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独领风骚 >

第6章

独领风骚-第6章

小说: 独领风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一进入1927年4月,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洪流溅起的浪花里,一股腥风血雨的气息扑面而来。    

  掌握枪杆子的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不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被军阀杀害。    

  形势骤变的革命,波谲云诡的政治。    

  一切都在充满信心地做,但对丹心救国的革命者来说,一场劫难就要来临。    

  这就是1927年的春天。一个让毛泽东感受不到明媚和灿烂的春天。一个让毛泽东感受着阴沉和压抑的春天。    

  他陷入沉思。禁不住像历代迁客骚人那样,缓缓登上了长江边上、蛇山丛中的黄鹤楼。    

  传说一户姓辛的人家在蛇山上卖酒,接待了一位道士。这个道士喝得高兴,随手用橘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从此,每有客至,黄鹤便翩然而下,临风起舞,这户酒家很快便兴旺起来。十年后,道士重返故地,见辛氏已成巨富,便吹起玉笛,骑着这支仙鹤远去了。    

  从此,便有了这座黄鹤楼。    

  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慕名登临,赋诗吟唱。唐代的崔灏、李白、白居易来了,宋代的苏轼、陆游也来了。


第二部分问乾坤沉浮(3)

  崔灏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天才诗仙李白到此,看到这副题诗,摇头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毛泽东,也来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来了。    

  黄鹤楼头,鹤去楼空。    

  黄鹤楼下,江山依旧。    

  江山依旧,却已时过境迁。    

  时过境迁,已是山雨欲来。    

  国民革命的成败命运,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口。    

  一种回天无力的苍凉、痛楚和悲怆,在毛泽东胸中浸漫着。本是春色开朗的荆湖形胜,也变得凝滞、枯涩起来。    

  于是,人们又听见了诗人的吟哦、寻问与呼喊——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诗中,写得最压抑和凝重的一首。几乎不用多解,只要体会“茫茫”、“沉沉”、“苍苍”这几个叠词,更加上一“莽”一“锁”二字的选用,便不难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沉重。    

  大革命失败前夕的险恶危机,纷纭杂沓的历史事件,瞬息万变的革命形势,似乎都没有写进诗里,但作者的心情已经把它们包裹其中。    

  是呵,站在黄鹤楼上,极目所见,“九派引沧流”的浩荡长江横亘东西,一线如悬丝的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地理坐标。    

  诗人伫立的黄鹤楼,正处在这南北东西的交汇点上。    

  在这里交汇的,不光是南北东西。革命与反动,胜利与失败,历史和未来,似乎都在这里交汇了。    

  “心潮逐浪高”的毛泽东,思考着革命的前途。    

  “剩有游人处”的黄鹤楼,见证了这一历史关头。    

  毛泽东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毫不掩饰地说: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从1925年秋天在长沙满怀豪情问一声“谁主沉浮”,到1927年春天欲说还休“把酒酹滔滔”,画出了毛泽东在大革命洪流中的一条心灵曲线,这是一条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明快自信,到“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苍凉凝重的曲线。    

  1927年5月21日,一个叫许克祥的小军阀,只用一个团的兵力,就把湖南看似强大的农民运动彻底摧毁,把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力量全部打入地下。    

  这就是“马日事变”。    

  正是“马日事变”,让“心情苍凉”的毛泽东重新去理解“谁主沉浮”?重新去思考“出路何在”?    

  主宰沉浮的出路何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一语惊天下。    

  他说:“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说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农民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的,我们独不管。……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一个根本没有想到摸枪的人,一旦从教训的血泊中爬起来,可能比谁都更强烈地把枪杆子看作命根子。    

  “八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他谢绝了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愿意上山下湖,去结交绿林朋友。    

  这是诗人习惯的诙谐幽默之语,但同样也是革命家的严肃而独具慧眼的政治表态。    

  因为只有带着武器“上山下乡”,才是挽救革命的“突围”之路。    

  当时的中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自幼熟悉《水浒传》的毛泽东,特别喜爱那些扯旗造反,啸聚山林,纵横江湖的绿林英雄。    

  后来果然走上这条道路的毛泽东,特别喜欢宣传《水浒传》带给历史的一个深刻启示—逼上梁山!


第二部分问乾坤沉浮(4)

  20世纪60年代,正是亚非拉许多国家的民族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不少国家或政党的领导人到中国来“取经”,他们除了向毛泽东请教武装斗争的办法外,还常常问起毛泽东是怎样成为战争大师的。    

  毛泽东的回答基本上就是四个字—“逼上梁山”!    

  他总是说: 我没有准备打仗,是一个小学教师。干革命了,我们也很蠢,没想到枪杆子,没有想到蒋介石那么厉害,到处抓人杀人,不要我们活了,一下子把我们打入地下。这七逼八逼,把我们逼上了梁山。    

  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的经历,再现了“逼上梁山”这条悠远之路。    

  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以新的信念、新的方式重演了这条路上的悲壮故事。    

  但是,这条路走得很突然,走得更是艰难。它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人的信念,重铸了许多人的人生和命运。    

  比如毛泽东,握惯笔杆子的手,抓起了枪。    

  但拿着枪的手再来写诗,就不再是雕琢出来的平仄,而是用枪声来押韵了。    

  这种诗韵,毛泽东刚一踏上这条路,就敲响了它的第一个音符。    

  那是1927年9月。这个穿长袍、留长发,身子也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指挥三路人马去攻打省城长沙。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起义人员仿制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红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的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斧头代表工农群众,说明中国工农革命军不同于国民革命军,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眼见自己策划的这一从未有过的壮景,怎能不激起毛泽东的诗情呢?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写于起义开始之际。    

  这期间,毛泽东很忙,却无比地兴奋;他一度被捕,心情自然无比地焦急。心情之急迫,乃至不得不以诗抒怀,是可想而知的。    

  革命毕竟像“霹雳”那样惊世骇俗,那样暴烈,那样具有震撼力,也那样充满特殊的诗意。    

  搞这样一个大举动,无疑是两年前关于乾坤沉浮的那一声诘问的实践回音。    

  全词文气,写得集中、紧凑,给人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感觉。对读书出身,第一次领兵打仗的毛泽东来说,也很自然。他毕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军人,甚至还不习惯穿军装。在当事人的回忆中,他始终穿着那身人们习惯了的长衫。    

  然而,暴动像霹雳一样出现,也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去了。    

  几天时间,攻打长沙的三路人马相继受挫。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大家争论不休。    

  靠诗情写诗,但未必靠诗情办事的毛泽东,说服大家,放弃合围攻打长沙的计划,指挥一千多人马向山区转移。    

  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第二部分用兵纪实(1)

  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雄。他曾在非洲率领军队打败了“沙漠之狐”德军元帅隆美尔。    

  毛泽东和他很谈得来,曾两度同他握手,还一起回顾了各自的军事生涯。    

  在1960年的会见中,毛泽东说:“你有35年军龄,你比我长,我只有25年。”    

  蒙哥马利自豪地纠正说:“我有52年了。”    

  毛泽东也不示弱:“可是我还是共产党的军事委员会主席。”    

  坦率的对话,不难看出两个统帅对自己的军事生涯都特别珍惜和自豪。    

  一年后再次相见,蒙哥马利也再度询问:“在这许多年打仗的时期,主席有没有亲自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还是说主席主要还是在上面指挥?”    

  毛泽东回答:“22年中,有十几年在战场上指挥,有4年当全国的统帅。”    

  蒙哥马利或许是明知故问:“主席有没有军衔?”    

  毛泽东的回答显得漫不经心:“他们要给我军衔,我不要。”    

  一个统帅竟然不要军衔,蒙哥马利似乎感到不可思议:“主席不想当元帅?”    

  毛泽东回答很干脆:“将、校、尉都不要。”    

  不想当元帅的毛泽东,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大元帅。    

  只不过在1954年评军衔的时候,他拒绝了大元帅的称号。    

  孕育中国大元帅的土壤,是中国大地东南罗霄山脉中段一片峭险峻拔的群山,人们称它为井冈山。    

  多少年来,这里虽然雄伟,却很荒凉。    

  1927年冬,毛泽东率领一彪人马上了山,同这里的“山大王”王佐、袁文才合兵一处。    

  翻过年来的1928年4月,一支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里开始成为一片雄伟而热闹的天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在这里燃起星星之火,井冈山成为了哺育未来新中国的一个摇篮,一个鲜明独到的“路标”。    

  再往后,伴随着隆隆的一声炮响,催生出诗人毛泽东的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又让这片天地化作了永恒。    

  从毛泽东成为马背诗人的第一天起,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战事的真实记录。    

  而他早期的用兵纪实之作,大都是描写守山固寨、反击“围剿”的历程。    

  朱德和毛泽东,也被那些要“围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诬称为了“匪首”。    

  就连国内其他省份闭塞的穷乡僻壤的土豪乡绅们,也有许多人知道赣省出了让人胆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