远。


第四部分 我在生命的春天里遇见他往事如梦如花

    心 曼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孩儿都是这样,我的少女之心萌动得特别早,属于早熟。那一年我九岁,他19岁,是邻家小妹的表哥,转学到小镇来读书。姜婶婶是他的姑母,我们两家住东西院邻居,关系处得很友好,平时谁家吃点好吃的东西都要相互惦念送点给另一家的孩子,谁家有活儿忙不过来了,就在自家的炕头上喊一声请对方过来帮忙,两家关系十分融洽。恒远哥来到姑母家之后也很快融入到我们亲热的氛围里,和我们几个孩子打成一片,因为年轻力壮把更多的体力活儿承担了过去。    
    他也很愿意放学后到我家里写作业。我就像小蜜蜂一样围着他转,问东问西,把他的书包翻得底朝天,一半是好奇那花花绿绿的书皮,一半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好让他能多看我一眼。面对“洗劫”后的惨状他也不生气,写完作业后总有耐心把书包收拾好,第二天再任我去重新抖搂一翻。    
    在我疲倦地失去兴趣之后,他教我背诵古诗和唱歌,那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有这样几句歌词说:“我踏着海浪而来,想着我也有我的芳香,浪花溅湿我衣裳,洗去我心中忧伤……”还记得那是由女生演唱的,而他轻声地哼唱起来却是格外的低沉动听。九岁的小女孩儿慢慢地学会了凝视他浓密的头发和高挺的鼻梁,还有他洁白的牙齿和矫健的身姿。只是我不敢触碰他的眼神,我小小的心灵里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我放弃了调皮,学得乖巧起来,在他惊讶地夸奖我懂事的时候,我腼腆地一笑,小脸蛋红扑扑的。    
    一次我坐在院门口的小板凳上赏花,木栅栏上爬满了牵牛花,然而在最高点却绽放着一朵红红的小花,因为是惟一的一朵所以格外鲜艳和生动。我想起姐姐看的日本电视连续剧《红的冲击》里男主人公秀夫送给女主人公由子的红玫瑰。我小小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和渴望,我很想摘下那朵小红花夹在恒远哥的本子里,让他闻到花香,看到花瓣的时候也能想起我。于是我把两只小板凳摞在一起,固执地攀爬上去采摘我心灵的玫瑰。就在我快要得手时,突然板凳负载不住我身体的重量,我“哐当”一声摔到了地上。恒远哥听到动静放下书本从屋里跑出来,从地上抱起已经摔得鼻青脸肿的我四处找我的妈妈。我觉得鼻子热热的,用手一摸全都是血,嘴里也是苦涩的血水,我恐惧地刚要哇哇大哭,忽然眼睛接触到恒远哥望着我焦灼的目光,感受到他由于担心而急促温热的呼吸,我陶醉了,竟幸福地想睡觉。    
    恒远哥不只疼爱我,他也一样关心其他人,比如说姐姐和弟弟。每当姐姐学习进步了或弟弟要他用麦秸编一只小手枪时,他就会特别高兴也愿意做。一次他来家里和母亲聊天,我感觉自己已经被他忽略和遗忘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生他的气。我故意和姐姐闹别扭,找茬吵架,还把家里惟一的一只漂亮的花瓷碗举得老高用力摔在了地上。碗当然是碎了,这也激怒了母亲,她当下毫不客气地把我加在腿中间,照屁股就是几巴掌。也许是因为紧张,其实母亲打得并不重,但我还是吓得哇哇地大哭起来。恒远哥急忙拦住母亲,把我搂在怀里哄我,给我买糖果吃。九岁的我和19岁的他在大人的眼里并无不妥,我也就有理由粘着他不放,破涕为笑了!    
    每天我守在庭院门口看恒远哥上下学,等待他给我一个温暖的微笑。我也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去做他的新娘。然而我还没有长大呢,他就考上大学走了。    
    以后我从母亲和姜婶婶唠嗑中捕捉过恒远的名字,但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少女的矜持和羞涩使我羞于打探。    
    我25岁那年春天,恒远哥回来看望姑母,湿润的雨中他手挽妻儿笑逐颜开。我细细端详他,英俊而有风度,只是我再也找不到一个九岁小女孩儿爱情的痕迹了。    
    那天早上我对镜梳妆,我问母亲:“妈,您还记得恒远吗?”母亲反问:“是昨天帮你拿东西的那个男孩儿吗?”我又说:“我记得咱家原来有个花瓷碗挺好看的!”这次母亲有了强烈的反应,她说:“你小时候脾气一点也不好,经常和姐姐吵架,那次竟把我从娘家带来的花瓷碗摔碎啦……”    
    我的手停在黑发里,我现在才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只漂亮的花瓷碗是外婆给母亲的陪嫁,九岁那年我为了自己的爱情摔碎了它。


第四部分 我在生命的春天里遇见他情伤此生(1)

    情伤此生,离别也是爱情的一种结局    
    心 曼    
    我在生命的春天里遇见他    
    2003年2月一天的中午,我坐在柜台后面正在写东西,有人走进书亭问我:“你好!请问你是心曼吗?”我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个很阳光的男孩,1米80的个子,黑黑的皮肤散发着阳刚之气,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微笑着看着我。我的心扉一动,荡漾起一股异样的波澜。我含笑告诉他我是心曼。他高兴地说:“我在报刊上看到过你的文章,很敬佩你顽强抵抗病魔,刻苦自学的精神,一直想认识你,这次回家乡看望生病的爷爷,顺路来看看你,你要比我想像中的漂亮。”我的脸红了,被一个英俊的男生称赞自己美丽,心里有一种甜蜜蜜的幸福感。我请他坐下,他摇头说:“学校后天开学,我这就要走了,以后我可以给你写信吗?”我把我的通信地址写在笔记本上撕给他,他接过我手里的笔和本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曾小毅,还有联系方式。    
    临走时他买了十多本杂志,还交钱预定了几期文摘类期刊,我提醒他:“你不在这里读书,怎样取杂志呢?”“你每期帮我收好,等我放暑假时来拿。”我知道他是关照我的生意,就承诺说:“好啊,暑假如果你过不来的话,我就给你寄过去吧。”他很肯定:“我一定会过来的。”    
    一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曾小毅从北京寄给我的信,他在信里写道:“心曼,那天在书亭里看到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曾经看到过你写的那篇《今生今世我能行》的文章。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很灰暗,甚至对学习和未来失去了信心和勇气。那次我去同学家散心,在《辽宁青年》上读到你的故事,你坐在轮椅上笑对人生的坚强和美丽深深地震撼和鼓舞了我,我又重新捧起课本走入复读班,第二年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现在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我的家乡就是铁力市桃山镇,在我不满周岁那年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随母亲到海南生活。今年春季我接到爷爷病重的电话,请假回家乡看望爷爷,顺便也想寻觅那个坚强的轮椅女孩儿和她经营的培君书亭,没想到老天真的给了我认识你的机会,你美丽的微笑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这里我要说一声谢谢你,心曼!”    
    我铺好稿纸,伏在柜台上用心给小毅写了回信:“小毅,你不要感谢我,最应该感谢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