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明-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可笑的是,那个被一些历史盲或坐奴才狂们捧上天的,提着一手臭不可
闻的诗四处乱提还硬逼着人叫好的狗屁皇帝乾隆,在其80寿辰时,英国特使马嘎
尔尼带着西方军事变革的最新成果访华,包括新式天球仪、地球仪、自来火枪、
船舶模型和望远镜等29种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高的礼物,他只当“贡品”、“玩
好”收藏。马戛尔尼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观看英国使团卫队操练新式武器,福康
安拒绝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想来没有什么稀奇。”
酒徒有时候听着为这些狗屁皇帝歌功颂德的作品,就忍不住想跳起来问那些
名作家,名导演一句,既然皇帝那么圣明,怎么这么快人家的军舰就打到家门口
来了。
本书中火器的应用还会很多,但考虑到当时的科技情况,中国没有精确数量
概念的理论方法,也没有初步的化学理论,所以不敢安排那么快的发明硝棉。
同理,在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到来之前,也不敢让故事中的人发明蒸气
机。发明了也没用,因为工厂不需要,所以蒸气机形不成生产规模,中国的古代
的商人很少干赔钱的事,炼长生药除外。况且,如何控制压力,相关温度和压力
测量仪表如何生产,水的温度如何界定,速度如何控制。还有如何对大型部件进
行焊接,总之,涉及的问题太多了。
酒徒虽然在小说中让武安国改进了火铳,遵循着改进钢材质量,改进铸造工
艺,通过给排水管道的大规模应用,促进钢管铸造业的发展,因大规模加工需要,
发明车床,通过车床,促进精密原件的量产,然后才有后膛枪的诞生。这是一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贸然让蒸气机出现,中间的过程酒徒实在很难安排,所以
虽然有读者一再提示,酒徒一再不敢这么写。
接下来的章节中,武安国会有一段空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会听从周无
忧的建议,立言,即整理出一套科技入门资料。从而逐渐使科技得到普及。随着
航海家的脚步,东西方的文化开始交流,西方的古代科学和一些发明会逐渐溶入
明朝的社会,明朝的国力会进一步发展。
最近酒徒出差较多,所以更新会很慢。酒徒是搞电力设备调试的,大家看看
周围缺电到什么程度,就能想到酒徒所在的企业工作多到什么程度,也就理解酒
徒为什么没时间更新了。总之,向关注本书的人表示谢意,向提建议的人表示尊
重,向催稿者表示歉意。
又即,要送我人头马的那位仁兄,你住哪里,我路过时顺便去取。
作品前言资料与杂谈换一个思考角度换一个思考角度——回应部分读者留言
青林居士:选错题材了,酒徒兄。在明朝初期的时候,东北三省基本上是属于很
多少数民族的聚集区,而且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在那里生存发展了数百年甚至数
千年。所以,那不是一场收复故地的战役,而是侵略的意味更重一些。从商朝到
元朝,汉族王朝只不过在唐朝时期短暂统治过东北三省一次,此外就基本上没有
在那里立过足。所以,还是找一个正义性更强一点的战场吧,不然读起来会很不
是味道的。
酒徒:这场战争是历史上的确发生过的,具体应该在洪武二十年。结果是明
朝收复辽东,而高丽王朝更迭为李氏朝鲜。在明朝建国之初,因为高丽人的小动
作,导致徐达北伐失败,明朝对北方各地的大规模进攻中断,转为小规模蚕食。
说实话,战争的正义性都是相对的,在本书中,常茂等人痛恨的是高丽这种背后
抄盟友后路的行为(当时高丽已经对明称臣)。
我是一个菠萝:传令前部李中将军,带五千骑兵尾随敌军,寻机杀伤,不可
冒进“。——摘自”黑土2 “的原文。朝鲜在抗隋、唐时举国之兵不过十数万,
且绝大都为步兵。朝鲜虽然接近东北,但由于其多山地带,向来不会以骑兵为主
力,且其也不盛产马匹。以同时期日本幕府为例,一般一个城主如有三千步卒,
其骑兵数量至多在百人左右——黑泽名执导的《乱》中可见一斑。
酒徒:注意战场发生在辽东,而高丽人已经占领辽东八年,东北是个产马之
地,不然明末的女真铁骑也不会诞生。日本才是真正的缺马,黑泽明的电影环境
和本书没有可比性。谢谢参与。
雨桶:日本人也算人?“我质问上帝道。上帝脸上露出一丝羞愧,支吾半天
结结巴巴的说道,”算,算,算是吧。“我拍拍他的肩膀,”这不是你的真心话。
“上帝涨红了脸,转身欲逃走。看着他狼狈不堪我于心不忍,但我想想又心有不
甘便一把抓住他,”失手造批禽兽出来也就算了,但你也不能把它们紧挨着咱中
国人放啊!“上帝哭丧着脸,”你们中国人自己死好面子讲什么仁义,早点踏平
过去,不早没事了。“我被上帝说得咽住了,无语中……。
酒徒:日本人是人,虽然日本人对中国充满敌意。但尊重你的对手才能打败
你的对手。此外,虽然酒徒从来不买日本货,但如果有日本人友好的给我一个微
笑,我也会还他一个微笑。酒徒所说的人人平等,包括世界上的所有种族与民族。
童子军: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沈阳附近不可能出现3 万以上女真士兵的
可能性,也不可能有对女真人进行所谓“屠杀”,女真人与蒙古族同是游牧民族,
打的是游击战。第二代枪即火门枪出现在十四世纪中叶的意大利。黑泽明导的《
乱》中有个场景:三排火绳枪士兵躲藏在树林中向外面连射,打死N 多冲击中的
骑兵;甲午海争之后朝鲜的东学党与日军在牛金峙之战大败,日军无一死亡,其
就是凭借近代枪中的“后装连发枪”打赢的。
酒徒:洪武十三年,辽阳附近可能出现3 万以上女直,不是女真。明代学者
秉承了汉族学者的一贯传统,不喜欢考证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别,用女直通称关外
除蒙古外的所有少数民族。这和后来的建州女真(清朝的祖先)没有任何关系。
关外少数民族基本上男人全是战士,“胡儿十岁能骑马”。另外,本书没有写屠
杀,也不打算写屠杀。如果你等等下一节的内容,就会看到民族和解的开始。当
然,更欢迎你加入vip ^_^。谢谢关注本书。
姑苏朱二:爱国贼是指义和团、皇道派军官或者忧国骑士团那种也算忧国志
士但是所为对国有大害的人——为恐怖主义叫好的人还不够资格。争霸世界也好,
显示意志也罢,需要的是可信的实力,不是靠残暴!相比人民的生命,不现实的
信念一钱不值,只有自身安全的人才会叫嚣哪怕没有胜利的可能也要玉碎——如
果要人信服堂堂一战或者显示成果都好,但是靠杀戮决无可能。最后,如果可以
请你看着最近那些赤身露体被杀的俄国孩子的照片,看着侥幸生还的孩子惊恐的
眼神,再写一篇吧,如果你还可以写出来,我送你两个字——“人贼”!
酒徒:酒徒一直认为,美国人是人,而在历次美国发动的战争中数以万计被
“误杀”,“误炸”,“虐杀”的其他国家的人也是人,大家有同样的生存权力。
我想这点不用我再举越南、朝鲜、阿富汗上的例子,多少平民至今还沉冤未雪。
同样,俄国孩子也是人,但就是有一个国家不肯承认是恐怖分子所为,宣传为民
族矛盾。酒徒那篇文章只是想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恐怖主义,是谁先种下
了仇恨的种子。酒徒建议大家换一个角度,先放弃道德上先入为主的谴责,假设
自己是一个阿拉伯人,会怎么看美国。再假设自己是美国人,如何看穆斯林。另
外,酒徒欢迎你和我探讨,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前提是
不要用侮辱性的语言,无论你是什么观点,什么身份,记住,酒徒认为自己和你
是平等的。
jack_jack :这个。原来是你写的。虽然经典。可是。我觉得,这世界如果
有规则,总比没有规则来得安全一些。虽然,规则是由美国人定的。可是,起码,
我们在这个规则下,可以有能力自卫。如果象拉登那样。估计,我们就惨了。
酒徒:如果美国打着保护台湾的名义进攻中国,你有能力自卫吗?美国人会
认为他们的国家错误而反战吗?越南战争是因为看不到获胜的希望而反战,不是
认为他们的战争不正义。至今,美国人依然认为他们发动朝鲜战争是为了防止共
产主义的扩散。当中国遭受非典的时候,美国人的网站上最刺眼的位置,一个肺
部的阴影掩盖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旗,我看到时曾经泪流满面。我们不需要仇视
美国,但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执,没有任何道义可言。
周日游鱼:《明》是一部相当“主旋律”的书,看到现在有种不太相信的感
觉,能否在其中加入阴谋、恐惧、背叛等元素呢?
酒徒:慢慢看,后面更精彩。谢谢关注。
电器水晶:但是没有美国世界会更加糟糕。
酒徒:不一定,美国没诞生前世界并没灭亡。我们需要和平,但如果这个和
平需要当奴隶和带枷锁来忍受,我们还需要吗?
to天苍苍野茫茫:塞外酒徒,但是后来发现全国的酒都不错,所以就改成酒
徒了。
To红鹰天下:酒徒也想快点更新,问题是酒徒还要挣钱吃饭,买酒,支持一
个家。谢谢关注。
作品前言资料与杂谈关于倭寇-答部分读者提问倭寇――答部分读者提问谷
雨居士:历史军事类小说多以爱国为主题,本书似乎也一样,可是有几处觉得费
解,可否帮忙解答:第一,按本书所述,当年的倭寇中其实多是扮成倭寇的中国
海盗,是不是说戚继光消灭的倭寇中其实大多也是中国人?第二,平定辽东后给
女直人提供很多优厚的条件,而且大力压制作为传统盟国的高丽,使女直人有可
能更快建立更为强大的清朝,这有点得不偿失吧?第三,朱元璋当年杀大臣是因
为他们有造反的能力,难道武安国说那些人没有造反朱元璋就会罢手?而且朱元
璋让自己控制不了的军队来护卫宫廷安全,太离谱了吧?请指正。
酒徒:感谢关注,关于倭寇问题,其实早就讨论过,明朝早期的海盗主要是
张士诚,方国珍的旧部,不愿接受朱元璋的招安而形成。期间,日本国因为内乱,
在寺院和贵族的支持下,到中国沿海掠夺。有时扮作来朝贡的使团,有时直接对
岸上发动攻击。日本的《太平记》中,对上述情况有集中而生动的描述:四十余
年间,本朝大乱,外国亦不安宁。乘此动乱,盗贼四起。山贼当路,旅客不敢穿
行树林;海盗出没,商船忌遭其手而避之。贪婪无厌之浪汉,结群聚伙,占据沿
海岛屿。驿站无驿站之长,关卡哨所形同虚设。最后,盗贼备置数舟,拥向元朝、
高丽之港口,劫掠明州、福州之财宝,焚毁官衙、寺院。元朝、三韩之吏民,为
防此寇而内迁,各国濒海之郡县,已荒芜人烟。
无需再做任何说明,这段文字记载,已经把倭寇滋生的基本原因、劫掠范围
及其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