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652-西潮的彼岸 >

第3章

4652-西潮的彼岸-第3章

小说: 4652-西潮的彼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是中国人而为他骄傲,其他的美国同学争相向他“请教”古文,但是,天知道他自己能懂得多少!在一知半解之中,他逐渐对过去的文化产生一种好奇心,像哥伦布又发现了一次新大陆,这片新大陆,却原来就是他自己的国土,他自己的文化。他念了几年中国史,对学术界毫无贡献,却逐渐地发现了他自己。


《西潮的彼岸》 第一部分康桥踏寻徐志摩的踪径(3)

    在他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中,一个中心问题一直在萦绕着他:他的思绪和感情状态源于何处?这不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因为他毕竟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之一——或者勉可称为“中国智识之士”——他的许多看法和感觉是他的同辈人所共有的。    
    由于他的双亲是学艺术的,而且他在大学时念的又是文学,他遂钻进了这一个世纪的中国作家群中。于是他发现了徐志摩、郁达夫和其他20世纪20年代的所谓“文人”,他忆起当年他看的许多西洋小说都是这些文人首先译述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这些文人中,他选择了徐志摩和郁达夫作为他论文的主角,因为这两个人不仅在思想上首创一种浪漫主义,在行为、情绪甚至衣着上,他们也首开一种“风气”。他还依稀记得他父母年轻时念过的徐志摩式的诗;旧照片中也有许多人学徐和郁,穿长袍,内着西装裤;他记得做中学生时念《茶花女》和《少年维特的烦恼》至深夜,却获得父亲的特准;他知道无以计数的中学生现在还读《志摩日记》、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当然也背过《再别康桥》。他想整理一下上一代文人留给下一代青年学生的一点“遗产”。    
    就这样他到了康桥,半夜里在“王家学院”的草地上散步。仰望着一弯新月,随着步伐,静寂地移向“王家学院”半哥特式建筑的尖塔旁。河水也是静寂的,摇滚乐声不知在什么时候停止了,也没有虫乱鸣,唯一可听到的是远处公路上汽车穿梭而过的声音。他走累了,坐在教堂与康河接界的一个椅子上,突然觉得自己有点造作,似乎拼命在寻觅“伤感”。    
    20世纪20年代的徐志摩赤坦坦地歌颂他与陆小曼的爱情,在日记中甚而记叙他每一分钟的感觉,这种“主观直觉”的坦陈,对爱情的倾泻有如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能还是第一次。传统的诗词中不乏对爱情的描写,但其意象的效果是旖旎、哀艳、婉转,甚而雕琢的,没有20年代人写的爱情那么急骤、主观、直接、坦诚。但徐志摩之后,年轻人竞相模仿,三分感情夸张成十分,遂把这种清新强烈之感觉玷污了,庸俗化了。直至五六十年代,大、中学生写情书,或爱情小说所用的词汇,还是20年代的,感情还是“少年维特”式的。然而由于社会的变迁,这个20年代的“感情架构”在“现代化”的中国台湾有点像“象牙之塔”,到了国外社会,更是格格不入。年轻时把爱情偶像化,把异性对象爱情化,一切都是美的、纯真的(“真善美”也是20世纪20年代的流行语),到了美国之后,受到物质环境的冲击和压迫、美钞和汽车的引诱,许多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女学生——起先是吃惊,继则受到挫折,遂一改以前在台湾时的20年代“纯情主义”,而只顾物质上的“安全感”。婚姻不再是爱情的高潮,也不能算是爱情的坟墓,事实上,“爱情”——尤其是徐志摩式的爱情——在美国的中国人圈子里根本无法存在。结婚,对于男士们是学业告一段落后想成家定居的必须步骤,对于女孩子们是找寻“饭碗”和“安全感”的最终途径。于是博士学位、银行存折、永久居留权成了“理想丈夫”的必备条件。男女双方在约会之前,在心里已经各自有数,出游数次之后,双方条件符合,于是就发请帖,行基督教或天主教式的婚礼,然后是茶点招待、拍照,宾客们在送了五元或十元礼后,也就在招待会上吃吃喝喝,勉强凑几句笑话或恭喜话,于是又一件“人生大事”就此完成,哪里还有当年徐志摩、陆小曼结婚时的宾客满堂恭聆梁任公训骂的趣剧,或赵元任和杨步伟结婚时只收乐曲和作品的雅事。


《西潮的彼岸》 第一部分康桥踏寻徐志摩的踪径(4)

    固然有许多中国留学生对这种新习俗不满,要反抗,但他(她)们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热狂,他(她)们只能硬撑下去,不与现实妥协,在自己的小公寓里独自舔吮着与现实搏斗后的创痕。于是一种新的“伤感主义”因之而起,它主要的成分是自哀自怜、自暴自弃,而以前的纯情浪漫主义者也因此变成了老小姐、怪人、愤世嫉俗者。    
    浪漫主义的英雄时代早已逝去了。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不仅外在的现实不允许浪漫英雄的产生——婚姻早已自由,恋爱已成滥调,个人的行为不再能掀起社会上的狂风巨浪——而最主要的是,在这一代的心理架构上,现实世故、小心早已筑就许多感情的堤防,窒息了年轻的浪漫热情。    
    这些新的障碍使他对自己的感情顾忌多端,再也不能像徐志摩那么直率,那么毫无遮拦。    
    然而他仍自认是属于反抗型的人物之一,与朋友交谈时也戏称自己是一个“新浪漫主义”的信徒。但他的“新浪漫主义”既不师从19世纪末欧洲新浪漫主义的“世纪末”式的颓废,也不是重揭中国20世纪20年代文人的热情与理想,他只是基于过去几年来对环境变迁的认识,了解到大口号、大目标、大理想在20世纪的社会中的不着边际,想在自己生活的过程中充实自己,也许将来可以写点东西,充实他这一代中国留美学生的“空寂”。在感情上他早已失去大学时代的天真,不过是不愿意“随俗”,仍在绝望地追求他所谓的爱情。    
    他回到旅馆时已经深夜12点多了,走得太累,他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第二天一早起来,吃完房东太太准备的典型英国式早餐——蛋、腊肉、面包吐司和茶,他把箱子打开,找出徐志摩的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看到上面有一段谈“单独”:    
    “单独”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    
    一夜之间,他似乎已体会到一点徐志摩式的“单独”。在这个阳光普照的初夏清晨,他一面散步进入市区,一面拿出地图来,循着徐志摩四十年前写的旅行指南,他想到康桥的精华区去寻幽探胜一番:    
    但康桥的精华是在它的中区,著名的Backs……从上面下来是Pembroke;St。Katharines,Kings;Clare,Trinity,St。Johns。最令人流连的一节是克莱亚与王家学院的毗连处,克莱亚的秀丽紧邻着王家教堂(KingsChapel)的宏伟。    
    他按图索骥,进了“王家学院”大门,走到王家教堂与克莱亚学院的毗连处,眼前是一座三环桥和几张木椅子,这岂不正是他昨天深夜驻足沉思的地方!    
    到了康桥不到二十四小时,竟会于无意中重踏四十年前徐志摩的足迹,这种巧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实在有点传奇性。于是他走进一家屋顶咖啡店,要了一杯加糖的黑咖啡,装模作样地拿出稿纸,想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如果他文笔好一点的话,大可添油加醋,写出一篇小说来,不让徐志摩专美于前。    
    然而他毕竟没有徐志摩那样的文采,他只能写出这篇并不戏剧性的,但是真实的“随感录”。他庆幸自己在康桥的第一天,在内心的生活上并没有留下一片空白。他像徐志摩一样爱上了这个小城。他不久将到苏格兰游览,然后在搭机直飞欧陆之前,还会回到康桥待一两天,专程向徐志摩的灵魂告别: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西潮的彼岸》 第一部分徐志摩的朋友(1)

    徐志摩的朋友    
    1968年夏,他在欧陆流浪,目的是找寻写作论文的资料和“灵感”。说起来有点荒唐,他竟然以研究徐志摩为借口。到了英国,在伦敦经友人的介绍认识了30年代的名作家凌淑华女士,在一次闲谈中,凌女士无意中提到一位英国老绅士,名叫伦纳德·埃尔姆赫斯特(LeonardElmhirst),曾经到凌女士处请教,据说他手头有二十多封徐志摩的英文信,从未发表过。他这一惊非同小可,立即写信给这位老先生,请求见面。    
    信发后不久,他由伦敦到了康桥。在徐志摩的旧地,正在他魂牵梦萦之际,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包挂号包裹,拆开一看,正是埃尔姆赫斯特先生寄来的徐志摩书信,是经人誊抄打字过的,已经装订成薄薄的一册。他连夜展读,大喜过望,这么多一手资料,收集在论文里,足可唬人了。遂修书向这位老先生致谢,并再度恳求接见,老先生在回信中说很忙,时常旅行在外,不过可以先在伦敦见面,要他把伦敦的住址和电话函告。然而,暑期的伦敦,家家旅馆客满,他因为不愿与人挤才到康桥来的,自己在康桥又无电话,在伦敦也没有预订旅馆,只好把以前住过的一间学生宿舍的电话号码通知了老先生。    
    重返伦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那家学生宿舍去找房子住,原来早已客满,也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正是埃尔姆赫斯特先生,难道又是徐志摩在天之灵有意作成?    
    他于第二天如约到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一家旅馆里见到了这位老先生。他一头白发,留了一个小胡子,走起路来仍是健步如飞。初见面当然不好意思马上问高寿几许,但就“历史”推测:如果这位先生二十多岁时和徐志摩在中国见面,那么现在已有七十岁了。老先生不待他再作历史的沉思,就自我介绍似的说:“我们两人都是诗人的朋友!”    
    “诗人”当然指的是徐志摩,老先生回忆中只有两个诗人:一是徐志摩,一是泰戈尔。作为徐志摩的挚友,老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这从徐志摩的二十多封信中可以看出来,但是他这个不足三十岁的研究生,怎么敢自称是徐志摩的朋友?一个是20世纪20年代的“诗圣”、“诗哲”,一个是60年代默默无闻的“书生”,既不曾高攀大官,又不认识什么贵人,怎么可以僭称徐志摩的朋友?    
    他说了一些不胜荣幸之类的话,老先生似听非听,谈了不到五分钟,老先生就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很爽快地说:“你大概肚子饿了吧,来,我们到饭厅去大吃一顿。”说的当然是英文,他不禁臆想到当年的徐志摩可能也是这么精力充沛、明直爽快,怪不得他们两人会一见如故,成了朋友。    
    在旅馆的餐厅坐下,老先生为他点了菜,并叫了一瓶酒,以资庆祝。边吃边谈,老先生话匣子一开,满口都是历史,他这个研究生也无暇做笔记,只好一面吃一面听,一面在心里“死记”。    
    原来老先生在年轻时留学美国,在康奈尔大学专攻农艺,是时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