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2-西潮的彼岸-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点也各异,而且还在一本纽约唐人街的杂志上打过笔仗。剧作家FrankChin认为这位名记者FrankChing早已与白人妥协,成了当权派,而后者则认为前者除了愤怒以外,别无他事。且不论二人孰是孰非,这位美国剧坛上的“愤怒的年轻人”却给我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FrankChin虽然代表土生华侨文化的一个极端,然而他已在美国艺坛争得一席之地,他的成就早已超越了《花鼓歌》的作者黎锦扬。黎锦扬笔下的唐人街是美国电影中的布景,《花鼓歌》中的人物是白人脑海里的浪漫意象。黎锦扬为了讨好美国人、做美国人的生意,遂不惜助长美国人的偏见。FrankChin虽然矫枉过正,但是我宁愿接受他的唐人街,即使生他的气,也比看黎锦扬的电影痛快得多。也许,在美国的社会中产生这种愤怒的作品是理所当然的,FrankChin的戏剧使我想起了美国黑人作家琼斯(LeRoiJones)的作品,二人的基调同是愤怒和热情。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运动已使白人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对黑人的印象大为改观,黑人已不再是木讷无知、唯命是从的奴隶,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土生华侨的文化运动虽不见得能改变唐人街老华侨的心理,但至少也会使美国白人对美国社会中的“中国城”另眼相看:美国的华人,不仅仅只是餐馆或洗衣店中的人物,他们除了勤俭朴实、默默地以笑脸迎人之外,也有无尽的辛酸和血泪。
作为土生华侨文学中的中心意象,唐人街的意义似乎更大了。走笔至此,我不禁想到最近看过的一部名片——波兰斯基(RomanPolanski)的《唐人街》,这部电影的故事与唐人街全然无关,然而却以唐人街为片名,似乎颇有寓意。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是人性的败落,片中人物的罪恶是洗不清的,所以波兰斯基在片中屡用清水和浊水来表现。水的意象本来就是波兰斯基的神来之笔,他的另一部名作《水中之刀》也是以水为象征。《唐人街》一片中的灌溉之水却掌握在老奸巨猾的约翰·休斯顿之手,休斯顿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费·唐娜薇通奸,因而引出一连串冤孽。当故事发展到费·唐娜薇的豪华住宅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宅中的仆人都是华人,似乎女主人对华人颇有偏爱,直到片终的高潮——在洛杉矶唐人街的一场枪杀——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片中的华仆就是罪恶的代表人物,女主角体尝罪恶,所以特别亲近华人,最后所有的罪恶人物都齐集在唐人街,如此看来,“唐人街”岂不成了罪恶的渊薮?
波兰斯基一向偏重人性中的罪恶一面,据说他特别修改了片中的结局,使万恶之首的约翰·休斯顿扬长而去,这显然是他的悲观哲学的表现。我不反对波兰斯基的悲观,但却不禁为他心目中的“唐人街”摇首兴叹!“唐人街”一直是西方人眼中的罪恶之地,这一个观念原非波兰斯基的创见,而是渊源已久,罗默(SaxRohmer)笔下的“傅满洲”(FuManchu)小说和电影不是已经把唐人街视为罪恶世界了吗?也难怪身处其境的FrankChin要愤怒了!
我发现自己对于美国的“中国城”的感情更深了,外国人越把它视为罪恶之源,我越想把它作为我心目中的圣地。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浪漫的圣徒(1)
浪漫的圣徒
——读《夏济安日记》
先师夏济安先生在台大任教的时候,给我们的印象是:学识渊博,个性爽朗,对文学充满了一种理智的热情;待人接物虚怀若谷,不拘泥小节,也不自命不凡。他在《文学杂志》上所橥的是创作上的写实主义和西方文学中的“现代”思想。他在课堂上教英国文学史,或在咖啡馆里谈日本电影的时候,说到得意之处,也会滔滔不绝,但在社交场合,他往往是木讷寡言的,有时还有一点口吃。我当时总觉得他的“修身”功夫已经十分到家,他的热情是质朴的,就好像他的文章一样。一般人只觉得他平易近人,和他常接近的学生或会领略到他人格上的深度,但是我们却仍然窥测不到他内心生活的底细。
读了济安师1946年的日记以后,才真正体会到他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面:他非但是“性情中人”,而且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浪漫主义者。
济安先生在他的日记里说:“我是一个浪漫派,我顶缺乏的virtue(德行)是sobriety(冷静)。”这句话写于1946年5月4日,恰为“五四”时的浪漫精神做了一个注解。济安先生的爱情观有不少是继承了“五四”的余绪,譬如他认为女性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我认为除女人以外,没有美”——就有点徐志摩的味道;他觉得他最理想的恋爱,“是同一个爱人逃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这也和徐志摩那首长诗《爱的灵感》中的情操相似。他在感情的旅程中感到“寂寞”,“能使我不寂寞的,只可能是一个人(不知是谁?)”,他认为“世界上真正关心我而更了解我的人,可说没有”,这种“自怜”(济安先生自称为narcissism)也会使人想起郁达夫。济安先生的日记,是足可与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和徐志摩的《爱眉小札》相提并论的。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浪漫的圣徒(2)
但济安先生的“浪漫主义”却与“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他虽然说自己缺乏“冷静”,但却不乏深思和自省的功夫。“五四”时代的浪漫情绪是排山倒海式的,久经桎梏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种火山爆发式的感情是与社会的反封建和思想上的反传统连为一气的,但“五四”文人往往忘乎所以,以为感情就是道德,从来就没有缜密地分析过自己的心态。二十多年过去了,到了济安先生这一代,“五四”时代的破坏运动早已成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成定论,但破坏的结果并未导致精神上的重建,加以连年战乱,国家和社会都动荡不安,知识分子和文人大都逐渐“政治化”了,但也有不少人——像夏济安先生——反躬自省,体外而审内,他们的作品,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较20年代增加了一种关怀社会的幅度和一种探讨内心的深度。济安先生在日记中所述及的小说,如果完成的话,一定会是40年代的代表作,可惜他要求太严,知难而退,否则他的作品足可超越钱锺书的《围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清末民初是播种期,20年代开始开花,但直到三四十年代才结果,如果没有战乱的影响,伟大的文学作品必会层出不穷。
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说,济安先生的浪漫主义“可能代表了真正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因为它没有20世纪20年代“激情”式的虚浮,而有一种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内涵。夏志清先生特别指出:“他的浪漫主义里包含了一种强烈的宗教感;济安不仅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他的处世态度和哲学都带有一种宗教性的悲观。这种宗教性的勇于自省的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是绝少见到的。”但济安先生的宗教观却与但丁之美化贝亚特丽斯(Beatrice),或中古欧洲文学中骑士向贵妇的顶礼有所不同。西方文学中宗教化的爱情往往最后都归宗于一个“圣母”(Madonna)的意象,爱情的升华与魔鬼所作祟的欲念形成剧烈的斗争,所以19世纪欧洲的浪漫文学和艺术一方面表现爱情的升华,一方面也歌颂爱欲的斗争,所谓“passion”即由此而来,集其大成的可能是瓦格纳的名歌剧《特里斯坦与依索》。济安先生爱情中的宗教意味既没有把女性“圣母化”(他的心上人是小家碧玉型的,是玉女而不是贵妇),也没有爱与欲的纠葛(他对所爱的人毫无欲念,而且洁身自守)。我觉得济安先生的宗教观是他理智上的自制(在日记中称之为ego)和感情上的冲动所交织而成的产物。在3月29日的日记中,他把上帝看做“爱”,跟随上帝也就是听从自己的感情;上帝造人,是要使人有人性,使亚当爱夏娃,而不是超越人而变为神。所以,在济安先生的宗教领域里,并没有人与神之争,也没有上帝与魔鬼在人的心理上斗法,而只有完全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感情与理智的煎熬。他虽然想“逃避”,喜欢“悲观”哲学,但因为他的性情操守,他最终还是逃不过“中国式”的人道主义。我们在西方文学或宗教中,很难找到像下面的这种句子:“我的心底下有一种声音,说道:‘是人可妻也。’我就把这种声音当做是上帝的声音,我要跟从上帝,就不能再听ego(自我)的话。”因为济安先生的宗教观是“中国式”的,所以他“从不承认sex是sin”,所以他说:“基督教的sin的观念,在我总立不大住。如我之追她,说‘痴’则有之,说其中有什么罪恶,我是绝对否认的。”
济安先生的“痴”情,看了令人感动。他的心上人何尝没有缺点?但是,济安先生与她说不上几句话,竟然深深地爱上了她,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件趣事。如果济安先生仍然在世的话,此时此地,念起旧情,不知他作何感想?然而,济安先生人格上的这个“弱”点正是最值得我们纪念的地方,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情操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济安先生一生涉猎西方文学,博览群书,他三十岁时就已经熟读英国文学,分析阿诺德(MathewArnold)和柯勒律治(Coleridge),看最艰深的文学杂志如Scrutiny和Criterion,引现代批评泰斗威尔逊(EdmundWilson)和卡津(AlfredKazin)的书,论克尔恺郭尔,抄剑桥大学的英国文学书目。他何尝不知道西方文学中的“名女人”和伟大的爱情故事?然而,西方文学中的“热情女子”——所谓heroinesofpassion——似乎对他并无吸引力。他同情雪莱的前妻哈丽雅特(HarrietWestbrook),雪莱弃之而与玛丽(MaryGodwin)同居,济安先生对之殊无好感(见7月16日日记),却以自己的处境比之于霍格(Hogg)之追求哈丽雅特。
《西潮的彼岸》 第二部分浪漫的圣徒(3)
在4月1日的日记中,他又说:“我的悲剧,是恋爱尚未失败,已经去写SorrowsofYoungWerther(《少年维特的烦恼》)。”雪莱的“哈丽雅特”和歌德的“夏绿蒂”——少年维特梦寐以求的人——都可称之为“纯情”女子,不是热情如火、欲浪滔天的“荡妇”,中国文人很少喜欢后者,济安先生也不例外,这可能是受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中“才子佳人”的“伤感”传统的影响。中国文学中的佳人绝非西方文学中的“荡妇”,她所具备的是“纯情”而非“热情”。但从济安先生的日记看来,他对于“出淤泥而不染”的“红颜”——如董小宛,或林琴南笔下的“茶花女”——也不见得欣赏,这种有道义、有情谊的“风尘女子”作为小说人物则可,但对于一个“连女人手指都不敢碰”的纯情主义者而言就未免太世故了。
济安先生在思想上的成熟和在学问上的“世故”,似乎与他在感情上的纯真和“稚气”恰成对比。他所喜欢的“小家碧玉”型,未婚前应贞洁无瑕,甚至颇带娇羞、受惊之态,结婚后当然是相夫教子,从一而终。这又是典型的“中国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