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大小眼看美国 >

第16章

大小眼看美国-第16章

小说: 大小眼看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几代同堂、子孙绕膝的传统家庭已经越来越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金字塔人口结构将变成倒金字塔,最常见的情景将是一对年轻夫妇要照料两对老人,而4个老人和一对年轻人住在一起,客观上是难以做到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将来注定是要住进老人院的,到时候不是美国人羡慕我们,可能是我们羡慕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了。

  第57节: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领养中国孩子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领养中国孩子
  我们到在美国定居的台湾画家张女士家做客,正好碰上张女士在给一个中国小女孩教中文,一位颇有风度的白人女士坐在一旁等候。
  我上前和这位白人打招呼,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原来她叫Marsha,是密苏里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而那个正在学中文的女孩叫Amy,是她9年前从中国福州领养来的。她每周两次带Amy来张女士家学中文,每次一个小时,收费是25美元。
  我正好来自福州,便饶有兴趣地问起她领养福州女孩的经过。
  Marsha告诉我,她结婚多年,一直没生孩子。1997年1月,她和丈夫决定去领养一个女孩。因为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人领养孩子,于是他们就通过美国的相关机构向中国的民政部门提出申请。17个月后,她得到消息说,在福州有一个出生一周后被遗弃的女婴,已经7个月大了,并附有女婴3个月时的身体检查记录和照片。1998年6月,她和其他12个美国家庭组成的〃领养团〃来到中国,Marsha在向儿童福利院捐款3000美元后,领养了这个后来叫做Amy的福州女孩。
  我在美国常常看到白人带着黄皮肤的孩子,不用问就知道是从国外领养来的。我问Marsha:〃为啥美国人不在本国领养孩子,而喜欢到国外去领养呢?〃她说:〃在美国国内领养孩子很困难,因为大家都很爱孩子,除非个别妈妈因为吸毒、酗酒把孩子遗弃。所以,那些不能生育的或者想要更多孩子的人,就到国外去领养,而中国是美国家庭从海外领养孩子的最大来源国。〃
  Marsha还说,她知道中国的孩子被遗弃多半是因为身体有缺陷,所以她发起建立了一个名为〃Fujiankids〃(福建孩子)的网站,专门介绍福建孤儿和各地孤儿院的情况,呼吁人们为这些孩子献爱心。据她介绍,4年多来,有上千人访问过该网站,获得捐款超过10万美元。这些钱将通过她在中国的代理人,用于福建孤儿的医疗费用。
  2006年暑假,Marsha和丈夫带着9岁的Amy首次回到她的出生地福州,并特地带Amy到被遗弃的地点某派出所前看了看。他们去北京、西安旅游,前往成都看大熊猫,还到福建农村看望孤儿。Marsha说,她在闽东的宁德、福安赞助了12个孤儿,每人300美元。
  Amy从小在美国长大,除了长相像中国人,其他方面和美国孩子已经完全一样。Marsha告诉我,带Amy到中国,让她学习中文,是希望她知道自己来自中国,不要失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密苏里大学亚洲中心曾组织过一次领养中国儿童的家庭聚会,7个美国家庭带着他们从中国领养的孩子前来参加活动,我和太太、女儿都去当志愿者,教这些和我们长得一样却不会讲汉语的孩子如何使用筷子,和他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他们从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据美国媒体报道,10多年来,被外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儿童大约有5万多人,其中80%被美国家庭领养。2006年,中国政府调整了有关外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的政策,对领养家庭的资格做了更严格的规定。过于肥胖者、未婚家庭、年收入低于8万美元的家庭,都被认为不符合领养资格。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打算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但由于新政策的条件限制,2005年美国家庭从中国领养的儿童人数是7900人,而2006年降低到6500人。一些美国家庭转而到俄罗斯或非洲国家领养儿童。
  教我们英语口语的志愿者Greg,她太太生有3个孩子,又先后从俄罗斯领养了3个小孩,其中一男一女有兔唇,另一个男孩性格孤僻。我去过Greg家,知道他生活并不宽裕,太太在家全职带5个小孩(大儿子已经搬出去住了),他一个人在外打三份工,每周还要抽出一个晚上到教会来教我们国际学生口语。我问他,为什么自己有孩子还要领养小孩,而且是先天不足的孩子?他说,我们喜欢孩子,那些不够健康的孩子更需要得到爱。
  如今,那两个俄罗斯小孩已经做了兔唇缝补手术,另一个不爱说话的俄罗斯小男孩在Greg这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相信也会变得开朗起来!

  第58节:美国新一代〃中国通〃如何看中国(1)

  美国新一代〃中国通〃如何看中国
  Peter Hessler是一个美国青年,他的中文名字叫〃何伟〃。
  大凡有中文名字的〃老外〃,都有一段中国缘。Peter也不例外,他先后以游客、志愿者、教师、记者、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在中国的不同地方生活过10年,现已出版两本有关中国的著作。目前他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潜心创作他的第三本书。
  1969年,Peter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他的父亲是密苏里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我刚到密苏里大学当访问学者时,和Peter熟悉的哥伦比亚中国之友会会长施小美女士就把Peter写中国的书River Town:Two Years on the Yangtze借给我看。当我采访哥伦比亚市市长时,从中牵线搭桥的施小美女士居然这么向市长介绍:〃陈先生在个人博客和中国的报纸上写了许多关于哥伦比亚的文章,他的角色很像'Peter'〃。2007年3月,Peter从中国回到美国,在密苏里大学向乡亲们做了一场介绍温州模式和中国小商品生产的讲座。之后,我和这位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国通〃交换了名片,并一直保持电子邮件联系。
  Peter和中国的缘分说来话长。〃小时候,我对中国毫无兴趣,对我来说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Peter说,他的理想是当作家,他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英文创作。然而,硕士毕业后,他对自己能否成为作家还没有把握。于是,他决定周游世界从英国东渡大西洋,飞到布拉格,再乘火车穿过莫斯科,进入西伯利亚,最后落脚中国。
  1994年,Peter首次来到中国,独自旅行了一个多月。他惊讶地发现:〃这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和俄罗斯这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完全不同。〃回到美国后,他发表了游记,引起关注。不久,他意外获得了一笔来自瑞士的奖金,赞助他徒步穿越这个欧洲小国,这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素材。通过这半年多的欧亚之旅,他确信,〃边走边写〃是自己成为纪实作家的不二法门。
  Peter一直在等待机会重返中国,并渴望学习汉语。1996年夏,Peter加入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到涪陵师范学院教英文两年。他的处女作《江城:长江边的两年》(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写的就是这期间的见闻。
  〃这本书记录了我在涪陵的生活,其间间或夹杂着当地风景,它的历史以及那里的人们。所有这些描述都是我还住在那儿时写下的,之所以写成这样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一个外国人在涪陵那样的小城里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我是一个观察者,但另一些时候我又深深卷入了当地生活。这种距离感与亲密感的融合是造就我在四川两年生活的部分因素。〃Peter在该书前言中写道:〃这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是与一个特定的简短时期内的一个特定的小地方有关,我希望能抓住那时那地的丰饶。我熟知那些地方昏暗模糊的扬子江,葱茏翠绿的山峦但是时刻更难以描画。涪陵在地理上和历史上都处于中游,有时很难看清楚事物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但是这座城市和它的人们始终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富于能量和希望,这些最终都是我的主题。这不是对资源或者目的地的调查,只是告诉人们在这条伟大河流中心的两年生活是怎样的。〃

  第59节:美国新一代〃中国通〃如何看中国(2)

  涪陵师范学院大学的英文教师李雪顺撰文介绍说,〃何伟〃这个中文名字是Peter在此间取下的。也许由于这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也可能因为其天生喜好交际且为人豪爽的性格,何伟在涪陵任教期间深入社会各阶层,广交朋友,对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长江沿线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作了深入的观察和了解。〃1997年冬天,何伟的父亲从美国专程来涪陵看望他时,曾经非常自信地跟我说,他的儿子Peter早晚有一天会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当时我对老先生的话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看到年轻的何伟经常走乡串户,与涪陵的三教九流都能够发展友情〃。
  何伟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回忆说,在涪陵这座小城,总共只有两个老外,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手机,几乎与世隔绝。他平时除了教书之外,就是在街头游逛,和各种人混在一起。从中他学会了中国话,也了解了当地民情。
  1998年,何伟回到父母身边。2001年初,长篇游记体小说《江城:长江边的两年》在美国出版,很快就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由于该书内容翔实可信,反映中国现实的视角独特,很快在国际上引起反响,至今该书已经翻译成了法文、意大利文、韩文、匈牙利文、泰语等,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1999年,何伟再度来到北京,一待就是9个年头。刚开始,他在《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当助理,后来他为《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南华早报》、《远东经济评论》、《国家地理》杂志、《纽约时报》等海外报刊撰稿。2001年成为《纽约客》杂志的首位驻华记者。这种自由职业的身份,使得何伟有机会随意穿行在中华大地进行体验、采访。
  2006年,何伟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甲骨:中国过去与现在之旅》(Oracle Bones: A Journey Between China's Past and Present)。全书从1999年5月写到2002年6月,作者穿行于北京、上海、新疆、台湾、南京、安阳、丹东、涪陵、武威等地,穿插记录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使用〃甲骨〃作为书名,是因为甲骨曾经被中国人用来记录远古、占卜未来,具有连接过去与将来的寓意。
  在《甲骨》中,何伟讲述了他在涪陵教过的3个中国学生的故事:毕业后去温州教书的威利和南茜,去深圳给台商打工的艾米莉。何伟与他们通信,去拜访他们,记录他们从内地到沿海的生活变迁。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时,何伟谈到了《甲骨》的创作意图:〃在中国,个人与集体的观念现在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中国过去注重的是整个集体,而个人不应该出风头。不过现在个人已经得到了解放,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这些个体的表现令人吃惊。我们正在见证个体意识在中国的崛起。他们上进心强、甘冒风险、敢于自己作决定。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越来越多地将自己视为一个个体。他们要为自己负责,也意识到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在中国的工作不是改变中国,或者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