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命运的抉择-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甭硇匏挂跸盏匦Φ馈�
“我的特使阁下,让荷兰人滚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的火力很猛。一些港口可能阻挡不了荷兰人与中国人的进攻。”科普鲁鲁想了一想坦白地说道。
“封闭一两座港口当然不能对荷兰人造成什么威胁。但如果是整条海岸线都对他们说不,那意义可就不同了。首先他们将失去其在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诸多补给点。其次在荷兰人与中国人忙着收拾残局时,我们英国舰队则可以乘机袭击他们的补给线以及一些分舰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击之后,中国人终归会低下他们那高傲的头颅。当然这一切都只有仰仗奥斯曼帝国那无与伦比的威严才能做到。因为这世界上只要苏丹陛下的一纸诏令,才能使非洲沿海各土王、帕夏都关闭他们的港口。”马修斯得意的解惑道。这可是东印度公司同英国海军研究过后一致得出的最佳方案。至于灵感嘛,则来自与从前那个没事喜欢海禁的明王朝。因为英国人相信在这方面奥斯曼帝国应该与明王朝有着不少共同语言。
果然,科普鲁鲁在听完马修斯的建议后欣然点头道:“不错,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此说来,我们是否还需要向英国开放港口呢?”
“哦,尊敬的大维齐阁下,英国舰队只要能停停船、弄些吃的和淡水就足够了。决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的。”马修斯信誓旦旦的说道。
“特使阁下,既然我们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那就都该拿出点诚意才是。奥斯曼可以为英国舰队提供补给港口。但也请英国朋友先言明你们的底线。坦白点说吧,你们究竟想要什么?”科普鲁鲁肃然的问道。
面对科普鲁鲁灼人的目光,马修斯在低头沉默了半晌后,抬头坦言道:“是为了贸易自由。英国不希望看见中国人垄断全球的贸易,用他们的商品吸干所有人口袋里的金银。就于奥斯曼帝国的这次合作来说,英国希望日后能在苏伊地峡享有最惠国待遇。”
马修斯的回答让科普鲁鲁觉得还算可以接受。可未等他发话答应,马修斯却跟着大胆地反问了一句道:“大维齐阁下,冒昧地问一下,奥斯曼又是了什么而同意英国的请求呢?”
科普鲁鲁差异地望了望马修斯,随即义正辞言地回答道:“为了奥斯曼的荣誉!”
是的,为了荣誉。在奥斯曼看来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来他才是横跨亚欧大陆真正的霸主。就算中国人在遥远的太平洋自称“天朝上国”,印度洋还是穆斯林的世界。土耳其人绝不允许有其他势力来指染他的地盘。不管他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可见中华帝国在埃及问题上无疑是触及了奥斯曼帝国最敏感的神经。而对于科普鲁鲁来说这次与英国人联手远不止是为了面子问题,更涉及到了奥斯曼的复兴。帝国曾经的繁荣是建立在东西方贸易上的。要想重拾辉煌就必须得要重新掌控亚欧大陆的运输命脉。由此苏伊士地峡的地位也就突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值得玩味的是就奥斯曼帝国的体制来讲,光靠其自身并不能开发苏伊士地峡以及非洲沿海的诸多港口。事实上这个庞大的穆斯林帝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大多都是依靠犹太人来维持运转的。这也就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耳其人又需要中国人来为其穿针引线。至于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更是维系东西方贸易的源泉。一边是帝国的荣誉,一边是贸易的需求,对于帝国的大维齐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抉择的问题。
然而面对如此矛盾的处境科普鲁鲁却最终选择了与英国人合作。正如英国人选择与中华帝国对立一样。虽然两者都清楚一但得罪了中华帝国,就算获取了贸易线路,同样也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但他们都选择了放手一搏。或许这场战争的底线双方都很清楚,只不过各自都心照不宣罢了。
不过无论土耳其人和英国人心中各自打抱着什么样的想法。中华帝国依旧按照着自己的方式经营着庞大的海外市场。弘武九年(西历1648年),农历九月,在香江商会的主持下,荷、威、法、瑞、波以及汉撤联盟的商务使齐聚埃及的苏伊士城。这既是一场非官方的商务会议,同样又是一场体现各国意志的政治会议。就规模上来说这样一次特殊的会议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亦是东西方各国第一次以贸易的名义商讨世界格局的划分。
作为这场多国峰会的始作俑者,陈家明此刻的心情也是颇为忐忑。经过五年的发展香江商会已经在欧洲站稳了脚跟。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次的峰会。然而这些与陈家明心目中的设想似乎有些差距。可究竟差距在哪儿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大概只有陛下能为我解答这些疑惑吧。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陈家明如此这般的想着。他已经决定开完这次的会议后就回国向女皇禀报这里的情况。借此希望从女皇那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以便为帝国在海外的下一步经略做准备。
忽然一阵恭敬的敲门声打断了陈家明的思绪。却见他揉了揉眼睛随口问道:“谁啊?”
“回会长,地中海商务罗威求见。”门外传来了一个沉稳而又老练的声音道。
“哦,近来吧。”陈家明整了整衣服嘱咐道。
隔了一会儿,门缓缓地被推开了,却见年轻的商务恭敬地向自己的上司行礼道:“会长,您好。”
“罗商务,坐吧。”陈家明一边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一边利索地问道:“欧洲商务代表们都到了吗?”
“回会长,法兰西公司以及来自吕贝克的代表今天也已经到达。看来这一路上他们走的还算顺利,中途并没遇上英国的拦截。”罗威认真的报告道。
“恩,这些商务使的起居住食就劳烦你们了。这些人在名义上虽是商务代表,实则是各国君主派来的特使。所以我们尤其不能怠慢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陈家明谨慎地告戒道。
“请会长放心。吾等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让朝廷与商会失望。”罗威说到这里,不由地列嘴一笑,露出了年轻人的性情道:“其实属下与这些人都是老相识了。再说欧洲的贵族大多都沾亲带故。所以大家彼此都不陌生。”
“哦,这么说来,他们中有不少还罗商务的老主顾咯。”陈家明饶有兴趣的问道。罗威一直以来都是他欣赏的一个年轻人。因为从他的身上陈家明时常能找到他父亲罗胜的影子。
“回会长,至少有三个天字号客人。”罗威讪讪地笑道。
“那这次的会议因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陈家明接着问道。
罗威听罢,收起了笑容,想了一想回答道:“难说。”
第二部 184为峰会罗威细进言 债台筑英伦局势乱
“怎么,罗商务觉得有什么问题吗?”陈家明抬起头饶有兴致地问道。已经在欧洲工作了近四年的罗威现在已是商会中公认的欧洲通。因此他的建议在陈家明眼中颇有参考价值。
“回会长,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属下只不过觉得大家对这次会议显得十分乐观,认为只要把方案一提欧洲方面就会全盘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商会带着这样的想法来主持这次的会议,属下恐这次会议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罗威口气婉转地进言道。
“哦,何以见得?”眼见罗威说得严肃,陈家明不由地也跟着认真起来。
“回会长,欧洲人的处事方式与我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中原人讲人情,欧洲人重法理。例如巴伐利亚的某位贵族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同时会向教皇军团与新教军团提供骑士来作战。只因为他瑞典也拥有封号且每年能从瑞典国王那里支取俸禄。这事若在中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中原自古以来就讲究‘忠义’。中原的将领在遇到相似的情况时往往会考虑哪儿一方占据义理从而决定效忠于该方。至于接受敌方的俸禄出兵攻打本国的作法,更是会被世人唾弃为不忠不义之徒。但在欧洲这样的做法非但不会受到非议,反而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举动。因为在欧洲贵族看来他这是在依照契约办事。如果他没有向瑞典提供兵员反而会被其他欧洲贵族视作背信弃义。”罗威比画着解释道,希望借此能让陈家明明白欧洲与中原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这我也明白。欧洲人重视契约的脾性天下皆知。可这又与这次的会议有什么关联呢?”陈家明不解的问道。确实,欧洲人的为人处事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华的传统格格不入。不过这些年东西方在商贸、学术上的交流,多少弥补了些双方的隔阂。因此陈家明并不认为文化上的差异会影响到帝国与欧洲各国的合作。
“回会长,了解欧洲人的脾性是一回事,根据欧洲人习惯与其打交道则是另外一会事。现今商会的骨干之所以会自信满满地认为欧洲人一定会接受我们的提议,是因为欧洲上层的不少贵族乃至王族与商会都有金钱上的往来。通俗点说,就是他们都欠着商会的钱。但是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这些欧洲国家就此顺从地照商会的计划行事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罗威加重了语气道:“正如先前所言,欧洲人极其重视契约,所以一旦达成协议他们就会严格按照契约办事。可如果是协议中没有提及的事,他们就会理直气壮地予以拒绝。如果依照中原的习惯,事先不言明条件就给予欧洲人各种优越的条件,然后指望日后他们能投桃报李为商会做事,那多半是要打水飘的。因为在欧洲人看那些条件完全都在契约之外,是无理而又非法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欧洲办理业务时,往往会事先与客户言明各项条件。也就是同他们谈清楚商会与他们交易的条件,并签署下契约。贸易特权、矿藏开发一旦签署下契约,这些欧洲贵族一般都不会赖帐。可据属下所知道,这次商会订立的多数条款都与商会同欧洲贵族间的协议无关。因此想要欧洲商务代表接受商会的条款,恐怕还需要费些力气。”
“恩,罗商务你说得不错。如此看来,商会先前确实太过想当然了啊。”陈家明听罢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此刻的他总算是明白自己之前一直担忧的是什么了。
事实上,这种文化上的惯性思维也经常会让一些华商在海外吃亏。正如罗威所形容的那样,不少来自中原的华商会在欧洲依照自己的习惯大肆请客、送礼、卖人情。可他们最终换来的却是欧洲人“没心没肺”的回应。“这合同上有吗?”在欧洲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让那些机关算尽的华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这种事就算告到商会那里,往往也得不到什么补偿。因为不管是按照帝国的法律,还是香江商会内部的章程,依照契约办事都是最为基本的常识。于是一来二去之后,在海外经商的华商们逐渐学乖了起来。他们开始顺着欧洲人的思路严格按照契约办事,将在中原吃香的人情世故放在法理契约的后头。
为此中华朝各个商会的合同格式可谓是越写越详尽、用词则也变得越来越白话,还有标点符号更是明确意图避免歧义的制胜法宝。不过光凭这些显然还不够。于是专业的商会师爷也就由此诞生了。这些师爷可不是请来为商会做帐的。他们的工作是为商会充当经济法律上的顾问。并在签定商业合同时担当公证人。精通多国语言的罗威当年就从商会师爷做起的。这份职业不仅让他能有机会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