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潮州工夫茶 >

第3章

潮州工夫茶-第3章

小说: 潮州工夫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源流(2)…(图)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贵义贱利”,正像董仲舒所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王学泛滥之后,人们——尤其是士子,已普遍认为:“义即在利之中,道理即在货财之中”,唯有这样去认识义利,“乃不流于虚,而天下、家乡受其益也(陈弟《义利辨》)。”在这股新思想的诱导下,士子们开始把目光投向经济,并自觉地从文化活动中开掘人伦世俗的生活情趣。因此,明代中后期,不仅有茶的专著陆续问世,而且数量多、质量好。  概观明代主要茶著,其作者几乎都集中在江浙一带,这显然与上述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前列诸书,编撰者许次纾、高濂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屠隆是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顾元庆是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周高起是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尤其是屠隆,曾发表过大量“异端”议论,实不乏晋人放诞自负之风格,成为开创一代新风的急先锋。且颇为袁宏道所激赏,曾评曰:“屠长卿一人,轩轩霞举,略无些子酸俗气”。  茶书的相继问世,不但给茶事的发展推波助澜,而且是中国工夫茶中心区已达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可见明永乐年间,尽管由于京都北迁而隐伏着文化中心迁移的危机,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潜文化”,却仍然依靠历史的习惯定势维持着自身的稳定性和延续力,没有与权力中心的变异形成直接而迅速的对应性效应。  正是由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化力度的差异,而文化的辐射性与受容性又是文化存在的形式,因此与中心区相对应的是“外围”区。在明代,闽粤地区便成了中国工夫茶的“外围”地区。  潮州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他的《送举人》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说的是酒宴之后进茶助兴。  至明代,因受中心区的影响,潮州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干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状元林大钦《斋夜诗》(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有句;“讨茶来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区饮茶显然较前朝普遍,却尚未成风。万历《潮中杂记·卷十二》载:“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见饮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学士的重视,遂致饮茶细节未详。至于饮茶专著,则付阙如。但作为工夫茶之“外围”区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大凡文化辐射,都是通过人口迁移、商贸、宗教、文化交流、战争等诸因素来实现其弥漫与扩散的,且进程缓慢。如前所述,明代永乐年间,京都北迁,江浙地区便潜伏着工夫茶中心转移的危机。作为“外围”地区的潮州,在接受较长时期的辐射、整合作用之后,却是以此为契机,逐渐积聚着取而代之的势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区正呈现“接力棒式”的转移。    

  明清易代,社会出现了空前激烈的大动荡局面。身处其间的士子,在感受“亡国”的切肤之痛后,遂认定明王朝的垮台,与理学的“性命之说,易入虚无”(章学诚《文史通义·朱陆》)的空谈关系至钜。经过深沉的反思,清初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陈确、唐甄、颜元等,以其深厚的实学根柢,本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精神,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并身体力行,为传统文化输入了新鲜的人文思潮,让文化尽量贴近经济,并号召士子踊跃从事“治生”经济活动。顺治举人唐甄,曾任山西长子知县,晚年却转而“以贾为生”。他在《潜书》中声明;“我之以贾为生者,人以为辱其身,而不知所以不辱其身也。”这几句话的主旨是说,之所以弃学从商,是为了使经济生活能够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达到“不辱其身”的目的。这股有代表性的思潮,以强劲的势头继续发展,紧接着便出现了“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的人文文化流向。做为经济活跃地区的江浙一带,人们的注意力急剧转向。到了乾隆年间,“重商”倾向可谓登峰造极。浙江吴兴人姚世锡《前徽录》载,当时的士子竟然“用晚生帖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显然,在金钱大潮强力度涌动的环境氛围中,人心浮动,人们已无暇顾及“工夫茶”的品饮。清代中叶以后,江浙地区便失去了工夫茶中心区的地位。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中心区地位的确立(图)

  什么叫“工夫”?一般有四解;一是工程和劳力;二是素养;三是造诣,成就的程度;四是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响泉,篷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以上录俞蛟论“工夫茶”全文。需加说明者,前此有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之陆廷灿《续茶经》,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陆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仍以俞文为首见。  俞文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今之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至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发挥了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的作用。  俞文阐释了“工夫茶”三种主要内涵: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请别忘记,江浙地区之所以失其工夫茶中心区地位,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彼时彼处的人们已没有“工夫”去烹治程序繁复、技艺细腻的“工夫茶”了。  俞蛟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乾、嘉时期。生平足迹,北至直隶,南达两广,可称得上见多识博。乾隆五十八年(1793)曾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东潮嘉一带的民情风俗颇多了解。《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便是身历其境之作。他出生于原属工夫茶中心区的江浙,到了潮州,亲见工夫茶的冲泡,竟然大感新奇!苟不论俞蛟说解潮州工夫茶的动机,我们仍有理由责怪他“数典忘宗”。但这显然不是出于主观疏忽,而是实出无奈:老家的工夫茶早巳绝迹了。工夫茶中心区转移至潮州,已属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里还可提供上述论点的另一例证,那就是载《天咫偶闻·卷八》的震钧《茶说》。《茶说》前言开门见山:“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夫风雅自命者,……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震钧,满族人,生于咸丰七年(1857),卒于民国七年(1918)。他撰写《茶说》时,“正侍先君于维扬”,有闲暇,“每阅《茶经》,未尝不三复求之,久之若有所悟。”“乃购茶具,依法煎之;然后知古人之煎茶,为得茶之正味”。“维扬”是扬州之别称。读《茶说》,确知彼时苏杭工夫茶之法已“失传久矣”。  震钧生平“游南北”(《茶说》语),遍尝南北茶饮。他精研《茶经》,痛惜古法失传,遂据《茶经》所述,“购茶具依法煎之”。既而撰成《茶说》,尽得潮州工夫茶要领,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震是否到过潮州?无从查考,果若没有到过潮州,仅凭《茶经》依法践履,乃著《茶说》,那么,《茶经》与“工夫茶”之渊源关系则更能不挑自明。再者,纵观《茶说》前言所述及正文介绍文字,震钧显然将“煎茶法”与“工夫茶”等同看待。在他的笔下,《茶经》、《茶录》并提,不仅揭示出两者的传承关系,而且让读者进一步明白:陆羽的“煎茶法”,《茶录》的“斗茶法”,便是时下的“潮州工夫茶”!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载:“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谟茶’之讹”。蔡襄,字君谟,闽人。因熟悉茶事,在福建转运使任上,造茶上贡。又因“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遂“勒成二篇,名曰《茶录》”(《茶录》自序)。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详见前);于烹制方法及茶具使用均有精当论述,对后世影响至钜。遂有《厦门志》的所谓“君漠茶之讹”说。其实,“工夫茶”讹“君谟茶”,非但不“讹”,且能为我们传送千真万确的新鲜信息:“工夫茶”就是宋代茶事的创造性延伸。这与震钧视煎茶法和斗茶法为工夫茶之观点洵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所周知,清代工夫茶的流行区尚有福建。因而客观地说,清代工夫茶的中心区应该是闽粤,但也不应忽视如下史实:同属中心区域内,仍呈现“中心移动”现象。  乾隆五十一年(1786),袁枚游武夷山,品尝武夷茶,并撰成《武夷茶》(见《随园食单·茶酒单》),字里行间,虽无“工夫茶”之名,却有“工夫茶”之实。武夷山在闽北,就地理位置而论,较接近于江浙。  光绪年间,杭县(杭州)举人徐珂撰《丘子明嗜工夫茶》(见《清稗类钞·饮食类》)云:“闽中盛行工夫茶”,其具体区域是“闽之汀、漳、泉”。可知清末工夫茶盛行区已局限于闽南。这就是中心区域内同样呈现“中心移动”的事实。越往后推,闽南工夫茶区越见其缩小。   


第二部分潮州工夫茶之器(图)

  潮州手拉坯朱泥壶  枫溪——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  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港、台等地讹称“汕头壶”),其发祥地是潮州枫溪。  朱泥壶,顾名思义是采用朱泥制成之茶壶。朱泥俗称“红泥”,是紫砂泥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