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 >

第19章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第19章

小说: 4724-全球寻找"北京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世纪来,一直是个未知数。中方所有当事者和西方部分人士一致的说法是:博文将装有“北京人”的箱子首先送到了美国公使馆,而后再交给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但是,持这种说法的人几乎都是“听说”——贾兰坡听胡承志说,胡承志听裴文中说,裴文中又听王锡炽说,王锡炽又听博文说,就是偏偏缺少一个支撑这种说法的根据!而我也听说,胡老手中的那张图与日本宪兵队搜索“北京人”有关,所以多年来一直在想,若能亲眼见到胡老手中的那张图,也许能从中破解和领悟到一点什么。    
    于是我再次试探性地问:“胡老,听说您手中有一张图……”    
    “不错,我是有一张图,大概已保存了快20年了吧。”胡老说,“这张图我除了给贾兰坡看过外,还从来没给人看过。”    
    “胡老,能不能……能不能请您把这张图给我看一看?”见胡老兴致不错,我很谨慎地提出了请求。    
    “可以。”没想到,胡老竟然慷慨应允。    
    片刻,胡老便从里屋拿出一个大纸袋。那纸袋鼓鼓囊囊,我一看,估计里面装的都是与“北京人”有关的重要信件或者重要资料。胡老将纸袋放在茶几上,一边解着袋子,一边说:    
    “这里还有一封信呢!”    
    “信,谁写的信?”    
    “皮特森。一个美国人。你们想看的这张图,就是他寄给我的。”    
    “是吗?那太好了。”


《全球寻找“北京人”》 全球寻找“北京人”找到日本宪兵搜索图(2)

    胡老接着说,皮特森是美国一位很有名的记者。美国当年在日本办了一份报,叫《太平洋星条报》,皮特森就是这家报纸最有名的记者。皮特森对“北京人”失踪一事很有兴趣。“二战”结束后,他一直在调查、寻找“北京人”,跑了很多地方,像美国华盛顿总部、美国海军陆战队总部、洛克菲勒基金会总部等地,他都去调查寻找过,不仅和当年盟军的许多调查官员熟悉,而且手上还掌握了大量有关“北京人”的资料和线索。1971年,皮特森在日本寻找“北京人”时,还找到了那个曾到中国来寻找“北京人”的日本著名侦探锭者。据皮特森说,锭者的确没死,还活着,只是日子过得不太理想。但锭者对“北京人”之事,仍念念不忘,一直在寻找。锭者还对皮特森说,他很想到中国来找我,可又不知道我是否还在,地址也不清楚。因为当初他把所有与“北京人”有关的中国人都找到了,就是没找到我。但我没有理睬这件事情。    
    胡老说完,从纸袋里取出一封信纸已经发黄的信。    
    信是用英文写的,我看不懂,只有听胡老说。胡老视力极差,英文却极好。他拿起一个微型放大镜,几乎将脸贴在信纸上,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对了,这封信是皮特森1982年12月13日写给我的。”    
    “皮特森怎么会和您联系上了呢?”我问。    
    胡老说,皮特森找“北京人”找不着,就跑到德国去找曾经发现了爪哇人的大科学家孔尼华。他向孔尼华谈起他寻找“北京人”的事,孔尼华就把我的通讯地址给了他,让他与我联系。    
    “孔尼华又怎么知道您的通讯地址的呢?”    
    “孔尼华1938年就来中国了。后来他又多次到过中国。大概是70年代末还是80年代初,他写信给贾兰坡,想找曾经和我一起装过箱的吉延卿,他以为我不在了。贾兰坡就把信转给了我,让我给他回信。后来我和孔尼华相互就有了通讯联系。皮特森从孔尼华那儿得到我的通讯地址后,先给我来了一封信,接着就给我寄来了这张图。”    
    胡老说着,便将那张图缓缓展示在了我的面前。    
    我捧起这张草图,手竟有些颤抖。这是一张看似很普通的草图:一张16开的纸上,画了十余处圆圈,圆圈之间,均有箭头所指;每个圆圈旁边,都标有英文字;图的左边,依次用英文写着11个人的名字,有的英文名后面还注有中文名字。尽管这张图已在世上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但看得出,由于保管者的慎重与精细,整体还算清晰,只有个别字迹很难辨认。凭直觉,我感到这的确是一张非同寻常、大有文章的秘密草图。    
    果然,胡老一边用放大镜看着图纸,一边解说道:“皮特森来信告诉我说,这张图是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不久,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调查官在北京查寻‘北京人’时(笔者注:这位美国的调查官很有可能就是前文中提到过的美军善克中校。因为从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其他美国军官前来中国插手过‘北京人’之事),找到了当时日本宪兵队的队长后,从这个日本宪兵队队长那里得到了这张图。后来,这位美国的调查官将此图带回了美国。再后来,皮特森好不容易从这位美国调查官手上得到了这张图。”    
    “皮特森为什么要将这张来之不易的图寄给您呢?”我问。    
    “皮特森之所以要将这张图寄给我,主要是希望我能根据此图为他提供一些新的情况,因为皮特森在信中说,尽管他对‘北京人’的寻找已有10年之久,且手中的材料也有2英尺厚,但有价值的线索却不多。另外,这张图上有两个地方都标有我的名字,而且在我名字的下面还画有两道红杠!你看——”    
    我随着胡老所指的地方看去,在图的左下方和右上角两处,果然标有“胡承志”三个字——既有英文,又有中文。而且,在两处写有“胡承志”三个字的下面,确实都重重地画了一道杠!    
    胡老指着图上的那些圆圈、标记和英文,作了一番耐心的解释和分析之后,我才基本明白了这张图的大致意思。简单说来,就是当年日本宪兵队在北京搜查“北京人”时,经过研究分析之后,画出的一张“北京人”的去向示意图。图的左边,首先列出了重点怀疑对象的名单,其排列顺序是:第一是×××(笔者注:这个人的名字字迹不清。据胡承志反复辨认,可能是协和医学院的某个人),第二是息式白,第三是德日进,第四是裴文中,第五是蓝玉田(笔者注:管协和医学院地下室库房的人),第六是何博礼(协和医学院的教授,瑞士人,驻华领事),第七是博文,第八是胡顿,第九是×××(笔者注:这个人的名字同样字迹不清,据胡承志辨认,可能为一外国医学博士),第十是马文昭,第十一是松桥。    
    此外,图的左下方还列出了三个怀疑对象:第一个是美国陆战队的哈斯特上校,第二个是中国的胡承志(下面画有一道红杠),第三个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长谷部言人。而图的右边,则是由各种圆圈和箭头标出的“北京人”装箱后可能流向的各个去处的路线图。据我反复分析,这个图所表示的意思是:装有“北京人”的两个箱子首先送到地下室保险库,接着送到美军陆战队兵营,然后“北京人”的去处可能有六处(从右至左):或某兵器所,或丰台,或秦皇岛火车站,或先某仓库再天津巴斯特研究所,或直接到天津巴斯特研究所,或赫利孔山(笔者注:由于字迹模糊,此处无法确认,不知是个什么地方)。    
    无疑,当年的日本宪兵队,就是根据这张原始的秘密路线图,在北京和天津等地搜查“北京人”的。    
    看完这张草图后,我脑子里当即蹦出两个疑点:第一,58年来所有涉足“北京人”的中外人士都说博文先将“北京人”送到了美国公使馆,可这张图却表示得非常明确,装有“北京人”的箱子是从协和医学院地下室直接送到美军陆战队兵营的,根本就没到过什么美国公使馆。这是为什么?第二,这张秘密草图到底是谁画的?图上那些颇见功底的中英文字迹又是谁写的?从理论上说,图和图上的字应该是出自一人之手,但问题是,一个日本宪兵队的队长或者队员能将中文和英文同时写得如此流丽吗?在这张草图上写下如此漂亮中英文的人是谁?会不会是中国人?如果是,这个中国人又是谁?    
    我先向胡老请教第一个问题,胡老说:“我也是听裴文中说的。1947年,我出差来北平后,听裴文中及其他教授说,博文遇到人,只要一提到新生代研究室和‘北京人’,他就心有余悸,像犯神经质似的一惊。”    
    当我向胡老请教第二个问题时,胡老重新拿起放大镜,把图上的字迹又反复看了看说:“我也觉得奇怪,这图上的英文和中文看起来都不像是日本人写的。”    
    “那您看像哪个国家的人写的呢?”    
    “我看有点像中国人写的。”    
    “中国人?”我很是吃惊,“您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    
    胡老说:“没有根据。我只是感到这字不像日本人写的,因为日本人写的字笔画很硬,而这上面的中文字写得很潇洒,很漂亮,英文字也写得很帅!一般的日本人是写不出这么好的英文的。从英文的笔体来看,有点像搞财经之类的人写的。”


《全球寻找“北京人”》 全球寻找“北京人”找到日本宪兵搜索图(3)

    显然,如果在这张图上写字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绝非等闲之辈!此人当年若是没有参与日本宪兵队对“北京人”的搜查,是不可能画出这张草图的,更不可能准确地写出每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那么,画出这张秘密草图的中国人——如果真是一个中国人的话,究竟是谁呢?他或她当年在搜查“北京人”的过程中,扮演的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当然,不排除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张秘密搜查图出自日本著名侦探锭者之手。虽然我并不知道锭者的中文写得如何,但他的英文十分了得,却是早被事实证明了的。    
    看来,不认真研究一番这张草图是不行了。于是我试着问了一句:“胡老,我给这张图拍一张照片,行吗?”    
    胡老想了想,说:“不用拍了,拍的不清楚。这样吧,既然对寻找‘北京人’有用,我就给你一份复印件好了。”说完,胡老将草图的一份复印件递到了我的手上。    
    苦苦寻找了10年的这张秘密草图,就这样终于到了我的手中。除了感激胡老对我的信任和理解,我无话可说。    
    告别胡老出来,已是日暮时分。我来到北京舞蹈学院对面的一家餐馆,展开那张来之不易的秘密草图,在现代都市的一片嘈杂声中,开始反复分析。最后,我认定:胡承志将“北京人”交到博文手上后,博文并没有送到美国公使馆,而是直接送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其根据和理由是:一、图上只有从协和医学院地下室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的路线图,没有地下室到美国公使馆的路线图;二、日本宪兵队列出的14个被追查人员名单中,没有一个是美国公使馆的人;如果博文确实将“北京人”送到了美国公使馆的话,公使馆肯定会有具体的接收人,那么这个接收人肯定就会出现在这张草图上。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博文先将“北京人”送到了美国公使馆的说法,我认为是个误传。    
    为了能再找到其他旁证,我又打电话告知胡老,希望他就此事再查阅一下有关信件。两天后,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