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李玮说道,“皇帝已经不是过去的皇帝了,你也不是卢龙塞的斥候了,你现在是征北大将军,你要看护北疆,你要为十几万将士和三百多万百姓的生命负责,你要为大汉国的将来负责,所以你必须要改变自己,凡事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想得那么简单了。”
李弘亲昵地拍拍李玮的肩膀,感激地说道:“谢谢你。”
“这次你围而不攻,我很赞同。一则我们可以保存实力,二则我们可以招降大量的匈奴人,为将来把匈奴人迁到阴山南北做好准备。把匈奴人放在阴山南北,既可以给我们腾出河南之地安置流民屯田,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骑兵兵源,帮助我们抵御大漠鲜卑人的入侵。至于第三嘛,大人自然是想拖延战事结束的时间了。”李玮说道,“大人这么快就击败了胡族联军收复了边郡,给当今天子和朝廷大臣们的印象不是你武力出众,而是你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一个不慎可能就要招来杀身之祸。”
李弘笑而不语。
“大人要拖延到什么时候?”
“只要洛阳不乱,粮饷军械不断,我就往下拖,能拖到八月最好,这样我就能得到足够的军需。”李弘担忧地说道,“洛阳一乱,大军的粮饷和军械,并州流民和屯田都将失去朝廷的支持,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
五月下,洛阳。
中官们深夜聚集在明堂秘密议事的事,第二天就被何进知道了。
何进随即让黄门侍郎荀攸把自己的密奏呈给了何太后。何太后将信将疑,派人把中常侍郭胜找来了。郭胜是南阳人,当年何太后能入宫为妃都是他帮的忙。何太后为此都很感激他,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事无大小都要先和他商量商量。郭胜在何太后声泪俱下地逼问之下,只好吞吞吐吐地说了。郭胜说,这都是董太后和蹇硕的主意,是他们要杀何进。
何太后气道:“杀了大将军,接着是不是就要杀我们母子?”
郭胜吓得面无人色,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太后误会了。董太后和我们有杀兄之仇,我们怎会帮她?我们怎会自寻死路?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太后和皇帝陛下啊。将来,大将军如果……”
“算了,算了,本宫不怪你了。你把赵忠和张让喊来,想个主意立即把蹇硕杀了。”
太后知道赵忠郭胜等人也是好意,但何进毕竟是自己的兄长,而且皇帝刚刚继位,洛阳的驻防和外廷的诸多事情都要倚仗何进,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杀了。
郭胜脸色大变,急忙奏道:“太后,把蹇硕杀了,西园军就是大将军统领了,这样他就有五万大军在手,那谁还能约束他?太后,大将军会杀了我们的,会对太后和皇帝陛下不利的。”
太后不高兴地说道:“有本宫护着你们,他敢怎样?难道他敢进宫杀你们?”
郭胜惊惶失色地说道:“太后,臣等死不足惜,但就怕太后和皇帝陛下被他所制,重演当年大将军梁翼独霸朝纲祸害国家之事啊。”
太后蓦然醒悟,急忙问道:“本宫就让你统帅西园军,你看如何?”
“那臣死得更快。”郭胜摇手道,“太后,让车骑将军统领西园军吧。车骑将军掌控了四万西园军后,和大将军就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大将军受到掣肘,必定不能独揽朝政为所欲为了。”
“他……”何太后难以置信地问道,“他行吗?”
“这又不是带兵去打仗,为什么不行?”郭胜奇怪地问道,“车骑将军打仗不行,难道守个洛阳城也不行?”
自从天子归天后,蹇硕就待在永乐宫伺候董太后和渤海王刘协,很少出宫。他担心自己给何进杀了,所以走到哪里都带着十几个中黄门随行,即使在皇宫里也不例外。
庚午日(五月二十五日),赵忠派人请他到宣德殿议事。蹇硕匆忙赶去,刚进宣德殿的大门就被站在殿内两侧的中黄门打倒在地捆了起来。
蹇硕知道秘密泄漏,自己肯定被赵忠等人出卖了,情急之下他冲着殿门狂吼:“快去请太后救我……”候在殿门外的中黄门们转身向永乐宫狂奔而去。
黄门令袁赦从大殿内缓缓走了出来。
为何抓我?“蹇硕又惊又惧,愤怒地吼道,”为何抓我?“
袁赦冷笑,从怀内拿出圣旨高声诵读,说蹇硕图谋不轨,阴谋杀害朝廷大臣,最后他懒洋洋地喊了一句,就地正法。
蹇硕吓得魂飞魄散,刚想喊两句,就见寒光一闪,硕大的头颅已经离颈而去。
何进听说蹇硕死了,不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高兴的对司马何津说,洛阳城里最想杀我的人终于死了,这下好了,西园军是我的了。
何进还没有高兴一阵子,从宫内就传来了一个让他十分愤怒的消息,太后没有把西园军的兵权交给他,而是交给了车骑将军何苗。
“该死的奸阉。”何进咬咬牙,恨恨地诅咒了两句,“传令张辽、张扬、毋丘毅,各带五百军围住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
何津问道:“大将军,那借口是什么?”
“他们都在密谋杀我了,还要什么借口?”何进气道,“就说董重和小黄门蹇硕密谋不轨,叫张辽他们给我围住,不要让董重离开。”
“大将军请慎重。”何津急忙劝阻道,“大将军,何太后并没有牵扯董太后和骠骑将军的意思,你这么做,会激怒董太后和朝中的大臣们,后果将不堪设想。”
何进冷笑不语。
“大将军,先帝还未下葬文陵,此时对董太后和骠骑将军下手会遭到天下人的指责,会失去天下人之心。”何津说道,“大将军,请再耐心等一等。”
何进皱皱眉头,挥手说道:“谁说我要杀他们?我自有用意。你快去传令吧。”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七节
大将军何进突然兵围骠骑将军府,这在洛阳掀起了轩然大波,京都的气氛霎时紧张起来。
司空刘弘、光禄勋刘博等宗室大臣闻讯后联袂进宫求见何太后。司空刘弘怒斥大将军何进骄纵恣行,目无王法,说到伤心处时声泪俱下,痛哭流涕。先帝尸骨未寒,大将军就要假借罪名诛杀董氏一族,实在令人心寒。光禄勋刘博更是怒不可遏,大声质问道:“太后,大将军说骠骑将军勾结小黄门蹇硕密谋不轨,可有凭据?那小黄门蹇硕今在何处?”
何太后突闻此事大吃一惊,急忙问随侍左右的张让和郭胜,“两位爱卿,大将军是否兵围骠骑将军府?”
张让和郭胜摇摇头。自从合谋诛杀何进之事暴露后,一帮中常侍担心遭到何进的报复,都躲在皇宫内不敢回府。虽然他们在宫外的耳目众多,但这种突发事件一时间他们还没有接到禀报。张让想了一下,小声奏道:“太后,此事不用惊慌。依臣看,大将军无意杀死骠骑将军,而是另有目的。”
“爱卿说说,大将军有什么目的?”
“太后,大将军是为了西园军的兵权。”张让说道,“太后没有把西园军的兵权交给大将军,大将军一定很生气。他为了重新夺回西园军的兵权,就想了这么个兵围骠骑将军府的下策,其目的无非是想要挟太后而已。”
何太后将信将疑,问道:“北宫已经把西园军交给车骑将军统领,现今如何是好?”
“太后,不要理睬大将军,下旨命令他把兵马撤回百郡邸,围困骠骑将军府的事暂时交由车骑将军负责。”郭胜回道,“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关系一向都很亲密,让车骑将军围住骠骑将军府,既能保全大将军的颜面,又能确保骠骑将军没有性命之忧。”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何太后叹道,“是不是请太傅大人,还有三公大臣们再劝劝太皇太后,让她带着骠骑将军立即回河间国去?”
张让笑道:“太后不要着急。臣已经说过,大将军无意诛杀骠骑将军。他兵围骠骑将军府,不过就想借着蹇硕的事闹一闹而已,没有太大的危险。臣认为,太后应该借此良机要挟一下太皇太后,逼迫她把永乐宫的钱财拿出来。太后,目前解决北征大军的军资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啊,耽误不得。”
太后连连点头,立即以天子名义下旨大将军何进立即进宫见驾,同时命令他撤回包围骠骑将军府的军队,改由车骑将军领一部人马围住骠骑将军府,并负责调查董重和蹇硕互相勾结密谋不轨之事。
“传旨,请太傅大人、司徒大人速来长秋宫。”
太傅袁隗、司徒丁宫、司空刘弘等大臣奉何太后懿旨赶到永乐宫觐见董太后。
董太后气色很差,情绪很激动。她和大臣们不是在心平气和地说话,而是在非常愤怒地指责和谩骂。
先是小黄门蹇硕在瞬间被杀,西园军兵权被夺,接着自己的侄子董重又被困骠骑将军府危在旦夕,这些事情都说明何太后和何进已经急不可耐了,他们要诛杀董氏一族,要把威胁当今天子和何氏宗族的所有势力全部清除。
“你们……你们在先帝面前是怎么承诺的?你们为什么要帮助那个屠夫?为什么?”董太后指着袁隗大声说道,“本宫要把先帝送进文陵,要把小董侯带走,否则本官绝不离开洛阳。”
袁隗跪地哀求道:“太后,不是老臣不忠于先帝,而是蹇硕在临死之前把什么都招了。如今何太后和大将军手握铁证,你叫臣等如何说话?”
董太后神情震骇,眼里露出了恐惧之色。
当初就是她极力要求蹇硕和董重联合宫内的中官伺机诛杀大将军的。蹇硕当时不同意,他劝太后趁着自己手握西园军兵权的机会,尽早想办法带着小董侯离开洛阳。蹇硕说此时何太后已经临朝主政,大将军何进也已经率军回京,洛阳大局已定,自己和其他的中官即使联手杀了何进,也未必能废除当今天子重立小董侯为帝,但董太后听不进去。何太后不同意她带走小董侯的事激怒了她,让她失去了理智。
蹇硕如果尽数招认了,自己和董重也就活到头了,而小董侯也完了。这一刻董太后又恨又悔,抱着小董侯失声痛哭。
袁隗和大臣们心中有愧,一个个跪在地上垂首不语。
“你们答应先帝要保住董侯性命的,你们答应的……”
袁隗心里一酸,老泪纵横,“臣等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护送太后和董侯离开洛阳,只是如今……”
“如今怎样?”
“如今北疆战事紧张,大军急需军资。”袁隗说道,“何太后说,只要太皇太后能尽出永乐宫之财,当赦免骠骑将军一切罪责,小董侯也任由太皇太后带离洛阳。”
“真的?”董太后紧紧抱着小董侯,绝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之色,“这是真的?”
几位大臣异口同声地回道:“臣等绝不妄言。”
袁隗劝道:“太后,只要北疆战事结束,征北大将军腾出手来南顾,太后和小皇子不但生命无忧,就是陛下的遗愿臣也能一一办成。没有征北大将军的大军,我们拿什么帮助太后和小皇子?”
董太后想起天子临终前送给征北大将军的那道密旨,心里顿时燃起了希望。
“北疆战事如何?”
“最新的战报说,李弘和徐荣的大军已经会合,胡族联军被合围在大青原上。”袁隗说道,“如果不出意外,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北疆战事即告结束。”
董太后的心情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