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舞蹈史 >

第2章

中国舞蹈史-第2章

小说: 中国舞蹈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娱乐消遣,并且喜爱表演在当时看来,十分稀奇古怪的乐舞。靡靡之音
漫于朝廷,宫中集中大批艺人美女,按统治者的要求创作乐舞表演。夏桀在
乐舞享乐方面的极端追求,使得他在被讨伐时,这已是一桩很重要的罪恶。
可见当时宫中乐舞盛大豪华已达相当高程度。夏代第六王少康时,东方的方
夷氏族部落,来宾献乐舞于宫廷。第十六王发(敬)时,东夷各氏族部落再
次来宾献乐舞。这些是古代早期乐舞交流活动。

匆庸置疑,统治者阶层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造就了大批技艺精湛
的艺人队伍,创作了一些有观赏效果的乐舞,由此推动了舞蹈发展。至少在
这一历史时期,统治者阶层在乐舞传统及其道德方面的堕落与舞蹈本身的发
展,是在相悖之中的,这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

夏朝末代王夏桀,在耽于声色,荒疏政务中,被另一部落联盟领袖商汤
讨伐了。从而结束了夏朝,并由商汤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王朝。商朝建立后,随即创作了纪念商汤伐夏桀这一事件的乐舞《大■》,
以此庆祝胜利。《大■》歌颂了商汤承衰而起,救护万民。商朝后代都将《大

■》列入祭祀祖先的乐舞中。
商朝时期,是神权统治的时代。舞蹈发展以祭祀性巫舞为主要代表。大
量祭祀舞蹈记录在甲骨文中。据有关专家考证,商代有祭祀舞蹈《隶舞》《羽
舞》;有求雨的舞蹈《■舞》《■》;有奏乐而跳的舞蹈《奏舞》《庸舞》;
有击鼓的舞蹈《彡祭》;有吹奏乐器而舞的《龠祭》;有执干而舞的《伐祭》
等,还有《龙舞》《面具舞》等。由于历史久远,这些舞蹈具体内容形式,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甲骨文中还出现了专业乐舞人员“万”或“万人”
的记载。这些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商朝时期,沿夏朝乐舞发展趋势,表演性舞蹈仍然在奴隶主阶级享乐观
赏需求之中,进一步发展。铺张奢侈,其势不减。而且,舞蹈精美程度,除
了满足感官享乐之外,还包括对财富的炫耀(包括乐舞奴隶的拥有)。据考
古发现,商代用活人殉葬屡见不鲜,其中不少是乐工女乐和精美乐器陪葬坑
中。商纣王时期,奴隶主阶层对乐舞的声色追求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史籍
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喜爱“北里之舞,靡靡
之乐”,倮体男女,相逐为欢。淳朴的传统乐舞已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欣赏
要求,迷魂淫魄之曲才能使其满足。如果说,奴隶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对乐
舞的声色追求,客观上促进了舞蹈的发展,那么在商代末期,在这种放纵声
色,贪其奢华的乐舞享受追求中,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则必须以理性道德来
匡正已经滑得太远的声色追求为前提了。

三、“制礼作乐”与“礼崩乐坏”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侈,刚愎拒谏,搜括剥削,重刑镇压。人民的负
担和社会矛盾都达到极点。这种社会现象,呼唤着一位圣贤君主,来结束这
种状况。于是,周武王联合了庸、蜀、羌、髳、微、卢、濮等多个部落方国,
共伐商纣。伐纣联军,前歌后舞,士气旺盛,于牧野(今河南淇县)一战,
灭商除害。此后建立西周——强盛奴隶制国家。社会的发展,淘汰了许多部


族,而新的政权如何协调各族人民,乃是治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西周政
权吸取前代经验教训,在因袭夏商礼仪乐制的基础上,增订修改,制定了一
整套法定礼乐制度,即史书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这套乐舞制度实际上
是治国手段,以相应的乐舞制度与当时的统治秩序相结合,通过乐舞礼仪来
体现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由此规定着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之
间的上下、尊卑和亲疏关系。并以法律的性质将这套乐舞礼仪制度确定下来,
不能违反僭越。当对宫廷设立了相应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乐舞礼仪事宜。
这套礼仪乐舞的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又叫《六舞》)和《六小舞》。《六
代舞》包括:黄帝的《云门》(又叫《云门大卷》)、尧的《大章》(又叫
《大咸》)、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和周武王的《大
武》。其中,前五个乐舞皆是前代的遗存,而《大武》是周武王讨伐商纣后,
新创作的乐舞,以歌颂武王伐商的丰功伟绩。《六代舞》共同的内容特征,
就是歌颂首领和君王,赞美他们的贤德和功绩。《大夏》以上的四个乐舞,
因重在歌颂黄帝、尧、舜、禹等人,以文德治天下,因此,这四个乐舞叫“文
舞”。《大夏》以下的两个乐舞,因重在赞美商汤、周武王以武功征服天下,
故叫“武舞”。所有《六代舞》的演出仪制和用途,都是明文规定的。这些
规定从歌词、曲调、音律、服饰、动作、队列等方面,都有严密规则。比如,
天子君王用乐舞“八佾”(8 人为一佾),共64 人。诸侯、大夫、士,每一
等级用乐舞,人数都递减二佾。《云门》祭天,《大章》祭地,《大韶》祭
四方神,《大夏》祭山川,《大■》祭先妣,《大武》祭先祖。这些规则不
能更改,否则都是犯法行为。《六代舞》总体风格特征,就是规范和礼仪化。
据史籍记载,乐舞的动作姿势多为礼仪动作,诸如“正揖”“右揖”“左揖”
“俯仰”“躬身”“仰观”“叩头”“拜舞”等。舞人手执道具,文舞执龠
翟(一种乐器和一种鸟饰),武舞执干戚(武器)。舞蹈追求容貌庄严,进
退整齐,“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的风格表现。

《六小舞》包括:执道具的舞蹈《帗舞》、执鸟羽的舞蹈《羽舞》、执
牛尾的舞蹈《旄舞》、盾牌舞《干舞》、插羽饰或执雉尾的舞蹈《皇舞》、
徒手舞蹈《人舞》。这些舞蹈是原始舞蹈的继承。主要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
教材,也用于祭祀仪式。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 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
种礼仪乐舞,20 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当时的社会很
重视乐舞修养,询问小孩的年龄都以能否从事乐舞学习来判断。在贵族阶层,
乐舞修养操持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所谓“大夫无故不撤悬,士无故不撤琴
瑟”。因为历史久远,这些舞蹈的详细内容已难以考证。

西周“制礼作乐”推出的《六代舞》《六小舞》,首开中国古代雅乐舞
之先河。雅乐舞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不论身体动作、音
乐曲调和词意表达,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的表现,并被限制在理性
原则之中。《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
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在这样的
前提下,对于雅乐舞来说,个人情感表现和感官享乐,是不被纳入其审美标
准中的,甚至完全被否定。而人的理性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则被推崇。在
当对整个社会的理性精神统领下,前代纵情声色的歌舞被赶下了舞台,被历
史所淘汰。乐舞礼仪为标志的雅乐舞匡正了舞蹈历史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时期,除了《六代舞》《六小舞》以外,宫廷还有民间歌舞“散
乐”,四方少数民族舞蹈“四裔乐”,宴乐射礼时用的“弓矢舞”。有专门


求雨的“雩”祭,仪式中伴有咒语呼号和歌舞相随。有驱疫逐鬼的“傩”祭,
全国性的“大傩”一般在岁终举行。“傩”祭仪式中,有固定程式的傩舞。
在民间,有庆祝丰收,报谢神祗的全国性祭典“蜡”,又叫“大蜡八”,内
容是报谢八位主要神祗。举行蜡祭这一天,举国欢腾,歌舞宴饮。这一传统
秦代以后称“腊”,至今民间的“腊八”即是蜡祭遗风。

这一时期乐舞机构完整而又庞大。最高的官职叫“大司乐”,“大司乐”
以下,有歌唱、舞蹈、器乐及其他工作人员近1500 人。乐舞机构除了负责管
理各种场合的仪式乐舞演出外,还负责乐舞教育工作。周代君王对乐舞教育
十分重视,定期视察,奖罚分明。可以说,西周时期,已出现了我国历史最
早的乐舞教育机构。

西周统治阶级所推崇的雅乐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做为统治手段、
教育方式和审美娱乐的主要方面,同时其它歌舞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经过
一定的历史发展,又走到了转折阶段。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下,
致使西周结束。此后,东周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时期——春
秋战国时期。此时,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逐渐过渡,周王室已失去对诸
侯的控制能力,礼乐制度也随着西周王权的丧失而开始动摇崩溃。雅乐舞制
度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当作法规,严格遵守。诸侯士大夫们在王室政权被
削弱,而自己的权势日益增长的情形下,公开将天子用乐的规模作为己用。
最典型的例子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在自己的家庙中,用天子的乐舞规模,
被孔子痛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诸侯大夫僭越礼乐制度的行为
已相沿成风。同时,雅乐舞本身的发展,已在祭祀典礼仪式中,变为呆板无
生气的程式。过分强调理性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审美规范,已不能适应在新的
社会发展状况中,人们日益更新变化的审美需求。人们不喜欢观看雅乐舞了!
这种呼声首先还是来自统治阶级自己。战国初,魏文侯曾坦白地承认,自己
按照礼仪要求端冕而坐,欣赏雅乐,总不免打瞌睡。但欣赏不属于雅乐的其
它乐舞。总觉得兴奋。齐王也曾向孟子表白,自己所喜爱的并非是“先王之
乐”的雅乐舞,而是“世俗之乐”的民间歌舞。可见,在社会政治的变革中,
雅乐舞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削弱,雅乐舞自身僵化呆板的弱点也更为突出。
匡正约束人们的理性和伦理道德已在动摇。“礼崩乐坏”势所必然。同时,
已存在的地方民间歌舞,在“周室大坏,诸侯恣行”“制度遂坏”的社会动
乱之中,获得生机,即所谓“。。桑间、濮上、郑、卫、宋、赵之声并出。。”,
民间歌舞原在西周一直被官方排斥压制,那种自由纵情的歌舞不被礼乐体系
所接受,但是,社会的变革,使得民间歌舞获得发展。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歌舞的情况,在《诗经》中有不少反映。早在
西周初,王室就有“采风”制度,不少民间诗歌舞词被收集整理。《诗经》
中部分诗歌,原是舞曲歌词。这些歌词有不少是直接描写民间歌舞情态的。
如《陈风·东门之枌》《陈风·宛丘》《王风·君子阳阳》等诗篇中,直接
描绘了青年男女歌舞和相爱的场面情景。《诗经》中除了记载各地民间歌舞
外,在“雅”“颂”部分,还保留了宫廷祭祀典礼等仪式的乐歌颂词和贵族
士大夫的作乐歌,它们反映了周代雅乐舞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祭祀性巫舞也很盛行。各诸侯国虽然风俗不同,但
巫舞之风普遍流行。其中楚国巫舞最有代表性。位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信巫
好祠,歌舞娱神。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就是根据楚国民间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