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1-精神生活·思维-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言语——tacitesecumrationare(无声地自我推理)的活动——最终屈服于在日常现象中呈现给我们的感官的东西;理性需要是解释——logondidonai,希腊语的说法更精确——可能发生或可能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这种需要的原因不是求知欲——需要也可能通过已知的和十分熟悉的现象产生——而是对意义的探索。事物的纯粹命名、词语的创造,是人占有世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亲近世界的方式,我们每个人毕竟是作为一个新来者和陌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精神生活·思维》 第二章语言和隐喻(2)
关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相互关系的这些讨论使我们认为,无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但这些讨论显然不适用于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书面文字、而不是口语,因而思维本身不是无声言语、而是心理表象活动的文明。这就是中国的情况。中国哲学能与西方哲学相提并论。在中国哲学中,“词语的力量是由书面文字,即形象的力量支撑的”,而在字母语言中,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文字被认为是第二位的,只不过是一套约定的符号。从这里开始的以下部分,我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马塞尔·格拉内的大作《中国的思想》([LaPenséeChinoise]巴黎,1934年)的第一章“语言和文字”。我使用的版本是ManfredPorkert的最新德文版:《中国的思想:内容,形式,文字》(DaschinesischeDenken—Inhalt;Form;Character),慕尼黑,1971年。在中国人看来,每一个字都能形象地表示我们叫做概念或本质的东西——据说,孔子曾经说过,表示“狗”的汉字就是狗的完美形象,而在我们的理解中,“无任何形象适用于(一般的狗的)概念”。“形象不能到达概念的普遍性,对所有(的狗)都适用的那种普遍性。”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180。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关于图式化的章节中阐明了所有西方思维的基本假定之一,在他看来,“狗这个概念意味着一个规则,我们的想象力能根据它来普遍地描绘出一个四足动物的形状,而不局限于经验向我们呈现出来的任何一个特定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我能具体地描绘出来的任何可能形象”。他补充说:“我们的知性的这种图式化……是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艺术,它的实际操作方式难以被我们发现,难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同上书,B180—181。
在我们的讨论中,这段论述的意义在于:我们的精神与不可见事物打交道的能力是日常感官经验所必需的,我们依靠这种能力把狗当做狗来认识,不管这种四足动物表现为何种形状。因此,在康德的意义上,我们应该能“直观”从未呈现给我们感官的某个物体的一般属性。因为这些先验图式——纯粹的抽象——康德列举的“象形文字”和汉字,也许能最好地被理解为是表意的。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是“抽象的”和不可见的东西,在中国人看来是具体的和可见的,因为它体现在象形文字中,例如,两只手拉在一起的形象表示友谊的概念。中国人用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词语思维。这种形象思维始终是“具体的”,不可能是推理的,能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思想,但不能解释本身(logondidonai);在两只手拉在一起的象征中,对典型的苏格拉底的问题“什么是友谊”的回答已经具体可见地呈现出来了,通过形象得以组合在一起的真实联想,“象征释放出一系列完整的表象”。在大量的组合字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例如,表示“冷”的字符“与使人想到寒冷天气的所有概念”和防冻御寒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即使诗歌能被大声地朗读,也仍然在视觉上影响听者;听者不在意他听到的词语,而是在意他回忆起的符号,以及符号所明确表达出来的视觉形象。
具体的形象思维和我们借助于词语概念的抽象思维之间的这些差异使我们思绪万千——由于这方面的知识有限,我不能充分地讨论它们。这些差异之所以使我们思绪万千,是因为我们在这些差异中清楚地发现了我们与中国人共有的一个假定:对人类活动来说,视觉无疑是第一位的。正如我们即将在后面看到的,在西方形而上学及其真理概念的历史中,这种优先性确实是决定性的。使我们区别于中国人的东西不是nous(理性),而是logos(语言),我们必须用词语作出解释和证明。所有纯粹的逻辑思维过程,例如,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和从特殊到一般规律的归纳推理,都提出这样的证明,这一切只能借助词语才能完成。据我所知,唯有维特根斯坦认识到象形文字相当于在视觉比喻中被理解的真理概念。他写道:“为了理解一个命题的本质,我们应该考察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用形象表示它所描述的事实。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字母文字并没有失去形象描绘的本质。”《逻辑哲学论》,4。016。最后这句话当然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就我们所知,不容置疑的是,如果希腊人最初不借用和改造腓尼基字母,那么就不可能有哲学。
语言——心理活动不仅仅得以呈现给外部世界,而且也得以呈现给心理的我的唯一媒介,显然不像视觉适合于视觉活动那样适合于思维活动。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思维活动所需的现存词汇;所有的语言都需要从最初必然对应于感官经验或日常活动其他经验的词汇那里借用思维活动所需的词汇。但是,借用的词汇并不是随意的或任意的符号(如同数学符号)或象征;所有哲学语言或大多数诗歌语言是一种隐喻的语言,但不是在牛津词典把“隐喻”定义为“一个名称或一句形容语转用于某种在适用性方面不同的、但类似的物体的语言修饰手法”的意义上。在夕阳和年老之间不存在类比,当诗人使用陈腐的隐喻把年老比做“生命的夕阳”时,
《精神生活·思维》 第二章语言和隐喻(3)
他想起夕阳之于白天如同年老之于生命。正如雪莱所说的,如果诗人的语言是“生命的隐喻”,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它标志还没有被理解的事物关系,使这种理解永存”(着重号是本书作者所加)《诗的辩护》(ADefenceofPoetry)。。每一个隐喻都揭示“一种在不同事物中的相似性的直观”,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是一个“天才的标志”,一件“匠心独具的事情”。《诗学》(Poetics),1459a5。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相似并不是存在于不同事物中的相似,而是如同在通常需要四个项和能用公式B∶A=D∶C来表达的类比中的关系相似。“杯之于狄俄尼索斯如同盾之于阿瑞斯,因此,在隐喻的意义上,杯能被称为‘狄俄尼索斯的盾’”同上书,1457b17及以下。,在康德看来,这种使用类比和隐喻语言的说法是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思维的思辨理性呈现本身的唯一方式。隐喻把一种来自现象世界的直观给予“抽象的”和无表象的东西,而直观的作用是“建立我们概念的实在性”《判断力批判》,第59节。,因此,似乎是要取消离开现象世界这一心理活动的先决条件。只要我们的思维能满足我们认识和理解存在于显现的世界中的东西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处在常识推理的范围内,这是相对容易的;我们求助于常识推理的东西是阐明我们概念的实例,这些实例之所以是恰当的,是因为我们的概念来自现象——它们是纯粹的抽象概念。如果理性需要超越了已知世界的界限,使我们进入不确定的思辨海洋——在那里,“不能产生适合(理性需要)的直观”《判断力批判》,第59节。——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隐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隐喻实现了一种真实的和似乎不可能的“转变”(metapherein),从一种存在状态——思维的存在状态,转变到另一种存在状态(metabasiseisallogenos)——成为现象中的一个现象的存在状态,这种转变只有通过类比才能完成。(康德给出了一个成功的隐喻的典型,把专制国家描述为“一架纯粹的机器[就像一架手推碾磨机]”,因为这样的国家“是由一种绝对的个人意志统治的……因为虽然在专制国家和手推碾磨机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根据我们对这两样东西和它们的因果关系的反思,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似”。他接着说:“我们的语言充满了这类间接的表述”,这个问题“还没有被充分地分析,尽管它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同上。)形而上学的顿悟“是根据类比获得的,但不是在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完全相似的一般意义上,而是在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两种关系的完全相似的意义上”《任何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58节,CarlJ。Friedrich译,ModernLibrary,纽约,未注明日期。在前批判时期,康德本人已经意识到哲学语言的这种特殊性:“我们的高级理性概念……通常披上一件物质的外衣,以便获得明晰。”(《通过形而上学之梦解释的视灵者之梦》,948页。)。在《判断力批判》的不太精确的语言中,康德也把这些“仅仅根据类比的表述”叫做象征。《任何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59节。考察康德早期著作直到死后出版的著作中的类比概念是有趣的,因为他很早就注意到,比喻的思维——根据类比的思维——能把思辨思维从它特有的非实在性中拯救出来。在177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中,关于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他写道:“我并不十分关注我的理论的结果,因此,我不准备承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是,我希望关于无限的这种考察,尽管它包括人类知性似乎不可及的一个主题,不立即被视为一种幻想,尤其当必须求助于类比的时候。”(着重号是本书作者所加。英译本,W。Hastie译,引自《康德的宇宙哲学》[KantsCosmogony],格拉斯哥,1900年,146—147页。)
看来,所有的哲学术语都是隐喻、固定的类比,如果我们把术语放入必然能使我们想起它被第一个哲学家使用时的最初语境中,其真正的意义就能显露出来。当柏拉图把常用词汇“灵魂”和“理念”引入哲学语言——把人的一种不可见器官,即灵魂,与存在于可见事物世界中的某种可见事物,即理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必须已经听到过人们在前哲学的日常语言中使用的这些词语。灵魂是垂死者呼出的“生命的气息”,而理念或本质是工匠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在其心灵的眼睛里呈现的模型或蓝图——在产品制造完成后继续存在并能一次又一次地作为模型的一个表象,因而具有使产品适合永恒的理念世界的永恒性。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中的类比是:生命的气息之于气息离开的身体,如同灵魂之于有生命的身体。他的理念学说中的类比能以同样的方式被重建:正如工匠的心理表象指导其作业的手,并且是衡量产品成功或失败的标准,理念世界中的不可见模型与现象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和感性材料的关系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noeomai(沉思)最初是在用眼睛感知的意义上被使用的,然后转义为在“理解”意义上的精神的感知,最后成为用来表示思维的最高形式的一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