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007年申论相关资料 >

第20章

2007年申论相关资料-第20章

小说: 2007年申论相关资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可写性与可发挥性之间的空间比较大。因此,考生应从训练思维能力入手,提高立论能力,并在考场上将之发挥。

 一是思维的广泛性训练,多角度立论。所谓角度,就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文章立意、构思的出发点。各种事物本来就具有多义性。一树梅花万首诗。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把握,就会从中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考生在拿到题目时,要广开思路,选一个自己理解清楚、体会深刻、有话可说的角度去立论,铺陈成文。思路越开阔,立论的角度就越多,立论的选择余地也越大。

 二是思维的深入性训练,立论力求深刻。申论考试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要求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理论高度,大多立论应具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在酝酿立论中,对题目或材料中已有的表层意义要准确理解,对其深层含义也要深入发掘。

 (3)选择适当的写作角度。不管选择事物的那一个侧面作为写作角度,这个侧面必须能展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这样,议事说理才能达到相应的深度,文章的立意就深刻了。如果对事理不作深究,虽然也进行了多角度思维,但把握的写作角度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那么即使这个角度是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文章也必然难以写得深刻。

 四、布局谋篇

 1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文章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观点与见解的。文章影响读者主要就是*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之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文章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晰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当机立断,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2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像,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文章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之前,先拟制写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办法之一。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划出文章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整篇作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统筹调整。这很像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应该说,拟制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作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而在考场作文中,后者因为时间上的限制,一般也不可行。由此,则更显出拟制写作提纲的重要性。

 五、写好文章的关键部分

 1起笔要直奔主题

 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会觉得没劲,给材料议论文尤其如此。如果文章的开头是没有经过思考,顺水推舟的,对议论的对象、论证的方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标方向不明确,议论也就会不着边际,文章的随意开头还会造成写作中缺乏自信。

 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一开始就要考虑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逼使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取最有分量的话作开头,促使自己对思考的内容作出比较筛选,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明确。一句话开头,有利于尽早进入议论,使中心部分突出。

 2结尾忌拖泥带水,装腔作势

 有些考生写议论文,特别爱拉开一个架势来,但由于功底有限,于是不得不在结尾虚张声势,或是采用标语口号来呼喊,或是模仿伟人作深谋远虑状,动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吧〃或是〃争取作出更大贡献吧〃。这种尾大不掉是一种恶习。写议论文,不是作报告,热情与号召力不是*空喊就能代替的。我们提倡利索的结尾:分析阐述完了,结论水到渠成,还有什么可以唠叨的?

 结尾处要冷静。是否需要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补充一点什么意见,是否需要说明一下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否有必要提醒读者对某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这些,在列提纲时就应有所考虑。

 结尾处要冷静,不同于骤然冷却,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可以小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可做过多的重复,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家的重视,这时候行文语言要注意打动人。

 3论据举例要表述清楚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子是否与观点吻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不要陈芝麻烂谷子,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也已经是基本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众所周知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认为众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如果能稍稍加上一两句话,甚至加上几个短语,就能把例子叙述得比较清楚。

 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用于举例说明时也要表述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注意到或是感兴趣。近些年来,有些考生常在议论文中写进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歌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能点明是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则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引用。有位考生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辛勤地劳动',我就激动无比。〃评卷老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懂为什么这里要加引号,也不理解这句极平淡的话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学生激动成那样,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最流行的一首歌曲中的一句,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而评卷老师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此讲座至此结果,祝广大考生进步)


 200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聚焦十九方面

 公务员考试报

 近年来,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了命题人的命题趋势。命题人通过“命题导向”来使更多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命题思路。华图专家指出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07年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以下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供《申论》热点聚焦:

 一、经济

 1。手机资费调整

 2。政府出手相关措施,抑制房价

 3。土地供应将做改革,土地招标限制户型价位

 4。油价上涨(可列出租车价格上调)

 5。(消费税提高,个税起点调整至1600)税费改革

 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7。中央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8。文化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网络

 1。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2。集中整治网吧专项行动

 3。抵制诱惑远离网吧:西城中小学发倡议书

 4。网络犯罪拷问互联网法规

 三、法律

 1。劳动合同法草案为劳动者维权添“利器”

 2。教育培训市场“立法”遭欺诈可获先行赔付

 3。房地产法律面临整体性调整

 4。反垄断法审议起波折

 四、文化

 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

 2。中国俄罗斯年在北京开幕

 3。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破冰之旅”

 4。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五、科技

 1。第九届科博会开幕

 2。277个项目获北京科技奖

 3。北京科技周开幕,引导公众参与创新

 4。未来5年12大科技需求公布

 六、政府

 1.建设新农村不只是砸钱盖楼

 2.铺张浪费常假会议之名 政府节约当从会议入手

 3.北京外来人口问题又起波澜 解决问题不能短视

 4.“不敢花钱”实质在于社会保障缺位

 5.“按需”引进人才不可盲目攀“高”

 6.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7.形象工程问题

 8.稳定房价政策

 9.政府职能“错位“问题

 10.GDP能耗标杆考验中国经济发展

 11.让节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

 12.数字游戏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13.政府突法事件应对法草案,应对危机能否更从容

 14.楼市信息误导如何纠正?政府监管不能错位

 15.两把大火烧出温州人的“和谐竞争关”

 16.摊贩的刀刺中了城市管理的软肋

 17.石家庄火车站城管人员欧打六旬老翁

 18.实质“户改”离百姓还有多远?

 七、房地产

 1.天价滞纳金有行政不作为之嫌

 2.稳定房价政策

 3.三部委部署集中整治房市秩序一年

 4.囤积土地是制造楼市迷局

 5.以高为荣的“房价攀比风”危害不浅

 八、三农

 1.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 政府助农民走出农村

 2.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3.乡村债务,新农村建设不能承受之重

 4.“三农”资金上下“钓鱼”误事多多

 5.“地下金融”猖獗依旧,农村金融困境如何解决?

 6.发展农村文化亟需投入 贫困地区农村缺钱少人

 7.农村“规划滞后病”

 8.农业保险不解决,后患无穷

 9.新型农民合作社成农村“稳定器”

 10.为农民工查找“黑心老板”

 11.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有哪“三忧”?

 12.新农村建设中“民主”不打折扣更得民心

 13.“新农村”中的不和谐音符:寻找粮食浪费的第一站

 九、教育

 1.“高考经济“的背后

 2.行政力量能否治好学风

 3.教育能否不再行政化

 4.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5.高校商业贿赂

 6.大学生就业问题

 7.警惕教育公益性的合法性流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