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苏雪林·文论集 >

第41章

苏雪林·文论集-第41章

小说: 苏雪林·文论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揭不动。然而他们也还是不容易动身的:  尤其是他们的女人,那些小脚蓬头,不知从哪
里带来的多少女人,因饥劳与风尘,早已改变了女人们的柔和慈善的常性。她们虽没有执着
步枪与皮鞭,可是也一样的威风。他们对于那些没有衣服穿着农民,根本上就看不在眼里;
至于她们的同性,更容易惹她们动怒。也有像是有说不出苦痛的年轻女人,有时凄楚的说
着,对农妇们用红袖子抹眼泪,不过一到饿得没有力气的时候,谁还去回顾已往,与憧憬着
未来呢!由兵士们的手里拿得到粗馒头充足了饥腹,这样的生活久了,会将喜乐与悲苦的界
限忘掉,所以女人们在这片地方暂时安稳地住过十几天,临走的时候,在街上巷口上,都难
堪的咒骂她们的军官,男的更没有好气,说是头目图了贿,他们却不过才吃过几天抢了的饱
饭。于是在左右的农民很容易触动他们的火气。这一日在镇上无故被打的人都没处诉苦,有
的包着头上的血迹,还得小心伺候。办公所中,只有吴练长与旅长团长在一处吸鸦片、交
款,吃不到一点亏。别的乡董,耳光、挨骂,算得十分便宜的事。大家都在无可如何之中忍
耐,忍耐,任管甚么侮辱都能受,只求他们早早的离开这里。

    前文说过王统照早年的作品,有肉多于骨的毛病。他的文章拆开一句一句读,都完美无
疵,合在一处读便显得拖沓繁冗,令人沉闷。而且无论写什么故事都缺乏一种紧张的空气。
像《黄昏》的题材原很富于刺激性,若能将紧张的情绪,表现出来,未尝不可成为一部兴味
浓郁的佳作。可惜作者浪费了无数的笔墨,仅仅描写一个淡淡的轮廓。书中情节的穿插,既
不适当,事项的进展,也不自然,人物心理的刻划,更谈不上了。赵建堂的二妾对侄少爷萌
生感情,乃全书最紧要的关节,一部《黄昏》,可说都由这一点发生出来的,不意作者竟用
突如其来莫名其妙之笔写之。这个地方尚轻轻放过,全书结构之无力,可想而知。《春雨之
夜》,为二十个短篇所组成,命意非不深奥,遣词非不雅洁,辞藻非不富丽,而以表现毫无
力量的缘故,艺术都显得很幼稚,以今日眼光评之,值得一读的很少。

    《山雨》发表时,作者的学问阅历都比从前进步。那种“真痛苦与忧郁,不是物质上的
剥丧,也不是物质的给予可以慰悦的”唯心论不再唱了。“人生在一个环境里没有不是痛
苦;彼此刺着与互相以痛苦为赠遗”的宿命论,也不大主张了。他知道人类的精神也受着物
质律的支配,肚皮饿着时,以及虐待受到无可再受时,驯良的会变成杀人放火的罪犯,恋田
园的会举家逃亡,顽固的也会赞成革命理论,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文字的写法,比之他从
前那些带着浪漫气氛的作品,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艺术上的松懈、琐碎、重复的毛病还未
改去多少,所以他的现代农村描写不如茅盾、叶绍钧之感人,不能成为一流的作品。

    落华生在小说月报发表的创作小说有《缀网劳蛛》,在文化书局出版有《无法投递之邮
件》。又在《文学月刊》上发表长篇《女儿心》。落华生的文字胜于王统照,久有定评,不
必赘述。他的文字专以供给读者“异国情调”为主,与他的小品散文并无二致。如《命命
鸟》、《醍醐仙女》是以印度为背景。《商人妇》、《枯杨生花》、《海角孤星》、《缀网
劳蛛》,则以南洋为背景。他又好写满洲贵族的恋爱故事,像《换巢鸾凤》及《女儿心》都
是。异国的风物、热带光与影、旗人的生活,在读者都是陌生的,作者用美丽细致的笔致,
将它们介绍过来,自然会使读者感到一种新鲜风味。落华生得着读者热烈的欢迎,不算偶然
的了。但更重要的还是这类文字蕴蓄的“逃避性”,赵家璧论勃克夫人(Mrs.S.Bu
ck即赛珍珠)与黄龙(赛珍珠著《大地》男主角)有一段议论,我以为很可以作这话的解
释。他说:  最近欧美的物质文明已发展到了峰极,一般有灵魂的人都在机械生活里呻吟
着,在都市里感到了极度的疲乏。这不特在精神上有这一种厌倦的趋势,事实上从十九世纪
后期发展起来的机械生产和都市建设,因为受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的处置,近数年来早已
达到了一个将濒破灭的危险期。当大家都感觉到无路可走的痛苦时,就有一部分人提倡脱离
都市回到农村去,而过着原始生活的初民,就形成现代人唯一的梦想。

    在今日欧美的文学上就明白的表现了这一种现代人逃避的欲望。他们和黄龙同样不敢用
人力去改造现状,而只求在观念上获得片刻的安慰。因此极端写实主义的作品没有销路了,
心理分析小说也不能获得大众的拥护了。

    为适应现代人的这种心理的要求,那种以猛兽和非洲土人为对象的小说游记和影片在一
个时期曾给了都市的居民一种很大的刺激和安慰。当勃克夫人在素称精神文明的中国农民里
挑选了这一位较富人性的初民型的黄龙作她小说中的主角,去替代那辈兽性未脱的非洲土
人,那当然使读者在观念上获得更大的慰安了。

    在勃克夫人所创造的天地里,他们可以不必再顾虑机械生产的毁灭,都市的破产,他们
也不再求什么挽回危殆现象的实际方法。只要能够给他们理想间上得一点安静,他们就紧抓
住不肯放手了。

    因此,在这数年来的小说里,理想主义就逐渐的回来,那位诗人而又兼小说家的史特朗
(L.A.GStrong)更说:“文化已很明显的到达了亨利亚当(HenryAda
ms)所说的客观范围外边,今后的大运动便是转向内去的了。人类的思想,以前是由一个
圆锥形的尖端向外扩展成一种机械的文化,今后是要走向新的圆锥形的尖端去到那个精神的
文化”在这种主张理想主义文学旗帜下的作家,有开守(WilleCather)、罗勃
芝(E.M.Roberts)、淮特尔(TheWilder)、史特朗等。而史特立
(A.G.Street)的《农夫的荣光》(FarmersGlory)和比耳(Ad
imBell)的《土地的三部曲》,与勃克夫人的《大地》,取的更相类的题材,都给现
代的读者一种逃避现实的梦想力,因而史特朗一辈人更以理想主义为标榜,而提倡唯心论哲
学家柏克立(Berkely)的复活运动。

    但是逃避性的文学,对于那些尚未感受切肤之痛的欧美人士和以前的中国人,还可以发
生一点效力,至于现代中国农村破产,百业萧条,苛政如虎,萑苻遍地,一般人民转辗于水
深火热之中,逃生无路,要想用精神上的麻醉来缓和实际的痛苦,绝对的不可能,所以落华
生若不改变他的作风,过去的光荣恐难保持呢。

    我所谓改变作风并不是想劝他也走上喧阗叫嚣所谓新写实主义的路,这种被歪曲被利用
的路,对中国的将来害不胜言,哪有提倡之必要?不过文艺创作的道路究竟宽阔,描写民生
的疾苦,以促政府的警惕和注意,也未尝不好。以为想拯救民生,复兴中国,非推翻现行政
制,改用某种主义不可,那是野心家的别有怀抱,是非常可怕的。

    选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王鲁彦与许钦文

    五四时代之后,在鲁迅作风影响之下,青年从事乡土文艺或为世态人情之刻画者很有几
个人,比较成功的则有王鲁彦与许钦文两位。王鲁彦是专在文学研究会发行的《小说月报》
上面做文章的。许钦文则为《语丝》、《北新》两定期刊物的撰员。

    王鲁彦作品有《袖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及未曾收集的短篇甚多。作品感伤
灰色的气氛极为浓厚,但其善于描写乡村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心理与生活,则使他天然成为
鲁迅高足了。他是宁波人,写宁波民族气质的浇薄势利,极为深刻。像《自立》那一篇记他
父亲告诉他兄弟祖上某太公造屋子卖屋子的故事,便是一个好例。太公因有钱要造一所大
屋,被一个平日极其和睦的嫡亲哥哥王大眼去告了一状,说他墙脚放出太多,侵占了官路。
于是打了多少时候官司,他的太公不单卖完仅有的九十九亩田,用尽了现款。而且把大屋的
一半基地也卖掉了。王大眼打官司时,忽而从家里跑到县里,忽而从县里跑到家里,两条腿
跑得不要跑,渡船钱花得不要花,一个破铜钱也没有到他手中,袋袋装得饱饱的是县官!读
者或者要说这样梼杌蛇蝎一类的东西人间一定不曾有,作者未免形容太过吧?不过我相信世
上有这样人,也有这样事。要知道王大眼之所为,是为了嫉妒,嫉妒的毒焰是可以烧毁情
谊,恩爱,和理性的呀!又像《黄金》那一篇,史因为儿子一时没有寄钱,大家猜疑他破了
产,便加以种种讥嘲,种种轻侮,甚至散布关于他不利的谣言;屠夫又无故砍死他的狗,叫
花子到他家强讨,把老夫妇急得几乎想寻死。后来儿子写信来说现已任秘书主任,先汇上大
洋二千元,再亲解价值三十万元的黄金来家,以前那些刻薄过他的人立刻蜂拥到史家磕头贺
喜。炎凉的世态,反复的人情,被作者用拉杂如火的笔写来,不教人笑而要教人哭了。

    《阿长贼骨头》系中篇小说,与许钦文的《鼻涕阿二》,同学鲁迅的《阿Q正传》,而
王鲁彦比许的技术似乎更超卓。这是一幅绝妙的“小瘪三行乐图”,文笔之轻松滑稽,处处
令人绝倒,也有些仿佛《阿Q正传》。阿长是易家村一个穷苦阶级的人,自小顽皮狡狯,喜
欢说谎、偷窃、拐骗,赌博,调戏女人,作一切坏事,受了许多教训还是不改。长成后干过
卖饼,卖洋油等小贩生活。后来娶了个丑陋不堪的老婆,堕落做了刨坟贼,被人发觉,逃亡
了事。作者形容阿长好窃的天性道:“到了十二三岁,他在易家村已有了一点名声。和他的
父亲相比,人人说已青出于蓝了。他晓得把拿来的钱用破布裹了起来,再加上一点字纸,塞
在破蛋壳中,把蛋壳丢在偏僻的墙脚跟,或用泥土捻成一个小棺材,把钱裹在里面,放到阴
沟上层的乱石中,空着手到处的走,显出坦然的容貌。随后他还帮着人家寻找。直找遍最偏
僻的地方。”又写他在史家桥拐小孩项圈。他送饼给孩子吃,一面同他谈着话,“啊,你的
鞋子多么好看!比你弟弟的还好!那个——谁给你的呢?穿了——几天了?好的,好的!比
什么人都好看!鞋上是什么花!菊花——月季花吗?”他一面说着,一面就把项圈拉大,从
孩子的颈上拿了出来,塞进自己的怀里。孩子正低着头快活看着自己的鞋,一面咕叽着,阿
长没有注意他的话,连忙收起盘子走了。作者写阿长这样机警奸诈之处甚多,而且无一不写
得淋漓尽致,栩栩欲活,教我们亲眼看见一个小流氓的面影。这面影正是我们在各处社会可
以遇着的。阿长还有他种种长技:他虽然常常吃别人的亏,却也能常常教别人吃他的亏;他
偷了人家的东西被人发觉能容色不变的否认,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