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

第81章

康熙大帝 - 二月河-第81章

小说: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蠡鹆至恕�
  犟驴子一心要寻假犟驴子的事,寸步不离追赶着打打,假犟驴子被他逼得没法,便站住了,说道:“爷们,就算你是真的不成?交个朋友嘛,何必欺人太甚?”犟驴子哪里听得进这些个,便使了史龙彪传给他的丹砂掌猛推过去,口里说道。“先打倒你,再说交朋友的事!”
  假犟驴子见他出掌厉害毒辣,忙使了一个“西施浣纱”,身子一扭躲了过去。哪知犟驴子这是虚招,进前一步一个连环鸳鸯腿向背后踢来。假犟驴子一个踉跄,未及站稳,已被犟驴子擒在怀里,正要伸出二指扼他的喉咙,魏东亭在一旁忙叫道:“贤弟,留个活口!”犟驴子笑一声,住了手,喝问道:
  “谁的主谋?讲!”
  “朱……朱三太子!”
  “谁是朱三太子?”
  “就是那个摇纸扇子的!”
  “贼窝子在哪里?”
  “嗯?!说不说?”犟驴子伸出手去,“咯叭”一声便拧断了他的膀子。
  假犟驴子疼得双眉紧攒,摇头喘息道:“不,不要这样,……在,在鼓……”一言未出,火光中飞来一镖,穿过犟驴子肘弯,打中假犟驴子的咽喉,他连哼一声也来不及,脸一歪就死过去了。犟驴子回头一看,见是那个躲在树后的假魏东亭放的暗镖,便大吼一声跳起来,红着眼又杀了上去。
  朱尚贤因受伤不敢恋战,口里打个呼哨,十多个人聚在一起护定了杨起隆。而杨起隆在火光中仰天大笑:“痛快痛快!十二处清真寺将全部化为灰烬,等着回民们和你这个真康熙算账吧!”说完十多条黑影一齐窜上高墙,隐没在黑夜之中。
  阿訇和回民们听了这话觉得蹬跷,便转脸注目康熙。康熙却平静地说:“不要理他,图海,去调兵救人要紧!穆子煦明日传旨,着户部拨银五万交给这位长老,重修牛街清真寺!”
  阿訇伏地叩头,“万岁爷圣明!有万岁爷这句话,穆斯林们便受用不尽了,愿安拉保佑圣主万寿无疆!”
  康熙点了点头,从图海手上接过辔绳,翻身上马,笑道“老阿訇请起,请转告回民弟兄,满、汉、回民都是一家人,你们不要上了坏人的当。安心过节吧。”
  就在牛街清真寺闹得一蹋糊涂的时候,有一个隔岸观火的人,正等得着急,谁呀?吴三桂的大公子吴应熊。今天吃过晚饭,内务府管事黄敬和文华殿总管太监王镇邦都来见他,禀报了鼓楼西街杨起隆亲赴牛街清真寺“引人吹风”的消息,吴应熊听得脸上放光,心头突突乱跳。
  今夜牛街这台戏,吴应熊称得上是导演的导演。整出戏的布局都是经他反复推敲后,由黄敬和王镇邦这两个双料间谍撺掇着杨起隆发动起来的。
  此刻,吴应熊和黄敬、王镇邦正坐在花园北边一个土台子的石墩上,不掌灯,不摆酒,手里端着茶杯,仰脸望着天空,等候牛街方向的火光。
  吴应熊自信自己已经摸到了那腰缠万贯,神通广大的“朱三太子”的脉搏。这个“朱三太子”离开五华山不到半个月,他就接到刘玄初的来信,信中叮嘱吴应熊说,对付朱三太子要用十二个字:“不招不惹,若即若离,利用不疑。”吴应熊认为,这十二个字自己使用得恰到好处,甚见成效。只一年多光景,不显山不显水,朱三太子属下总香堂里已有十几个人被拉过来了。
  吴应熊已经过了二十来年的人质生涯,韬晦之术运用得颇为纯熟。但今夜的事可能牵动大局,他却有点坐不稳这个钓鱼台了。
  他知道牛街清真寺这台戏只要演得成功,几万回民今夜就要遭塌天大祸,康熙和天下回民顷刻间就会变成生死冤家。有了几百万回民和钟三郎香堂的响应配合,等于增加了一支生力军。父王吴三桂若能乘势起兵,何愁天下不乱?即或不能马上起兵,至少数年内朝廷顾不上整治三藩。父王六十多岁的人了,身子又虚弱,还能有几天阳寿?只要一伸脖子咽了气,朝廷能不叫他吴应熊回云南继承王位?那时侯……想到这里,吴应熊端着茶杯站起来,遥望牛街方向,他急着要看到这场大火。
  就在这时,王镇邦突然大叫一声:“额驸!火,火!火烧起来了!”吴应熊身子一弹跳了起来,踏起脚尖翘首眺望:“真是牛街,真的是火!”
  他们虽然离得远,但夜中观火,还是十分分明的。那一晃一晃的亮光,随着夏夜的凉风摇拽着,摆动着,闪着紫的、蓝的,黄的、红的颜色,看上去多么绚丽,而在空中翻滚的浓烟,又多么趁人心愿!
  “哈哈,发动了,发动了!快!飞马去看图海的动作!”吴应熊的话一出口,二十几匹快马从暗道里牵出去,分赴各个清真寺。王镇邦见吴应熊把家政调治得如此整肃,不由暗暗赞叹:“真是个干大事的人!”
  吴应熊正在得意,忽然一个长随来报:“额驸大人,鼓楼西街周全斌先生来说有要事见您。”
  “说我已经睡了。啊,不,请他进来。”吴应熊吩咐完了,又转脸对王镇邦笑道:“王公公,你明是皇宫的太监,暗是朱三太子的黄门官总领,此时又在我这里,周全斌来了碰上不好,还是回避一下——老黄一向常来,就一起见见,看他有什么要紧事。”说着回到院内正厅东厢,掌起灯烛与黄敬说话吃茶,周全斌已走了进来。
  “哎哟周老兄!亏你如此兴致,这么晚了还光临我这蜗居——来来,请坐,看茶!”
  “这不是吃茶的时候!”“周全斌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气呼呼地坐下,他不理会吴应熊的殷勤,铁青着面孔对黄敬道,“老黄,你送的好消息。”
  见周全斌一来就拿腔作势,吴应熊觉得不痛快:“怎么了,周先生,这里不是茶馆,乃当今朝廷的堂堂额驸、太子太保、散秩大臣吴应熊的私宅!黄敬兄是我的座上客,你不要认错人了。”
  周全斌略微一怔,望一眼矮胖粗蠢的吴应熊,冷冰冰说道:“是吗?到了此时此刻,吴世兄还要和我装腔作势吗?”
  吴应熊已预感牛街的事情有变,心中暗惊,脸上却毫无表情:“你若有话就好好讲,不然就请你出去!”
  “哼哼,别来这套了!你知道吗,康熙亲自去了牛街!戏全砸了!我们放火,他们倒救火,而你们却在这里隔岸观火!”
  吴应熊脑子里轰然一声,知道一切全翻了个个儿。他强装镇定他说:“你说些什么呀?我怎么不明白——皇上去牛街清真寺,又不是我和黄先生叫他去的,碍着我什么事了。”
  周全斌不理吴应熊,端起茶来又放下,直愣愣地盯着黄敬问道:“老黄敬,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明白!”
  “我?皇上这些事,我怎么能知道?你也不要太过份,有话好说嘛。”
  “哼哼哼,我怀疑是二位足下串通了,摆弄我们钟三郎香堂的!焦山的兄弟焦河,还有七八个弟兄都已经死在清真寺了——我们可比不上你家平西王,死几个人算不了什么!”说着,从怀中抽出两张纸来,掂了掂,对吴应熊说,“这是什么,是王爷和黄先生的卖身契!识相一点,再弄这些玄虚,不要命了么?”
  吴应熊看也不看,将手中茶杯重重地向桌子上一墩:“来呀,送客!”几个家丁闻声闯了进来,因吴应熊没下令动手,只虎视眈眈地逼视着周全斌。
  周全斌慢慢站起身来,阴阳怪气地朝吴应熊一笑:“世子,我的话您记清了!”
  “没有什么关系——请吧!”吴应熊满不在乎地手一挥,几个人上来连推带扯地将周全斌架了出去。
  黄敬头上却冒出了热汗:“额驸!他手上拿的那两件东西,一件是我和杨起隆定的誓约,另一件必定是王爷的什么要紧东西,为什么不乘机劫了下来?”
  “你真傻得可爱!”吴应熊大笑道,杨起隆的军师李柱是何等人物,这时候他怎么会让姓周的带着真货来?”
  “他要是拿这个整我,明日就得脑袋搬家。”
  “放心吧,他舍不得!这个周全斌今夜来此是敲山震虎,为我而来的,与你没有半点相干!他们要起事,没有家父撑腰是不行的。这次杨起隆的回回戏唱砸了,只好唱钟三郎的老戏。我估摸着他还得瞧着云南的板眼。咱们不要管他,得先把伍次友的事料理了。”
  “伍次友!”黄敬讶然问道,“你不是说他已经死了?”
  “唉!天不灭曹呀!死个人并不那么容易!不过,他已经两次落到了保柱将军手里。要让保柱处置掉他,快些赶回北京,将来千里走单骑,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是不成的。”
  “那,他们在哪里?”黄敬脱口问道。
  吴应熊狡猾地一笑,没有说话。
  黄敬忽然凉慌地站起来:“我该走了。他们冒充皇上去清真寺放火,皇上必定要追查是谁走漏了消息……”
  “对对对,你和镇邦都得赶快回去弥缝照应。半年之内,不要到我这里来!” 
 
  
第十八章 侍汤药难掩女儿相 医故交回天道长情
 
  话说伍次友纵身跃入水中之后,灌了一肚子冰冷的河水,很快地就被冻僵了。
  昏昏沉沉之中,他似乎觉得自己仍旧睡在船上,而且睡得暖和、舒适,船儿随着波浪在轻轻地摇摆,阵阵药香,从船头飘散过来。他,苏醒了!睁开了眼睛。
  舱外,阳光灿烂,船头、桨声颖乃。啊,果然又回到了船上。可是,那盛气凌人的皇甫保柱不见了,凶神恶煞般的络腮胡子,也不见了。床头边坐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公子,他是谁?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伍先生,您醒了,真把我吓坏了。青猴儿,快,快来看哪,先生醒过来了。”
  青猴儿,啊,是我和雨良兄弟救的那个孩子,那么,这少年公子就是我那小兄弟李雨良了……对,是他,就是他!
  “小兄弟,果然是你吗?我们怎么又到一块了。这,是在梦中吗?我还活着吗?”
  雨良忍不住又喜又悲,抽泣着说:“大哥,伍先生,您活着,您活过来了。我是您的小兄弟雨良啊,看,这是青猴儿。”
  “青猴儿?”
  “哎,先生,您醒了!这几天可把我们急坏了。我们把您从水里救上来,您三天三夜都没有睁眼呢!”
  “啊,我想起来了,我被吴三桂的侍卫绑架了。他们要把我带到五华山,我投了水。怎么这样巧,就被你们俩搭救了呢?”
  “大哥,我,我对不起您,没有把您保护好。遭了他们的暗算。亏了小青猴人熟地熟,才打听出来皇甫保柱的去向,一路跟了下来,把您救了,又正巧赶上了师兄。”
  “师兄,谁?”
  “胡宫山呐!”
  “啊,是胡宫山道长吗?你是他的师弟?他也在这里?”
  “不,师兄有急事,他给您留下了药,就急急忙忙地赶住闪兖州去了。好在我们也要到那里去,过几天就会见面的。”
  青猴儿捧着药碗走上来:“先生,您先吃药吧。”
  说着,把药碗交给雨良,自己爬上床头,扶起伍次友。雨良用一柄银匙,一口一口地给伍次友喂药。当她那纤细的手伸到面前时,伍次友心中一动:嗯,这分明是一双姑娘的手啊,她现在的打扮是个书生,可却是胡宫山的师弟。那么,她也是位道士吗?嗯,莫非她就是皇甫保柱说的那位云红良道长?”
  李雨良发现伍次友神色犹疑不定,以为是他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