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曲黎敏养生十二说+养生大智慧 >

第18章

曲黎敏养生十二说+养生大智慧-第18章

小说: 曲黎敏养生十二说+养生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就觉得有恶鬼追他。然后这样的话,他就得了病。得了病以后,有一天他就梦了两个小孩儿,这是中国文化里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
《左转》记载,flash晋国国王晋景公生病,请来秦国的名医医缓。在医生到来的头一天晚上,国王做了一个梦,居然和第二天的情景非常相似。这是个什么梦呢?
他就梦见两个小孩儿在那对话。他就说,秦要来的那个医生啊,就是梦见二竖。所以这两个小孩儿,二竖就成为中国的关于古代关于疾病的代名词。flash他梦见两个小孩儿在那对话,说什么呢?说要来的这个医生太了不起了,咱们俩得躲起来。说那躲到哪去呢?另外一个小孩儿就说,好躲啊,躲到肓之上,膏之下就可以了,就躲到膏肓之间。那么就是说的,这样等到那个医缓一来呢,就是秦国这个医生,叫缓的这个医生一到了这个国家以后,一看到这个国君,他就说疾不可为也,他说你这个病啊,治不了了。然后国王就问他,说为什么治不了呢?说因为你这个病是已经到了膏肓之间。所以呢,左传就这么一小文字,其实把中国医学的有几个名词就已经告诉了。一个是二竖,是代表疾病的代名词。还有一个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不治之症又叫做什么呀?膏肓之症。就是位于膏肓之间,后来这个国王就特别欣赏这个医缓,说好啊,你说治不了就算了,就认命了就完了。
晋景公明白自己病入膏肓,主动放弃了治疗,依照医缓的嘱咐,注重生活调养,病也没有继续加重,但他终究没有逃过这一劫。
有一天,他讲要吃新的麦饼之前,然后就突然肚子胀,就想去厕所,这个也是我们曾经讲过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问题。然后他在上厕所的那个,就是到了厕所以后呢,叫做“陷而卒”。一般的翻译呢,就把它,说他掉到茅坑里死掉了。其实呢,就是说他一使劲,因为他有便秘啊,或者一使劲,下面一使劲,然后上面又空了,所以他膏肓之症又犯了。所以心藏病的时候不见得,其实就是不见得是由于心藏,他底下属于便秘的病人,如果有心藏病的病人,就需要把那个,就是便秘的问题先解决,这样对身体才能有一定的保障。
扁鹊游历各国行医,悬壶济世,也流传下来不少养生和治病之道,他的才能和医德也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典范。
扁鹊可以说称之为我们中国医家最高境界和典范。那么就是曾经像《伤寒论》张仲景就是曾经说过,就是说的:“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就是他才华太高了,就是说他可以代表中国医家的最高的一个境界。就要没有看到虢太子之前,他就能够已经知道,就问了一下,他死亡的时间,他就基本能判断虢太子,死与没死。他就能够把别人看成死人的人,然后在他的心目中,他只要知道他死亡的时间,他就知道他许多真正的死亡,只是昏厥而已。只是尸厥症,只是就是阳不胜阴的问题,就是阴气太盛了,把阳气憋住了,所以他这个人就这样僵在那。就是身体不能动,然后呢,呼吸也会成问题。就是身体不能动,这是阳气的功能不能发挥起来的一个问题。所以他通过这一个,通过这一点,他连人都没有见到,他就能判断,虢太子是没有死的。那么这个故事就非常非常高妙。
扁鹊为齐候治病的故事里,扁鹊很早就发现齐候有生病之象,但是齐候讳疾忌医,屡次拒绝扁鹊的医治要求。直到最后病入膏肓,扁鹊也回天无力。
那么另外一个故事就是扁鹊望齐侯之色,这个倒是看到人了,但是他看到人,就是每五天的一个变化,他看到的是非常清楚。比如说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间,然后在骨髓。他就告诉我们,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同时呢,对于我们每个人,现在活着的人来讲,我们一定要记住,养生也是要靠一天一天地去养的。要靠我们日积月累的这个精气才能一点点足起来的,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就是包括你得病
养生需要日积月累,而疾病也是从一点点的症状逐步发展成大病。
中国古代就有这个成语,积劳才能成疾,如果你不积劳的话,你就不会成疾。所以呢,就是说的,人应该就知道自己的病程是一步步地深入,然后这样呢,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就是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做到让我们的身体,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向很健康,很阳光的这么一个境地。那么这也是说,通过这一个故事,通过扁鹊望齐侯之色,通过扁鹊治虢太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医家的这种很高妙的境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很慈悲的一个心肠啊。所以呢,就是说扁鹊的医术之高妙和心地之慈悲,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代一唱三叹的。
不论是扁鹊望齐侯之色而断生死的故事,还是他行遍天下为普通百姓治病的游医经历,都让人们在为他出神入化的医术惊叹的同时,了解了很多养生之道。而中医养生中,强调把人的身体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不光是身体从内而外的调理;还包括心理、情志等各方面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的理念,更是我们守护健康最好的方法。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