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民以何食为天 >

第12章

民以何食为天-第12章

小说: 民以何食为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美容院、整容院的出现迎合了男男女女重视形象、包装的心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人造美人不断出没在大街小巷的同时,食品“整容”也成了市井坊间的招摇品。
  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和松门镇是全国有名的虾仁生产地,那里的虾仁大都黄里透红,很是诱人,但在诱人的背后,隐藏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据当地从事虾仁等海产品加工的一位老板说,虾仁加工工序并不复杂,先将收来的鲜虾经锅里煮熟,再晒干、去壳后就成了虾米了。而煮虾是虾米加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煮出的虾颜色好不好看都是大有门道的。
  门道就在于加入锅内的红色粉末,这种红色粉末在同一锅里还要反复添加多次。颜色加上去烘干之后,两三个月颜色都不掉。这个地区的加工户几乎家家都在使用这种红色粉末。许多农户多年来一直从事虾仁的生产销售,已形成比较庞大的产供销一条龙网络。据检测,这种红色粉末学名叫“亮藏花精”,俗称“酸性大红73”,主要用于木材的染色,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有强致癌性。
  山东平邑县地方镇是当地有名的“水果之乡”,一些不法罐头厂家用低廉的价格将没有成熟的草莓、桃子、杏买来用作制作罐头的原料。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在新超罐头食品厂看见为了使草莓看起来新鲜,工人往盆里加入山梨酸钾防腐,添加高锰酸钾杀菌,这样浸泡后,便被简单装瓶,为了使颜色鲜艳,工人们开始往瓶内灌一种红色的液体,用胭脂红着色,青草莓便成了红草莓。而白桃制成黄桃罐头的过程则更令人发怵,先把发白的桃子放入大铁槽里用工业火碱去掉青皮,再在布满密密麻麻苍蝇的浸泡池里浸泡后,倒入放入柠檬黄和日落黄等染色剂的锅里煮一下,白桃就变成黄桃了。之后添加了糖精、甜蜜素的罐头便制成了,胡乱地贴上出厂日期后发往全国各地。
  外表光鲜漂亮的年糕通常更加受消费者的青睐,但被美丽的外表掩盖的往往是非法加工所潜藏的危险。上海黄埔区徽宁路上的一家年糕加工点,使用硫磺粉熏蒸年糕延长保质期,用工业漂白粉漂白,甚至使用廉价的工业保险粉使年糕“光鲜诱人”。据这家小工介绍,并非他们一家使用硫磺粉熏蒸和保险粉,其它加工厂也一直在使用。
  近日,因篡改过期速冻食品生产日期,改头换面重新上市出售的“海霸王甲天下”在南京销售的所有速冻食品被当地卫生质量监督所全面查封。在南京被爆出篡改生产日期的海霸王就是用钨丝清洁球擦掉快到期或已过期的生产日期,然后打上最新的生产日期上市出售的。面对如此境况,消费者不得不质疑,可以任意涂改的生产日期和没有生产日期有什么区别。这样标注生产日期的食品老百姓怎么能吃得放心。而且,超市在大量出售的散装水饺和汤圆以过期食品充“新鲜”食品的漏洞更大,厂家只要将商品撤下货架再重新送到超市,冒充最新生产的食品销售。
  6月1日,类似的一幕在江西南昌重演。眼看库存饮料的保质期的最后期限临近,黑心商家竟然用香蕉水等稀释剂将饮料罐罐底的生产日期抹去,并重新为饮料冠上一个新的“生日”,如此一改,江西省商业糖业公司食品仓库内的三万多“核桃露”饮料的保质期又足足“延长”了13个月。
  许多消费者常常提出疑问,为什么过期的食品没有得到销毁,反而由厂家回收重新流向市场?到底由谁负责销毁过期食品?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此时又在哪里?
  食品生产怪事可谓多多,鲜橙多饮料加工厂不见任何橙子的影子,反而在鲜橙多的配料房里找到甜蜜素、香精等近10种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染色剂。这是在2004年4月在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汇发饮料厂见到的。这些饮料都是用自来水和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勾兑而成的,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都超标。
  更令人诧异而恐惧的是打着“无公害”名义的所谓“绿色茶叶”喷洒的竞是高毒农药。安徽省郎溪县盛产茶叶,十字镇茶园最集中,其中,属于宣郎广茶叶总公司的十字铺茶场就有两万亩,是全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央视记者在走访了十字铺的十几处茶园,都发现了茶园承包户在使用甲胺磷、甲基1605等高毒农药。在茶厂里记者发现工人往茶叶里混进糯米粉,目的使又大又厚的鲜叶卷曲,迅速使茶叶成形。在宣郎广茶叶总公司第三精制茶厂里发现,往茶叶上喷的米浆却是黑的——茶叶末子,茶叶末子也可以卖到成品茶的价钱。
  “假奶片”、“奶片奶粉造”、“奶片无鲜奶”——这些国内奶片市场接连出现的质疑声音,给这个中国乳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泼了一盆“冷水”。目前,经销商对奶片经营信心下降,部分城市超市奶片开始下架,并要求出示相关营养证明,重庆地区要下架奶片产品,广州地区消费者拿已购买的奶片向经销者退货、索赔等等。
  近日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分别对熟肉制品、罐头食品进行检测,显示熟肉制品的合格率为75%,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使用国家禁止的苯甲酸或山梨酸含量超标;食用菌罐头半数不合格,合格率为54。5%,番茄罐头合格率为66。7%。抽查中发现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质量问题较突出,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77。8%。8月6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北京市生产的碳酸饮料进行抽查的结果,共抽查北京市29家企业生产的碳酸饮料30种,合格18种,抽样合格率为60%。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是酵母菌和菌落总数超标、二氧化碳气容量不符合标准。
  江苏省近期对543个裱花蛋糕加工企业(商务、超市、专卖店)进行了专项检查,抽检的113份裱花蛋糕中,仅有65份合格,合格率为57。5%。为此,江苏省卫生监督局发布了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消费警示公告。
  在湖南,老百姓大都有用坛子腌泡菜的习惯。而剁椒鱼头这道菜几乎是所有吃湘菜的人必点的用泡菜烹制的佳肴。然而湖南岳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支队日前捣毁了该市湘北市场的一个腌腌制泡菜的作坊,在不足60平方米的地面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80多个黑色塑料袋,而用来腌制泡菜的盐水中,竟然还漂浮着黑色、白色的类似蛆状的死虫。
  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及时查封了设在西郊冷库内的两家销售、仓储“钱江牌”萧山萝卜干的个体批发商,并查扣了25吨1300余箱即将销往京城星级酒店的劣质“钱江牌”萧山萝卜干。这些萝卜干苯甲酸钠含量超过国家强制标准5至7倍。
  4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4种增白剂超标严重的产品,分别是:陕西西安秦老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秦老大”牌特级精品面、上海美点制面有限公司生产的“美点”牌强力拉面、江苏南京创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寿桃牌”荞麦面、“寿桃牌”家常面挂面。同时还公布了2004年第一季度白糖和红糖质量抽查结果,4种问题比较突出的白糖产品,它们是:海南海口琼山美安糖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荔花”牌白砂糖、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福隆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长宜”牌绵白糖、云南云县幸福糖业公司生产的“幸舞”牌白砂糖、云南华宁八方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无商标白砂糖。主要问题是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糖分含量不足、杂质太多、标识标注不规范等。
  
  笔者为了采访国内首批自主研发出“瘦肉精”检测试纸条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西中德大地生物有限公司,曾在当地逗留几日,发现仅省会南昌市的食品安全情况就不容乐观,下面便是笔者摘录当地几家报纸的相关报导:
  《南昌晚报》5月18日报道,南昌蛋糕店随意更换面包生产日期、把快霉变的面包制成小饼干,更有甚者,将中秋节没卖出去的月饼“去皮”后馅料再利用,从月饼转到面包上,制成廉价的水果面包。同时,劣质芝麻经色素加工或用工业染色剂进行“包装”制成的“优质黑芝麻”,现在已显现南昌农贸市场。
  《江南都市报》报道2004年7月9日,九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就端掉4个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窝点:用焦糖色素、甜蜜素等原料制成百事可乐、鲜橙多等饮料;用潲水油加工豆制品;在卤菜中添加品红甲苯酸钠等化学药品;腌菜使用硫酸和氢氧化钠,蛆虫绿毛布满腌菜。同天,抚州市一举捣毁两家生产黑窝点,查获由废旧瓶子灌装的假冒“香港天域酱油”120余箱、1440余瓶;收缴在阴暗的卫生间内灌水的假冒“北京特丽洁纯净水”60余桶。
  《南昌晚报》7月16日报道,南昌市福山巷菜市场的猪肉经营户熊女士,从指定屠宰点买来的,盖有公章、检疫证明齐全的猪肉竟然是“黄膘肉”。这种肉不能食用,否则,会出现腹泻、恶心等症状。
  《江南都市报》7月27日报道,记者在南昌20多家菜市场均发现了垃圾肉在出售,这些猪乳房(乳腺)、带有淋巴的猪肉和带着血水的脏兮兮的“边角料”大部分由小餐馆收购,或者用来做猪油生意,或者与好肉混在一起绞成肉馅,用来做包子馅或饺子馅。
  江西质量技术监督局7月分别对食用植物油、酱油、冷冻饮品等产品进行了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食用植物油合格率为88。7%,花生油产品仅六成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溶剂残留量超标;黄曲霉素超标;酸价超标。酱油合格率为64。0%,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氨基酸态含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偏低;铵盐不合格。冷冻饮品两成不合格,其中冰棍合格率仅为63。6%。主要问题是大肠菌群超标;蛋白质、脂肪不达标;理化指标不合格;产品标签问题多。
  最为严重的是以江西共青城而闻名的“煌上煌”集团公司的卤制品,连续在南昌市和丰城市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导致几百人住院抢救治疗,使得“煌上煌”这一闻名全国的名优产品在当地谈虎色变,相关连锁店被职能部门责令关门整顿。
  在“6?22”食物中毒事件后,经过十多天的紧张调查,南昌市有关部门已向社会公布了“6?22”食物中毒的真正原因——“煌上煌”代销店由于端午节进货量过多以及没有较好的消毒设施而导致金黄色葡萄菌的繁殖产生毒素。
  随后,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疾病控制中心、青山湖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督下,“煌上煌”集团将引发“6?22”食物中毒事件的郊县5家代销店收回封存的1000余公斤价值12万元的产品,在南昌市桃花洲集中进行了公开销毁。一份市场问卷资料显示,有52%的消费者希望“煌上煌”尽快通过整顿验收后恢复营业,但也有18%的消费者对购买“煌上煌”的产品产生了害怕和担心。就此事件,“煌上煌”集团主席徐桂芬代表“煌上煌”集团向市场和消费者郑重承诺:公司对所有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追溯制,不仅对产品负责,更要对消费者负责,诚信是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公司时刻警示全体员工“食品安全大于天”。
  在笔者临别当天的《江南都市报》上,7月24日头版头条以“本报独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