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眼看美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工作不是改变中国,或者改变中国人的想法。我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正确了解中国人现在关心的是什么、他们最看重的是哪些东西。我不能让自己的想法影响了主题──中国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60节:美国新一代〃中国通〃如何看中国(3)
据报道,《甲骨》入围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入选《纽约时报》〃2006年最值得注意的100本书〃。
何伟正在创作中的第三本书是什么内容呢?他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说,这本书以汽车和道路为引子写中国的发展。第一部分,记录的是作者从北京到青岛的自驾游经历,聚焦的是中国北方农村的变化;第二部分写的是北京郊外一个农村家庭的变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城里人买了汽车,周末他们开车到郊外度假,由此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新途径 一些农民开始转向迎合城里人休闲的生意;第三部分写的是浙江一个叫丽水的工业城,作者关注丽水到温州高速公路的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何伟透露,他每天写作8个小时,已完成了全书的1/3。
何伟把他的三本书看作是记录现代中国的〃三部曲〃:《江城》写的是地理,或者说是一个地方;《甲骨》写的是历史,或者说是一个时代;而新书则是写经济,或者说是中国的发展。贯穿这三本书的是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它们涵盖了1996年到2006年的中国。
我请何伟谈谈中美两个大国的异同点。他认为,中国以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立国,而美国以自由和民主的理念立国。中美两国都不善于与外国交流。如果他们的国民到国外,都喜欢聚居生活。由于两个国家都不善于与外界交流,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之后变得更为闭关自守和对外族有偏见。美国则在〃9·11〃之后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美国人从此也变得对外族有偏见。两个国家在受冲击之后的反应因他们的理念不同而不同。中国人因文化和历史的自傲感,总觉得外族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他们是天生的闭关自守者,对外来事物有本能的反抗。美国人则对自由和民主的理念是如此的骄傲,而想当然地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接受他们的系统。在〃9·11〃之后,美国人有更多的使命感试图把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带给全世界,而非中国式的在冲击后就本能地闭关自守。美国在〃9·11〃之后对多国的入侵就是这一使命感的结果,不过这些入侵可能会给美国带来灾难。
何伟在电子邮件中说,中国人这20年来与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健康,对外族偏见更少,也不再那么闭关自守了。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学习外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都在学英语的原因吧!他觉得美国人也应该这么做,不过美国人在〃9·11〃后往外看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他们学习外语只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国家不再受攻击。这显然不行。他们不可能学好外国的文化和语言,因为他们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许多美国人至今还没有悟出这一点。
何伟认为,中国人应该学习美国人鲜明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个性特点带来的一种群体和社区的感觉。有些中国人认为美国人的有个性就是自私,这完全是对个性的曲解。个性除了创造自我价值和高层次的东西外,也意味着〃易位思考〃。这种〃易位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极其不自私,让美国人思考与他们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式系统比其他一些国家的系统运作得更好的原因。中国人的个性至今还是很弱。中国人爱抱团,注重家庭,此外就是重视与朋友、同事的关系。当然关心家人是没有错的,但这其实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私。真正的无私是你能理解和同情与你不一样的人。中国人通常对他们团体之外的坏事无动于衷,这需要改变。这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我觉得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人正在变得更独立,更有个性。虽然这种变化目前常常导致有些人比较自私,但这种局面将会改变,有个性终究意味着更不自私和关心所属的社区。
第61节:回国后,我怎么反而不习惯了(1)
回国后,我怎么反而不习惯了
回到祖国,和亲朋好友团聚,且饭菜可口,按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不瞒你说,从美国回来这两个月,我挺郁闷的好多过去习惯的事,现在反而不习惯了。
据说,这可能是海归的通病。前几天碰到一位5年前从美国归国的老朋友,他特别理解我目前的心态。这位朋友告诉我,他当驻美记者3年后回到福州,一时也很不适应,在街上和别人吵架的几率大大增加,整整一年才回过神来。现在一切都习惯成自然了。他鼓励我赶紧把当前不适的感觉记下来,否则以后就没感觉了。
老实说,写下这些感觉并发表在博客上,我是有所顾虑的。网络上愤青不少,有些人是容不得你说中国人丑陋的,给你戴上个〃卖国〃的帽子那是轻而易举的。当然,我也相信,有识之士是能够从我的〃反文化震撼〃中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激起赶上文明国度的紧迫感。
回国后,第一次开车出去办事。看到行人过斑马线,我按美国规矩停车等候,跟在后面的车却拼命按喇叭。有的车还迫不及待地从旁边绕过去,根本不把行人放在眼里。在美国,如果汽车和行人争过斑马线,那是违法行为,司机不仅吃罚单,还可能会坐牢。
第一次上银行,从排号机上取得的号码是378,而柜台上正在处理的是299号,晕!排在我前面的居然有70多个人,只有3个窗口开放,轮到我起码得等上两个多小时。扭头到其他银行,也是一大堆人。唉,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要知道,在美国,银行的员工往往比顾客多,办理理财业务,基本上是一对一坐着交谈。
第62节:回国后,我怎么反而不习惯了(2)
还是说银行。那天女儿学校开学,学校规定学费只能上中国银行交。在学校的旁边就有一家银行,当天家长排队都排到了银行大门外,可这家银行和往常一样,只是开了两个办理存款的窗口(还有两个窗口办理其他业务)。我想,银行明明知道今天开学,存款业务大增,为何不增加人手多开几个窗口呢?
太太在美国考的驾照,总共才花了13。5美元。回国后,需转为中国驾照才能在国内驾车。公证、体检、办证等费用加起来,花了163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以上。最荒唐的是〃体检〃,啥也没检查,只是问了我太太的身高,就把盖着合格印章的体检表交给她。我太太高度近视,体检表上的视力栏写的却是〃5.0〃。
我们在美国待了一年半,错过了办二代身份证,回国后赶紧补办。我打电话到派出所询问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接电话的人说:〃不知道,你最好自己到办证窗口去问。〃我问他办证窗口的电话是多少,他说那里没有电话。我又问他所长的电话,他也说不知道。我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领导的电话呢,他回答得更绝:平时都是所长打电话找我,我没有给所长打过电话。
在国外期间,我的国内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可回国一查话单,从2006年3月开始,每月居然多了10元的彩e信息费。我打电话投诉,客服小姐说这项服务曾经给所有客户免费体验一个月,如果你不回短信表示不需要,就意味着你接受了这项每月10元的服务。我一听,都快气炸了:你们这种不回短信就视为默认的做法,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在我的声讨下,服务提供商双倍退回了多收的信息费320元。
最难过的可能是我女儿陈韵正。第一天上英语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26个字母写3遍。我们让她不要做,而改为写她看英文小说时不懂的单词。第二天,她和英语老师说明原委,老师说:〃你在我班上,就得按我说的做,说不定你还跟不上呢!〃好在校长很开明,指示说,韵正英语课可以看课外书,作业可以不用做。
我太太的最直接感受是中国的物价正在和美国接轨。她回国后,第一次逛沃尔玛超市,觉得下不了手,居然空手而归。以我喜欢吃的某面包店的花生饼为例,两年前一包是4元,现在同样的包装售价是9元。
我最无奈的是不得不参加一些无聊的会议和应酬。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明白那是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空话套话,却有人在台上煞有介事地讲,也有人在台下洗耳恭听!为什么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不舒服,却口口声声说〃宁伤身体,不伤感情〃?你相信一个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的人,能爱别人吗?
第63节:回国后,我怎么反而不习惯了(3)
回国后,我买了辆新车。提车时,车行的销售人员给我一张100元的汽油发票让我报销。第二天,当总里程数显示26公里时,油表上的黄灯亮了。20多升油只能开20多公里?我打电话问销售人员,这位老兄不得不承认没有给我的新车加那么多汽油。他赶紧上门赔礼道歉,求我把车开到加油站加满油40升180多元。这回自然是他埋单了。
买车的故事还没完。车行代办车险时,事先声明本地保险公司有个〃500元免赔〃的〃霸王条款〃。我要求保险公司经理出示文件依据,对方说这是福州市保险业的统一规定,即便是公司内部员工买车,如果希望全赔的,也需要老总特批。我通过关系找到了这家保险公司的老总,老总说,你个人的事我给你特办,整个行业的事你得找保险协会。我说,在潜规则还在的时候,我要感谢你给我面子,但是为了其他人可以不用找关系去行使他应有的权利,我会设法破除这个潜规则。(后来经过我的采访报道,现在这条潜规则被打破了)
我开着这辆挂私家车牌的新车到政府大院办公事,在门口就被保安拦住,厉声问:〃找谁?把证件拿出来!〃而前两年,我开机关牌照的车多次进出这里,从来没有被拦下过。想想我在美国,作为一个外国人,进市政府旁听会议,到法院旁听庭审,也没有人要求我出示过证件。
有一次,我太太和她医院的同事一大早赶到郊县去参加〃科普日〃宣传活动。他们在准备摆摊设点时,还有些群众过来问这问那的,等活动正式开始,领导在台上讲话时,群众反而躲得远远的。待领导沿各摊点巡视一番后,大家也就收摊了。太太回来说,这完全是做给领导看的一场秀。
还记得,我和一些从农村闯荡到上海发财致富的老乡们在一起。他们开奔驰宝马却不系安全带,在高级场所的地毯上吐痰然后用鞋底抹来抹去,在迪吧给舞女们每人三百小费却对在门口乞讨的老人大声呵斥……
当然,我受到的刺激远不止上述这些。而且,目前我还在继续不习惯之中。我不知道自己还要过多久才能习惯。但我知道,习惯的过程就是自我麻醉的过程。对此,我反而心里不安了!
第64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1)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兼对某些网友的回应
2007年9月26日,我在父女博客上发表了归国感受《回国后,我怎么反而不习惯了》,后来被《中国青年报》话题版采用,接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