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乾坤-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电视和广播里才出现的一些关于“方针”和“政策”的最新名词。因此这些农民一旦面对他们,总是会显得很自卑的。 可是,不找他们又不行。不找书记和乡长解决不了问题,这点粮管所所长已经跟他们讲清楚了的。
现在集中在粮管所的卖粮农民大多数是前岭乡集镇附近三溪、横塘、堡山几个村的,他们中许多人连书记和乡长姓什么都不知道。也有知道的,说书记姓万,乡长姓王,而且听说王乡长的脾气比较急燥。有人就说,不管他急燥不急燥,再没有卖了粮拿不到钱更让人着急的事了。于是大家商量,还是要找乡里的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众人又吆喝到一起,涌到乡政府去。正好,乡里干部在开个什么会,万书记和王乡长都在。见来了这么多农民,个个脸上都带着怒气的样子,书记万和水就让王乡长先出去看一下,说我这里总结一下,会议就结束吧。王乡长走出会议室,伸手拦住那些往办公楼里面闯的农民,声色俱厉地说,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有什么事,一呼隆都跑进来? 我们找乡里面来要钱的!一个人不加思索地说。
乡里哪里欠了你们的钱?不要到这里来胡闹!
不是胡闹,我们卖粮得不到钱,说是乡里不让付钱,这是什么道理?马上有人嚷了起来。
什么道理?你们自己还不清楚?你们去年就有人不交清提留,欠了政府的钱,还敢找乡里面要钱!
有人欠钱是有人的事,我们大多数人又没欠钱,凭什么大家卖粮都不给钱?
去年乡里工作落后了,遭到县里的批评,今年不能再落后了,所以先把部分提留款收起来,免得你们中有人不讲信用,到年底又拖着不交钱。
王乡长这话把众人惹火了,大家一齐叫了起来:
谁不讲信用?谁不讲信用?我们农民一年忙到头,结果卖粮给你们政府还不给钱,你说到底谁不讲信用?
这时,万和水开完会,也走出来,见现场这个样子,农民情绪都比较激动,就说,乡里面一年为你们农民办了这么多实事,修路呀,建桥呀,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都得从提留款和集资款当中来,我们乡干部又不能凭空变钱出来。可是,乡里已经是赤字财政,收提留也是按照政策办的。今年采取这种边收粮,边收钱的办法,是省得将来乡干部又要下去收钱,你们又要另外再交,双方都省时间,有什么不好呢?! 可是,我们卖了夏粮是要等钱用的。要买下半年的化肥、农药,要解决小孩子暑假以后开学的学费,你们扣下提留就剩不下几多钱了,让我们怎么办?
王乡长又在一边喊开了:你们手上就那么紧?缺钱花你们自己想办法去贷款!
王乡长这话让农民们情绪再度激动起来:
我们当然手头紧,哪像你们拿工资,月月有钱进。
还上哪里贷款?年头你们硬要我们贷款买羊,现在还要逼我们盖羊圈,我们总不能把田里的土变成钱吧!
县委翟书记说了,那是逼你们致富!
什么致富?致富个屁!还不如说逼我们跳河呢。
万和水一听,不由也来火了,对着刚才说话的那个农民说,你是哪个村的?你怎么可以这样骂县委呢?我们收提留是按政策办,我们一点也没违背上级的政策,你们是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钱是交也要交,不交也要交!说完,看看太阳,说,现在这么晚了,中午都过了,我们乡干部也要回家吃饭。有什么不满的下午再来找!说完,领着乡干部们走出了乡政府院子。 有几个农民想拦住他们不让走,可是又不敢先动手,只好眼睁睁看着干部们离去。
卖夏粮的季节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当顶,炽热的光晃得眼前白茫茫一片。人站在屋外,明显感到蒸腾的气浪在氤氲上升,就像处在澡堂子里的感觉。许多人粮没卖成,但把粮挑来了又不甘心就这样挑回去。况且挑回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放在家里不卖。于是大家三三两两坐在路边树荫下,路近的等家里送饭来吃,路远的有的带了红薯锅巴之类,有的到饭店买两个馒头,还有家境实在困窘的,避开旁人,找个水龙头拧开了,喝饱一肚子水,然后又回到树荫底下。 刚才到乡政府去找书记乡长的有二、三十人,多数是三溪村的,还有几个是横塘和堡山的,大家就聚在一起,商量下午怎么办。有的说,我们还是要找乡里讲理去;有的说,能不能和乡干部们商量一下不要一下扣那么多钱,每户人家夏粮一共才卖得几百块钱,一下就扣掉三、四百块哪里吃得消?还有的说,就是不能扣,夏粮征购一分钱也不能扣。该交的提留我们自己会交…… 正商议着,三溪村农民叫宝柱的,他那个在省城大学读书,正在家里休暑假的儿子来给他送饭来了。
宝柱的儿子是去年考上大学的,学的是法律专业。他听见大家讲卖粮的事,便问粮食怎么没卖了?宝柱和村里的农民就把上午的情况对他说了。他说,乡里怎么能这样做?这样做是违反政策的。宝柱忙说,你说得对吗?刚才万书记和王乡长他们还呵斥我们,说他们是按政策办事,我们告到哪里都是这个政策!宝柱儿子就说了,那是哄你们呢。今年省里发了文件,电视里早就播了,说夏粮收购不许给农民打白条,不许扣除提留款,该卖多少钱就要付多少钱。而且夏粮征购款也是由中央下拨,直接拨到每个乡镇粮管所的。 在场的农民一听,都气愤了,纷纷说,对呀,对呀,记得电视里是说过不许打白条的事,乡干部凭什么糊弄我们!不行,下午一定还去找他们,一分钱都不能让他们扣。
有一个农民担心地说,这些乡干部可会卖嘴皮子了,他要硬说没有这样的文件,我们上哪儿去找啊?
宝柱儿子马上说,这个不成问题!电视里播了,报纸上肯定也会登的。找一下前段时间的报纸,一定找得到的。
听他这样一说,乡亲们就夸奖:到底是大学生,脑子就是比我们灵光!宝柱啊,你可真有福气,生了这么好个崽哟。宝柱脸上就溢出一股得意的表情。
宝柱儿子带了两个农民来到乡邮政所,说是找一下前些时的报纸。邮政所的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说,现在下班的时候,又热得人要死,谁帮你们找报纸?再说前些时的报纸现在哪里还留着!
他们不死心,说劳你大驾帮个忙,我们找这张报纸有急用。他们没敢说是找省里的文件,怕邮政所的人知道他们的目的拒绝帮忙。
见那个工作人员更不耐烦了,一个叫老六的农民犹豫一下,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皱巴巴的五块钱,说你帮个忙,我们身上没多少钱,这五块钱就做为你的辛苦费。
邮政所的人抬起眼皮看了看那五块钱,说,那你把钱放下,我把今年的报纸都拿出来,你们要找什么自己去找。说罢接过钱,然后走进里面房间,抱出一捆旧报纸往柜台外一扔,就听“噗”的一声,地上溅起一股灰尘。他口里说,拿去吧!
拿到全年的报纸,几个人心中窃喜,也顾不上计较邮政所人员的态度,马上蹲在一边翻了起来。大约翻了有20多分钟,宝柱儿子叫了起来:
在这里,在这里!就是这份文件。
找到了省委关于今年夏粮征购不许向农民打白条的文件,农民们都很兴奋,说下午再去乡政府,看乡干部们还有什么好说!
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时间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强烈的太阳辐射把地面烤得火炉一般,到这时,聚集了大量热能的地表、墙面和路面开始将热辐射一齐蒸发出来,让人简直受不了。树上的叶子边缘开始收缩,呈现出蔫了吧唧的模样,上午那种绿盈盈的色泽也褪下去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估计乡干部们该上班了,农民们便集中在一起去找乡里领导。这下到乡政府去的农民已经有上百人了。 大家开始在办公室门口等,等了十几分钟没有等到人,又在会议室那儿继续等,万书记和王乡长还是一个也没来。他们找乡里其他人打听,说万书记和王乡长中午就回县城了。他们家本来就在县城,天这么热,下午又不开会了,所以,中午吃了饭就都回了县里,说下午要到县里办事。
农民们一听,头都气晕了,说,万书记不是说有什么不满下午再来找的吗?他倒跑掉了,这不是骗我们吗!
宝柱就问乡里还有没有能够负责,说话能算数的干部在?
那人告诉他说,副书记吴天恩在呢,正在那边午休。他指了指靠里边的一间房间。这些农民呼呼啦啦就跑到吴天恩睡觉的房间,伸出拳头“嘭嘭嘭”地敲门。
吴天恩中午喝了几两酒,把电扇打到最大档,“呼噜呼噜”睡得正香,身上的汗把凉席湿出了印子都毫无感觉。可是外面的农民们已经是怒火中烧了,他们从门上的隔窗上看见电扇像疯了一样转得飞快,知道里面一定有人,吴书记一定就在里面,于是不依不饶,直到要把门撞开。
吴天恩终于被惊醒了。他开始吓了一跳:这是谁在这里拼了命一样敲门,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勉强起身,嘟嘟囔囔骂骂咧咧地去开门。把门打开一看,见那么多农民聚集在外面,一个个眼睛发红,面带怒容,不由大吃一惊,连酒也彻底醒了。酒一醒,他很快镇定下来,问,什么事,你们什么事,跑到乡党委来乱敲门?!
什么事?找你们乡干部解决问题!一个农民这样说。他一说,其他人马上一起乱哄哄地嚷起来,有骂的,有责难的,有诉说上午的经过的,像炸了的蜂窝一样,“嗡嗡嗡”响成一片。
听了几句,吴天恩就明白了,还是上午收粮的事情。他说,“一手交钱,一手交粮”,这是乡党委做出的决定,是为了保证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乡里是有道理的。
道理个屁!有人又骂开了脏话:你们这个道理为啥与中央和省里的道理就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吴天恩也叫了起来,我们就是坚决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的,你说我们和省里精神不一样,你有什么根据?!
根据?根据在这里!宝柱的儿子没有回家,他知道父亲他们要到乡政府来“讨说法”,也跟着一起来了。他听吴书记说到“根据”,就把手上的报纸拿出来,说,你自己看看,这就是根据!
吴天恩朝那张报纸瞟了一眼,就知道那上面登着省委的有关文件,心里先自软了下来。但他嘴里还硬,说,你那是什么东西,谁知道你拿的是什么东西?
宝柱一听,来火了:什么东西?你说省里的文件是什么东西?你才是什么东西呢!
马上有人说,把文件给他,让他给我们念念,看上面说的什么,看他们知道不知道什么是根据。
这时,吴天恩已经彻底招架不住了。他说,我不太舒服,这个这个,头有点痛,你们说的情况,这个这个,主要是,是……
这时,宝柱的儿子将报纸递过来,要他给大家“解读解读”。吴天恩不肯接报纸,旁顾左右而言他,宝柱就说,儿子,你把报纸上的精神读给他听,看他理解不理解上面的精神。宝柱的儿子就把报纸打开,将上面登载的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今年夏粮收购有关政策的通知》读了起来。
宝柱的儿子读的时候,前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