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1314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314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漠已经进入了初冬,天气越来越冷,继续打下去,战事很难在大雪来临前结束。扶罗韩现在不可能和汉军决战,他会一直后撤,甚至撤到大鲜卑山,为此步度更、拓跋泓和柯比熊都恳求大将军暂时答应扶罗韩的求和,把他的军队留在闪电河附近,以便来年春天予以围杀。现在大军的牲畜、粮草都严重不足,还是抢在大雪来临前撤回去为好。
  这时鲜于辅带着成律归来了,东部鲜卑的投降让大漠形势再度发生变化。
  李弘、鲜于辅、阎柔、玉石、贾诩等人商量了很久,谁也没办法改变大漠形势的发展。未来大漠危机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上,重若千钧。
  “还是先把大漠局势稳定下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李弘说道,“无论如何,要把扶罗韩、射隆和能臣氐杀了,否则大汉何以威慑鲜卑诸部?”
  “是我们打,还是让鲜卑人打?”鲜于辅问道,“如果让鲜卑人打,柯比熊等人必定会想方设法杀了扶罗韩和射隆,然后瓜分他们的军队和部落,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不管是我们打,还是鲜卑人打,结果都是一样。”李弘摇摇头,苦笑道,“现在胡族诸部的军队都在这里,我们总不可能当着他们的面,把数万鲜卑叛军和乌丸叛军全部杀了吧?大汉如今的现状,胡族诸部的首领们一清二楚,如果我们杀得太多,手段太血腥,激起了他们仇恨,这几年叛乱不止,大军还怎么南下平叛?”
  “中兴大业的前提是社稷统一。只有社稷统一了,大汉稳定了,强大了,我们才有足够的兵力戍守大漠,才有足够的财赋支撑大军征伐。到那时,大漠上的这点危机又算得了什么?凭他们这点力量,还能重建当年檀石槐的辉煌?”
  众人一致认同李弘的意见。
  “为了节省军资,缓解朝廷财赋危机,我们暂时答应扶罗韩的求和,让刘豹、步度更和拓跋泓都带着军队回去,我们的军队也撤到长城以内去。”李弘说道,“待到明年春天,我们再看形势如何发展,如果鲜卑人自己不愿解决,我们来解决。”
  十月中,柯比熊、阙昆等人带着军队返回了火云原,祭锋带着胡骑营随行相助。
  匈奴大单于刘豹、西部鲜卑王步度更、北部鲜卑的拓跋泓各自率军撤离。
  十月下,漠北都护铁钺、度辽将军刘冥也各自率军返回居地。
  大将军让射虎、射缨彤率军驻守弹汗山,自己陪着小天子,率大军撤进了长城。
  十月下,镇护大将军张郃接到圣旨,率军撤返青州,兼领青州刺史。
  麴忠没有到青州出任刺史,他上表朝廷,以年老多病为由,要求辞去均输令一职,回家养老,但丞相李玮拒绝了。
  从九月开始,长安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先是从栎阳传出长公主和丞相大人政见相左,激烈争执的消息,接着司隶校尉张辽开始传讯和抓捕关中、河东等地的官吏和商贾富豪,朝廷大力整治吏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他预感到形势不对,频繁会见门阀世家的家主和各地商贾富豪,书信更是满天飞,府邸内进进出出的大小官吏也是络绎不绝。
  十月初一,司隶校尉张辽弹劾大司农部丞黄猗。黄猗是袁术的女婿,前太尉黄琬的儿子,和鞠忠是儿女亲家,家世显赫。大司农部丞负责帑藏,掌管国库,而这位黄猗大人却监守自盗,把国库的钱财拿出来放高利贷,胆子太大了。
  这下震惊了朝廷上下,连长公主都瞠目结舌。
  黄猗当即收监,由丞相李玮亲自审问。黄猗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李玮其实早就拿到了确凿证据,第二天他就抱着十几卷文书赶到栎阳官。长公主随便看了看,脸色马上就变了。此案牵连甚广,上至太傅杨彪、大鸿胪卿袁耀、下至大小子钱商,多达一百八十多人,而均输令麴忠霍然在列。
  长公主望着得意洋洋的李玮,心里一阵发寒。这要杀多少人?这个家伙看样子不把朝中大臣一锅端了,是誓不罢休啊。
  “你想怎么办?”长公主也不看了,把文卷推到一边,冷声问道。
  “这案子臣办不了。”李玮神色平静地说道,“臣觉得,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请陛下和大将军速速回京。”
  长公主愣了一下。大将军血腥肃贪是出了名的。他要是回来,杀得更多。
  “不行,绝对不行。”长公主连连摇手,“我立即手诏大将军,请他明春返京。”
  “这么说,殿下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李玮顿时来了气,声调不由自主地高了几分,“殿下是不是忘记了大汉社稷是怎样陷入倾覆深渊的?”
  “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不要管了,我来处理。”长公主非常坚决地说道。
  李玮摇摇头,躬身说道:“殿下,你这样姑息养奸,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长公主的做法引起了朝中部分大臣的愤怒,太尉张燕、光禄勋赵云、卫尉杨凤、大司农田豫、尚书令田畴等大臣联名上奏,要求长公主整治吏治,对那些贪官污吏严惩不怠。
  长公主置之不理,把大司马徐荣、太傅杨彪、御史大夫荀攸、廷尉卿陈群等大臣请到栎阳,商议如何妥善处理此事,以便最大程度地维护朝廷的“脸面”。此案一旦爆发,朝廷的威仪必定遭受重击,更有可能激起民愤引发叛乱。
  十月初九,太尉张燕召集在京将领、关中各地驻军将领议事,他在军议上一再告诫各部将领,要严守军律,不要贪赃枉法,否则发现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
  十月初十,太尉张燕上奏,考虑到最近长安局势紧张,他打算把左将军颜良、龙骧将军王当的军队急速调回长安城,屯兵于北军大营,以防不测。
  十月十二,长公主把二十多位大臣请到了栎阳宫,共议此事,但丞相李玮、太尉张燕等人拒不接受长公主的建议,并且弹劾太傅杨彪和大鸿胪卿袁耀。此案牵扯到杨彪的多位宗亲和门生故吏,他应当即刻引咎请辞。袁耀的姐夫就是黄猗,而袁耀的两个弟弟也牵扯到此案,他但要引咎请辞,更应该主动到廷尉府大牢待着去。
  长公主的话没有任何份量,大臣们在堂下互相指责、谩骂,根本无视她的存在。
  长公主怒不可遏,她现在深刻体会到皇权沦丧的悲凉和无奈。豹子大哥,这就是你所希望的大汉朝廷?在这样的朝廷里,将来小天子还能主掌权柄,还能治理社稷?
  朝议不欢而散。
  十月十五,左卫将军吕布、左将军颜良、右将军文丑、龙骧将军王当、镇西将军姜舞等各地驻军大将的奏章先后送达长安,异口同声要求长公主整肃吏治,严惩贪官。
  “殿下,长安的形势失控了,你立即离开栎阳吧。”护军将军何风恳求道,“现在朝堂上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一旦矛盾爆发,殿下首当其冲。大将军闻讯后,势必日夜兼程而回。他一回来,长安这场杀戮就跑不掉了。难道你希望长安血流成河吗?”
  “难道我走了,长安就不会血流成河?”长公主怒声质问道。
  “殿下,你是当局者迷啊。”何风躬身说道,“恕臣失礼,说句不客气的话,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其实和殿下一样,也不愿意血腥肃贪,也不愿意让朝廷的威仪受到打击,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一步,都是因为殿下。”
  “我?”长公主吃惊地望着何风,“我维护朝廷的尊严,我竭尽全力保全功臣的亲人,难道我错了吗?”
  “殿下,你不离开长安,等于给他们撑腰,他们肆无忌惮,即使贪赃枉法了,还依旧嚣张跋扈,和丞相大人对着干。这样一来,丞相大人的威严在哪?他能干成什么事?”何风激动地说道,“殿下也曾去过塞外,也知道那里的苦,我们想守住西、北两疆,难道仅仅靠将士们的忠诚和勇敢就行了吗?不行,根本不可能,要想守住边疆,就要屯田戍边,就要富裕边郡。所以丞相大人的办法是对的,他没有错。这些年,如果没有北疆的稳定,大汉能走到今天?那些门阀世家、商贾富豪们能过上今天的日子?能获得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朝廷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帮助他们获得了数不尽的财富,朝廷反而还欠了他们的钱?为什么?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长公主呆住了。
  “殿下一直认为丞相大人骄横跋扈,但殿下你仔细想想,今日的朝堂上,到底谁骄横跋扈?谁把丞相大人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拿刀杀人?”
  何风撩衣跪下,“殿下,臣求求你了,离开长安吧,到晋阳去。你走了,那些人失去了倚仗,所有的矛盾都能解决,大司马和丞相大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
  十月十六,长公主突然下旨巡视晋阳,国事尽数托付于大司马徐荣。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八节
 
  长公主的圣旨非常突然,离开栎阳的速度也非常快,长安的大臣们措手不及。大司马徐荣、御史大夫荀攸和廷尉卿陈群连夜赶到栎阳,打算具体征询一下长公主对朝廷整肃吏治的意见,但此刻长公主已经越过洛水,快到蒲坂津了。她什么话也没留下,甩手就走了。
  徐荣一个人坐在马车上,心事重重,愁眉不展。他没想到长公主一怒之下,竟然离开长安了,这应该算是一种威胁,一种变相的威胁。既然你们都无视我的存在,那我离开好了,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社稷危亡的责任由你们背着。将来出事了,不可收拾了,你们该掉脑袋的掉脑袋,该诛连的诛连,一个也跑不掉。
  长公主转手把难题交给了徐荣。徐荣权重了,身份变了,想法也就变了,他不得不站在天子和殿下的立场上重新考虑解决危机的办法。
  荀攸和陈群坐在另外一辆马车上,闭目沉思。长公主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血雨腥风,她被迫离开了,被丞相大人和太尉大人联手逼走了。如此一来,长公主那双最坚固最可靠的羽翼没有了,长安失去了长公主的庇护,暴露在肆虐的狂风暴雨中,危险厉啸而至。用什么办法才能避开这场猛烈的风暴?
  十月十七,长安城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风雨欲来。
  丞相李玮和太尉张燕先后赶到了未央宫。
  徐荣做出了决定。为了维护朝廷利益,尽可能控制此案的涉及范围,原则上只追究主犯罪责,不再诛连无辜。但条件是,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们必须接受和遵从朝廷制定的“清偿债务”的办法。
  张燕没有反对。此次李玮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清债”之策,如果目的能够顺利达到,那就没有必要大开杀戒,以免激化朝堂各方的矛盾,挑起朝野上下的争斗。在社稷没有统一之前,中兴大业需要各方力量的紧密协作,朝廷在制定和实施国策的时候,务必遵循缓解和减少矛盾,竭力保障和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这个原则不能变。
  李玮心情很好。长公主走了,大汉权柄全部掌控在北疆系大臣手中,所有的对手都失去了抵抗力。现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阻力了。
  “殿下能想明白了,真乃社稷之福啊。”李玮笑着走到门口,冲着站在屋外的贾逵和温恢招了招手。
  丞相府的长史和司马各自抱着几捆文卷走了进来。田畴看看堆在案几上的文卷,又看看胸有成竹的李玮,惊讶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