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邪主 作者:水雷汐九 >

第39章

邪主 作者:水雷汐九-第39章

小说: 邪主 作者:水雷汐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你怎么了?”

    兰婷觉得加诸自己身上的压力突然消失了,她急切地扑向莫野,却在半途中被白衣女子一把拦住。不等她挣扎,白衣女子便将她挟了起来,飞身腾空跃向另一幢大楼楼顶。莫野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的身躯渐渐投入城市的夜景之中,直到从他的视线里消失。

    “放心,慢则两年,快则半载,你妹妹将回来……到那时,她将远远超过你了……”

    悠悠的声音传入莫野的耳中,这让莫野焦急欲焚的心微微平静了下来。

    “我会等着,而且,我发誓,我终有一日会将他加诸我身上的屈辱返还,不但因为你掳去了婷婷,而且因为你伤害了我尊严!”

    在内心深处,莫野抑制住自己流泪的冲动,暗暗发出誓言。
正文 四十二、求贤(上)
    在那个白衣女子离开近十分钟后,莫野才恢复了行动能力。

    这十分钟对他来说是极为漫长的,简直漫长如一个世纪。但当他恢复自由之后,他没有疯狂地追向那个白衣女子,事实上,那白衣女子与兰婷都已经从他视线里消失很久了。

    修练《太一经》有得以来,他第一次这么充满无力感,他第一次意识到,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自己根本无法保护自己,更别提保护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人。

    必须拥有更强的力量,不仅仅是暗能量上的,也是经济上的,自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莫野蹒跚着在安昌的街道里走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时候,他才回到住处。

    要忙的事情多着,要替兰婷去学校请假,这需要编一个好的借口。要查看沈强送来的安昌市大小官员们的隐私档案,寻找北斗的新目标。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应付刘慧之类的学生会头头脑脑。要跟施同学习编程,掌握最新的编程技术或者上网玩游戏。关注江南速实的发展,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莫野整个人都象机器一样满负荷运转起来,他想用工作的忙碌使自己忘记与兰婷的离别之痛,忘记从那个白衣女子处受到的刺激。

    “操,学期终于要结束了!”

    同寝室的人偶尔来他住处看他,当然,何立勇是例外。在兰婷被带走的第三天,施同与唐云、李淳林又来看他,实际上这三个家伙是来蹭饭的,这一点莫野心知肚明。但是,除了施同成为他的伙伴外,唐云与李淳林人都还不错,与他也算挺谈得来的,因此莫野对于他们还是欢迎的。

    “是啊,奶奶的,大学生活,不过如此。”李淳林一面看着电视里的NBA转播一面搭茬:“听说没有,商业贸易学院的人又开始闹事了。”

    商业贸易学院是江南大学开设的一个分院,招收了数百名高考落榜身,当初江南大学承诺发给他们江南大学的文凭,但当这些学生到了大学四年级即将面临毕业时,他们才发现江南大学的电子学籍里没有自己的名字,进一步追查才知道,校方在他们毕业时不可能发放教育部认可的“江南大学本科毕业证”给他们,而只能发结业证之类无须教育部认可的证书。为此,愤怒已极的学生这个学期三次闹事,几乎将校园都给砸了,幸好地方政府介入得快,事态才平息下来。

    对于这件事,莫野也有所耳闻,因为商业贸易学院是江南大学的分校,校址与本部并不在一起,所以事情没有波及到他们这里。因此,听到李淳林说起这件事情,莫野摇了摇头:“不是被地方政府平息了吗?”

    “哪有的事,地方政府又不能替学校发毕业证,学校惹出来的麻烦,地方政府能做的就是让双方冷静下来谈判而已。”

    施同摇了摇头,发表自己的看法。自从某个无良学者发表有关“教育产业化”的谬论之后,各个高校真将教育当作一门生财之道来搞,搞出问题来了却将责任推给地方政府。

    “真他妈的乱来,去年抓了不少高校招生腐败的事情啊,我看我们学校也该抓几个!”

    唐云的话让莫野心中一动,自己是否也该让北斗介入此事?

    “听说这次是商业贸易学院的一位教授带的头呢,老头子很顽固,说学校既然做了承诺,就该办到,否则就是没有诚信,没有诚信,怎么谈教书育人。”

    李淳林补充了一句,这一句引起了莫野的注意,竟然是一位教授带头搞这件事情,那么这位教授的日子只怕也不会好过吧。有的时候,凭良心办事,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啊。

    “老头子会给自己惹麻烦,你没听说过吗,有个中学老师带头反对学生补课,结果被学校停职了。”唐云摇了摇头:“好人不长命,祸害几千年,这个年头,不懂厚黑学怎么生存。”

    “知道那老教授的名字吗?”

    莫野问了一句,李淳林挠了挠头,想了半天才道:“忘了,不过在网上有他的一张照片。”

    “施同,让李淳林找找那张照片,这么有个性的老头,我要好好瞻仰一下。”

    莫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但只有施同发现了,施同知道他对这个老教授起了兴趣,因此将电脑让给了李淳林。李淳林进入一个论坛,很快找到了那张照片:“喏,这个老头,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

    “一样啊。”

    唐云点了点头,莫野却没有作声,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电脑屏幕上,那是一张老人举着牌子的照片。

    “学生并非摇钱树,学校不是菜市场!”

    照片上戴着眼镜穿着夹克的老头大约将近六十岁了,他举着的牌子上写着这样一句标语。

    就是他了。莫野心中暗想。
正文 四十二、求贤(下)
    卫杨教授是教中文的,在江南大学任教三十余年,见过不少出类拔粹学生,但象今天来拜访他的学生这样的,却从未遇上过。

    “卫教授,我叫莫野,他叫施同,我们是计算机系的。”莫野与施同是直接登门拜访,听说是来向卫教授请教问题的,一脸紧张的卫师母才放他们进了家门。见到卫杨教授后,莫野的态度甚为恭敬。

    “唔,计算机系啊。”老教授只是一笑,学计算机的来请教中文教授问题,这样的事情很少有,这两个孩子只怕另有所图吧。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如果是计算机方面的,那就问道于盲啦。”老教授在一笑之后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这让莫野稍稍修正了一下对老人的评价,这老头虽然耿直,但并不拘泥迂腐。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溲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莫野张口便说道,这一段古文听得施同怔了一下,没想到莫野肚子里竟然还有这些东西,他静下心,听莫野又说道:“卫教授,这句话何解?”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老教授眼前一亮,似乎是被莫野的话挠中了痒处。

    莫野的问话与卫杨教授的回答都源自《尚书》,莫野之言是说一个人若只是深思熟虑求贤用善,只能够让自己名声显扬而不足以感动他人,只是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只能感动民众却不足以教化他人。他用这一句问卫教授,言下之义便是问如何才能教化万民。卫教授则回答道,只有教育才能移风异俗化育万民。

    两人一问一答间,卫教授已然知道莫野是为何而来了,这个计算机系叫莫野的学生,大概是来同自己探讨教育的作用的吧。

    “韩昌黎以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莫野又引用了韩愈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卫教授认为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传道者?”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卫杨仍然从《尚书_学记》中寻了一句来回答,他这句之意是指,君子知道了教育兴废的规律才能够为人师表,教学时重在启发晓喻,善于引导而不强迫,刚正严肃却不抑制其个性特长,启发引导却不将结果和盘托出。

    “那么,卫教授以为自己现在能做到这些么?”

    连问了两句之后,莫野的口气终于变得硬朗了。卫杨苦笑了一下,这个学生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留,他叹了口气:“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莫野笑了笑:“卫教授,如果给你‘能为’的条件与机会,你愿意大干一场么?”

    卫杨脸色微微一沉,这个叫莫野的学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啊,竟然与自己谈这个,不过,他对于教育倒是真心关心的,从他的眼神中便能看出,他是很郑重地在同自己谈这个问题呢。

    “莫野同学吧,你说的‘能为’的条件与机会,指的是什么?”

    “一所完全的学校,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将来有可能的话,甚至包括大学!”莫野的声音猛然增高起来:“您当校长,用百年树人的精神与毅力,创建一所真正的培养人才的完全学校!”

    “用百年树人的精神与毅力,创建一所真正的培养人才的完全学校?”

    在心中将莫野的话重复了一遍,卫杨心中一阵激动,这确实是他一生的梦想,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实在是太困难了。

    难就难在一个钱字上,这样的学校,不是区区几百万上千万能建起来的。

    卫教授叹了口气:“莫野同学,你知道这个条件与机会,需要多少投入么?”

    “投入的问题我来解决。”莫野猛然站了起来:“我是江南速食的董事长,只要您同意,我们立刻可以签一个协议。”

    “江南速食的董事长?”

    听到这几个月来风光无限的本省明星企业的董事长就是自己面前的这个少年,卫教授第一个念头就是不相信。那些大学生创业的事情,不多数发生在国外么,而且是发生在那些高技术的行业里,象快餐这样的传统行业,一个普通大学生想闯出一片天地来,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莫野坚定的目光让卫教授又不得不相信。拥有这种目光的人,确实是能够做成大事的样子啊。

    “我相信你是江南速食的董事长,但是,仅凭江南速食的实力,我担心还是不够。”老人摇了摇头:“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教育是一个赔钱的过程,江南速食不可能长期撑下去。”

    “这个问题,我有办法解决,而且,我们完全能让学校实现自给自足。”莫野吸了口气,缓了缓神,他知道能否说服老头,关键就在这个让学校自给自足的方法上了:“比如说高中,作为私立学校,我们可以实行一校两制。”

    “一校两制?”

    “对!”莫野将自己的想法详细解释了一遍,大致就是对于那些拥有巨大潜质的实行卫杨的那套教育方式,而对于那些家中有钱盲目想挤入名校寻求名师的,则征收较高的学费与赞助费用。末了,莫野补充道:“卫教授,我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因此我们会逐步减少这种收入,成立专门的投资基金,当投资基金的回报足以维持学校运转时,我们就完全彻底地废弃征收高学费与赞助费。”

    他的回答很坦诚,既没有盲目地承诺,也没有唯利是图,因此卫教授心中动摇了。莫野知道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给卫杨教授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之后,他便告辞离开。尽管没有立即同意,但卫杨教授对于这个拥有与众不同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