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9-托普检讨-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样,甚至还在互相攻击?”,我只好说,托普的品牌很好,也许是有人在冒用托普的名义吧,他又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无法相信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我不是怀疑报价高的一方是存心欺骗,就是怀疑报价低的一方要搞劣质工程。”三是考核工作难度较大,也需耗费更多的资源,同时考核报表长得像被盖卷,层层叠叠,不易抓住重点,有时候也是“法不责众”。四是难以从基层业务队伍中产生和发现将帅之才,小打小闹,难成大器。③部门变化大而快,变化大,是说有时是将一个部门连根拔掉,有时又将一个部门变得面目全非,也有四个缺点:一是不利于业务长期开拓与积累,二是不利于前期投入和应收账的管理(新官不理旧账),三是财务核算的对象抓不住,像捉迷藏一样,且很难形成一套对将来有用的历史资料;四是部门一调整,相应的资源配套服务体系跟着调整,致使一年中有很多时间花在应对机构调整上,基础工作不扎实。④部门职能设置重叠浪费资源。⑤部门与法人公司对应关系不明确导致会计账目容易产生混乱。
3建议:一是简化组织架(构)架,避免职能重叠;二是浓缩资源,让经营部门领导者有调控余地,集中优势兵力;三是部门不变或渐变(即使变了,要留人处理善后事宜),而人员随时可变,形成淘汰机制,至于对业务人员考核,部门负责人心中应有数。部门是骨架,管理是经络,宁愿调整管理方法,也不宜经常调整部门;四是对经营性部门核算从严,对资源服务部门核定费用额度后,核算从简,财务部甚至可以只核算经营性部门,资源服务部门数据可与会计部核算数据嫁接;五是随时梳理部门与法人公司的对应关系。
二、关于责、权、利及工作效率
1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缺乏利益驱动:目前的考核体系主要是对销售部门,对制造部门、技术部门的考核还未找出一套与利益挂钩的价值指标考核体系,可以导致技术研发积极性不高,高端技术人才难以引进或留住,制造部门不重视产品质量,市场人员缺少一分“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豪气。不是公司领导不重视技术和产品质量,是我们这些管理服务人员没有尽到责任。
2成本控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公司涉足行业、产品较多,每一行业都有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我们目前对费用控制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对成本控制却很少有人提及,成本高了,毛利就少了,价格竞争优势也没了。成本控制涉及采购、制造过程中每一环节,系统集成成本与产品成本控制方法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一套见诸文字的成本控制制度,也没有直接的成本节约利益激励机制。
3工作效率为什么不高:办事效率不高,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一级一级地向上请示,一件事情有很多人签字,等字签完了,时间也耽误了,这是授权不明;二是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没有明确规定这件事情由谁负责,谁配合;三是缺乏工作流程的有机接口,两个部门制定的制度之间没有接口,具体工作之间缺乏衔接,比如财务部需要某部门提供一个什么数据,可能后者就没有这样的数据。建议每件事情的决定只由两个人签字:一“官”一“僚”,只要分清各“官”有什么决定权就可以了;部门之间进行疏通和衔接。
4权力与利益的匹配:让赚钱的人有权,花钱的人无权或只能按授权办事。一个部门如果超额完成了公司规定的利润指标,现金又是正流量,则部门负责人对超额部分有决定权;如果是用股东的钱去做事,就没有决定权,需由股东或其授权人决定,总之不能拿股东的钱去冒险。
5薪资体系不宜一刀切:对于经营部门,从“基本薪资+效益薪资”模式逐步向完全的“效益薪资”过渡,效益薪资直接与经营毛利挂钩,限定比例,上不封顶,鼓励致富。部门留多少人,薪资谁高谁低,由独立承担经营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去决定。对于资源服务部门,确定统一的薪资标准,但要与公司整体效率和个人工作绩效挂钩,并坚持实行末位淘汰。
一个曾经的托普人的心里话
偶然间看到宋主席的新年致辞,感受颇多,作为一个曾经的托普人,总觉得应该将自己的一点看法说出来。
虽然自己现在已是“局外人”,但看到宋主席对这几年来工作的总结与反省,依然让我十分感动,我相信每一个对托普有感情的人都会有着和我一样的感受。是的,就像主席说的——虽然已经离开托普,公司的名誉依然与我们每一个托普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局外人”的特殊位置,才让我有了与大家不同的视角。
在离开托普的这一年多里,我一直关注着公司的发展与变化。有人说我曾经经历的,是托普最为巅峰的时期;但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看来,目前的困难虽然很大,但还没有到足以将托普击垮的一刻,只要能正视困难、及时调整,托普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而就目前来说,对于公司确实也到了一个紧急关头。托普怎么了?正如主席总结的,这是长期以来点点滴滴积累、沉淀而出的问题。从我的角度来看,公司这几年虽然一直在高速发展,然而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在公众目光的瞩(注)视下,被记者的镁光灯所包围,因而才造成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失误。
《托普检讨》 无事可做的“软件工程师”们《托普检讨》 无疾而终的“反省”运动(2)
一、企业形象的建立与保持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地与各级政府、各类媒体接触,期望能得到好的回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媒体的正面报道;然而所有做过市场的人都知道,这恰恰是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它们总是需要不断的打点、不断地满足;于是,当我们在频繁的机构变更、不断的人员更新过程中,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冒出这样或那样的阻碍,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公司在处理方式上也确有失误:一味的冷淡、一味的反目成仇,只能给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
就我的个人看法,认为公司应加强企业形象的管理——不能仅仅借助于公共关系部这么单一的手段,因为作为托普而言,公司并不是没有知名度,在某些时候甚至是“名声过大”,才会让原本不大的事给自己带来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加大公司“美誉度”的宣传。
1利用媒体
我们应该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强关于托普技术成果、技术创新的宣传报道,定期在专业报纸、杂志及网站上以用户名义发表一些关于公司已建成项目的技术论文,“制造”正面新闻以应对外界对公司“没有核心技术”的指责。
2建立自己的媒体,加大企业文化、企业技术成果的宣传
长期以来,我们给用户的宣传资料中只有《托普画册》、《托普典章》、《托普之路》再加上几期《托普报》以及相应的产品白皮书;除了信息单一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相对经济的手段来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联络。但纵观国内其他上规模的企业——万科有他们的期刊《万客会》,对公司文化、理念进行宣传,被誉为业界的“管理艺术杂志”;东大有他们的《软件工程师》,对东大的技术、产品应用案例进行变相宣传,甚至被IT行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作为技术期刊自费订阅……相比之下,我们的宣传工具、媒体,对公司的业务就显得作用不大。
3整合集团力量,对政府机构、行业性大客户本部进行统一商务联络
随着公司机构的不断改革,公司99年的确立的“扁平式机构组成”已变得越来越“纵深”,每个不同的专业集团都有着自己的利润考核指标,相互之间的“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都成了一次次有关价格的商务谈判,于是许多业务部门就只好为了各自己的项目,对同一个客户“分头行动”,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既浪费了公司的资源,重复投入;又在客户心理上造成了“各自为营”的不好印象;最糟糕的还在于加大了“内耗”,降低了办事效率,与分秒必争的市场竞争环境格格不入,往往对公司经营、经济收益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反,如果我们集中公司的优势资源,建立专门的部门,规范地、有计划地对相应机构进行联络,与之保持长期联系,了解国家/行业的相关政策信息、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公司相关业务部门,有计划地进行地区市场活动;及时参与同公司、公司产品有关的资质认证、入网许可等工作,一方面宣传企业技术、产品,另一方面为一线市场业务人员提供高层商务支持。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这样一个不以利润为考核指标、而以他们配合各业务部门签下了多少合同为考核指标的部门存在,可以为公司节约、创造多少财富?
二、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调整
说到这个问题,我很有点自己在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过,从我这样一个“曾经的中管”的角度来看,也许与一些人的看法很有一些差别了,因此也不妨一叙。
1机构调整的频率
当我到其他公司去应聘的时候,有人问我“你也算是托普曾经下文任命过的高管,那你如何看待托普三个月一变的机构调整?”业界许多人都认为:托普是个“很奇怪的企业”。
是的,在IT界,不断的更新是需要的,但对市场人员三个月就调整一次的做法,我私下认为真的是值得商榷。
我在托普的时候也常对自己部门的员工说,公司的制度就是为了增加大家的责任感、紧迫性,所以大家应该将压力变成动力,认真做好工作。可是从内心来说,我直到今天还记得:2000年年中时,宋总要求每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当面汇报今后的发展规划、产品市场预期;然而就在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市场调查、认真准备,提交了一份连自己都感到鼓舞的报告后,事业部撤消了,人员分流了。可是到2002年,我们当初的规划、预测被一一证实,前期市场投入也终于见到了一些回报,而当时事业部的人,却只剩下一个人还在公司从事该行业。时过境迁,可当初的战友们再聚首时,每每说及此事仍不甚唏嘘。
当然,这只是很片面的一个事例;但推而广之,纵观公司上下,市场业务部门的中管人员中,有几个是有两年以上当地本业务从业经验的?大家都知道:市场人员是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培育市场,第三年才能开花结果,试问:一个负责人连两年的当地工作经验都没有,如何谈得上拓展新市场?
《托普检讨》 无事可做的“软件工程师”们《托普检讨》 无疾而终的“反省”运动(3)
2公司中层业务骨干的培养与保护
说到了市场管理,就不得不说说公司的“中管”和“资深员工”了。
记得主席曾在大会小会上很多次地提到“中层管理人员是公司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