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 >

第23章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第23章

小说: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访完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德伦雷先生后,我又找到了德日进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安娜•;丹比科女士。丹比科女士漂亮而又热情,一颦一笑都透视着法国女郎的浪漫与纯情。但她对德日进是否与“北京人”有关的问题,却避而不谈;对柯蓬思先生的看法也不置可否。她只是说:“法国科学界对‘北京人’失踪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投入了寻找活动。我作为德日进学术研究室基金会的秘书长,正在为周口店古生物、古人类化石的研究作努力。要尽快找回‘北京人’,还要请大家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并寻求支援;如果有人发现了可能的线索,德日进学术研究基金会也是愿意提供人力和财力的。‘北京人’的丢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幸亏当时留下了复制品,否则就没法研究了。我希望有一天把‘北京人’找回来,这一点我同许多人一样,只要‘北京人’有一点希望,就该继续寻找!”    
    可见,寻找“北京人”,不仅是中国人的希望,也是全人类的希望。


《全球寻找“北京人”》 全球寻找“北京人”寻找,以政府的名义

    历史进入21世纪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如何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以及失落多年的“北京人”最终能否物归原主、重现人间,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2002年8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经过友好协商,正式签署了“市院共建”的协议。即是说,周口店从此一改过去管理体制,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一起携手共建。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周口店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科普教育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周口店的科学研究工作,依法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并保管标本;双方共同组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协调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由北京市的一位副市长和中国科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担任。    
    此后,周口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03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正式宣布:在周口店龙骨山山脉的西南方向黄山店地区一个名叫田园洞的山洞里,发现了距今25万年的山顶洞人时期的晚期“智人化石”!    
    这是周口店自1967年后,空白了36年之久的又一考古发现!也是继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发现“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后,周口店的又一重大发现!    
    田园洞“智人化石”的发现者,叫田秀梅。    
    田秀梅是继裴文中、贾兰坡之后,从周口店登上历史舞台的又一位人物。田秀梅与裴文中、贾兰坡一样,同为河北人。河北这地方是否天生就出考古学家,而且一出考古学家就卓尔不群、惊世骇俗,有待人类学家们去考证,但裴文中和贾兰坡,加上现在的田秀梅,都是河北人,则是用不着考证的事实。    
    不同的是,田秀梅是位女性。    
    田秀梅出生于河北定兴县,从小家境贫寒,兄弟姐妹9人。10岁那年,她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只身走出家门,投奔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伯父,后在一家锅炉厂当了一名工人。8年后,她与本厂一名工人结婚。1986年,她离了婚,带着幼子闯入京城,尔后开饭店,卖服装,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极其艰辛的生活。1993年,她与海淀区环卫局一位老干部结婚,这才开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但不久的一天,嫁到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妹妹突然来电话说,离她不远的黄山店有一个总面积3000亩的田园林场,可以承包30年,租金20万,是否愿意过来投标?结果,2000年3月5日这天,她签下合同,承包了这个园林场,总投资达150万元。由于她外借资金120万元,承包后压力极大。为了节省资金,寻找水源,从春至夏,由秋到冬,田秀梅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寻找、查看了林场四周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洞。最后,她苦苦的寻找,终于敲开了幸运的大门。    
    2001年6月15日这天,田秀梅来到林场南山坡寻找水源。就在她放眼寻找的一瞬间,忽然发现半山腰有一个仅容一人出没的小洞。这个小洞的四周,既没长草,也没生土,而只有被风化过的石头。她心里咯噔一下,走过去,把手伸进洞口一摸,感觉十分湿润。她想,这个洞里可能有泉眼。于是她让人回去拿来几把手电,然后借着光亮,爬进洞内,开始挖掘。没想到,这一挖,奇迹发生了——一群古人类化石,在哪儿等了她足足25万年!    
    田秀梅是林场的老板,而不是考古学家,但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她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可思议的对祖先的特种感应,总之,她凭女人的直觉,感到眼前的化石非同一般。于是她找来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林场法律顾问董同源先生,一起分析地理情况;同时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负责人联系,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报告。而且在等待发掘批文的两年时间里,为保护好现场,防止文物贩子盗掘,她还派出专人对山洞日夜严加看守。直至2003年6月16日,一位叫同号文的博士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派遣,带着课题组前来开始发掘后,她才把心思转到看管自己的林场上。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周口店遗址发现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共有26处,田秀梅发现田园洞“智人化石”后,周口店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则增至27处。这一发现提醒并告诉人们的是:周口店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消失;周口店也不是当今旅游点的代名词,她蕴藏着丰富的科学资源和拥有继续发掘的巨大潜力。    
    2005年6月29日,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决定,发起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行动    
    于是,田园洞“智人化石”的发现,让人们不禁再次想起上世纪20年代发现的、40年代丢失的“北京人”。尽管多年来人们从未中断过对“北京人”的探究与寻找,但64年过去了,所有的寻找始终仍在路上,大师们的遗愿依然还是遗愿!    
    幸而,周口店没有沉睡。    
    2005年7月2日,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为发扬文化遗产,了却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夙愿,唤起全社会对“北京人”的寻找,为研究古人类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决定以政府的名义,发起寻找“北京人”的活动。为确保寻找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工作委员会,以及寻找“北京人”工作队,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古人类学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并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和《北京日报》全程跟踪报道。其口号是:“生命不息,寻找不止!”“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充分显示了此次寻找活动的决心和勇气。    
    显然,这是一次寻找之旅,也是一次希望之举!    
    寻找活动展开后,周口店每日电话频频,访者不断,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线索,络绎不绝。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便获得各种线索20余条。于是国内外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北京人”,投向周口店。    
    此次寻找,也许如愿以偿;也许和从前一样,没有结果。但找不找是一回事,能不能找到又是一回事。或许寻找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就是价值所在;或许每一次寻找,都是一次逼近,每一条线索,都是一丝希望。    
    当然,仅仅仰仗北京市房山区和周口店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北京人”连着久远的过去和宽广的世界,牵扯着一系列盘根错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好几个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众多科学家和当事人。更何况,“北京人”已经丢失了整整64年,寻找必然是一项跨国界、超民族的极其不易的全球性活动!如果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没有海内外华人的帮助,没有全世界相关专家学者的响应,甚至没有联合国的介入,要想找到“北京人”,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寻找活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全世界的帮助!    
    但愿这次寻找,是真正的开始;    
    但愿这次寻找,是最后的结束。


《全球寻找“北京人”》 全球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到底在哪里?(1)

    1991年12月7日清晨,一个庄严的纪念仪式在珍珠港举行。    
    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来到建在“亚利桑那”号驱逐舰残骸上的白色纪念堂,向在珍珠港事件中牺牲的死难者默哀。这位1944年9月1日曾被日本人的防空炮从天上打到地下的美国前空军飞行员,默哀时情感难抑,流下热泪。    
    接着,布什向数千名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幸存者们致词:    
    请你们闭目静思,你们会看到当年的战士已经为国捐躯,当年的儿童已经长大成人。再看看珍珠港的水,清澈肃静,似乎也在恳请我们总结过去,放眼未来……    
    最后,布什夫妇在身着白色礼服水兵们吹奏的哀乐声中,在当年“亚利桑那”号驱逐舰沉没的地方,向水中徐徐抛撒花环,缅怀在珍珠港事件中死难的海军将士。“亚利桑那”号驱逐舰曾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骄傲之一,被日军击中后仅9分钟便与1177名官兵一起葬入海底。时至2005年的今天,仍有945具尸骨偃卧舱底。64年来,有人作过计算,每15秒钟就有一滴油从这艘军舰的油舱渗出,带着气泡向上漂升……    
    五色花环随水而逝,布什总统却久久不忍离去。他凝视着滔滔江水,仿佛要从那稍纵即逝的水流中寻找到一点什么。很久很久,他才喃喃自语道:    
    花环漂走了,但珍珠港的水却永远荡不走我们记忆中那些为国捐躯的亲人们……    
    是的,美国人无法忘记珍珠港事件和因珍珠港事件而失去的亲人们。中国人呢?中国人难道会忘记珍珠港事件和在珍珠港事件中丢失的“北京人”吗?    
    当然不会。    
    若从上个世纪初瑞典科学家安特生来中国之日算起,寻找“北京人”的历史几乎贯穿了近一个世纪;若从珍珠港事件爆发之日算起,“北京人”丢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64年!64年来,“北京人”不但没有从中国人的心里消失,也没有从外国人的记忆中抹去,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令人思之长久,刻骨铭心,并始终在全世界的探究与寻找之中。这种对“北京人”命运如此长久的痴情与关注,恐怕在世界任何一门科学领域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问题是,寻找一次一次地开始,又一次一次地结束;希望一个一个地升起,又一个一个地失落。64年过去了,寻找依然是寻找,希望依然是希望,老祖宗至今依然还是没有找到!    
    那么,半个世纪前“北京人”的突然失踪,到底是被毁,还是被盗?到底是被抛入了滔滔江河,还是又埋进了深深黄土?到底是葬送在了日本人的枪炮之下,还是落入了美国人的手掌之中?到底是隐藏在了地球的某个角落,还是锁定在了外星人的绝密暗室?到底是至今安然无恙、完美无损,还是早已化作历史的尘烟永不复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