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静辉继续鼓动的说道,表情十足是个教唆犯。不过对面的苏颂却没有意识到,他现在已经被火炮的巨在效益所震惊。苏颂虽然为官数十年,也曾经历甚多波澜起伏,不过他地心思还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学者。忠君报国早就深刻的印在了他的心中,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地才智能够为国家带来如此大的好处,这是他以往所不敢想像的。
苏颂仿佛下定了决心说道:「改之。现在你对火炮研制计划有什么好地建议?!」
王静辉从桌子上取来笔墨,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火炮的简易示意图说道:「现在钢铁冶炼技术要继续改进,存中兄不日将会回到汴都,这些由他来负责,这项工作是绝对不能放下来的——如何降低成本大量炼钢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火炮的未来制作成本问题,更是对我大宋其他诸如军械、民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们还要先绕开钢铁,采用铜来做炮管试制火炮,这样虽然耗费甚大多,但是却是可以让圣上和其他大臣看到火炮的威力,保持信心。这种铜火炮的研制成功也是对敌国的一种巨大的心理震慑,使之在不明其具体情况的时候不敢轻举妄动!」
苏颂看到王静辉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奇怪地图形。上面显然是火炮,不过不同地是标注地尺寸显示它的个头明显小于自己心中想像的火炮,说白了就是一根一端密封的管子上面有个支架。
王静辉看到苏颂疑惑的目光笑着说道:「这是在下新想到的一个火炮创意,它对炮管的强度没有这么高,制作简便,唯一的缺点便是射程上比较近,威力比较小,我们可以称它为迫击炮!」
在后世就是一军事外行也听过迫击炮的大名,不过事实上王静辉虽然知道其中的结构,但却难在了炮弹上,这个时代可没有雷汞这类地东西,并且开花弹也是一个难题。给他最终灵感的是后世的两种爆竹——二踢脚和响天雷,王静辉可是玩过这两种爆竹的,相对比起来响天雷更接近迫击炮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在王静辉的记忆当中,这种爆竹的制作工作应该极为简便——他所待过的部队驻守地区都是在农村,每年过年的时候,周围村里的老乡都会送来各种自制的烟花爆竹,这响天雷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二踢脚不过是一种研究思路,这东西就算是被击中也是仅仅起到恐吓的作用,最多炸破层皮,杀伤力有限,不过这响天雷可就不同了,在燃放的时候是用铁管的,并且可以达到几百米的空中爆炸,有些村民在燃放的时候发生事故,炸断手掌甚至是致命的都有。王静辉设想用响天雷来当迫击炮弹,加大尺寸,在里面混合铁钉或是大宋火器中经常混合的砒霜、巴豆之类的东西来增强其威力,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迫击炮制作简便,关键便是在于其炮弹的制作,与火炮的炮弹不同,火炮可以发射实心弹照样可以杀伤敌人,但是它的威力小,射程较近仅有百多丈,要是实心弹丸不仅会影响它的射程,就算打到人的身上也没有多大的威力了,所以它要用的是开花弹!」
「开花弹?!改之,在开花弹上某和存中已经试过很多种方法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单单这炮弹的外壳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苏颂显然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可惜却没有成功。
「我们先不用铁制外壳!现在是试制过程当中,有些问题可以先绕过去以后再慢慢尝试!」说完便在纸上画出了后世响天雷的大致结构图,用笔在上面指着说道:「先验证开花弹制造的可能性,我们使用硬纸做外壳。这里是发射部,点燃引信后将炮弹放入铁管当中,发射部爆炸后产生推力将炮弹打出,在炮弹飞行一段时间后将会引爆爆炸部……大体结构就是这样,这个东西制作难度要小多了,也算是开花弹的原形,先把这种花开弹给做出来,只要有了这种炮弹,迫击炮就算完成了,日后就要逐步加强炮弹的威力,使之能够早日进入战场!」
苏颂看过后笑着说道:「改之,某怎么越看越像是烟花呢?」
王静辉笑着说道:「这本就是烟花,不过菜刀也可以杀人,为何烟花就不可以?!子容先生,在武器设计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时候其解决方案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只要把思路放开些。烟花做炮弹双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能够在战场上杀伤敌人,这就是一件武器!」
迫击炮制作简单,难就难在炮弹上,王静辉虽然在所世的爆竹上获得了启示给出了开花弹的大致示意图,但要想把它做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大宋军器监中有甚多常年制作火器地好手,十几工匠轮番上阵,初次解决了各种难题。响天雷本来就是一种爆竹,而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后世类似礼花的焰火,响天雷的制作虽然遇上了点麻烦。但也是很快解决了。
相对迫击炮的研制速度。热气球就慢多了。其中原理虽然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超大号地孔明灯,但是这个尺寸也未免太大了些……当开花弹的模拟替代产品响天雷已经在王静辉的主持下进行了数十次地试射决定进行下一步加大尺寸的时候,苏颂还对着这个停留在图纸上的超大号孔明灯发呆,不过好在主持汴河疏浚工程的沈括回来了!
「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共计淤田两万五千余顷!……」沈括回京述职,回到家整理了一番后便径直来到驸马府,他知道这次自己又立下了一个大功,不过这个功劳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驸马给他的机会。
王静辉听着沈括在叙述这次汴河清淤工程的成绩。点头表示赞赏。的确,在这个时代,沈括是个绝顶的大科学家,在多数自然学科都有着不凡地建树,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地地势。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地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沈括在汴河清淤工程中直接受到了王静辉的启发而采用「分层筑堰法」,但是这原本就是沈括在历史上的首创,王静辉不过是提前拿出来供沈括参考以加快工程进度罢了。
由于工程受到了王静辉的大力协助,无论是在人力、财力上都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沈括这次汴河工程所产生的淤田远比历史上的要多,达到了两万五千余顷,这比历史上的一万七千多顷多出了八千顷,对此王静辉自然是欢迎的很——淤田可是汴河工程资金的发动机,他可是向众多投资者许下了很多的好处,能够多出作千顷的土地,那以后的分红将会更加从容。更重要的是沈括这次汴河工程所产生的淤田都是上等淤田,都有现成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配套,可谓是旱涝保收,依据沈括的答复,就算是遇到罕见的大灾之年,这种上等淤田也可以获得不错的产量,这对于王静辉明年抗灾计划手中又多了一份筹码。
几日之后,沈括得到了他这次行动的报酬——皇帝赵顼根据他在这次汴河清淤工程中的表现,越级提升了沈括为翰林学士,其中重要的砝码不是因为清理汴河河道,而是因为所生的两万五千余顷的农田!对于这份有些出格的任命,中书省的王安石和司马光破天荒的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们也知道明年的旱灾似乎已经快要变成现实了——天气出人意料的继续保持干燥高温,最要命的是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却滴雨未下!
大宋今年的秋粮已经入库,尽管现在有些干旱但今年的收成算是落到手中,不过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明年呢!?沈括的这两万五千余顷的农田明年就算受到旱灾的影响,也可以产生不下八十万石的粮食,这对于已经开始着急的赵顼、王安石与司马光来说是一个非常好地消息。
「热气球?!」刚刚升任翰林学士、志得意满的沈括在听到王静辉和苏颂的话后,不禁有些愣神儿,不过在苏颂的讲解下,他很快便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他心中对这种「政治作秀」有些不以为然,但涉及到加强统治高层对他们工作地关注和信心,做一回秀也就认了,沈括很快的便投入到解决热气球的相关工作中来。
在王静辉看来,集中沈括和苏颂来制作热气球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不过现在他也顾不上了,这场政治作秀一定要弄好,只有连续不断地让大宋的统治高层看到伎术官员的成就,才能逐步真正的改变伎术官员的地位和待遇问题,只要形成一种尊重技术的社会风气,那什么都会变得好办起来,这就如同文艺复兴对欧洲科学崛起的作用一样。
在王静辉的记忆当中,后世第一个热气球是法国人来完成的,大致的尺寸是周长30米左右地大家伙,这也和后世他所在影视剧中所看到地热气球个头差不多,苏颂先前不敢动手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做一个多大尺寸地气球出来,小了无法升空,大了又难以制作。现在王静辉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后。苏颂的工作可以跳过这理论计算这一步骤直接进入到热气球制作了。
王静辉旗下的产业当中的工匠配合工作。在十天的时间里用羊皮缝制了一个最大处周长十二丈左右的羊皮气球,不过当王静辉看到这个家伙的时候,就摇摇头——这么一个东西该怎么来让它升起来呀?先前沈括他们曾想着用支架将主这个气球支撑起来加热,不过这个东西做得这么大,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像,要想让这个超大号孔明灯飞起来,难度还真是不小。
不过沈括想出用鼓风机接上煤炉向气球内部直接吹送热空气的法子,在沈括和苏颂的主持下,在距离汴都郊外不远地华英书院附近的一个空旷场所,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准备,苏颂和沈括终于看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巨大的热气球终于漂浮在空中了!
由于王静辉今天上午要去拜访曾公亮,所以还没有赶到这里来,沈括和苏颂见到热气球飞行已经准备就绪,便派人飞马奔回城中去找王静辉让他也来分享这份成功,不过似乎每次沈括和苏颂两人集中在一起试制新东西的时候都是要发生一些意外,这次热气球试飞也不例外——原本他们是没有打算要飞热气球的,不过没有想到把热气球里面充气成功后,他们没有停下来!结果很快苏颂和沈括就发现不对了——热气球的高度慢慢的在升高,原本固定热气球而填充在吊篮里面的沙包已经不足以镇住热气球了,等他们发现有些不大对头的时候,热气球已经升起了近半丈高了!
沈括立刻醒悟过来,连忙叫人停止用鼓风机向热气球中输送热气,并且要人找来粗麻绳,想要将热气球固定在周围的树木上,沈括的想法是对的,不过现在已经太晚了,断掉热气输送并不能够阻止热气球继续升空,而匆忙之间又让周围的工匠上哪里去寻找粗麻绳?!无奈之下所有人都跟着热气球跑吧!
王静辉早上在拜访过曾公亮之后,很顺利的就一些朝局问题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尽管对面这条老狐狸嘴里面说出来的话并不是都可信的,但双方已经在经济上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就算曾公亮居心叵测想要阴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