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此,非鱼乐队的宣传仍在两个月内以低调处理,不过已经有发行商对他们的首张专辑表示极大的兴趣,而一些听过新DEMO的业内人士也对他们抱以希望。
新生代:为朴树尖叫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过各自的青春偶像。前辈们听着前苏联的歌曲长大,30岁上下的人伴着罗大佑、苏芮的歌做成长和爱情的梦。而“70年代后”出生的“新新人类”心目中,或许朴树、后街男孩就是他们的偶像。
“朴树现象”也许能和你共同回味一次飞扬的青春,因为音乐的真实能触动心灵深处的感动,不管你是哪代人。
带着这个想法,记者采访了部分朴树的“追星族”,你会发现,尽管他们只是高中生,但他们“追星”,绝非主流社会想的那样简单,而是很“有自己的一套”,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和欢欣。
☆高二女生李逍(17岁):
喜欢朴树,理由太多太多了!他是个特别真实的人!他的歌都是自己写的,全是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真实。现在很多歌星身上全是商业味,但他不,他是怎样就怎样。很多歌手演出,花好多钱又买衣服又化浓妆,然后张牙舞爪的。但朴树不是,依然是那张本色的脸。
很多人觉得朴树这人特“个色”(北京话“很难相处”),我觉得他只对陌生的或不喜欢的人这样。有回他上搜狐网与歌迷聊天,有人说“我觉得你特丑。”要搁别的歌手,肯定不回答这问题,朴树却说,“我觉得还可以。”还有一次他上电台做节目,唱了《旅途》,有点跑调,刚唱完,他来了句“跑调了”。很坦然,还有点幽默。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是在去年初,那会儿他还没名气,只见一个长发男的走上台,一身黑,不说话,也不看大家,自顾自地唱。特别酷,那歌很好听,叫《NEW BOY》。我心里一个劲儿想,这是谁呀?
第一次看朴树的现场演出是去年在首体的迎澳门回归晚会,那天是9月11日,原本我是冲着莫文蔚、郑伊健去的,但朴树一出来,我就不行了!那天我跟初中时代的好友一块去,她迷得比我还疯。我俩使劲尖叫!一场下来嗓子都哑了,我觉得我快歇斯底里了。
那次看“万众豪情搜狐夜”,他带着那副“防毒面具”(那时朴树出水痘,满脸包、发着高烧从医院直接到演唱现场,脸上戴着一副奇怪的口罩)一出来,我就傻了,嘴都合不上了,就听他说“对不起大家,我只能这样,我出水痘了”。我除了尖叫,什么都说不出。
朴树的磁带、CD我全买了,凡是有关朴树的报道我全收集。我上朴树的网页,下载有关他的一切东西。
我原来喜欢过一阵子欧美流行音乐,现在迷韩国音乐。国内的明星没在意过——直到朴树出现。
我想和朴树说:保持现有的风格,千万别受环境影响,还有,别被公司的包装牵着鼻子走。
(那天深夜,听说我第二天要采访朴树,电话那边的李逍急得直跳脚:“我也去!可要上课……”第二天,她打电话来:“我请假了,一定要见朴树。”朴树3点钟到,李逍1点半就到首体守着。临走前,李紧盯着朴树扔在桌上的中南海烟,趁没人注意,轻轻抽走一根,还不甘心,“再拿一根”。捏着两根烟,跟捧着宝贝似的,美滋滋走了。)
☆高二男生王梓(16岁):
他绝不是早上刷牙时提醒自个儿“今天我要扮酷”的人。如果非要归类,“真、纯”,是我对他的感觉。他的歌和他的人很有点革命精神。
这类创作型歌手需要的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希望你能被他的音乐打动,理解他的感受,这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我对自己挺没信心,然后疯狂听朴树,很认真地想了,得按自己的目标生活。我有我的成长经历,得有我的个性。这样想了以后,我挺感激朴树的。因为他就像催化剂,让我点燃了自信。
如果我碰到朴树,我会问:“我觉得你现在活得不太快乐,不太纯粹了。东跑西颠忙演出,那么你创作的时间,你感受生活的时间从何而来?
朴树和早期的罗大佑相似,就是“年轻的情绪”。也许,当朴树三四十岁时,就不会像今天情绪激昂了,这与年龄有关。别以为我们不懂传统,罗大佑、姜育恒、苏芮,经历了这么多年,今天听来依然特别能打动人。其实,好的音乐永远流行。
☆高中生蔡琳(17岁):
很多你想说又说不清的,朴树替你唱出来。他看待生活的眼光奇特,音乐却质朴,让你一听,得,这就是朴树。
他让你感觉亲切,像喝一杯茶,开始有些涩,但经得住慢慢地品,而不是乱七八糟的饮料。他的打扮像是走在大街上就能碰着的那些人,他给我是“既不完美又完美”的感觉。朴树是一种概念,是一个符号,无法说清。
“中国歌曲排行榜”我听了两遍录音,那天,朴树一上来,底下就开始叫。他只站在那儿,简单地告诉大家我要唱什么,介绍他的手风琴师,然后就投入地唱《白桦林》,唱《那些花儿》前说“我想把这首歌献给我的女朋友。”底下叫唤声更大,气氛更热烈。唱完了他就一声“谢谢再见”,特简单,不像别的歌手一个劲地赖台,很无聊。“我就这么想就这么唱”,我希望朴树始终做自己,给大家展示最真的朴树。
☆高二女生王嘉(18岁):
刚开始听他的歌觉得挺非主流的,很别扭。直到第一次看他现场唱,当即觉得他特个性,慢慢就开始注意他了。以前我喜欢张信哲、后街男孩,但现在完全被朴树冲淡了。
同学都知道我喜欢朴树,前两天几个男生拿着一张报纸念,我一听,是写朴树的,想要,他们不给,闹着闹着,就把报上朴树的照片给弄破了。我急得差点哭。
听说朴树有时会去丰联广场,我放学后专门去转了几次,但总落空。其实每次都很矛盾,想去,又总怕失望。
如果朴树外形改变了,也没关系。但人一定不能变俗。我真的希望他保持自我。还有,他笑起来很好看,希望他多些笑容。
我是朴树
★我想,必须坚强,必须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就是说让个性再强烈些,让它指导你去适应、忍受那些令人痛苦的东西。我很庆幸,就是我思想至今还是很干净,坏的东西还没侵蚀我,还不能左右我。
★我在音乐中找到一个世界,它从形式到情感都是美好的,我被它深深打动。但我没有那么大的才华,只能努力向它靠近,在我对音乐还算敏锐的时候,我要将之发挥到极致。当我没有感觉了,不会用音乐表达了,我选择其他。
★我曾有过手机,但不久就关了。因为“安静”很重要。你不想和外界交流,就不交流,没人找得着你,挺好。
★钱多少是够呢?100万和1000万,能有多大区别,我就不明白。有的人有很多钱,但依然不快乐。人应该有清醒的价值观:你得到什么才能最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90年代初内地校园民谣与我的体验格格不入。在我看来,它们是在不恰当的时候为内地流行音乐偿了一债,而这债,早在80年代就该还上。在我的表达中,从旋律到题材,从来没有校园情结。
★罗大佑的思维是标准的80年代。一度我的思维也总停留在那个时候。我是传统的人,很长时间里,排斥很多看不懂的东西,厌恶它们。但世界越来越是年轻人的世界,时代发展的好处就是让人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你可以让思维停留在不同的年代,但另外要了解新的东西,变革往往都由非正常的东西引导来的。
朴树其人:
99年度乐坛新人,流行文化不多的亮点之一。演艺圈离经叛道的另类,被传媒称为年轻一族“青春代言人”。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少男少女的惊声尖叫和蜂拥而上。
代表作:
《NEW BOY》、《白桦林》、《那些花儿》、《旅途》。
做派: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大学辍学。只唱自己写的歌,表演从无动作。远离陌生人,为人低调,说话直来直去。
打扮:
一头“大草帽”般参差不齐的长发,一张黝黑且长痘的脸,一双常常被刘海挡住的眼睛,一个泛旧的军用书包,一袭黑皮衣,配洗白的蓝仔裤,红色的纽巴伦球鞋。
都市森林里的行吟诗行
评朴树《我去2000年》
朴树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的。今年朴树的第一张创作专辑《我去2000年》出版之后,便有那么多通体剔透的阳光少年高唱着《NEW BOY》在大街上跋扈,炫耀着他们令人艳羡的大好青春;那么多的小女生听着《白桦林》里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下了纯真的眼泪,感叹着历经战乱硝烟考验的爱情才最珍贵;那么多像我一样情感与记忆在钢铁丛林边缘徘徊不知去向的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在《那些花儿》的无邪笑声中追忆一幕幕逝去的岁月、无眠的夜晚、纵酒高歌的张扬和曾经喜欢过的女孩,我们因内心敏感而读出了朴树的那份苍白的感伤,有太多的心情在我们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里都没有来得及绽放,那就只好散落天涯吧。。。。。。
如果作为听者的你认为那首用轻快的电子舞曲包装着的《NEW BOY》挥洒的只是青春和欢乐的话,那么你就错了。揭开这首歌的阳光外衣,你应该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朴树:真挚率直而朴素自然的四溢才气、内心深处的迷惘、无法回避的苦涩以及带有一些悲愤的对现实的嘲讽。你如果能用耳朵去谛听、用心灵去感受的话,你还能在《活着》、《旅途》、《别,千万别》、《妈妈,我…》里读出朴树的尴尬与无奈,在阴郁的音墙中撞行,朴树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叛逆者,他在现实都市的精神困境中挣扎煎熬,他在沉湎于过去时总是“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在我眼里;朴树是一个特别难以跟陌生人交流的人——所以我总觉得,谁要是说朴树的作品能够代言别人的话,那将是比较可笑的说法。我眼里的朴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感性、自控力低下、敏锐得人格有点矛盾甚至分裂的都市行吟诗人,他从没想过要借助于他的音乐作品给别人提供些什么,他只是需要寻找和表达他真正敏感的那些东西。
都市里没有森林,只有钢筋水泥的摩天大厦,你永远无法听见并且读懂擦肩而过的路人的思想,朴树是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里如稻草人一般执拗地守望着青春的一棵清新的树。朴树的身上交汇着对往昔的怀恋、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抗拒,生活于他而言,总是死气沉沉、总是没有新鲜的思想、总是平淡、总是不快乐,他内敛、忧郁、伤感,甚至有点自闭。朴树也曾经想过要在早晨起床以后穿上New Balance休闲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New Boy,他看到所有的人在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都过得非常高兴——无论大家是真的高兴还是装出来的——朴树也想让自己真的从心里告别他或许并不喜欢但他至少已经习惯的他成长过程中的那个时代,然而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你必须得去并且必须在新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朴树来说真的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