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3-反思中国教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有知识、有主见的国家建设者,也让我们自己付出努力收获希望。
《反思中国教育》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爸爸为什么比不过香港歌星
[资料一]1997年日本某科研所曾经对日本、美国、中国大陆的各一千多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题为“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日本学生的答案是: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的答案是: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在中国大陆的学生答案里,什么比尔?盖茨、拿破仑、秦始皇、孙悟空、乔丹等等的人物排在了前面,父亲、母亲连前十名都排不上。
[资料二]据某报报道,香港某歌星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唱会期间,举行了一次歌迷见面会。会上,一位女歌迷对着她倾心崇拜的偶像说:“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是我没去看他,而到这里看你来了!”
这样的事情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悲哀——为哪位住院了的父亲,为中国所有的父母,为中国的教育!一个伴随着女儿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的父亲,在自己住院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自己心爱的女儿,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去见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香港歌星,却把自己留在了医院里!还有,我们可怜的中国父母,世界上为孩子操劳最多、最辛苦、最无怨无悔的可怜的中国父母,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却比不过一些死人、外国人、甚至连一个卡通里的人物都不如!
在这里我不想对女孩的行为做过多的评价,也不想就调查排名的事去批评孩子,或者发议论,发感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否与我们日常的教育有关?如果有,是那些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纠正?
我个人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年来我们假、大、空的理想教育集结的恶果!
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把目标定得很大、很远、很高,都存在假、大、空的成分,都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从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大人们就会问孩子长大了想当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想当卖玩具的,或者想当工人、农民、放羊的、养马的、开拖拉机的,必然会得到大人们的立即纠正。大人会教孩子说长大了想当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或者想当科学家、发明家、军事家、作家等等,至少要当医生、开汽车的。普通的工作,普通的职业在中国人眼里是没什么面子,不值得尊敬的。尤其是扫马路的,洗厕所的、搞殡葬的,更是被人们小瞧、被人们看不起的工作,哪里还有什么尊敬!
孩子从小就受到如此的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自然烙下了许多功利性的东西。再加之以后的学校教育,同样也是吃大苦、成大器、做大梁的思想激励着孩子们。在学校的墙报里、橱窗上也都是大人物、大学者、大思想家、大发明家的语录和照片,“志当存高远”在激励孩子上进的同时,也忽略了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的成长原则。试想,长久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眼里怎么会看得起普通的工作,怎么会尊敬从事普通工作的劳动者?但是,我们的现实社会里,绝大多数父母是从事普通工作的劳动者,这样一来我们的父母排名在第十以后也就没什么不正常,我们也就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们,如果非要批评,非要追究责任的话,那就是我们家长自己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当然我们也就要为此受到惩罚。
以上分析是从主要因素、普遍性角度入手的。如果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来分析,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
现在有些父母,或者因为工作忙,或者因为自身素质问题,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对孩子的教育不得法、不恰当,要么放任,要么娇宠,要么简单粗暴。有些父母下班后的主要工作是打麻将、跳舞、上网聊天,对孩子是有工夫、高兴了就管,没工夫、不高兴就不管。根本谈不上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根本起不了家长的师范作用!这样的父母自然不会受到孩子的尊敬。
还有些父母早出晚归很难和孩子见几次面,说几句话,父母对于孩子只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父母多大年纪、做什么的!这样的父母尽管你可能很有成就,但在孩子眼里,你不过是一个与他住在一起的房客,也许连你供养他吃住的事情都已经忘记了,还怎么能够觉得你是他最尊敬的人呢?
还有一些情况是,一些家庭的家庭关系不和谐、不健康,父母要么经常打闹,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要么是父母一方看不起另一方,父母的看法影响了孩子,很自然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失去了孩子的尊敬。
凡此种种共同导致了中国父母不受孩子尊敬的事实。要改变这一事实只有从改变我们假、大、空的教育目标出发,从提高我们父母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出发,从改变长久以来我们心目中封建、落后的价值观出发,教育孩子热爱平凡工作,尊敬平凡的人;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具体的事情做起,从身边最普通的人爱起,只有这样,才会改变父亲比不过香港歌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会避免中国父母排名很后的尴尬!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我们教育中的某些缺失而有所纠正。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化学课上,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铁的冶炼,当讨论炼铁的原料时,有部分同学认为空气不用付钱,不是原料。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和同学分析炼铁的过程,通过分析知道如果没有空气就不能获得高温和还原剂一氧化碳,所以尽管空气不用付钱但它却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到此我又多说了几句话:“你认为它不是原料,仅仅因为它来得容易、不要钱是吧?通过这一点我们分析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忽略了一些对我们的生命、生活很重要,但是由于它来得容易或不要钱而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呢?”经过思考同学们说:“是父母的爱。”“对了,”我肯定地说,“由于父母的爱最无私、最不讲代价,因而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我们的同学中有很多的球迷、歌迷,崇拜这个球星、哪个歌星,觉得他们是自己最喜欢、最值得尊敬的人。但是仔细想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没有父母辛苦劳作给自己提供的生活保障,在你的生存、生活都没有保障的时候,你还能有心情去看球、听歌,去崇拜球星、歌星吗?由此看来谁是最值得我们感谢、尊敬、崇拜的人是谁啊?” “是父母!”说到这里同学们很激动,鼓起了掌。“你先别激动,再想想看,父母给了我们具体的爱,但如果我们的国家处于战乱中,我们还能有心情去崇拜球星、歌星吗?”我说。“没有!”“如此看来,我们除了要感谢、尊敬父母之外,还要怎么办?”“爱祖国……”又一阵掌声响起。作为化学老师,那节课我用了六七分钟时间讲了化学以外的东西,但我觉得那应该是一堂很成功的化学课。
2005年由全国妇联公布的一份新的调查“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的结果显示,排在中学生心目中前十位的英雄依次为:毛泽东、父母、周恩来、雷锋、刘翔、成龙、任长霞、刘胡兰、董存瑞、杨利伟。很多中学生在调查中表示选择父母的理由是:“他们是自己所爱的,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他们给了自己很多的人生引导、信心和勇气……”
作为教师,我对此结果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兴,这件事情本身也说明了我们教育的成果!我们的教育已经在逐步摆脱假、大、空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已经在向最朴素、最真实、最人性化的东西回归。当然,我觉得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日本科研所的那个调查报告,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警钟!
《反思中国教育》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凭什么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未竟理想
[资料]几年前,我邻居小孩才九岁,他的父母就为他报了许多的假期培训班,有书法、英语、小提琴、还有武术班。一天早上,孩子椅着门一边哭,一边说他不喜欢、不愿意去学小提琴,而在一旁的家长却在耐心地劝着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回心转意。我过来了,本来想劝说邻居,孩子不喜欢就不去算了,可是没等我开口邻居反而要我帮助劝说小孩,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吃了很多苦,活得窝囊,是因为哪个时候的条件有限,没有受到好的培养,现在条件好了只要能学的,对孩子有好处,我就会让孩子去学,去练,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
面对这对可怜的父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还能够说些什么呢?
我能帮助家长劝说小孩吗?不能!因为学小提琴不是孩子喜欢、愿意的事情,也不是孩子今后生活必须的东西。况且,现在是假期,是孩子放松休息的时间,书法、英语、武术已经让孩子难以招架了,还要让孩子去学他不喜欢、不愿意的小提琴。这种做法本来就违背了受教育者的意愿,违背了最基本的教育原则,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还能帮助家长劝说小孩吗?不能!绝对不能!
但是,我能够站在小孩的一边去劝说家长吗?也不能!家长的话说得再明白、再实在不过了!我要帮小孩说话,岂不是破灭家长的理想,践踏家长的感情吗?作为邻居,我知道家长最渴望的东西!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他都愿意、都觉得舒服,那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敷衍一句自己还有急事,让他们自己商量解决而走开。除此之外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没有!以我的智力是没有比走开更好的办法了。
但是今天走开了,假如明天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怎么办?假如明天遇不到而在后天遇到了我该怎么办?我总不能老说有急事吧?而且,面对那么多参加培训的家长和孩子,尽管他们都不需要我的评价和劝说,但是,课外补习、培训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不能不叫我思考。
在各大城市的周末,我们随处见到无数的父母驮着自己的孩子奔赴各种培训班:钢琴班、提琴班、舞蹈班、书法班、围棋班、英语班、作文班等等。要是到了假期,培训班就更加的火爆。教室里挤满了孩子,教室外站满了家长……
为什么课外补习班、培训班这么热门、这么普遍?是什么因素在支持着这一现象的存在?我们如何面对这一现象呢?
我个人认为,课外补习班、培训班之所以这么热门、这么普遍,首先是,这些补习班、培训班确实能够帮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而这些特长是普通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达到或者进行的。比如书法、美术,比如小提琴,比如武术等等。
其次是,一些开办课外补习班、培训班的人,受利益驱动,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无限夸大培训班的作用,把培训的作用、效果吹嘘得天花乱坠,许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