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6-评书三国演义:连阔如传本 连丽如口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嗣鸾幕谱妫チ醣淼木O澹殉そ淮寄孟吕矗⒌酆牛缓笃窘杼煜眨梢怨ィ丝梢允兀鹇怪性厶煜拢拖窈焊咦婺茄⑼蚴阑怠!彼锶ǘ月乘嗟募馀宸梦逄逋兜兀骸白泳矗闼档锰昧耍性都恕S幸患挛一瓜肭虢蹋憔醯迷苷飧鋈嗽跹俊甭乘嘁×艘⊥罚骸八锝艿氖屏θ肥挡恍。季菁街荨⒂闹荨⑶嘀荨⒉⒅菟闹葜兀伤抗舛糖常男叵琳懈呷怂换嵊谩6宜链傩眨刹涣舜笫隆N铱丛茉缤肀徊懿偎稹N颐侵灰ψ憬涂梢愿懿偈凭Φ校醋プ』崞扑?赡溃衷诹趸适逍鼗炒笾荆褂辛寄保坏┯鹨矸崧豢上蘖俊!彼源哟耸本涂梢钥闯雎乘嗍种厥恿豕卣诺苄帧K锶ㄕ馐敝蛔⒁獠懿俑埽兔惶チ醣刚饩浠啊K锶ㄌ玖艘豢谄骸白泳矗阏夥叭肥邓档轿倚睦锶チ耍愣蕴煜麓笫铝巳缰刚啤!甭乘嗪芨咝耍诙煊指锶ň偌隽艘桓鋈恕U飧鋈烁葱罩罡穑プ置喷鹑耍褪侵罡鹆恋母绺纭K锶ê芨咝耍葜罡痂媳觥T谥罡痂媲埃凰锶ㄒ彩切樾那虢獭V罡痂担骸八锝衷诔抡鹛嬖芟率椋牢铱矗宦勰镒旁艽虿懿伲せ故前埽栽勖墙济皇裁春么Γ椅胰衔懿俣淌辈灰紫穑蝗缭菔彼匙挪懿伲迷芨懿倭郊胰ゴ颉6⑾嗾赜幸簧耍庋庞欣诮!甭乘嘁惶罡痂幕案约翰荒倍希卜浅8咝恕K锶ň途鲂陌殉抡鸫蚍⒒睾颖薄!
孙权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宴,命人把陈震请来,这就是给他饯行。孙权还挺客气:“先生这次来到江东,孙权多有怠慢,请不要怪罪。”“在下岂敢。”“先生请坐。”陈震坐下。孙权说:“先生,想当初家兄在世时早就想讨灭曹贼,只是自己力量太小。本初将军约我共讨曹贼,这也是我早就盼望的。可现在家兄突然弃世,江东有很多事情要办。我孙权刚刚继承基业,又年轻,自顾不暇,还请陈先生回去替我在袁将军面前多多拜上,江东心有余而力不足。从现在开始,我们加紧准备,将来袁将军再有用江东之处,我们一定效劳。”也不等陈震说话,孙权拿出一封信:“陈先生,请把这封信带回去交给本初将军。”陈震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人,尽管孙权说得非常委婉,但他明白人家不出兵,可还得按照使臣的礼节表示感谢。
书说简短,陈震回归冀州,书信呈上,把江东的事情向袁绍学说了一遍,袁绍才知道孙策已死,他的二弟孙权承继了江东事业。看完孙权的回信,袁绍哼了一声,心说:孙权,你借故不肯发兵,等将来有一天灭了曹操,我必兵发江东,灭你孙权!小小的娃娃竟敢拒绝我!袁绍立刻传令,调动七十万大军进驻阳武,攻打官渡,与曹操决一死战。
七十万大兵行动起来,举动太大了。最忠于袁绍的谋士田丰在大狱里押着呢,他惦记军国大事,大兵一调动,在狱中的田丰也觉出了变化,就问狱卒:“主公是不是要出兵?”“田先生,将军已然传令,七十万大军去打曹操,兵发官渡。”“打不得,打不得!”田丰急坏了,可现在自己在大狱里关着,没法出狱,只好上书进言。狱卒知道他是好人,赶紧预备好纸笔墨砚,田丰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好后让狱卒呈给袁绍。田丰是这么写的:臣闻大将军起兵七十万去伐曹操,诚惶诚恐,上书劝阻。目前只宜静守,不宜妄动。前者白马坡前颜良被杀,延津之战文丑惨死,此事不可忘怀。曹兵虽少,其锋正锐,应避其锋芒以待天时,若妄动干戈,后果不堪设想。臣冒死相鉴,望乞容纳。田丰顿首拜。田丰写得真好。没想到袁绍看完,往地上一扔:“好你个田丰!”您看,这就叫忠言逆耳。当初曹操兵发徐州打刘备的时候,田丰劝袁绍发兵,袁绍不听,结果失去一个非常好的灭曹机会。后来不该发兵了,袁绍命颜良为先锋,十万大兵兵发白马。田丰劝他,袁绍不听,把田丰下了大狱。河北两员名将死在关羽之手。这回如果袁绍听了田丰的话,不出兵等待时机,将来鹿死谁手或许另有局面。可惜袁绍不听忠臣之言。逢纪最会看眼色行事,逢迎拍马。他恨田丰的智谋比自己高,所以看袁绍把信摔在地下,而且动怒了,凑在袁绍面前:“主公,您兴的是仁义之师,讨伐逆贼曹操,这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之事。没想到田丰不识时务,竟敢诅咒主公。”“是啊,逢先生,你说的话我太爱听了。想我袁家四世三公,世代汉臣,食君禄当报君恩。曹操早怀篡逆之心,我不灭他,谁灭得了他?田丰在我发兵时出此不祥之言,我就应当把他立即斩首。”旁边站着不少文武官员呢,这些人都非常同情田丰:人家忠于你袁绍,你怎能杀他呢?大家都跪倒在地给田丰求情:“主公,你可不能杀田老先生。兵马未出,先杀谋士,于军不利。”袁绍虽然气得直咬牙,但又不能驳了大家的面子。“你们都起来,告诉田丰,等我灭了曹操,再取他项上人头。”袁绍立刻带着七十万大兵,浩浩荡荡直奔阳武。
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七十万大兵,可以说草木皆兵,号角声音能传到百里之外。等到了阳武,七十万大兵扎下连营,长达一百里。袁军在营盘里出出入入,蚂蚁盘窝相仿。袁绍稳坐在中军大帐内,看着自己的谋臣和武将,认为这次灭曹操一定成功,稳操胜券。镇守官渡的夏侯惇立刻写了紧急公文向许都告急,然后指挥三万大兵守住官渡。公文送到许昌,曹操大吃一惊,这一惊非同小可,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上次白马、延津之战,虽然打了胜仗,可并没有伤了袁绍的根本,没有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这次袁绍七十万大兵倾巢而出,这是要决一死战。在这种关键时刻,就要看袁绍跟曹操谁能够在政治上、军事上站稳脚跟,抓住时机,谁就能把谁赢了。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官渡之战是决定袁绍和曹操生死存亡的战役。别瞧袁绍七十万大军,文有谋臣,战有武将,可曹操比他不是强一点儿,而是强多了。袁绍外宽内忌,多谋少断,而曹操审时度势,立刻召集众谋士商议良策。这些谋士也都知道当前的形势。曹操自从保着汉献帝迁都许昌,掌握了朝中大权,但他并没有篡位做皇上。曹操明白,各镇诸侯都想当皇帝,各自为政。倘若自己当了皇帝,就会树敌太多,而且失去天下人心,这些诸侯联合起来就得灭自己,所以才不当皇帝。他把朝中军政大权集中起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控制着汉献帝。这一手高明狡猾。而且曹操也确实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袁绍在这方面比不上曹操。曹操是个军事家,熟读兵书战策,而且知人善用,礼贤下士,利用谋略,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曹操为恢复经济,实行屯田制,挖掘河渠,兴修水利,开展稻田,一年的时间公粮就能得一百万斛,这是了不起的大事。曹操在他所有势力能够达到的地方,全部推行屯田制,曹操能够安定北方的生产。所以曹操在“显屯令”里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兵足食。”使国家安定的方法在于兵有足够的粮食。
《评书三国演义》上部·《汉末风云》战官渡袁绍取胜绩(2)
话虽如此,曹操终归比不了袁绍的势力。曹操没有袁绍的出身高,袁绍四世三公,曹操是宦官之后。曹操地盘没有袁绍大,粮草没有袁绍充足,就因为曹操惹不起袁绍,才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他。其实,曹操的目的是想稳住袁绍,没想到现在稳不住了。袁绍兵发官渡,目的是要拿下许昌。面对这样的情形,曹操能不紧张吗?虽然他灭了吕布,灭了袁术,收降了张绣,也战败过刘备,但面对七十万大兵的官渡一战,曹操心里十分清楚:胜者王侯败者寇。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对曹操来说,只有三条出路:一条是跪在地下归降袁绍,一条是弃许昌而走,另外一条就是决一死战。曹操审时度势,决心跟袁绍决一死战,但他首先想到要稳住江东的孙权,所以立刻把张纮打发回去,封孙权为将军、会稽太守,然后留荀彧看守许昌,亲自带领所有文武,统兵七万往官渡进发。路上,曹操的内心也难以平静。他知道,官渡非常重要,好比许昌的咽喉。如果官渡失守,许昌就保不住了,所以必须在这里阻住袁绍,然后借机进攻,把袁绍打垮,自己才能稳定住北方的事业。
再说袁绍得报后,乐得前仰后合:“众位先生、列位将军,曹操七万大兵要对付我们七十万雄兵,那还不把他们杀得人仰马翻?太好了!”沮授一听,心说:骄兵必败。别看你七十万大军,你要这么骄傲,这么轻敌,可对这次战争不利。沮授想到这儿,冲袁绍深施一礼:“主公,官渡一战关系重大,成败在此一举。您别小看曹操七万兵,那曹操是奸雄之辈,您若大意,可要吃亏。”袁绍瞟了一眼沮授,心说:你们老说这刺耳之言,招我不爱听,招我不痛快。“沮授,你怎么又泼冷水?田丰在狱中上书,我差点儿把他杀了,难道你不知道吗?”“主公,曹操统兵前来,来者不善。我们河北兵马虽多,但勇猛可比不上曹军;曹军虽勇,但他的粮草可比不上我们充足。我想曹操会急于跟我军交战。主公,河北军粮丰厚,应该缓守为上。曹操军粮接济不上,必然不战自退。到那时,您再指挥精兵乘机追之,一举歼灭,实为上策。还望主公三思而行。”沮授的计策实在很高,可以说符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原则。可袁绍愚昧无知,他根本听不进去。他把脸往下一沉,桌案一拍:“唗!胆大沮授,田丰慢我军心,你又来气我,待我战胜曹操,将你们一同斩首。沮授,你这是明知故犯!你以为我军中就没有大狱吗?来呀,把沮授给我拿下,拘于军中,待破曹后跟田丰一同治罪。”“遵令。”沮授还想分辩几句,捆绑手过来就把老先生摩肩头拢二臂绑了。田丰被收监入狱,沮授被拘于军中。袁绍还美呢,其实他把自己的左右手砍了,他拿田丰、沮授当绊脚石了。
这时曹操大队人马已然扎下大营,曹操立刻升坐大帐,点名过卯,发放军情。诸事已毕,曹操召集众文武议事。“众位将军、列位先生,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官渡之战如何打法,请各位献计献策。”荀攸说:“丞相,袁绍七十万大兵并不可怕,我军七万精锐之众可以以一当十。可我军粮草不足,时间拖长了,粮草供应不上,动摇军心,不利于这次决战。”曹操点了点头,他赞成荀攸这个看法。荀攸和沮授可以说英雄所见相同,可沮授的正确意见被袁绍否定了,而荀攸的正确意见则被曹操采纳了。“公达,你说得太好了。立刻点炮,出营一战。”
曹营中三声炮响,营门开放,曹操亲自指挥人马杀出大营,直奔袁绍的营寨。大队人马到了袁绍营外,曹操吩咐一声:“我兵列阵。”炮声一响,门旗开处,人马二龙出水式雁别翅排开,长枪短刀,刀斩斧斫,整齐严肃,军容严整。曹操在旗纛伞盖下,头戴相貂,身穿蟒袍,腰横玉带,足蹬官靴,怀抱令旗令箭,压住全军大队。众将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