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威,那是高颎一手举荐上来的,从太子少保兼纳言,再到民部尚书、京兆尹、御史大夫,可谓一路飘红,当飘红到极顶处时,忽啦啦一下子只剩个徒具虚名的御史大夫。记得杨坚曾对弹劾苏威的治书侍御史梁毗说:
“苏威若不是遇到朕,便不能施展才华,朕若得不到苏威,也不能治国之道,若要论斟酌古今,帮朕教化百姓,满朝之中,无人能及苏威,苏威整日孜孜不倦地工作,正是他的志大才高之处,怎能苛求他在每个任上都出色无比呢?朕可从来不去责怪谁,只要努力,勤奋踏实,忠心侍主,勤心向民,这就为好。”
苏威有什么错呢?高颎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在制订音乐方面与文帝相左吗?受到斥责之后,苏威很快顺从过来,才得以忝列朝尾。
不顺过来不行。高颎为此到苏威府上,反复劝说了多次,他确实怕苏威倒台了,后面就是他自己了,有时,还得需要借苏威来压才情道行极高的李德林,他内心的矛头直指李德林。现在李德林基本上退隐了,又冒出个杨素,比人可比李德林厉害,李德林充其量是个谋士,是杨坚的智囊人物,而杨素却是有赫赫战功的武将,况且能言善辩。最可怕的是人品极差,最擅长拉帮结派,又善于拍马溜须。
高颎瞟着杨素,杨素还在斟酌文句。他不知杨素又要上何奏章,反正杨素行事从来只对文帝一人。
高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因为,当杨素从军中直升皇宫时,对自己一向谦卑。每次上朝之前,都在殿外候侍廊中把所要陈述之事,一一说出来,听取高颎的意见,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常常一个人默默独坐,谁也爱理不理的味道。而朝中其他大臣,包括宰相牛弘也对他有所敬畏。此时,他倒真想硬骨头的李德林了。
杨坚扫射一遍后,心性大悦,群臣似乎比往日恭敬了许多。杨坚道:“众爱卿为何默不作声呢?”老臣牛弘首先出班禀道:
“皇上,臣有一奏,臣等奉皇上之诣谕,日夜赶修的《刑书要制》已经完成初稿,臣等请皇上过目训改后,再颁及全国推而广之。”
说完,牛弘悉悉窣窣地从怀中取出紧裹绸布的一叠文稿,交与宫中总管张权,张权接过后,放在御座上。杨坚随手翻了两下,问道:“老爱卿,这部《刑书要制》比朕即位之初的《开皇律》如何?朕记得,当初的《开皇律》是汲取了西魏宇文泰的二十四法律,又增至为三十六条,这部《刑书要制》有多少条啊?”
牛弘似乎没有听文帝杨坚的答话,顺着自己的意思接着往下说:“根据圣意,为了安抚人心,这部《刑书要制》秉承了圣上恩威并重的原则,确实做了很大的改动。”众臣不禁哑然,这老牛弘居然歪打正着地答上了。接下去,牛弘道:“比起周宣帝的《刑经圣制》来,要宽大得多了。”
杨坚一听,重重地把手放在御案上,紧皱了一下眉头,说:“老爱卿,不要讲什么怪名称老百姓不好记,就叫《开皇律》有多好。朕无数次重申,新法力求简要周备。死刑只允许绞、斩两种,要彻底废除前代的枭首、车裂之酷刑。流放只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种,要废除流放前加以鞭笞的做法。总之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要继续允许百姓上告,由郡而川,由川而尚书省,刑部依次上告,还可以上告到朝廷。开皇三年时,朕在审览刑部奏章时,感到新律还是太严,所以朕才要求你等重新修订,朕当时说个名称,只是以示区别,哪能废止‘开皇律’之名呢?”
第四部分第53节 独孤卿在想什么
在朝臣后面的苏威明白了杨坚的意思,他跨前一部,跪在文武两列甬道中:“万岁,臣蒙圣上厚爱,与牛弘尚书再次修订新律,除去了八十一条死罪,一百五十四条流放罪,一千多条徒仗罪,只留下有罪名称五百条,共十二卷。”
杨坚听了,感到满意,看到苏威一脸倦容,心甚惜之。想到,他曾因主修音乐被自己训斥一事,正好借此补偿:
“苏爱卿,你与牛弘等俱是朕的股肱之臣,要尽快使《开皇律》班诸海内,为时轨范,杂格严科,并宜除削。”
御史大夫苏威答:“臣等切记圣上训导。”杨坚道:“独孤卿在想什么?”
高颎答道:“臣在想江南之事。听说,内史侍郎薛道衡回来了?”
杨坚点点头:“前日去骊山巡猎归来,已见过,朕听说他府中有事,就让他回府料理。”
“江南事如何?”高颎问。
“已无大碍,各地的零星反叛大都被荡平了,还有兵不血刃的好事。”杨坚说完,便用眼示意高颎,就此打住。
杨素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就是这样,总要在众人安静之后,才高声颂出自己的奏折。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大家都听清楚,认真听自己的内容,二是引起文帝的更大注意。杨坚结束了和高颎的谈话,他感到差不多快要退朝了,便上前朗声叫道:
“皇上——”音出人到,堆金山倒玉柱般地跪在丹墀之下,军人的姿态总是很标准的。他庄重地向杨坚叩了三个响头,都“咚咚”有声,群臣习以为常,三声“万岁”后,他依然跪地不起。杨坚抬手道:“起来说话!”
“万岁,臣所虑的不在江南,江南地广人稀,民风虽然奸诈了些,但大多人还是受皇恩感化,形不成燎原之火。因为,他们的脾性决定他们不可永远抱成一团,各自无甚野心,历朝历代都是侍奉中原之主,至于江山改姓,并不过多深问,何况吾皇是真龙天子,浩荡皇恩沐浴江南,江南巴之不得,心向往之。”
称颂过后,杨素语调由激昂转为低沉,似乎整日心忧:“万岁,臣所虑还在漠北,臣已接到边报,突厥人又有联合兴兵北疆之举。不知长孙晟的情况怎样,若事之不济,不若先突厥而动,兴兵讨之。”杨坚所罢,沉默了半晌。
这个弘农人杨素倒真是一员干将,也很有心计,能从边关的书函中嗅出突厥的风吹草动。嗯,不错。见杨坚不语,杨素又道:“万岁,愚臣以为,今年秋末,尚需在北陲加强兵力戒备,有备无患,臣草拟了兵力分布初稿,以奏折呈献,肯请皇上御览。”
杨坚心中有数的事总不大愿说出口,他把张权递上来的奏书随手摆放一边,夸奖了几句:
“爱卿,你所虑的极是,但朕相信长孙晟会逮住叛逆,带回正法。”杨坚指的是刘居士的爪牙杨钦。“刑部关于刘居士一案可有进展?”杨坚问。无人应答。“刑部侍郎李圆通何在?”杨坚再问。
因弹骇李德林有功的李圆通本是不在朝中,主管刑部的尚书左仆射高颎连忙答道:“李圆通已前往庆州捕捉庆州总管刘昶去了。”
杨坚想起来了,自从张衡揭发了刘居士的恶行后,已经全部抓住了刘居士的死党,除了杨坚怀疑的刘昶和跑到突厥的杨钦。看来只有这两个人都一齐捕到,案子才能水落石出。刘昶本是北周附马,位望俱隆,并且年轻时和自己颇有旧交。当初,自己取周时,刘昶很快地表明了态度,因此,在整肃宇文氏集团的人之时,就有些士臣上奏,要求严办刘昶,可是,在隋朝宫室中,地位不低于刘昶的人还真没有几个,因此,刘居士案一出,大家纷纷进谏,要求揪出后台——刘昶。杨坚心想,自己在即位之初时,刘昶都没谋反,现在又怎会勾结突厥呢?但事已至此,满腹疑窦,也只有等抓住杨钦和刘昶对质,别无他法。杨坚看了看群臣说:
“此事暂且不议,退朝!”
来到凤阁后,杨坚看见皇后独孤伽罗正和宣华夫人在棋枰上打谱,各拿一本棋书,按顺序投子,并不时低语交谈,不由得深为感动。他跨前一步道:“皇后、爱妃好有雅致!”
皇后和绿珠连忙起身迎驾。杨坚指着张权怀抱的几封奏折,对皇后说:“这些奏折,还要请皇后帮朕看看,朕实在看不过来,有疑难,再说与朕听,共同裁定。”
皇后自然接过,当着绿珠的面,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笑道:“皇上还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我觉得宣华夫人也能帮忙。”
绿珠忙道:“国家大事,贱妾岂敢染指,倘皇上若要听曲弈棋,贱妾或许能露出拙手,博皇上一笑。”杨坚说:“就依爱妃之言。”说着坐到皇后的位子上,眼望棋枰,做出了沉思状。
绿珠快速收拾好棋子,把手中的黑子盒推到杨坚面前,杨坚却已抓住白棋,眼望棋枰,轻轻举起,绿珠只得拈一颗黑子放在属于自己一边的角上。
两人在各自一方投子做活,眼见进入中盘的胶着状态,棋局还不甚明朗。
绿珠随手在杨坚的左下手处点了一个三三,杨坚应了一手,绿珠又在二路顺势顶了一下。
“咦,”杨坚落子飞快的手停在半空,“看不出有什么便宜吗?”他看了眼绿珠,绿珠却示意他走子。斟酌一会后,杨坚果断地在中路一刺,绿珠顶了一子,杨坚再断,绿珠反断。两人杀了将近两百手时,杨坚的额头上冒汗了,绿珠也感有些疲倦。
这时,已阅完奏折的独孤伽罗靠了过来,仔细看了看局势,说道:“皇上的棋力已尽了,怕是要输。”
正在擦汗的杨坚却说:“女人家,你懂个什么?只能看出活棋与否,你还懂得胜负手?”
皇后道:“快输了就是快输了,不信皇上叫宣华夫人判定一下?”
绿珠笑而不语,她端起茗香茶,稍稍抿了一口,对杨坚说:“局势还不明朗。”
“就是吗,”杨坚有点高兴,扭头问皇后,“那封突利可汗的求婚信看了没有?”待绿珠下了一颗子,又猛攻一下。
皇后一脸正色,说道:“要娶公主,隋室哪来公主,几个公主都不到待嫁之龄,突厥人年年进贡的几匹马还不够皇上返赐的多。”
“话不能这么说,和亲是一条好办法。”杨坚不紧不慢地说,眼睛不敢离开棋枰,仔细一推算,不由暗暗叫苦,自己所刺的一子恰恰变成了紧自己的气的一手,不知绿珠看没看出来。皇后说:“和亲是件大事,需和众臣商议,皇上在朝堂上不曾谈过?”
“等会儿叫高颎、杨素来就是了,对了,巡视江南的薛道衡也回来了,也让他来。”侍奉在一边的张权应声而出。
皇后说:“长孙晟可有什么看法?”
杨坚答:“和朕的想法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绿珠起身道:“皇上,贱妾输了。”
“还没下完呢,来,来,爱妃收官。”杨坚催促。
“皇上,贱妾实在不忍拂了皇上的美意。”绿珠执意要退。
皇后也说道:“既如此,也就算了。”说着手指棋枰道,“皇上的这片白棋已是死棋了,我虽然下不好棋,但会算棋气。”说着,拉住绿珠的手,“走吧!”
杨坚细细一数,果然,胜负已定,自己的那块白子已陷入黑子的包围中,无法出逃,不觉哑然。他手搭在绿珠的肩上:“爱妃的棋果然缜密,风雨不透。”
绿珠说:“游戏而已,皇上又不以下棋为业。”
“说得好,说得好。”杨坚一边夸赞,一边搂着绿珠的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