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 >

第44章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第44章

小说: 钱钟书--爱智者的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argins of Philosophy;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llen Bas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1982。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erry Eagleton; Terry Eaesota Pre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The Princeton Handbook of Poetic Terms; Alex Preminge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Americ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Volume II; Edited by David A。Hollinger et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Umberto Eco (with Richard Rorty; e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P。Sno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Left; John Patrick Diggins;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and London; 1992。    
    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Umberto Eco;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Art; Alien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Charles Reitz;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跋与附录附录一:钱钟书英文著述简目

    清华周刊    
    1、Pragmatism and Potterism(《实用主义与逍遥派》),第三十五卷,第二期。    
    2、A Book Note: Selections of English Prose from Chaucer to Hardy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书评:《英国散文选:从乔叟到哈代》),第三十五卷,第八九期合刊。    
    3、A Book Note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s of Su Tung…P’o(书评:《苏东坡选集》),第三十六卷,第一一期。    
    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    
    1、To the Editor…in…Chief of T’ien Hsia (致《天下月刊》总编:评中华书局版《吴宓诗集》) ,1937年4月。    
    2、Tragedy in Old Chinese Drama(《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1937年8月。    
    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图书季刊》)    
    1、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7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    
    2、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上)》),1941年6月。    
    3、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I)(《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下)》),1941年12月。    
    Philobiblon(《书林季刊》)    
    1、Critical Notice:Le Pere Matthieu Ricci et la Societe Chinoise de son temps(1551…1610)(书评:《利玛窦与1551…1610年间的中国社会》),1946年6月。    
    2、Critical Notice:The Chines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书评:《中国人:历史和文化》),1946年9月。    
    3、Critical Notice:The Rapier of Lu; Patriot Poet of China(书评:《爱国诗人陆游》),1946年12月。    
    4、The Return of the Native(《还乡隐喻与哲性乡愁》),1947年 3月。    
    5、Correspondence(通信:《〈还乡隐喻与哲性乡愁〉一文的批评与回应); 1947 年9月。    
    6、An Early Chinese Version of Longfellow’s “Psalm of Life” (《郎费罗〈人生颂〉的早期汉译版》),1948年3月    
    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     
    1、On “Old Chinese Poetry”(《谈中国古诗》),1933年12月14日。    
    2、Apropos of The “Shanghai Man”(《谈“上海男人”》),1934年11月1日。    
    3、A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中国翻译史的新篇章》),1934年11月8日。    
    4、Book Review: Great European Novels and Novelists(《西洋小说史略》)。    
    5、Book Review: Myth ;Nature and Individual(《神话、自然和个人》),1934年2月8日。    
    6、Book Review: A critical study of Modern Aesthetics(《现代美学批评》),1934年4月5日


跋与附录附录二:钱钟书英文论文选译(1)

    1、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    
    批评界的视线再度回摆。有迹象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正重新成为关注点。据多闻之士相告,国外正掀起中国古代文学热,而在西方世界,中国古代戏曲引起的反响尤为巨大。身为中国人对此自然深感自豪。至于中国古代戏曲引领中国古代文学热倒并不出奇。因为中国戏曲有充分理由吸引那些不仅仅热衷于再现与引人入胜的表演的西方读者,尽管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指出,戏剧的魅力无法脱离再现及情节这两个要素。此外,兰姆对讽刺喜剧的评语“虚幻性”也完全可以移来评价中国戏曲。在西方读者餍足于单调乏味的现实主义和令人生厌的问题剧之际,中国戏曲使他们在没完没了的道德质询的重压获得了喘息之机,正如读了过多的Pinero和Jones后,需要以Barrie式的轻快幻想与忧怨放松身心。但中国古代戏曲无论在舞台艺术或诗艺上有多大价值,仍然无法和伟大的西方戏剧等量齐观。虽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戏曲家怀有至高的敬意,但还是会不由地想起柯勒律治对于Beaumont和Fletcher的期望:他们应该去写诗,而不是写剧本。从广义上说,诗歌也应包括中国的词和曲。我的上述看法中没有搀杂丝毫偏见,因为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情不输于任何人,在中国可能面临的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中,我也将坚定地站在古典与天使这一边。    
    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中国戏曲家恰恰在悲剧创作上是失败者。且不论喜剧和闹剧,中国严肃戏曲就其级别和类别而言只适合称之为浪漫戏剧(the romantic drama)。它们没有表现单一的主导性激情,而是把一系列突发的激情松散地串在一起。在这些作品中,诗性正义总会得到体现,悲哀与幽默场景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借用Oliver Twist中的比喻来说,这有如五花腌肉的红白相间。但悲剧性要素,如崇高的悲情,“哦,在我的胸间栖居着两个灵魂”的意识,关于片面之善导致普遍之恶的认知,则基本阙如。虽说大量中国古代戏曲在悲凉的氛围中结束,但敏感的读者仍然很容易体会到它们与真正的悲剧的差别:当他看完这些作品后,并没有获得投入地付出激情或像斯宾诺莎所谓体认到永恒的命运后的平静,而是被个人的刻骨而无助的失落之痛所萦绕,以致难以自拔。只要比较一下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德莱顿的《爱是一切》和白仁甫《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差别。这两部中国戏曲表现的都是唐玄宗和他的情人杨贵妃的故事,正如上述两部英国戏剧表现的都是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的故事,而且它们都是关于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两部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的类同之处更多,它们均未遵循时间与地点相一致的原则;在这几部作品的前半部分,悲剧场景与事件也均付诸阙如。它们都有田园诗般的开端,但它们的结局又何其不同!在阅读这两部中国戏曲的过程中,读者的个人化的同情感并未升华到更高的经验层次。 《梧桐雨》所具有的强烈的抒情性和«;长生殿»;的奢华美感与情韵都是其自身的长处,但不能和悲剧的力量相混淆。它们没有给读者带来和解与得偿所愿的感受,而是使读者的意志最终因代罪者的苦难而被削弱,并在内心的刺痛中吁求慰藉或援助,以及一个更接近内心愿望的世界秩序。这样的戏剧情境显然与充分的悲剧体验相距甚远,而按照理查兹在《文学批评的原则》一书中的精彩描述,悲剧体验应当是“无胁迫感,无安慰感,独对众生且无待他求”的一种精神状态。当然,不同的体验可能同样珍贵,但无法分享同样的情感风味。    
    上述中国戏曲令读者渴望一个更好的世界秩序,而并未给人一切事物都难免苦涩结局之感。这些戏曲的结构特征强化了这一阅读印象。它们在表现了主要的悲剧事件之后,还不忘对悲剧事件的后果加以交待。伴随悲剧时刻的最高激情和最深痛苦因帷幕迟迟未落下而被弱化。这就造成了一种颤音或叹息般的拖长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梧桐雨》中,杨贵妃死于第三幕,唐明皇在这一幕中始终陷于悲叹之中,形容憔悴,破碎的心灵被无奈的忧伤所蚕食;在«;长生殿»;中,出现在第二十五出的玉环之死只是为第五十出中幸福的重聚所做的铺垫(类似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Protesilaus和Laodamia)。更重要的是,读者无法超越对悲剧人物的个人化的同情,因为后者没有伟大到足以令读者和他们之间形成足够的心理距离。在这些人物身上确实存在着悲剧性缺陷,但它并未与任何以人格的重量或人物的力量加以践行的明确信仰发生关联。例如,作为戏剧人物的唐明皇本质上是一个懦弱,无能且近乎自私的肉欲主义者,他几乎不敢进行抵抗。他也没有内在冲突之感。他因为爱杨贵妃而失去了江山,然后为了重新赢得江山而放弃了杨贵妃。他的性格不足以使他承受两个世界的紧张对抗;他甚至没有衡量两个世界以确定价值高低的意识。在白仁甫的剧本中,他整个就是一个懦夫和无赖的形象。在叛军的逼迫下,他对杨贵妃说:“妃子,不济事了,寡人自身难保。”当杨贵妃哀求他时,他回复道: “寡人怎生是好。”在杨贵妃最终被叛军带走时,他说“卿,休怨寡人。”我们虽然讨厌大言不惭和大而无当的言辞,但唐明皇的上述表白又过于简短软弱了。它们带有自责的意味;对它们所作的任何注解都是肤浅的。在洪升的剧本中,唐明皇还真显示出几分勇气。 当杨贵妃准备慷慨赴死之际他还出言阻止说,他宁愿为了爱而失去天下。但在犹疑观望之后,他还是把她交给了叛军,并诀别道: “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朕也做不得主了。”平心而论,这番话显然是渗透着血泪的,也可想见他捶胸顿足的苦痛神情。但请读者比较一下莎士比亚剧本中安东尼的告白:    
    “让罗马熔化在泰伯河里,巍巍的帝国大厦塌下来好了!这里是我的生存之地。”(《安东尼与克丽奥帕特拉》,梁实秋译)    
    或德莱顿剧本中安东尼的更直白的表述:    
    “把一切都夺走吧,对这个世界我毫不关心!”(《爱是一切》)    
    不夸张地说,把反差如此鲜明的对话相提并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批评的丑闻。唐明皇式的临危贪生和难以自拔的忧怨并非悲剧性的体现.根据史书记载,他并未像安东尼那样死于叛乱.不过,虽说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