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余时书话 >

第12章

余时书话-第12章

小说: 余时书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洲》写过文章。

方敬同志的记忆不错,刊名确为朱先生所书,他为这个刊物写的文章不
止一篇。只是刊名只有第三期用了绿色,前两期分别是黑红二色。刊物一共
出版了三期。刊物的编辑代表人是杜纹呈,发行处在北大附近的松公府夹道。
刊物发表的译文较多,这是外文系的人办刊物的特点吧,却又在稿约中公开
声明,“译稿暂时不收”。创刊号上载有《绿洲》编辑室的一个声明,当可
作为办刊宗旨来理解——

关于本刊性质,正如我们在给几位执笔人信中所说的,“内容不限,但不拟刊载幽默
或感伤文字”。我们想把这小刊物做成一个综合的文艺杂志,译作兼载,对于现代性与前
代性的东西不愿屏弃任一种而愿加以选择,对于文艺各部门也不打算有所偏重,我们不把
诗歌用更小的字排版,不让小说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多数杂志因兴趣关系不甚重视的文艺
理论,也给它留出相当的地位。此外,我们想多刊载一些亲切诚实的书札或日记,本期的
“书札特辑”是一个尝试,希望读者不要以读文章的态度去读它们。我们愿意这特辑里常
有孩子的作品。

这个抱负是不错的,态度也很积极,如反对幽默和感伤便是。但,稍嫌简单,
如果幽默并不轻浮油滑,感伤又非无病呻吟又当如何呢?

创刊号上有朱光潜先生的《论灵感》,以及梁实秋的论文,李健吾、陈
敬容、金克木、卞之琳、辛笛、曹葆华等人的诗和译诗,小说几乎都是译作,
散文和戏剧也多译品,其中包括冯至的译作。“书札特辑”三篇,两篇是译
作。《绿洲》应是偏重翻译作品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刊物。第二期的“日记”
专栏,有李广田的《廊下日记抄》和辛笛的《春日草叶》;“书札”专栏则
是外国作家的书信。方敬发表了散文《初雪》。第三期朱光潜又发表了《谈
戏的两种演法》,分析了表演艺术中两种不同的流派。梁实秋又在二、三期
分别发表了谈谜语和《咆哮山庄》的文章。诗作者又增加了何其芳。编者说
的要多发表孩子们的作品,我看是做到了,因为包括李广田、何其芳、陈敬
容等后来知名的作家,在当时也还是刚刚开始写作的文学青年。

《春郊小景集》

1934 年12 月18 日,鲁迅先生给木刻青年李桦写信时说:“先生的木刻
的成绩,我以为极好,最好的要推《春郊小景》,足够与日本现代有名的木
刻家争先;。。”此后,鲁迅又对李桦解释,他的这个评价并非过誉之词,
而且在1935 年2 月4 日致李桦的信中又说:“我看先生的作品,总觉得《春
郊小景集》和《罗浮集》最好,恐怕是为宋元以来的文人的山水画所涵养的
结果吧。”

鲁迅先生如此推崇的《春郊小景集》,实在吸引人,很想一见。但,多
年来在南北旧书店觅它不得。不想“文革”后期,我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翻


检一堆线装书,竟然从中抽出一本方型的线装画集,正是久觅未见的《春郊
小景集》(见图34),价二元,急收下。记得那天在旧书店恰好分别碰到林
林和吕剑两位先生,他们也在逛旧书摊。

《春郊小景集》共收木刻作品十八幅,其中三分之一是套色木刻,1935
年5 月1 日作为“现代版画丛刊12”出版。郑可装帧,全部手印,原拓贴在
较粗糙厚实的米色草纸上,定价一元。扉页刻有“献给益坚之灵”字样,包
括目录及自序都是用木刻制成,保持了完整的刀刻风味。(见图35)目次为:
新绿、小鸟、蝶恋花、丽日、桥、踏青人、早春、青山、紫藤、山居、泉石、
细雨、小舟、菜圃、浮云、柳、梅林、村景。自序写于1935 年清明节,原文
如后——

一九三四年春,益坚舍余西归后,余方制作版画。六月以半岁收获,供世评览,因以
本集展出。然以一时抒情之作,未尝有付梓意也。今春重忆旧事,更目看版画日臻发展,
附骥之心悠然复生,稚拙不计,竟以问世,亦聊以纪念益坚及自己过程一阶段耳。

当然,这与鲁迅先生对作者的鼓励也有关系,只是作者出于谦虚而未提
及。益坚是作者已故的妻子,姓梁。这部《春郊小景集》,乃是作者开始从
事木刻运动的一个纪念。由于鲁迅先生对它的热情评价,我以为这也是鲁迅
支持木刻青年的一个见证,是研究中国现代木刻史的一部史料。半个多世纪
过去了,李桦先生既是中国新木刻运动的先行者,也是坚持这一运动的积极
分子。他现在仍执木刀,献身于他热爱的事业。更可贵的是他坚持鲁迅先生
的主张,始终如一地继承木刻与现实结合的传统,发扬为革命服务的精神。
从艺术风格来检验,翻翻他的《春郊小景集》,不难看出他后期作品的风格
和木味刀法,与前期的作品是统一的、互有联系的。

朱自清与《伦敦竹枝词》

朱自清先生的两篇散文即《买书》和《伦敦竹枝词》,从来没有收入他
的集子,也不见于他的文集或选集。朱先生说,买书是他的嗜好之一,就如
抽烟一样。在1935 年1 月出版的《水星》上,朱先生撰文说——

旧历正月里厂甸的书摊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礼去。我住的远,每年只去一个下午—
—上午摊儿少。土地祠内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来往。也买过些零碎东西,其中有一本是
《伦敦竹枝词》,花了三毛钱。买来以后,恰好《论语》要稿子,便选了些寄去,加上一
点说明,居然得着五元稿费。这是仅有的一次,买的书赚了钱。

很显然,朱先生喜欢这本小书,至少认为书中有幽默,所以他才交给林语堂
去发表。多年来很想一见此书而未能如愿,不想近日却偶然得之,不胜愉快。

《伦敦竹枝词》由观自得斋刻于光绪戊子年(1888 年),作者署名“局
中门外汉”,著于甲申年(1886 年),已有一百多年了;距朱先生在厂甸发
现此书,也有半个世纪多了。观自得斋主人徐士恺(1844—1903),安徽人。
淡泊官场生活,独爱金石书画,所辑《观自得斋丛书》,辑录宋元明清人的
杂著二十三种,别集六种。《伦敦竹枝词》为别集中的殿后之作,朱先生和
我所见的当是丛书中的抽印本。我猜想作者是一名普通的外交官,并会英文。


朱先生以为本书作者写目睹亲见,真切有味,而且有的见解不错,比当代遗
老遗少们还要高明。至于写伦敦的景物和风俗,朱先生说:“诗中所说的情
形大体上还和现在的伦敦相仿佛,曾到伦敦或将到伦敦的人看这本书一定觉
着更好玩。”我读了这一百首竹枝词,觉得大多言之有物,清新可喜。作者
对于域外的新事物并不采取排斥的态度,这是很难得的。从序歌和结尾的吟
唱中,可见作者的感慨,如前者唱道:“手把花枝唱竹枝,竹枝新谱夜郎词。
故人万里如相忆,夜夜中华梦到时。”(见图36)后者更有讽谕出洋只学域
外皮毛者:“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
冠短褐装。”当然,作者究竟是百年前的古人,诗中也有迂腐和大惊小怪之
处,“过江”一首便有莫名其妙的恐怖感:“水底通衢南北连,往来不唤渡
头船。灯光惨淡阴风起,未死先教赴九泉。”一个习惯了封建皇朝礼仪的中
国人,竟带有欣赏的口吻写道:“英臣见女王皆脱帽鞠躬而已。属岛苏格兰
人皆短裤露膝而见君主焉。”“短衣短帽谒朝中,无复山呼但鞠躬。露膝更
无臣子礼,何妨裸体入王宫。”对于异域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作者不禁赞
许地唱道:“十八娇娃赴会忙,谈心偏觅少年郎。自家原有终身计,何必高
堂作主张。”“赴会”当指交际场合。又如写一对爱侣之幽会,把英语译音
入诗,也很诙谐:“握手相逢姑莫林,喃喃私语怕人听。订期后会郎休误,
临别开司剧有声。”注云:“姑莫林译言早上好也。开司译言接吻也。”又
诗中出现“迈大林”,注云:“译言我的宝贝也。”对于伦敦的雾,别人多
作美景歌颂,作者却写道:“黄雾迷漫杂黑烟,满城难得见青天。最怜九月
重阳后,一直昏昏到过年。”注云:“伦敦居民四百万户,家家烧煤,烟筒
如林,一交冬令,闭塞不通,烟凝不散,日色无光,白昼如晦,不足为异。”
这当然是百年以前的伦敦景观了。据说现在伦敦无雾,也少空气污染。有趣
的是,朱自清先生当年并未提到这首诗,而这位古人却不自觉地表现出反对
环境污染的意识。伦敦的市民,应该感谢这位无名诗人,也许他是同情他们
遭受空气污染的第一个外国人。

张次溪

在北京,研究北京风俗和掌故的作家,人们熟知的有两位,一位是金受
申,一位是张次溪。

两位作家都长期生活在北京,又都热爱北京风土,有志于搜罗、编撰有
关文献,现在都已故去了。解放前后,包括抗战前,他们都是京津报纸副刊
的撰稿人,著作多有。金先生似乎更注重实地调查和民间采风,他写的《老
北京剪影》便是以自身的见闻,为社会上普通求生的人们写照,可以说是系
列散文的写法。他的《北京话语汇》是部具有民俗趣味的小辞典,堪称雅俗
共赏的优秀读物。由老舍先生作序,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他多年来在北京
大街小巷实地考察的结果,非常生动有趣,也具有文学和学术价值。张次溪
似乎更执衷于旧籍的搜集和整理。他经年累月地跑琉璃厂的旧书摊,采取人
弃我取的方针,专门搜罗有关的零本小册,积少成多,终于编成略具规模的
几种丛书,比较有名的就有《京津风土丛书》、《人民的首都天桥》(见图
37)等。两书都得到周作人的支持,后者并由知堂作序,是解放初期北京隆
福寺修绠堂出版的。周作人特别推崇书中的“天桥人物考”,认为它叙述了
近百年来天桥艺人的事迹,“可以说是空前的成功的著作”。当然,六十年


代张先生还发表了笔录的画家齐白石的自传。张次溪同齐白石交谊不浅,这
正是他写作此书的有利条件。张次溪对京戏和戏曲史料也很关心,半个多世
纪以前他辑印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丛书,同属研究北京文化史的范围,
也属于开创性的一项劳动,只是多年来很少有人提及。据当年在琉璃厂书肆
的雷梦水先生告诉笔者,这套丛书当时也不过印制了几百部而已。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1934 年冬由北平邃雅斋书店出版,计线装铅印
十二册。1937 年元旦,北平松筠阁书店又出版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
亦为线装铅印,共四册。正编辑入了有关的书三十八种,续编收了有关的书
十三种,都是一向不被人重视而又稀见的书。较早的版本有乾隆间的《燕兰
小谱》、嘉庆间的《日下看花记》等。

这样一部史料丛书的出版,马上引起戏曲界有识之士的欢迎,程砚秋认
为这部书对撰写我国戏剧史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多年来程氏耿耿于怀的是我
国没有一本近代戏剧史,而不能不让日本青木正儿写的《支那戏曲史》专美
于世,他说:“中国的问题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同样地中国的戏剧史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