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舞蹈史 >

第3章

中国舞蹈史-第3章

小说: 中国舞蹈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舞之风普遍流行。其中楚国巫舞最有代表性。位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信巫
好祠,歌舞娱神。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就是根据楚国民间祭祀乐
歌素材创作而成。《九歌》祭祀了11 位神,有独舞、群舞、歌舞和伴唱等场


面描绘,从中反映出当时楚国巫舞活动及其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雅乐舞失宠之后,代之而来的是从各
地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表演性舞蹈,为统治阶级所喜爱欣赏。在这种发展趋
势中,各地优秀乐舞艺人涌现并集中在贵族之家和诸侯后宫。诸侯及贵族阶
级在王室权力削弱、自己的势力增长的现实中,抛弃原有的理性及伦理道德,
进而追求感官享乐,“耳目极欲声色之好”。在统治阶级范围,一般都受过
乐舞训练,宴饮歌舞、自娱而舞的风气普遍流行。这一时期,“女乐”“倡
优”队伍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了舞蹈的发展。舞蹈艺人技巧水平都很高。史
籍记载,燕昭王时,“广延国”舞女旋娟、提嫫身怀绝技,擅长表演舞蹈《萦
尘》《集羽》《旋怀》,她们身肢柔软,体态轻盈,在铺上四五寸厚香屑的
席上跳舞,竟“弥日无迹”。关于这一时期舞蹈及技巧的发展状况,可从史
籍记载和出土文物中窥见一斑,长袖、细腰是舞人的特征,抚琴、跕屣,扭
转腰身,飘逸轻盈是舞蹈的特点。

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声色歌舞的沉醉,还表现在外交场合和政治斗争
中,歌舞艺人被当作工具使用,以达到政治目的。比如,接待宾客表演乐舞,
赠送舞人乐器;战争中以赠送舞人乐工求和;在政治场合,以乐舞表达政治
愿望和政治态度;以不合礼的乐舞表示政治挑衅和政治进攻;乐舞馈赠上奉
下赏;以歌舞讽喻时政等等。当时齐国因怕鲁国强盛,挑选数十名歌舞美女
献给鲁国,使鲁国君臣沉醉女乐,荒废政务。秦穆公因怕西戎强盛起来,献
给戎王从未见过的中原女乐歌舞,致使戎王沉迷女乐而不理国事,最终被秦
国活捉。

这一时期,乐舞文化交流很活跃。西周《六代舞》就是一次各族乐舞大
融合。周王室的乐舞机构中,有专人掌管兄弟民族歌舞,比如,“旄人”(乐
官)掌管散乐、夷乐。“■■师”掌管东夷“■乐”,“鞮■氏”负责“四
夷”歌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兼并战争频繁,使得这一时期乐舞文化
得到交流融合。

在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出土了有关这一时期的舞蹈文
物。比如,河南洛阳出土的舞人装饰的玉佩,河南信阳出土的绘有长袖舞人
的漆器,湖南长沙出土的漆器上的舞蹈训练图,四川成都出土的女子采桑乐
舞纹饰铜壶和宴乐渔猎攻战铜壶,浙江绍兴出土的铜乐人等等。这些舞蹈文
物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乐舞风格特征。

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阶级、不同
阶层和不同集团派别的思想学说,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各
学派在不同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
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古代乐舞思想理论也在“百家争鸣”
中,得到重大发展。其中,儒家、墨家为代表,提出了迥然不同的两种乐舞
观点。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痛心疾首。他主张
恢复礼乐制度,维护巩固西周的社会秩序。认为乐舞可以陶冶性情,移风易
俗,起到教化作用。乐舞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表露,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
的乐舞,可以调和阶级矛盾。主张乐舞用于教育和政治,赞成“雅颂正声”
“先王之乐”,反对“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歌舞。将礼乐与政刑并列为
治国手段。孔子创办私学,将贵族阶级享受的教育,即礼、乐、射、御、书、
数“六艺”,推向广大平民阶层。孔子本人由于有乐舞实践和乐舞理论两方


面卓越功力和水平,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乐舞理论,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春秋战国时期,公孙尼子的《乐记》是儒家乐舞理论代表著作,也是我国最
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乐舞理论著作。

与儒家学说相对立的,是墨子学派。墨子本人是木匠出身,其信徒多是
劳动人民,其思想观点,主要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的乐舞思想,并未
对乐舞本身进行探索,而是从当时列强争战不休,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统治
阶级穷奢极欲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非乐”思想,反对乐舞享乐。认为乐
舞并不能对社会政治和现实生活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只能加重劳动人民的
负担,使统治者和国家,走向夏桀、商纣、周幽王的下场。墨子乐舞思想,
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为前提,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作为乐舞思想,
它不具备相应的体系和全面的观点论述。墨子乐舞思想主要保留在《墨子》
一书中。

在这同一时期,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也引人注意。道家同墨子学派的
乐舞思想共同之处,都在于对乐舞活动的否定态度。但是,道家对乐舞的否
定,是从人性复归的角度来认识的。认为礼乐的产生,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及
社会的堕落纷乱。“五音”“五色”只能使人诱发情欲,迷失本性。提倡复
归无欲素朴的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道家的乐舞思想主要保留在《庄子》《老
子》。

在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这一时期,儒、墨、道等各家乐舞理论思想成果,
为这一阶段舞蹈历史发展,划上了句号。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有了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原始舞蹈,它包括了当时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奴隶社会后,舞蹈走入两条道路的发展:个人享
乐,声色追求,极尽其欲的女乐舞蹈发展与用伦理道德匡正感官声色追求的
理性化雅乐舞的发展。同时,从原始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巫舞,一直延续着,
在殷商时期是其盛期。“百家争鸣”中所形成的乐舞思想理论,对后世舞蹈
及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原始社会时期,舞蹈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原始舞蹈
与原始生活之间的关系?
2。雅乐舞产生的根源和雅乐舞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参考书目:

1。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孙景琛著:《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第二章兼容并取艺高技强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东周列国逐鹿中原的混乱局面,在“秦王扫六
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中结束了。秦始皇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主义国家——秦朝。在秦始皇实施
治国的种种高压血腥举措之时,还在咸阳大兴土木,仿照被消灭统一的其他
六国的宫殿。并将原六国的后宫美女舞人及乐器等,搜刮迁入宫中,其时“。。。。 
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秦王朝虽短暂,但它统一六
国和汇集诸国乐舞艺人的事实,为汉代舞蹈繁荣,作了很好的铺垫。

承接前代舞蹈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雅乐舞并没有在“礼崩乐坏”之后,
彻底销声匿迹,却在秦汉以来封建社会土壤中,继续沿革保持;宫廷豪门贵
族阶层蓄养女乐队伍,并由此产生的女乐歌舞表演,在新的社会生产发展和
财富积累中,继续发展扩大。除此之外,新的艺术形式和舞蹈节目,适应着
新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形成,并蓬勃发展。

一、“秦王扫六合”掀起汉舞泱泱大国气象

春秋战国以来的,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它表演艺术,汇集一起,
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这
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
舞蹈、音乐演奏、歌唱演唱等多种技艺的综合表演。“百戏”又叫“角抵”。
而“角抵”最早是民间古老的力量比赛类的竞技运动,带有戏乐的成分。在
秦朝时,发展成角抵俳优,戏乐成分增加了。后内容形式不断丰富扩大,形
成汉代“百戏”,又叫“角抵戏”,泛指乐舞杂技。汉代“百戏”具有很强
的包容性,它包括了十分丰富的表演节目:寻橦(爬竿)、走索、舞剑、弄
丸(跳丸)、吐火、吞刀、杠鼎(举重)、冲狭(钻刀圈)、燕濯(翻跟斗
越过水面)、胸突铦锋(以胸腹抵刀悬空而卧)、倒立、马术等,这是杂技
武术类的节目(见图2)。还有音乐舞蹈节目,如,(盘鼓舞》《巾舞》《舞
袖》《建鼓舞》等。有模拟鸟兽的表演《鱼龙曼衍》。还穿插侏儒、俳优等
滑稽表演。值得注意的是,“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有简单故事情
节的表演,如《总会仙倡》是表演者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在简单场景中歌
舞表演,略带情节。“百戏”中的《东海黄公》,表现了人降服老虎的故事,
有明确的人物情节。汉代“百戏”,实际上汇集了前代的和外来的多种民间
表演技艺,包罗了中、外、古、今各民族各地域精彩节目,兼容并取,合为
一体。在“百戏”中,各种节目之间的互相吸收,既使节目水平提高,又使
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促进新的艺术形式
形成,比如,人物情节的出现,意味着歌舞戏的因素产生了。

图2 跳剑舞丸图(西汉画像砖)四川羊子山汉墓出土

汉代“百戏”,广泛地流传在宫廷、贵族和平民价层中间。宫廷举行集
宴时,多用大型“百戏”招待外来宾客和使臣,以夸耀汉王朝的富有强大。
汉宣帝将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时,曾亲临平乐观,举行大型“角抵戏”表演,
以送公主远嫁。可见当时宫廷普遍欣赏“百戏”。在民间,“百戏”娱乐之
风更为盛行。《盐铁论·崇礼篇》记载,当时“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


之乐,而况县官乎?”从一般家庭,到县官,以至宫廷,“百戏”盛行,成
为全社会共同喜爱的表演艺术。“百戏”纷纭庞杂的包容性,不仅表现在内
容形式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对它的需求上。

汉代舞蹈,由于受“百戏”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盘鼓舞》是汉代
最负盛名的舞蹈,表演时,地面上置放数个盘鼓,舞者踏盘鼓而舞,完成难
度较大的动作技巧。舞蹈时,伴着音乐歌唱,姿势动作“乍续乍绝,连翩络
绎,裙似飞燕,袖如回雪”,动态“进退无差,若影追形”。其中有高难的
腰肢技巧,正如史籍所描写“曾挠摩地,扶旋猗那”“漼似摧折”,《盘鼓
舞》的形象资料,有不少保留在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上。

汉代另一著名舞蹈《巴渝舞》,最初是西南四川巴中地区板楯蛮夷的舞
蹈,因汉高祖刘邦喜爱这个舞蹈,视之为“武王伐纣之歌也”,命宫廷乐工
舞人学习表演。《巴渝舞》具有猛锐气概,据史籍记载,这个少数民族舞蹈
进入宫廷后编入雅乐,从汉代经晋代、南朝,直到唐代仍流传。

汉代舞蹈多以手、袖为容,舞人穿薄如蝉翼的长袖舞衣,腰肢纤细,舞
动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