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秘密战 >

第55章

中国秘密战-第55章

小说: 中国秘密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春茂在解放战争中任武工队副队长,建国后任甘肃省公安厅一处秘书科长、畜牧厅牧区处处长,文革中下放干校审查,文革后平反,任省林业厅副厅级巡视员。
    王星文建国初期任新疆公安厅治安处副处长。
    这些国民党特务机关培训出来的特务,加入共产党后却几经考验生死不渝。
    作者心中盘旋一个巨大的问号。
    那时候,国民党强,共产党弱,国民党富,共产党穷,这些出身较高,在国统区出路也好的青年,为何投向共产党?
    采访李启明时,作者直截了当地问:“国民党搞特务活动,论经验、论业务,论资金,论设备,都不比共产党差,为什么斗不过共产党?”
    李启明明确地说:“还是人心所向!”
    对于这种政治层面的回答,作者并不满意,又追问:“这人心所向,与情报、保卫工作有何具体联系?”
    李启明耐心地解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腐败,进步青年都往延安跑。国民党派到边区的特务,受不了艰苦,大部分都跑回去了。这个汉训班吸收学员的时候,打的旗号是训练抗日干部,参加的人多数也是进步青年,一进去就后悔。所以我们说服争取的时候,并不困难。”
    明白了。
    有句老话:大道理管着小道理。
    从小道理上讲,国民党有权有势,没有理由不胜。
    从大道理上讲,共产党人心所向,更有理由得胜。
    大道理管着小道理,人心向背最终决定历史走向。于是,本来并不占优的共产党,也能在情报保卫斗争中取得胜利。
    只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空讲道理。于是,大道理即使是真理,也让人们觉得太空,于是去找小道理,就把更为管用的大道理忘怀了。
    如果能把大道理同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解,这道理就令人信服。
    得人心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天下可得,情报、保卫工作焉能不得?
    国共双方的谍报战争长期而复杂,2002年8月,作者在兰州市公安局又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建国初期,各地公安部门陆续查明军统汉中特训班的更多情况。浙江、汉中两地,先后培训320人,大部已经处理,46名逃亡海外,还有40多名下落不明。
    1955年,解放军攻占国民党占据的一江山岛,缴获一份程慕颐于1951年4月17日写给保密局的文字报告。程慕颐声称自己领导的浙江、汉中两个训练班先后培训670人,除少数人外,多数混入共产党,有的已经担任重要职位,建议毛人凤予以联络。
 
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巨大的问号(2)
    根据这个新的线索,汉中特训班的特务远远不止已经发现的320名。于是,公安部将其列入“603专案”,布置全国特别是甘肃公安部门彻底查清。
    甘肃省公安厅由苏振荣副厅长挂帅,兵分三路,查阅档案,外调,提审在押犯。经过两个多月的详细调查,认定汉训班共招生9期,培训8期,第9期转入重庆训练班。先后培训特务631名,其中有教官37名。
    这个数字,接近程慕颐的报告,却远远超过公安部门此前掌握的320名,更远远超过延安时期破获的55名!仅新发现的汉训班特务就有160名之多,还有虽然没有经过汉训班却由汉训班毕业生发展的特务。这631名中,甘肃籍的235名,陕西籍的129名,还有24名下落不明。除程慕颐、杜长城、王希田三人逃往台湾外,留在大陆各地的特务在建国后大多停止了活动,但是其中许多人并未交待与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组织关系,有4名还混入机关内部。还有个别人继续从事反共活动,霍某在1952年参加反革命组织“光复军”,丁某在反右运动中幻想蒋介石反攻大陆。调查表明:有些人从此脱离特务组织,有的却可能只是进入冬眠状态,一旦时机到来,会不会有人重操旧业?①
    事实证明:一网打不尽,一次政治运动也揪不完。反间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斗争,必须持久进行。
    ①《中国人民公安史稿》,警官教育出版社。公开披露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侦破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此书可能是最早的,可惜比较简略。
    ①郝苏:《陇东公安工作回忆》。此文应陇东公安处的邀约而写,关于汉训班案件的记述虽然简略,却是当年办案人员亲自撰写的惟一文字材料。
    ①程一鸣:《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广东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程一鸣长期在军统西北区工作,熟知甘肃方向对陕甘宁边区的特务行动。此文全面概括军统举办的各种特训班。
    ①沈醉:《军统内幕》,中国文史出版社。此书集中沈醉在各个时期撰写的有关军统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提到程慕颐的汉中班。还记述,1942年春,戴笠亲自挑选三个暗杀高手,派往延安刺杀中共领袖,其中一个叫蒋更生的还是沈醉的学生,但是没能成功。
    ②章微寒:《戴笠与庞大的军统局组织》,《细说中统军统》,传记文学出版社。此文作者在后记中说,1980年3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征集《中华民国史》人物传记而写作此文,1981年9月补充材料。
    ①马兆祥、康润民:前国家教委副主任,1993年12月9日采访。这两位是红军时期的陕北地方干部,对赵苍璧的情况相当熟悉。马兆祥曾任陇东地委组织部长,也了解汉中特训班案件的一些情况,而且特别熟悉陇东干部的情况。
    ②吴定军:中共平凉地委政法委书记,2002年8月27日采访。吴南山的儿子吴定军,曾经帮助父亲整理关于汉中特训班的文字材料,相当熟悉有关情况,而且了解吴南山的心理过程。
    ③李文吉:前兰州市公安局干部,2002年8月28日采访。李文吉多年追访此案,数次采访吴南山,还整理成文字材料。
    ①王炎堂: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2003年1月28日采访。当时在中社部经办各渠道工作的王炎堂提醒:一个案件的侦破,往往是由各方工作汇集而成,既有保卫部门的贡献,也有情报人员的贡献。
    ①罗青长:前中央调查部部长,2001年9月10日采访。罗青长也证实此案在中共反间谍史上的重要位置。
    ①吴南山:《庆阳侦破敌特案件情况》。吴南山在1984年撰写的这个材料,详细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汉中特训班情况。
    ①马文瑞:前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5月30日采访。作为当地党组织的最高领导人,马文瑞负责领导保卫工作并掌握政策。
    ①涂占奎:前青海省机械厅副厅长,1999年采访。涂占奎讲的这段故事,既有动作又有对话,像电影一样生动。老干部也有不同特点。一些文化较高的干部,叙述有条有理准确可靠,可往往忽略细节。而一些文化较低的干部,对于政策分寸也许把握得不大准确,但是说起故事却栩栩如生。涂占奎以为,汉中特训班的主任是“陈仪”,那个后来被蒋介石杀了的浙江省长。这也证明,当时他听到了“程益”这个名字的发音。
    ①李甫山:前山西省高级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98年3月采访。此案初期李甫山在陇东,后来调延安任边保办公室主任,不但掌握陇东阶段的情况,还知道延安破案情况,并了解后来对涉案人员的使用情况。李甫山说康生在抢救运动大会上当场点名,用汉中特训班来证明延安有特务。
    ①李军(李春茂):《国民党军统汉中特训班覆没记》。亲历人李军撰写的这本书,详细记述汉中特训班的全部历程,尚未公开出版。
    ①吕璜:前全国妇联副秘书长,1994年7月14日采访。当年,布鲁率吕璜等人到陇东指导工作,将祁三益带回延安破案。
    ②涂占奎:前青海省机械厅副厅长,1999年采访。涂占奎生动地叙述郝苏审讯祁三益的情况。郝苏后来调到边保审讯科工作,在审讯方面颇有建树,或许就是这次成功的审讯开了路。
    ①吴南山:《庆阳侦破敌特案件情况》。吴南山在1984年撰写的这个材料,详细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汉中特训班情况。
    ②陈巍著:《红色福尔摩斯——布鲁与公安系统第一奇案》,学林出版社。本书从布鲁工作的角度写到这个案件。
    ①王: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1999年11月24日采访。王在延安亲自听取中社部领导康生、李克农的指示。
    ①李启明:前云南省委第一书记,1995年10月18日采访。李启明在延安参与汉中特训班案件的侦破,而且负责接纳吴南山等人加入边保行列。
    ①欧阳毅:前炮兵副政委,2002年10月采访。总政锄奸部负责侦破军队系统的“戴案”特务。1994年时,作者到广州采访钱益民,可惜,这个延安三大侦察专家之一的人物,由于老病,已经谈不出多少情况。
    ①王: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1999年11月24日采访。王经手侦破军委二局电台潜伏特务,而且肯定此案是延安时期最大的国特案件。
    ①师哲:《峰与谷》,红旗出版社。师哲的回忆录发表数次,1992年出版的此书,内容更加坦率。
    ②王素园:《抢救运动始末》,中共党史资料第37辑。这篇文章提到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对于抢救运动的影响,在公开文字中是罕见的。
    ①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外勤力量解决党籍问题的规定》,周兴自存档案。这个时期,中共的有关政策规定明确而具体。关于自首叛变问题,就有细致的区分,自首而没有破坏组织的人,表现好的仍可入党。
    ①吴南山:《我的出路——一个曾被蒋特陷害的青年的自述》,《解放日报》1947年2月7日。吴南山将自己这篇文章抄写下来,长年保存。
    ①李文吉、马如耀:《隐蔽战线上的歼灭战——四十年代初期陕甘宁边区肃特斗争散记》;公安史资料选辑。此文详细记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侦破军统汉中特训班的情况,还有珍贵的附件,包括对吴南山的采访记录、边保破获军统特务的名单、军统特务的供词等。采访对象主要是吴南山,没有访问办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