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014-铁账难销 >

第13章

2014-铁账难销-第13章

小说: 2014-铁账难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时就遭到日军的机枪扫射,市民同时毙命者50余名,伤者不可计数。同时日军开始进攻外城,炮击无影山弹药库,致使房屋多处损坏,并以强制手段驱散厂内人员。到25日下午1点又将20个药库炸毁,内存价值20余万元的无烟黄色火药顿时化为乌有。后开始搬运场内机械及所存之飞机炸弹、手榴弹、迫击炮弹及各种材料,用火车载走,运了十余日。经惨案后的粗略统计,仅这次损失价值达600万元以上。  9、10两日日军开始大举攻城,他们用煤油燃烧顺河街一带,“斯时昊天不吊,大风怒号,隐隐听到一片哭声”〔30〕,并在齐鲁大学女生楼前的苏宅楼上置炮遥击关东大街及山东大学等处。一时之间,到处是残垣断壁,号哭之声不绝于耳。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使日军恼羞成怒,便在对城内强攻的同时又在城外展开暴行:几十个日本兵将卖煎饼的刘晓俊的妻子强奸致死后又抓走其隔壁的许士杰,随后将他和刘晓俊及卖面的巩某三人胳膊穿通连在一起,连同顺记木厂20余人押往空地,将其用长刺刀一个个兜胸戳穿,未戳死的就推到臭水坑里活埋,到被发掘出时“个个舌伸尺余,眼瞪如铃”……这种暴行到处即是。经过惨战,10日晚日军占领济南。抵抗日军的斗争中,中国官兵牺牲达1000余人,未来得及撤出的留守士兵及伤病员大部分被杀死。  进城之后,日军便开始了大肆屠城。他们公布了极为苛刻的规定,但凡犯有其中一条者,即被立即刺死:  (1)推平顶头与学式头者;(2)女子剪发者;(3)穿草鞋者;(4)有皮带者;(5)有灰色衣服者;(6)有南方人名片者;(7)见他们害怕者;(8)有中央钞票者;(9)若受检查时开门迟者;(10)有自卫之枪械者;(11)带开国纪念币者;(12)家中有关于军用品者;(13)穿皮鞋者;(14)南方口音者;(15)带照相机者;(16)镶金牙者;(17)学生式的青年;(18)家藏党国旗者,有国民党书籍者。  5月11日早上5点,日军将中国警察三人张思厚、马振东、严子明用铁丝捆住后满身刺击,致使每人身上百余道伤痕,头部缺少半块,这一暴行被另一警员蒋凤翔看见,蒋也遭此酷刑后致死。  西关东流水一家18人藏在家中被日军寻到后,一起拉出刺死。接着又发生了顺祥缎店灭门的惨案,其店员工13人及邻家一妇人和吃奶的小孩均被刺死。  江家池一家医院收容战时的伤病员百余人及4名医生全部被杀,每人至少被刺10刀,护士也被强奸……这是对国际法公然的践踏(1864年的《红十字公约——改善战地军队伤员境遇的公约》中明确规定“伤病的军人应受到接待和照顾,不论他们属于哪个国家”;“救援伤员的居民应受到尊重和享有自由”;并且“接纳在屋内并受到照顾的任何伤员应被认为是在该地受到保护,在其屋内接纳伤员的任何居民亦应受到尊重”)。  ……  5月13日,商埠七大马路街中18人正在走路,日军立即将其拉到济南医院,每人身上刺刀捅遍后,将长发者的头发连肉皮一起削下,有一个头颈被转了四圈后用刀割下。〔31〕  ……  除此之外,众多妇女也惨遭日军凌辱:  12日,4名日兵在商埠纬三路李家强令其4女(系4名女学生)为其做饭陪酒奸宿2夜。  23日,3名日兵遇一少女本欲强奸,该少女不从即遭杀害,正好少女父母回来,也被日军杀死。  28日,西关迎仙桥内的米家一女子被3名日兵强奸。  31日,商埠纬一路凤翔里的一名王姓女子被3日军轮奸后服毒而死……  这样的惨剧每天都会发生,济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  济南惨案中,济南死伤民众达3954人,伤153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9575623元,其中还不包括许多日本人干下一些不为人所知勾当后的损失,如被日军焚尸及投入黄河的人员、“一千七八百”战俘和“一千零五十一人”之间700余人的差额,数字也许有所不清之处,但日军在济南的种种恶行已大白于天下,它警示着中国人民世代必须要将此铭记于心。注 释:〔1〕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8页。〔2〕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编《欧战与山东问题》,民国63年(1974年)版,第624页。〔3〕  赵琪修《胶澳志》第74页,1928年版。〔4〕  谭天凯《山东问题始末》,民国24年(1935年)版。〔5〕  刘大可、马福震、沈国良等《日本侵略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6〕  谭天凯《山东问题始末》,民国24年(1935年) 版,第40页。〔7〕  《胶澳志》(一)第79页。〔8〕  张洪祥主编《近代日本在山东的殖民统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9〕  《日本侵略山东史》第94页。〔10〕(日)桂川光正《占领期(1914…1922年)山东权益的使用——之一》,大阪产    业大学研究所《所报》第12号,第80页。〔11〕  《“五四“运动在山东资料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12〕  《日本侵略山东史》第104页 。〔13〕  江口圭一《日中鸦片战争》第26页。〔14〕  《日本侵略山东史》第106页。〔15〕  苏友文《“五三”惨案见闻》,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年版,第15页。〔16〕  李家振《济南惨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17〕  苏友文《“五三”惨案见闻》,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年版,第17页。〔18〕  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编《五三惨案记实》,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28页。〔19〕  彭镇寰《日寇屠杀济南军民之真相》,选自《五三惨案亲历记》第83…84页。〔20〕  李家振编著《济南惨案》,第105页。〔21〕  济案后援会《济南惨案》。〔22〕  济案后援会《济南惨案》。〔23〕  李家振《济南惨案》,第110页。〔24〕  苏友文《“五三”惨案见闻》,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17页。〔25〕  王慰农《铁蹄下的济南》,选自《济南惨案亲历记》,第121…122页。〔26〕  彭竹林《济南惨案历变记》,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80页。〔27〕  李家振《济南惨案》,第106页。〔28〕  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编《五三惨案记实》,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30页。〔29〕  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编《济南五三惨案记实》,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31页。〔30〕  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编《济南五三惨案记实》,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35页。〔31〕  济南惨案外交后援会编《济南五三惨案记实》,选自《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第39页。


第二部分:对德宣战 征服满蒙处心积虑谋划九一八事变(图)

进攻东北示意图  一、《田中奏折》的基本国策     关于中国东北地区对日本的重要性从未被日本政府所忽视过,早在1927年东方会议后,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训示发表的《对华政策纲领》中就说到:“关于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地区,由于在国防及国民生存上有着巨大的利害关系,我们不仅要给与特殊的考虑,而且要维持该地区的和平,发展经济以使其成为外人安居之地,作为接壤邻邦,深感负有责任。”〔1〕随后的《田中奏折》全面陈述了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的方针,更露骨地表示“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即便是制造济南惨案也是要制造混乱占据山东以扼东北。在屡次不能得逞之后,再生一条毒计也就不足为奇了。  恰在此时,日本发现“东北王”张作霖也“不安分”起来,开始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公开执行一些抵日亲英美的政策。而另一方面,日本与蒋介石经多方接触后,达成默契:蒋保证北伐只到京津,“统一”绝不反日,满洲交由日本处理。这更加速了日本想要摆脱张作霖的步伐。“为确保日本在东北权益不受到极不良的影响”,“为了在不付出重大牺牲的情况下而使奉天军屈服”,“河本参谋认为已经到了不采取非常手段不能打开僵局的地步了”〔2〕。1928年6月4日,日军在皇姑屯埋下炸药将张作霖专车炸翻,张作霖及黑龙江主席吴俊升及五名随从当场被炸死。但由于张被急送沈阳,日摸不清底细,不敢轻举妄动。张学良迅速赶回沈阳布置后事,并接管沈阳事务,使日无可乘之机。日军当然不会放弃,他们软硬兼施,要拉拢张学良,张学良面对国恨家仇,不但完成东北易帜,使中国形式上统一,还采取一系列排日手段,使日本在东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恰在这时,1930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很大的影响,使本已风雨飘摇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并由此引发政治危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出于自身的考虑,为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又重打东北牌,提前了侵华日程。     

    

    

    

    

    

九一八事变幕后策划者二、先找个理由再偷梁换柱  同“济南惨案”一样,在实施侵略之前,日军又要找一些理由以证明自己的冠冕堂皇。这样,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的发生就不足为奇了。万宝山位于长春县境内,为中国管辖地。1931年,汉奸郝永德未经长春县政府批准便将自己租的地转租朝鲜农民。朝农为引水强挖壕沟,占了中国农民土地,使大批中国土地被淹。在中方农民申诉后,日警借机插手,打伤中方农民一人,捕去一人。日报纸借机做欺骗性宣传,在朝鲜煽动排华情绪,并由日警混入人群屠杀当地华人。从这个月的3日到8日,就有500余名华侨被杀,另有2000多人受伤,中国人开设的商店被捣毁,房屋被焚烧,中国驻汉城领事馆也遭到了破坏。同年,日本人中村震太郎借旅游为名到东北考察情况从事间谍活动,被我军抓住后秘密处决,日方经秘密调查后即向中方提出交出驻地长官等无理要求,这一事件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才有所“缓和”。  这两件事本来算不得是什么大的事件,但日本却以此为借口,大做文章,一面在国内煽动民情,大造侵华的舆论,一面积极调集军队,准备对中国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柳条湖纪念碑  1931年9月18日,做好充分准备的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炸毁铁路虽然是基于关东军的计划而实行的,可是关东军却说是中国军队破坏的”〔3〕。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就此发生。     

    

    

    

     

    

    

日军进攻沈阳中国军队


第二部分:对德宣战 征服满蒙日军狼奔四野的掠夺和杀戮(图)

日军进攻满洲里  自9月18日占领沈阳等地后,于19日占领长春,接着由于吉林省代理主席熙恰的投降,日军又轻易占领吉林市。一支日军继续向北进发,借助张作霖和吴俊升两位东北元老派人物的结义兄弟张海鹏的倒戈,于11月19日占领了黑龙江省的大部;另有一支日军又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