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宋风 >

第534章

宋风-第534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天下隐田众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控制在大宋大地主的手中,百姓也深受其苦。而朝廷在这上面每年所损失的税赋也是一个相当可观地数字了」王静辉说道。」既然改之非常赞同方田均税法,那为何又要来此试图阻止老夫实施此法呢?」
  王安石打断了王静辉的话问道,一又炯炯有神的眼睛也盯着对面地王静辉,期待着他的回答。王静辉看着王安石,心中确实感到有些亏欠,他是多次暗地中利用了王安石。不过却不是为了给自己捞取好处,完全是为了大宋的平稳发展大宋是需要变革,不过对于一个迟暮的老人来说,像王安石这下接连不断地给病入膏肓的病人吃下烈药,其后果只能是使历史重演一遍而已,这个结果不是王静辉所希望看到的。他利用了王安石对旧有传统的破坏能力,为推行自己的措施开路,这在政治上确实是王静辉小小的」暗算」了一把王安石。不过要不是因为王安石难以合作,他也犯不着使用这种手段。」介甫先生不畏艰难诚然让在下心中佩服,不过朝中政局也会因为此沙土而产生波动,在下再三衡量之下,想来劝先生慎行!」」天下隐田由来已久。与国无益更害百姓。改之兄既然无法为方田税法补益,为了朝中某些小人张目未免不值!」
  王雱在一旁冷冷地说道。他对王静辉的敌视已久,不过王静辉却做事滴水不漏,找不到对方的把柄,这几年对新法又隐隐构成威胁,自然说话就少了委婉,近乎指责了。」自周以后,井田崩坏以覆千年,历朝历代多少才智之士都想恢复三代井田,都未能成功,不知相公以为如何?」王静辉没有理会王雱的冷言,径直问道。」皆是人为!」王安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王静辉听后知道王安石心意已定不可能再回转,心中也是有些惋惜,说道:」不知先生打算用多少年的时间来完成方田均税法在全国的推行?」」以某看来需用十年,前三年先在河北诸路,京畿路试行,参看效果再行补充后全国推行,争取七年时间以克全功!不知改之以为如何?」王安石说道。
  」十年时间,这个速度应该算是比较合理了!不过在下还是想向先生建议一策,望先生能够采纳!」王静辉说道,他记得王安石在历史上推行方田均税法是十分乐观的,并且在很短地时间内便开始推行到全国,不过这次王安石打算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方田均税法,
  可见王安石也吸取了前面变法的经验教训,不再妄图一夜之间大宋变颜色了,这也倒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时间长了造成的危害也可以尽量控制,若是操纵得当新法成事也是说不准地事情。即使如此王静辉对方田均税法还是不怎么乐观,先不说方田均税法得罪了大宋所有的地主和重要的大臣,在政治上会处于不利地位,就是单单将全部的土地完成丈量也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并且大宋官僚体制还是存在众多弊病,底层官员欺瞒之事肯定不会少,这普通寻常农民难免在实施税法的过程中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请驸马指教!」
  」在下以为先生能够把新法推行到全国时间放在十年之久是极为高瞻远瞩地,井田崩坏千年。断不是几年之内便可以厘清的,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中间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朝廷也可以随时更正。不过在下觉得有些不妥的是试行新法的地方,方田均税法的本意便是使富豪之家的隐田无可遁行,照章纳税,也可以使得田少的百姓减免赋税得以休息。其实天下之事最适合方田均税法的地方便是河北诸路,这一点先生和在下心中都是非常明了的!」王静辉说道。
  王安石听后点点头,朝中河北诸路地官员大抵都是富豪绅贵。他们几乎同气连枝,河南之地乃是大宋心脏,出身在这里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河北河南牵扯的朝中利益实在是太多。盘根错节之下想要挑战他们地权威,就算是王安石也不能不有所顾忌。不过王安石早就想好为国者无暇谋身,得罪人他是不会在乎了。」驸马之意是暂且不在河北诸路推行方田均税法?」王安石问道。
  王静辉笑着摇摇头:「在下若是阻止先生在河北诸路试行方田均税法,难免先生会听不进去,新法推行无非是为朝廷分忧,自然是直指重点,不在河北诸路试行先生是不会答应的。在下认为不如先把京畿路换下,添上淮南东路,两浙路和江南西路为新法试行地区如何?」王静辉的提议让王安石父子感到有些摸不到头脑,显然淮南东路和两浙路有驸马大量的田产,这里是王静辉根基最为深厚地地区。当初王雱不是没有想过在这两路试行方田均税法,这样也可以把王静辉牵扯进来,查查看这个名满天下的驸马背地里是不是这么干净,不过就是怕王静辉恼羞成怒发动反击,这样对新法更是严重威胁,有些得不偿失不得不作罢。王雱没有想到王静辉居然自己提出先从两浙路和淮南东路查起,这样一来反而让他有些意动,但是又怕这是王静辉的」诡计」。」这是为何?」王安石依然是不为所动的问道。
  」先生若是在河北诸路查起的话。势必会遭到朝中大臣地一些反对,而先生的老家是江南西路,这样一来也可以视之公正,也可以堵反对者的口舌。至于两浙路和淮南东路,这两路官员基本上都是大宋比较年轻的官员。背景没有河北诸路这么复杂,到时候阻力也会小上许多。到于京畿路比较复杂,还是留待河北诸路问题解决之后再推广,也可分而治之,方田均税法阻力也不会太大」王静辉慢慢解释道。王安石听王静辉讲得头头是道,心中也觉得这么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也不想碰太多的钉子树敌过多,这样于大事毫无益处,反倒是王静辉的」分而治之」更加现实一些,听后他不禁点点头。不过王静辉的方案却上王雱无法接受王安石持身很正派,但是他这个儿子和老子相比可就差地太多了,在王安石的老家,王雱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同
  时因为王安石走上相位,在这前后不到十年当中,王安石的亲戚也都购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有些是明码标价公平交易地,更多确实在讨好王家的地方官员操纵之下暗箱操作的这些操纵在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绝对瞒不过土地丈量这一关,一旦被查出来,恐怕河北诸路的官员将会睁大了双眼来观察这些土地的来源问题,到时候乐子恐怕就大了!
  王雱纵有天大的不满却不能够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这样必然会引起王安石和王静辉的注意,其后果不堪预料。王雱看着脸上挂着微笑的王静辉,心中甚至在想这是不是王静辉专门针对王安石设下的圈套,不过左思右想之下觉得这并不大可能,因为两浙路和淮南东路里面,王静辉所拥有的土地更多,单单是这两路所拥有的土地就足以使王静辉成灯!为大宋最大的地主,他不相信王静辉把事情照顾的这么周到,连自己家里面的土地也控制的这么好!事实上这确实是王静辉对王雱所设下的圈套,王雱肚子里面有什么货他最清楚不过了。相对于已经黯然退出大宋政坛的吕惠卿,王雱地手脚实在是太不干净了。吕惠卿那样老奸巨猾的手段来敛财王静辉都能够发现,更不要说王雱了。
  可惜王雱一直认为他做事滴水不漏,但是在拥有强大情报侦查能力的王静辉面前,他所做的事情漏洞多的跟马蜂窝差不了多少,只不过王静辉一直忍耐不动而已。将全国农业土地全部丈量清楚,这也是王静辉希望做到的,可惜他可不敢这么做,同时他也不认为有谁能够做得到,这并不是单纯政治上便可以解决的,在技术上同样也欠缺条件。而且王安石所进行的十年规划还是太短。方田均税法一出,在大宋立刻掀起了一阵风暴,在大宋殿内大宋百官相互辩论了许久。司马光等人都认为是王安石有些多事,这也是他们同时看到了其中的风险。
  于针对新党不同,司马光更多考虑的是私人交谊,他不希望王安石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他倒不是想到王安石地亲戚购置了大量的隐田。而是顾忌到北方官员对此的反应。不过不管怎么样,方田均税法还是开始试行了,两浙路,淮南东路十天后便开始勘测,河北诸路与江南西路稍后推行这个变动是王静辉以勘测人员不足为名拖延地,大宋朝廷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毕竟这给了很多人弥补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大家赶快想办法来把以前的窟窿都给填补起来。同时也正是因为王静辉这一提议,使得大宋官员们再次紧张起来这条建议地背后标志着王静辉身后的大宋统计局将会介入方田均税法的推行。这几年大宋统计局都没有太大的行动,只是将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和广惠仓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任何大宋官员敢挪用朝廷地方仓储他用,除了赈灾,战争之外,朝廷两大仓储与名目帐本核对地严丝合缝。因为敢打地方仓储的官员大都遭到了统计局的严厉惩处,所以这个时候是大宋两大仓储管理最为清廉的时候,大宋统计局就如同一柄利剑一般悬在两大仓储门上。
  他们拥有大宋最高明的灯,查帐高手,帐目上只要有可疑之处,大宋统计局可以立刻将当地官员全部」保护」起来,直到大家把帐本说清楚为止,到时候是流放还是贬官罢黜就听中书省的意见了。也许是大宋统计局的」凶名」太威。在一个月之内,河北诸路和江南西路的地价都是连连下跌,这两地地官府也是忙碌的底朝天,各种土地买卖频繁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尽管如此,皇城司只不过每隔十天便把一份节略呈送到皇帝面前御览而已,而年轻的皇帝对两路如此频繁的进行土地交易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对淮南东路和两浙路地土地丈量进度关心了一下而已。相比河北诸路和江南西路频繁的土地交易,弄得地方官员苦不堪言,两浙路和淮南东路的土地丈量和清算则进行的非常顺利。对这两地方田均税法推行非常上心的王雱在紧急处理手头上的漏洞同时也非常关注王静辉的动静,
  不过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作为这两路最大的地主,在所属王静辉的田地上并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其实在得到王雱面授机宜的推行官在丈量王静辉土地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查出出入的地方,但是这种出入是来自他更不能够得罪的人大宋皇帝赵顼!
  王静辉在这两地的土地都是皇帝赵顼为了表彰王静辉的功绩而公开赏赐的,王静辉在楚州,杭州等地不是没有购买土地,但是所购买的土地都是商业用地和港口,这些土地交易非常清白,让人无从查起,并且这也不是农田,他们也无法进行丈量核实。朝廷赏赐给王静辉的土地的规模最低都是三四万亩开始,最高的曾经一次性赏赐十万亩之多,这中间自然有很大的水分,都是当时朝廷派出的官员在丈量土地的时候得到了皇帝赵顼甚至是太上皇赵曙的授意,放宽了赏赐土地的尺码,每次赏赐都会多出一千多亩土地,这多出来的土地是被新法推行官查出来了,但是他们却不敢按照王雱的意思上报,毕竟皇家的面子在那里摆着,谁敢触皇帝的霉头,这明摆着就是皇家给王静辉额外的好处!王雱在得知具体情况后也不禁暗骂驸马的狡诈,但是却无可奈何的咽下了这口恶气。淮南东路和两浙路的土地丈量进度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