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2-西潮的彼岸-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婚前应贞洁无瑕,甚至颇带娇羞、受惊之态,结婚后当然是相夫教子,从一而终。这又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理想女性,西方人可能觉得不够刺激,或没有性格。所以,济安先生所喜欢的好莱坞女明星都是如出一辙的,他迷于苏珊娜·福斯特的“受惊状”,觉得玛琳奥·莎莉文楚楚动人,琼·莱丝莲天真无邪,其他如罗采尔·赫逊和芭芭拉·勃莉顿都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人物,在外国观众眼里,这几位女星并不见得出色,所以也红不起来。但是济安先生对当时的大明星如嘉宝和玛琳·黛德丽并不感兴趣,也许是嘉宝太过“风尘”,玛琳·黛德丽太过妖艳吧。风靡一时的洛琳·白考儿是亨弗莱·鲍嘉的遗孀,当年和他配戏时,“做足诱惑功夫”,很多人为之倾倒,但济安先生却“只觉讨厌”。
济安先生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绝非以肉欲或性感取胜,而具有性灵之美。济安先生认为恋爱与结婚应合而为一,二者之中,皆无肉欲成分。结婚是恋爱的自然结局,而非恋爱的坟墓,所以,他在单恋之际,从未有欲念,却时时刻刻不忘考虑她是否可以做一个好太太,甚至斤斤计较于她所烧的菜是否太辣,自己说的苏州话她是否可以学等琐事。这种思想,看似不够“浪漫”,但却是真情贯注的最佳表现,在济安先生那个时代,何尝不是人人如此?这种恋爱方式虽已过时,但恐怕在今天的台湾仍有余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里男生追女生都是如此:情起于一举手一投足,见面时说不出话来,却在暗地里上“万言书”,写得淋漓尽致。双方都有好友做“参谋”,感情建立在相互间的浪漫意象基础上,而高潮是在宿舍会客室或校园里的“会面”(“interview”,济安先生在日记中用的这个词妙极)。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浪漫的圣徒(4)
互相示爱以后,才开始约会,双方在结婚以前,已经“从一而终”了。这种“过渡时代”的恋爱方式当然有它的缺点,双方的了解不深往往成了这种男女关系的致命伤。济安先生思力过人,在他理智的分析之下,早已怀疑“即使得到了她,我能否快乐”,甚至时而“大彻大悟——我对她并没有爱”,即使在梦中,也隐隐觉得她并不完美(譬如在3月1日所述的梦中,她就断了脚,“她左脚不知怎么没有的,是一块圆头的木头”)。但是他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痴情,苦追下去,这种成熟的理智与未成熟的感情的冲突,终于酿成4月27日二人见面时的“吵架”。我们虽然不知道二人争执的内容,但从济安先生的性格看来,显然是他的ego的一种“防卫作用”,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暴自弃”。济安先生自尊心极强,但对异性又自认有“自卑感”,两相冲击之下,就“暴”出来了。
济安先生虽说自己缺乏冷静,却仍有他理智上冷静的一面,然而他对于这种思虑上的深度,并不引以为荣,却自认是逃避,所以他把钱学熙批评阿诺德的话用来批评自己:“他不是个伟大的人,因为他没有勇气让他的真爱坚持到底。为了谨慎,或者别的什么并不很堂皇的理由,他离开了他心爱的女子玛嘉丽特。尽管他还能保持心境的平静和稳定,他却永远也不知快乐为何物,也从来不曾表示过他服膺真理的忠诚。”济安先生事实上并不是感情上的“懦夫”,他明知“因爱而带来的困扰和不安”,却仍然为她“默然受苦”,坚持到底,又为她守身如玉,自誓除了这位心上人之外,“决不娶亲,而且不娶亲亦将永葆童身,情愿过‘孤阳’的生活”。这种深思而后的自律、为情而终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浪漫主义精神”。
从济安先生的日记看来,他一生的转捩点是以感情——而不是理智或生理——为基础的,他在2月23日找钱学熙倾诉他的恋情之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在我生命历上,是划时代的一天。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承认在恋爱。我生理上虽早已脱离儿童时期,但心理上稚气还是很多……可是今天起,我是算大人了。”读后我不禁想起一部欧洲电影,叫做《密视列车》(CloselyWatchedTrains),片中叙述一个在火车站工作的青年经过数度失败之后,终于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女子发生性关系,一夜之后,他站在月台上指挥列车,已经俨然是大人了。西方人往往以性经验作为成年的标准,但是济安先生的成年(1946年他是三十一岁,正合乎孔子所谓的“三十而立”)却基于感情上的体验。这种浪漫的“心路历程”在中国可谓渊源已久,从明末清初经晚清民初,到“五四”而及于现代,这一个“情”的传统不知主宰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生命。济安先生学贯中西,但在感情上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有情人”,他的宗教情操能将这种中国式的男女之情发扬光大,他一生恋爱的失败更显示出他唯情主义的伟大。
济安先生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从浪漫到非浪漫的过渡时代。先生当年已经感到:“我一向梦想的浪漫英雄——很快的恋爱,私奔,结婚,向世界挑战,保护我的爱人——我这世是做不成了。”在20世纪70年代读这一本40年代的日记,在性泛滥的西方世界念这一本“纯情”的记录,我不禁发起“怀古之幽思”,像济安先生这样的“浪漫英雄”,我们这一世是做不成了。
我们这一代在情感上都是西潮冲击下的“罪人”,唯有夏济安先生才是中西交流中的“圣徒”。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刺猬”与“狐狸”(1)
“刺猬”与“狐狸”
英国的历史学家伯林爵士(SirIsaiahBerlin)曾经写过一本小书,名叫《刺猬与狐狸》(TheHedgehogandtheFox),这本书不到一百页,却对于托尔斯泰体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观及文学技巧有极深入的见解。记得全书的结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有两种思想模式,一是“刺猬型”的,一是“狐狸型”的,前者往往有一套大的理论架构,或从一个关键问题推究到极致,可以柏拉图和马克思作为代表;后者往往观察入微,从不建筑大的理论架构,思想微妙,却没有“从一而终”的思路,可以托尔斯泰作为代表。伯林认为(如果我记忆无误的话),托尔斯泰基本上是一个“狐狸型”的艺术家,却在《战争与和平》中想求得一个“刺猬型”的历史观,结果兼取二者的优点,遂使这本小说成为举世不朽的作品。
如果我们把“刺猬”和“狐狸”作为两个象征性的名词(并除去这两个名词在中文里的不良意涵,如“狐狸”并非指奸诈)而用在中国现代的文学创作上,颇可以发人深省。如果就“五四”文学而言,鲁迅显然是一个大“狐狸”,他的短篇小说读来像抒情的散文,但却含义深远;他在文学技巧上的反讽手法也可以说是“狐狸型”的。鲁迅的思想虽较一般作家深刻得多,却从来没有一套体系,许多左翼文学史家从马列立场硬把鲁迅的思想写成一套“革命”系统,实在大错特错。反观茅盾,却是一个“刺猬型”的作家,他的小说在语言和技巧上比不上鲁迅,但几乎部部都有一个大架构,《子夜》中的上海就是一个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文明的缩影,“农村三部曲”虽是短篇,气派却不小,茅盾本人的构思即为描写中国农村在种种经济势力下的破产。茅盾思想上的架构是一种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写实主义,但他与一般左派作家不同,对于社会革命的前途并不乐观,而偏重描写革命前夕人性的腐败和社会的解体,读来颇有悲剧的意味。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刺猬”与“狐狸”(2)
对于近期的各位作家,我不愿随便再加上另一顶“帽子”,且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近来创作“文革”纪实小说的两位作家——陈若曦和夏之炎——在创作方式上恰恰相反,陈若曦在《尹县长》的几个短篇中把人性在“文革”制度下的煎熬描写得细致入微,更运用旁敲侧击式的反讽手法道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狐狸式”的手法;夏之炎的《北京最寒冷的冬天》在文学技巧上远较陈若曦逊色,但他在整个小说上的构想却是“刺猬型”的。《北京最寒冷的冬天》把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间的“矛盾”——从领导阶级各派的钩心斗角到下放青年与干部间的种种问题,到“文革”后各“地下”革命团体的分歧——全部暴露出来,而且,夏之炎更能运用毛泽东思想来反思当时的社会现象,这也不失为“刺猬”手法的灵活运用。
就一般台湾作家的作品而言,我觉得在技巧上比较偏重“狐狸型”,与大陆作家(如浩然)的作品恰好相反。“狐狸型”的优点是语言的精练和独创,人物塑造的多面性,善用艺术上的叙述观点(pointofview)和叙事者(narrator);大陆“刺猬型”的缺点是气派虽大,技巧比较粗糙,再加上教条累累,所以读来非常吃力。
“刺猬型”的优点是结构上的完整,一部“刺猬型”的大小说,其艺术上的结构和思想上的架构是分不开的,或可以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代表。近年来在台湾出版的小说在这方面可谓绝无仅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刺猬型”小说是姜贵的《重阳》,这部作品,我认为远超过《旋风》,除了少数细节较松懈之外,真是大手笔。与姜贵的作风恰好相反的应该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理由非常明显,不必细述,而且夏志清和水晶两位先生已经分析得很多了。
在中国古今小说中兼具“刺猬”和“狐狸”的优点的,我认为只有一部——《红楼梦》。关于这部空前绝后的小说,我国批评家——包括版本专家在内——往往采取一种“狐狸型”的看法,除了版本及作者家世外,只注重人物、居室,及小说中的诗词和意境,却没有在整个小说的架构上作深入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我认为美国年轻学人浦安迪(AndrewPlaks)的近著《红楼梦的寓意和架构》(AllegoryandArchitypeinTheDreamoftheRedChamber)仍然是值得重视的,浦氏在本书中虽然未能深入研究《红楼梦》本身,但却大胆地以“刺猬型”的手法把中国文化以阴阳五行思想为主的时空观念描写得相当透彻,使我对于《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避免为别人戴帽子之嫌,且先为自己戴一顶帽子,我由于受历史的训练,“无意识”间常常想做“刺猬”,但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仍有不少“狐气”。这篇文章在构思上勉可称为“刺猬型”,但在内容上恐怕还不及最低的“狐狸型”水准,只好匆匆作“狐狸式”收场。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心路历程上的三本书(1)
心路历程上的三本书
《读者文摘》中有所谓“我最难忘的人物”,却没有“我最难忘的书”。一本令人难忘的书往往并不一定是好书,也不一定是重要的书,更与读书人的行业职责无关。拿破仑征战沙场的时候,常常带在身边的书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名将巴顿最喜欢看的却是罗马古籍。
友朋们在闲谈的时候,往往会谈到对自己的生命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