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责-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北向南,沿途所见,除了中国军队的奋勇抗敌和日本鬼子的残暴屠杀以外,他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比如维持会、皇协军等等不同的的汉奸组织。而那些中国老百姓面对鬼子的麻木,则更让他痛心不已!
上任之初,就听说是这里的几百个皇协军士兵反正,杀了带队的宪兵队,日军将在这里重建宪兵队。他对这里的兴趣登时增加了不少。皇协军反正,而且还是几百个,这可是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情。说起反正的原因,他隐隐约约地听说好象是因为宪兵队命令皇协军屠杀老百姓引起的,至于具体的,真正的原因,他也没敢问。
可是等到了这里,所见所闻,却和他想象中的民众抗日热情大相径庭。尤其是警察局的警察们,在皇协军反正以后,极为嚣张,使得他愈发的愤怒。在他的眼里,肖彦梁这一类的人,就是一个铁杆汉奸,他也是想尽办法想要置这些汉奸于死地。这便有了开始上任后的种种有意针对警察局的举动。
借助自己的身份,他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医院医生化装逃跑的事情,眼看着自己来中国这么久,也没有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情报,他心里也是挺着急的。有了这么一个极具价值的消息,他也没有仔细考虑,就把这个情报发了出去。
不久横边浅秘密屠杀居民,焚尸毁迹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懊恼之际看见肖彦梁,便忍不住想激怒对方,给对方一个“不尊重太君”的罪名。对方是被激怒了,可是横边浅竟然没有在意。
回到宪兵队,他给横边浅送东西,却无意中听见了宪兵队长和石原太郎的电话。在横边浅无比失望和焦急的话里面,从而知道了那个“逃跑”的医生的真实身份。
仔细判断以后,他确信这一次是真的,所以再次发出情报,提出利用武田俊男侦破日军谍报网,迷惑日军的建议。
也是在当天晚上,一队巡逻兵被杀。当警察们被宪兵队抓起来的时候,他心里就在庆幸,鬼子终于毁掉了自己的一只臂膀,因为他无论如何不相信这件事是警察做的。他是认可刘文武站出来承认的理由的。警察都是土生土长的,并不是每一个警察面对左邻右舍被鬼子屠杀而无动于衷的。
作为翻译官,他当然知道敌人的无线电侦破技术,所以他坚决要求将电台交给他操作。在日本待久了,他并不了解中国的同志,实在不放心由他们操作电台。
通过信使争论了几次,中国同志终于同意了他的意见,将电台交给了他。按照日军的技术,他每次发报的时间,都是严格控制在30秒以内。
他知道他的暴露,肯定不是鬼子侦破的,而是被无意间发现的。看见当时在场的肖彦梁等人,还以为是警察想伺机报复,派人跟踪的结果。
现在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他忽然也明白在火场,肖彦梁拿重重的,充满愤怒的拳头里面,包含着对自己这样一个“汉奸”的无比仇恨。
都以为对方是汉奸,直到在这里,才真正明白过来对方是什么人。
“想不到原来竟然是你。”程秉仁没有理会仓岛弘健的声音,而是微笑着向肖彦梁说道。
“八嘎!”没等肖彦梁回话,仓岛弘健佣手枪枪柄砸了手里的人质一下,鲜血登时顺着脸颊流出来,再滴到早已是血迹斑斑的破衣服上。
程秉仁侧了侧头,用日语和仓岛弘健说了一句什么话,后者愣了一会,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
叹了口气,程秉仁转过头:“肖局长,刚才鬼子让我劝你们投降,我拒绝了,现在我劝鬼子投降,他同样也拒绝了。所以,”他看了看已经不是特别黑的天,语气渐渐有些严厉:“所以请你们立刻攻击,不要忘了天快亮了。”
这个结果肖彦梁早就想到了。“我们还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肖彦梁决心下得很快,尽管这个决心同样下得很痛苦,他提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他妈的,还真不像个男人。”程秉仁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好了,快动手吧。我为中国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说完看了一眼祖国即将明亮的天空,缓缓闭上了眼睛,脸上竟如朝圣般的祥和。
眼泪“唰”地涌出了肖彦梁的双眼。
“我日你鬼子祖宗!”随着他的骂声,手里的枪闪电般举起,身后诸人跟着举抢。一连串爆豆似的枪声骤然响起。
在抵抗者举抢的一霎拉,仓岛弘健已经知道是到了最后关头。在肖彦梁举抢射击的同时,他手里的枪也响了,沉闷的枪声响过,程秉仁的头颅象西瓜般碎开。脸上一热,竟是被鲜血。脑浆溅了他一脸。死掉的人质没了依靠,身子一软倒在车厢门口,却把仓岛弘健给完整地暴露在肖彦梁等人的枪口下。
还没有抹掉遮住眼睛的鲜血,仓岛弘健已经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筛子。左手一松,手榴弹落在了一边。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始终保持拚刺刀准备的三个鬼子兵和那个司机连举抢反应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击毙。
“快跑!”打完弹匣里的十发子弹,肖彦梁大喊一声,转身就跑。开枪以前所有人都看见仓岛弘健左手握着的手榴弹,现在他一死,那东西很快就要爆炸,于是众人顾不上别的,跟着转身狂奔。
没跑几步,一声爆炸,紧跟着又是一个更大声的爆炸响起,那是汽车油箱被引爆了。巨大的冲击波把跑在最后的肖彦梁、雷浩两个人冲得一个踉跄,竟分别扑到了张旭和孙毅身上,在地上打了几个滚。
幸好反应够快,肖彦梁和雷浩并没有受伤。什么也顾不上了,爆炸声必然引起城里日军的注意,加之天也快亮了,一群人玩命地骑上车通过西门进了城,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
横边浅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的,当他带着人赶到现场时,留给他的,只是一个尚在燃烧的汽车残骸以及被烧成焦炭的几具尸体。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仓岛弘健是怎么被袭击的。原本是准备天亮再押运犯人的,仓岛弘健立功心切,临时和横边浅商定立刻押运,怎么就被袭击了呢?
反复调查的结果,他只能按“被新四军伏击”的内容进行上报。既然新四军已经敢在离城很近的地方打伏击,那么足以说明新四军力量的壮大。由此,驻守的部队增派了一个大队的日军入驻在宪兵队附近。
救人功亏一篑,和程翻译官见面仅仅几分钟,说了一句话,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肖彦梁等人的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送走了姜佑行,城里只剩下自己领导的抗日武装了。对程翻译官的愧疚,马上转变为对秦宝田的仇恨了。
也就是在当天晚上,秦宝田连同姘妇,在床上被人割下了头颅,用绳子悬挂在城里的电线杆子上。
秦宝田的死,对于侦缉队的震动不小,竟然有一小半开小差逃跑了。连续的两件事让横边浅心烦不已。不得已再次任命了侦缉队队长,补充了人员。
短短的十几天,城里发生的一连串打击日寇的事情,让老百姓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街头巷尾已经有了关于“新四军”“军统锄奸队”等等内容的流传。
也就是在姜佑行离开后的不久,一支约300人的军队,穿着国军的军服,在几个日军军官的带领下进了城。
谁也不知道这支军队是从哪里来的。而且他们进城以后也一直没有露面。
因为这支神秘的军队的出现,所以肖彦梁使尽浑身解数,才稍稍知道抗战一年多以来,在江浙一带的情况。
1938年3月28日,前北洋政府陆军部长、京畿卫戍司令秘书长梁鸿志在日本海军的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敌占区和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梁鸿志任行政院长,温宗尧任立法院长。
原本这个“维新政府”的军队叫“绥靖军”,可是这个政府的所有政令并不是由它所能掌控,所以也就有了大介洋三独自掌握的皇协军的存在。
由于“绥靖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低下,后来各地的日军开始象大介洋三一样独自掌握一些伪军,并改名叫“警备队”。警备队统一计划,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装备,其战斗力和装备都比“绥靖军”强了很多。
肖彦梁也是从横边浅那里知道这支军队将改名为“警备队”的。显然和大介洋三一样,横边浅对这支自己能亲自掌握的武装,很是关心。
在迎接了这支“警备队”的第二天,横边浅动身前往南京,据说是参加在日本领事馆举行的有梁鸿志等“维新政府”主要成员出席的一个宴会,结果这一去就是两个月,横边浅竟然没有回来。
通过在宪兵队熟悉的宪兵了解,肖彦梁才知道在那个宴会上发生什么。
横边浅中毒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京之行
横边浅中毒,是因为他被人下了毒。
1939年6月10日,在日本领事馆当天举行的宴会上,不知是什么人在酒里下了毒,参加宴会的梁鸿志等日伪要员全部中毒,更有两名日本书记官当场毙命。横边浅便是其中中毒的日军军官之一。
在把这个消息通过电台上报以后,肖彦梁和戴安平极为兴奋。这件事情的意义极为重大,在日军占领区的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地方,竟然还有义士冒着天大的风险,干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实在是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日决心。
“嘿,他妈的的,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下毒少了些,只死了两个无关紧要的日本书记官,而梁鸿志等大汉奸和日军要人却一个也没有死。”发完电报,肖彦梁有些意犹未尽。
“行了,这件事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这件事的本身。”一边收拾,戴安平一边说道:“日军占领南京快两年了,残暴的屠杀,不仅没有吓住后方将士百姓的抗敌热情,就连南京城剩下的百姓,也没有被吓住。
能在领事馆下毒,说明这位义士在那里至少干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准备饮食的资格,遮为义士还真不是一般的忍辱负重。”
“那是。”肖彦梁顺手掏出香烟,点着后说道:“前些日子我们还在为又有一批军队投敌当汉奸而气恼,现在却收到这样一份大礼,我啊,总觉得是在做梦。”
“也不知道那些军队是哪个的部分的。”戴安平收拾完毕,也把香烟点上:“前面皇协军刚反正不久,这又来了一支伪军,当真是想当汉奸的人那么多吗”
“说那些有什么用?”说到伪军,肖彦梁有些生气:“首都大屠杀的尸体还没有清理完毕,那个狗日的梁鸿志就在南京成立了维新政府,有这么一群不知廉耻的汉奸在,加上汪逆精卫这么一个特大汉奸,这些伪军不过都是些见风使舵的家伙。
我其实担心的,却是横边浅对这支队伍的控制实在太严。区区300人的队伍,竟然派了五名军官去管理和训练。一个搞不好,就是日军最得力的助手了。偏偏他们才露了一面就消失了,我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戴安平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只好安慰道:“机会总是有的。对于这支伪军,总部不是也说尽最大努力使他们反正吗?我在想,这回横边浅不是中毒了吗?一旦这宪兵队换了别人,说不定这支伪军就不会再管理那么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