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密战-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1995年,《陈龙传》终于提到此案,但也比较简略。
后来,又在师哲回忆录之中找到一个线索。师哲提道:“康生利用汉中特务训练班一案,即‘戴案’,开始制造‘特务如麻’的舆论。”
人所共知,康生借口反特,在延安大力推进“抢救运动”,错整了大批好人。
难道,汉中特训班一案还是延安“抢救运动”的诱因?
如果属实,那么,这个案子的后果,已经超出一般的反间谍工作范围,而是具有相当的政治作用了。这个案子也就更加值得查实,更加值得总结了。
可是,如果这个案子确实对抢救运动有影响,那么就必须问问:这个案子本身是否属实?
因为,抢救运动中的案件,大多属于冤假错案。作者的母亲就在那个时候坐过保安处的监狱。
这个“汉中特训班案件”是否属实,该问谁呢?
办案人,一般都会认为自己办的案子属实。
所以,尽管作者十分尊重这些老保卫,但是,为对历史负责起见,还是必须另行查实。
另一条查实途径是寻找涉案人。一般地说,案件的当事人,总是倾向否定案情或是减轻案情。如果当事人也能证实,应该说这个案件就是可靠的了。
那就要寻找汉中特训班的“特务”了。
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寻找“特务”(1)
作者寻找的第一对象,当然是汉中特训班案件的主角——吴南山。
郝苏的材料写道:“吴南山在这个案子中有很大功绩,后来经西北局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请陇东地区领导人和公安处的同志不要忘记这个人。”这说明办案人认定吴南山在此案之中具有关键作用,也说明办案人担心此人的下场。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
此案破获之后发生的抢救运动,有多人挨整,赵晓晨等人还整理了一份关押在保安处的人的名录,其中虽然没有吴南山,却有几个涉及汉中特训班案件的人物。陆为公,曾任庆阳中学校长、庆阳县长,吴南山主动交待,第一个找的就是此人。可是,此人却在抢救运动中进了边保的监狱。同狱还有祁三益、王星文等人,都是后来加入了边保组织的前汉中特训班成员。那么,吴南山是否也会挨整呢?
熟悉西北情报史的李启明、严夫等人,也不知道吴南山的去向。那个时期的情报、保卫工作相当机密,不在一个系统,往往不知情况。作者只有在采访中到处打听。一次,在采访当年陇东地委干部马兆祥时,听说吴南山解放后在甘肃平凉地区工作。于是,作者就试探性地给平凉寄去一封信。①
过了一段时间,居然收到吴南山的回信!
原来,吴南山早已离休,现住兰州,辗转接到寄给平凉的信件。得知这个当年卓有贡献的人物现在享受离休干部的待遇,作者不禁替郝苏了却一份担忧。但是,吴南山却没有提供案件的详情。信中说道,此案的经过已经向组织上详细交待,若要继续了解,请通过公安部门联系。
这就使作者为难。向现在的公安部门解释为何了解五六十年前的案件,也要合适的理由呢。
后来,作者又从陕西省公安厅公安史志办公室整理的边保名录中,从中找到吴南山、李军的名字,就给这两家挂电话。得到的消息如雷轰顶:吴南山刚刚去世!李军也在更早的时候去世。
真是懊悔!为何没有抓紧采访这两位关键人物?懊悔之余,还是把自己帮助杨玉英编辑的《怀念周兴》一书,给吴南山的夫人寄去。
没想到,很快接到吴南山儿子吴定军的电话。原来,吴南山几次整理自己的回忆材料,都由儿子协助,吴定军也很了解情况。听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吴定军非常理解。后来,作者有机会出差甘肃,与正任平凉地区政法委书记的吴定军面谈,终于了解到其父吴南山当年的详细情况。经吴定军介绍,作者又找到兰州市公安局史志办。李文吉、马如耀两位老公安干部多年追踪汉训班案件,多次访问吴南山等当事人,查阅大量档案。他们提供的材料,是作者目前看到的关于汉训班案件的最为完整的文字叙述。②③
虽然耽搁了对吴南山本人的采访,但作者始终把这个案子放在心上。
出差山西,找到李甫山。发案时,李甫山正任陇东保安科科长。此案的大收网虽然在延安,但是,发案在陇东,破案后,涉案人也多回到陇东工作。因此,陇东这一头一尾就相当重要。好不容易找到破案的领导人物,急切了解情况,可是,李甫山却不时说起:“案子经过我可以对你讲讲,可是破案方法还是要保密的……”
作者耐不住了:“你们当年的方法还有什么可保密的?人家国民党和美国早都写出来了,早都拍成电影了!”
采访老干部,常常遇到类似问题,不是保密,就是不能宣传个人。尽管党和国家规定的最高保密期限是30年,但是,从情报保卫工作的特殊性考虑,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也不会解密。在隐蔽战线,当然要永远提倡甘当无名英雄。
作者强调:“有些情况确实已经解密了。你们党性强的不宣传个人,那些党性不强的人却在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无论是对历史负责还是从党的利益出发,都应该讲出真实的历史,不能埋没无名英雄!”
说起延安的故事,李甫山笑道:“你爸爸当年找对象,问我一个学者的前妻行不行,我说不行。后来又问我你的妈妈行不行,我说行。”
谈话的气氛轻松而亲切,老人终于讲出汉中特训班案件的全部经过。出门后,他的女儿告知:父亲在反右的时候挨了整,文化大革命后才平反,刚刚住上新房子,心里还有顾虑。
作者又到河北正定县青海干部干休所找到涂占奎。郝苏回忆文章中提到三个陇东保安科的知情人,乔苍松是秘书,郝苏是侦察股长,涂占奎是治安股长,专门搞行动的人。
此案由陇东保安科发现,上报延安的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边保又上报中社部,由中社部指导边保破获整个案件。陇东的领导和办案人都找到了,还应去找中社部的办案人。
中社部二室的治安科长陈龙曾负责这个案子,陈龙夫人余海宇把手头最后一本《陈龙传》,签字送给作者。
又找到曾经参与破案的王。这位前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的坦率叙述,使作者心中有了底:这个案件现在不保密了。作为中社部参与此案的人员,王亲自听取过康生、李克农的破案部署,还负责侦破潜伏在军委二局电台的特务小组。
王炎堂、王初等前中社部干部告知:此案的范围远远超出陇东,甚至超出陕甘宁边区,有些嫌疑人还潜入其他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的身边就有一个。案发前,中社部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发现一些线索,边保发现以后,中社部又统一部署破案。此案除了在延安抓到40多人以外,其他根据地也抓了一些,牵扯人数达到200多人!①
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寻找“特务”(2)
侦破此案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保卫专业。最早接触此案的两人,并非专门保卫干部。吴南山最早找陆为公试探交待问题,陆为公就带他找马文瑞谈话。中共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是当时当地的最高负责人,明确肯定吴南山的作为,鼓励他继续同共产党合作。这个政策交底,对于吴南山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作者采访时,马文瑞还清楚地记得吴南山如何找自己谈话,自己如何布置保安科工作的过程。后任中共西北局组织部长、常委的马文瑞还肯定地说:延安审干同此案有关。抢救运动中这个案子是真的,其他大都是假的。李甫山、涂占奎
还说,康生在抢救大会发言时,质问全场:哪个单位敢说自己没有特务,我给你点出来!随即点出代号,台下就有人应声而出。这下,各个单位都赶紧抓特务。
看来,这个案件对于延安审干以至抢救运动,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对于这一点,目前回顾延安整风审干、回顾抢救运动的文章,谈得太少太少。
已经找到案件的涉案人、办案人,又有准确的文字材料,这个案件在作者的脑子里面逐渐清晰起来。
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又称“戴案”,确实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特务打入延安的最大案件,打入人数最多,打入层次最高,打入范围最广。而共产党保卫机关的侦破,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案,政策把握最为准确,策略运用最为巧妙,人员转化最为顺利。从综合方面看,我还没有看到此前此后有哪个特务案件能够超过此案。如果说此案是“中共反间谍第一案”还没有把握的话,称为“延安第一案”,完全当之无愧!①
对于这个重大而复杂的案件,还要从头细细道来。
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一个庆阳人的汉中行(1)
陕甘宁边区的前身是陕北苏区和陕甘苏区,辖区包括陕西的北部、宁夏南部的盐池县和甘肃的陇东部分地区。陕西北部贫瘠,宁夏南部苦咸,惟有这陇东,还有一片富庶地方。陇东被国共两党一分为二。东部原是陕甘边苏区,后来成立庆环分区,专署设在曲子镇。西部有国民党的两个行政区,专署在平凉和西峰。
庆阳城是陇东枢纽,北通环县、定边,可至盐池、银川;东行可至合水、富县,以至延
安;西通镇原、平凉,以至兰州;南扼宁县、长武,可达汉中。北宋戍边名臣范仲淹曾在这里督师。庆阳一带是双重政权局面。城内有国民党的县政府、县党部。可是,这里又是八路军的驻防区、募补区,王维舟任旅长、耿飙任副旅长的三八五旅就驻扎在庆阳一带,蔡畅的公开职务是庆阳抗日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实际上是共产党的县长。
国民党、共产党同时在庆阳执政,双方的情报、保卫机构也明里暗里角斗。庆环分区保安科科长是李甫山,秘书是边保七里铺训练班一期毕业的乔苍松。刚从七里铺二期毕业的郝苏,到了陇东就被李甫山派到国民党专署所在的西峰镇潜伏。庆阳县保安科长郑子兴手下缺个有文化的秘书,不久又把郝苏调回。涂占奎正任环县保安科特务队指导员,忙着剿匪。
庆阳成了国共两党争夺政权、争夺人心的地方,长年处于拉锯之中的陇东人,也不得不学会如何生存。社会上层特别是地主层,往往采取左右逢源的态度,谁来执政都行,我只要保住我的家产地位。平民老百姓则倾向共产党,这是因为,国民党的县政府只是收租收税,共产党的八路军部队却组织抗日救亡的群众活动,还搞减租减息。庆阳的老百姓遇到难处不找国民党的县政府,而是找共产党的抗敌后援会。
庆阳人吴南山高中文化,在樊家庙短期义务小学当校长。当地的农会主席和保长都是共产党员,经常找吴南山帮助写些文案。庆阳县教育局局长是国民党员,停发义务小学教师的工资,吴南山就找庆阳西街小学的校长陆为公。陆为公是本地人,红军西征时加入共产党,又是庆阳抗敌后援会的主任,这个主任在庆阳的影响力相当于县长。陆为公帮吴南山写了状子,上告到省教育厅,可是,省教育厅派来的督学却把吴南山训斥一顿。后来,区公署又借口这个小学的教员唐得智的父亲欠了两元税款,把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