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143-反思中国教育 >

第15章

5143-反思中国教育-第15章

小说: 5143-反思中国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在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城市重点小学的情况,在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教师不知法而违法、犯法的情况更可以想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中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活动很有必要!    
    现在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上岗培训比较重视,尤其是实行新课标后,更是实行全员培训。广东省的提法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参加)培训不上岗。但培训的内容只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培训。我个人认为在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时,应该加进法律知识的培训,只有广大的教师明确了法律条文,树立了依法治教的意识后,才能最有效地杜绝体罚、伤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其次,要在教师中倡导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良好教学风尚,摒弃“严师出高徒”的落后教育思想,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平等,有效地防止体罚、伤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社会、学校、家长对于教师的最大要求就是要保证升学率。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考试等多方面的压力,当这些压力不能够及时释放的时候,就导致了教师心理的严重扭曲,因为心理扭曲而做出的各种体罚、伤害学生的事情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要防止和杜绝教师体罚、伤害学生事件的发生就必须给教师减压,改变现行的评价机制,使老师从精神上得到放松。此外还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教师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点为教师服务。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了,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了,教师体罚、伤害学生的事件就会自然地减少或者消失。


《反思中国教育》 必须关注的教师问题值得重视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资料]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此后不久,上海对全市小学教师的一项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存在心理问题,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这是一件叫人非常不安的事情。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对教育、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有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认为老师做的都是对的,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一切以老师为标准……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教师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主任老师活泼、有朝气,他的班级也同样活泼、有朝气;班主任老师内向、沉默,他的班级也同样内向、沉默。所以教师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相反,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教师情绪不稳,学生也会受影响。    
    专家指出:“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通过不当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从教育本身来讲就必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要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教师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学校、教师本人要做的实事,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才有实际意义。    
    现在全社会似乎都很关心教育,但真正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以及一切围绕分数展开的事务。社会、学校、家长对于教师的最大要求就是要保证升学率。至于教师在想些什么?教师辛苦不辛苦?教师的工作、生活压力大不大?教师的身体、心理健康会不会有问题……却很少有人关心过。    
    看吧,每年的高考、中考过后,从办公室到街头巷尾,议论最多、最热的话题就是:哪家学校出了高考 “状元”!哪家学校的哪个老师所带班级考得好,哪个老师所带班级考得差,如果以后自己的孩子上学,千万不要到哪个学校或者哪个老师所带的班级!    
    不光如此,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监督……学生、家长、校长、教育局以至整个社会。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甚至是神经过敏。再加之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什么“学者化”、“专家化”等这化、那化的东西,还有像职称评定、业务进修、知识更新等问题也都成为教师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得教师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而疲惫不堪。以上种种都是教师工作本身带给教师的压力,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直接因素。    
    除此之外,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面对的主要是孩子,而中小学工作繁杂、细碎,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小心谨慎,这本来是工作的需要,但是长期如此,就形成了认真、死板的性格特点。当教师离开了学校面对社会的其他人群时,教师的优点就变成了缺点,就显得与社会的其他人群有差异,甚至格格不入,尤其是官场、商场、娱乐界人士对教师颇有看法,现在的电影、电视作品也多拿老师的认真、死板作笑料,这些也给教师的心理带来压力。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课堂上觉得自己为人师表,有一种神圣的感觉,一旦离开课堂,接触到社会,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好像个个都神通广大,吃香的、喝辣的,逍遥自在却不少拿钱,而且办事容易,和他们比我立刻感到自己很渺小、无能。有时候我也自问,除了教书我还能做什么?看到别人买了车、买了楼,自己却什么也买不起,总觉得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    
    以上种种都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导致教师心理疾病的元凶,而这些因素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压力”,教师面对的压力太大了!当教师本人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现在很多人在声讨中国的应试教育,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实施者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批评或批判。但是社会上有几个人能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教师想一想呢?如果说应试教育摧残了学生的话,教师是比学生更加严重的受害者!要预防和治疗教师的心理问题,依我看最根本的就是要真正地给教师减压,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小了,教师的心理问题自然就会减少或者消失。    
    现在有好多专家、学者都在分析、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专家、学者们还就如何克服、治疗教师心理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像什么:“学会宣泄与转移压力、多休息、听音乐、唱欢快的歌曲、找知心朋友倾诉、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多进行如郊游、打球、散步等活动、找心理医生……随时排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是如果专家、学者们真的来做一段时间的中小学教师(比如2年)就会发现,上述种种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许你在唱歌的时候,在听音乐、打球的时候,确实能够排遣压力、消除烦恼,但是当你唱完歌、听完音乐、打完球回到学校、回到办公室,要面对谈话、批评、甚至下岗的时候,你的心情还真的能够平静?真的能够没有压力吗?要知道教师是人不是神仙,就说教师不为自己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荣辱也得考虑家属的颜面,也得考虑生活、生存的问题啊!    
    教师的压力能不能减下来?怎样减下来?并不是几个学者的几篇文章能够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政府的强制措施和全社会的全面配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社会上追求“状元”、追求名校、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不改变,学校、社会对老师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其他任何的措施和努力都是徒劳无效的!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关心教师心理健康”,也都仅仅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一个美丽的名词而已。


《反思中国教育》 必须关注的教师问题教书好的老师也一定擅长写论文吗

    [资料]几年前,我所在学校缺一名化学老师,消息一出立即有多位老师应聘。每个老师都拿着自己的业绩材料,学校根据材料和本人气质,选出了三位让其试教。有位曾经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老师,一再地请求学校给他一个试教的机会,当时的教务主任问他:工作几年了,10年。教过高三吗?没有。那你还是回去吧!    
    当时我也在场,那个老师走后,我开玩笑地对主任说:“人家有那么多的论文发表,你还不给一次试讲的机会就把人打发了,人家的论文不就白写了?”主任听了我的话说:“工作10年了没有教过高三就证明水平有限,那么多的论文管啥用?会教书的人不一定会写论文,写论文好的不一定教书好,我哪有时间让他浪费一节课……”    
    是的,会教书的人不一定擅长写论文,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他的话太对了。    
    拿我学校来说,有几个老师,他们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能力都是很强的。但仅仅因为不善于动笔,没有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没有达到职称评定中论文的规定指标,而不能申报高级职称。我还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也因为论文的事职称评定不过关,而不得不向我求助。    
    但是,我是谁?我一个人怎能帮得了那么多人呢?就拿我们化学科目来说,全国仅《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几家专业刊物,再加上省级刊物(大多数是综合性的),每年刊出的文章总数也不过几千篇,全国那么多化学老师,如果不论质量高低,篇幅大小,只按人头排队的话,恐怕三年五载才能够排到,更何况有的刊物对一些学者、名家的东西登得过多,一般老师论文的刊出率就更加少得可怜了。    
    由此就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在职称评定、等级晋升时候设定的有关标准是否科学、合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中国教育界刮起了论文之风、科研之风,鼓励、要求、规定老师要进行论文撰写和参加教育科研等工作。依我看,让老师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撰写论文、参加教育科研,其目的当然是好的。它不但可以促进教学科研从被动走向主动,而且对从教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有好处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也不能太死、太严。如果把这些东西看得过重,要求过高,规定过死,把它当成评价老师教育教学能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