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中国民办教育生存报告-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的种种“黑”不断还原为“红”,优胜劣汰的法则终会将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呈现给社会。
民办大学“战国策”“40万年薪”的神话终结
2002年6月10日,对于西译学子来说,本来是一个值得兴奋和骄傲的日子。
翠华山麓,世纪楼前。由中国贸促会组织、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41家大型企业组成的“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考察团”正对大三在校学生进行现场招聘。
由于西译当年毕业的近4000名应届生早在5月底已经被600多家三资企业招聘一空,这41家企业只能预订三年级的在校本科生。
招聘台前,考官严肃、近乎挑剔的提问,学生紧张却又自信地回答。这是西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校园招聘会,也是对西译学子综合实力的全面大检阅。
之后,陕西几乎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新闻。《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在现场做了专访后,于6月12日头版头条以“民办高校育人有方,世界500强预订210名西译学生,一名大三女生年薪40万”为题发表了署名文章。报道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招聘的场面:
……西安翻译学院这次招聘会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为了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些久经招聘“沙场”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们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西译学生流畅的英语口语和应变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世界500强进军中国,首要的就是要寻求本土化人才。西译培养的是复合型、实用型英语人才,正好符合他们的需要。”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说,此次40多家跨国公司到西安翻译学院招聘200多名学生,看重的正是学生的综合优势。
……今天,由于招聘企业对学生兴趣浓厚,原定两个小时的招聘会又延迟了一个小时。最后,参加应聘的1000名学生中,有21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英语系本科三年级学生郝媛被中澳北京菲达乳制品有限公司看中,以年薪40—50万元预先录用。公司总经理陈锐光说:“录用人才我是认真的,不是作秀。聘用郝媛,看中的是她的综合素质,我相信她能为公司创造效益。”
一时间,“西译大三女生40万年薪”的神话轰动全国,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感到振奋者有之,惊叹民办大学的实力让人刮目相看;质疑、揶揄者有之,认为民校学生竟能问鼎高额年薪,看来是炒作无疑。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闻风而动。《北京青年报》率先提出质疑,继之发展到否定招聘的真实性。
6月17日,北青报发表题为“质疑大三女生年薪40万”的文章,认为此事“有炒作之嫌”。“谁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工资也在下调。一个学校何德何能,竟让这么多‘买方’独吊一棵树,甚至只能预订三年级学生,或者调高将近一倍的工资?用人单位好不容易盼来了‘买方市场’,难道真会反其道而行之?”
19日,接着发表了题为“‘大三女生年薪40万’有误”一文,披露“贸促会不承认组团”、“陈瑞光不承认招聘”、“中青报无可奉告”即“不能谈”,用“三不”全盘否定了招聘事实。
24日,发表题为“人才价格乱乱乱”的文章,写到:“此时此刻,正是招生的绝对高潮。而作为一家民办高校,招不招得来生源,关乎生死存亡。这个节骨眼上,有学生能拿到40万年薪,还是大三学生、还是预定、还为女性,‘来吧!来我们学校会有大好的就业前途!’一个让所有人都读得懂的信息。……而且不难看出,学校与某全国性的报纸有着异乎寻常的关系。当宣传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时,可信度就会成百倍地增长,西安翻译学院应是深谙此道者。”
这三篇报道直接将中青报的报道打为“假新闻”,把学校和公司的行为认定是“炒作”。很快,此举引发了新闻媒体和网站的追踪狂潮。一时间,新闻标题相当招眼,如“引爆”、“地震”之类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版面上,有指责“40万刺激众多学子”、“40万年薪有违常规”的,也有反思“缘何40万年薪莫名惊诧?”、“民办高校何时才能迎来春天?”此外,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香港《民报》、凤凰卫视、《大公报》等皆以显要位置报道这一消息,并据此判断,中国内地人才观和用人制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北青报的这些报道最为严重的是,贬低了一贯视诚信为生命的西译声誉,伤害了当时25000名西译学生的感情,严重地干扰了世界500强西译大预聘本可实现的意向,致使西译大三女生年薪40万及210名有预聘意向的莘莘学子的前途化为泡影,西译被迫维权。”在西译的网站上,赫然可见师生们的愤慨。
西译在起诉中称:被告《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三篇全面否定这次招聘活动的文章,全面攻击原告的招聘是“虚假、不真实”的,对原告名誉进行了侵犯。为及时挽回损失,原告只好采取在北京及陕西媒体公开发表声明,挽回负面影响。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令其在同等的版面位置上,为原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同时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万元。
《北京青年报》代理人辩称,该报的报道是在行使正常的舆论监督权力,是对郝媛被预先高薪聘用的新闻真实性质疑,文章中没有使用指向西译的任何过激文字,不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侵害。西译提供的视听等材料也不具真实性,不能作为证据,要求西译向法庭提交北京菲达食品有限公司发给郝媛的受聘或预聘合同。
经过一天半的审理,法院认为,2002年6月10日,北京菲达乳制品公司陈瑞光与学院学生郝媛面谈后,表示公司愿以高薪招聘一名该院的学生,预计年薪在40万到50万元,此言论属于事实。被告的文章歪曲了招聘活动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原告的评价,损害了原告在社会上的声誉,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侵犯。
基于以上原因,8月10日,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当庭作出了一审判决,西安翻译学院胜诉。
法院判决最主要的证据依据——西译提供的一盘录像带。录像里陈瑞光的原话是:“我受公司董事会之托,为公司物色一位亚太地区市场拓展部经理,我感觉我们的学生素质非常高,所以我会把一位同学的资料传给董事会。我想这份工作应该是会有很丰厚的年薪,大概年薪应该会是在40万至50万。”
被告认为,这个录像经过技术处理,真实性值得怀疑,不能作为证据。陈瑞光的话并不能证明中澳北京菲达乳制品有限公司年薪40万预聘郝媛,最关键的是不管是预聘还是正式聘用都应该以合同为依据,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有没有约束这个40万或50万的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如果没有有效的合同,任何价码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青报方面表示:“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很意外,我们感到法律的公正和记者的尊严都受到了挑战。我们要将官司进行到底,以维护记者和新闻监督的合法权益。”
接着,北青报向西安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10月8日,西安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认定,报社作为大众传媒机构,对其刊载文章的内容应该做到客观真实。“被告已构成对原告西安翻译学院的名誉侵权,除公开赔礼道歉之外,给予原告8。4万元经济赔偿……”
民办西安翻译学院告倒了《北京青年报》,这桩轰动全国的“西译大三女生40万年薪”名誉侵权案被《现代教育报》等诸多媒体列入中国教育2002年十件大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十多家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撰文评论:“西译不为钱不图名,就是要想借这么一个案例,纠正人们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偏差。”
事后,丁祖诒发表看法说,年薪40万预聘郝媛只是当时双方达成的一个意向,至于一年以后会不会变动很难说。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的风波,60%的预聘可以实现。可是这么一弄,预聘全黄了。对西译学子来说,损失无疑很大。
而这个神话中的女主角郝媛,毕业后受聘于浙江省政府部门。听说年薪不菲。
2003年3月,由北京83家企业组成的“西译2003年专场招聘会”又在西译召开了,对4400名应届毕业生中剩余的1200名进行招聘。结果,83家企业陆续和200名应届毕业生签定了聘用合同。
前来招聘的美国达美航空公司首席代表毕诺礼先生向记者坦言,此次积极来西译考察招聘,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的,只为了破译一个秘密,即去年世界500强西译大招聘的秘密!西译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西译学生真的有那么好的素质吗?
“西译学生真的很棒!”此行让他破天荒地改变了以前只面向中国“正规院校”招聘学生的做法。
看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月20日是各高校开始招生的日子,这就使得整个事件的发生罩上了复杂的背景。是偶然事件,还是周密策划?是新闻媒体的哗众取宠,还是民校招生大战的策略?
丁祖诒坚持认为:“在这件事上,有些媒体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民办大学的根本歧视,也是民办高校相互倾轧的典型个案。”
事后,法律界人士指出,在这场官司中,《北京青年报》记者邓兴军和《人民政协报》记者熊树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没有到现场,就纷纷出笼了三篇报道。此事给新闻界也留下了思考:作为行使舆论监督权力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深入、细致的采访作风,同时也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视角,才能将一个合理的完整的信息结构呈现给公众。
西安的一位民办大学校长坦言:媒体在这件事上做得有点“过”了。我们希望媒体在对待民办学校的报道上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客观、真实、理性,过分的“追捧”和“妖魔化”都不利于民办学校的成长。时至今日,许多媒体依然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抱歧视态度,这是不公平的。
中国民办高校是从披荆斩棘中走过了创业期的艰难之旅,面对快速发展的第二次创业,它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遭遇新的困境,先天的“营养不良”必然会带来后天的“生长缺陷”。是冷漠、歧视,还是呵护、包容?种种态度的取向背后,正反映了现阶段社会对于民办高教尚停留在非理性的肤浅认识上。即便在教育界,偏见和无知依然根深蒂固。也许,我们不必一味呼唤宽容和扶持,更要紧的是给予新生儿一片免于干预的自由生长空间,和客观理性的目光。
民办大学“战国策”拍卖大学生?
进入2000年后,民办高教界可以说是风云激荡,波澜迭起。“40万年薪”的神话在西译刚刚破灭,“拍卖大学生”的非议就在欧亚围墙外纷起了。不约而同地,这些故事几乎都发生在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