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菊花台 >

第7章

菊花台-第7章

小说: 菊花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知陛下会驾临。”赵静之游到栏杆边说。 
  我也忍不住笑着回答:“你们好会过日子,倒先在温泉居里享受起来了。” 
  赵静之眼眸流转,微笑道:“真失礼,但谢陛下优容。” 
  水池中央一阵阵涟漪,忽然有个脑袋冒了出来。那个人显然在水里憋了太久,一出水面就大口地呼气。这个少年,雅丽犹如凌波的水仙花。我吃惊:“远薰,你怎么也在这里?” 
  “臣,臣,是……”周远薰结结巴巴,尴尬不已,恨不得再钻到水里去。 
  赵静之忙道:“是臣请他过来玩的。看他一个孩子,每天挺无聊的。” 
  我微笑了:“静之,你一来就出新鲜花样。”也不再理睬他们,我摇着头,笑着出了门。 
  走了一段,我看看齐洁,她也憋着笑:“陛下,周郎的样子,活像淋雨的小 
  猫咪,太滑稽了。” 
  “你也那么想啊!”我握住她的手,“难得他那么开心地去玩。赵静之真有意思。请他收拾干净了,到我的书房来。” 
  我在书房等待赵静之时,那前厅宴会的喧哗声一阵阵传入耳中。忽然,喧闹声小了,静夜里有人开始豪迈地歌唱。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挂城头……”我走出书房,侧耳细听,那歌声似乎熟悉。华鉴容,他在军官们面前唱歌? 
  歌声若有若无。只听得最后一句:“一声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边塞之处,听了此歌,只觉得酣畅淋漓,胸中郁结,一扫而光。 
  “陛下。”有人唤我。 
  我回眸:“静之,你来了。我听那歌,入了神。” 
  赵静之的笑涡醉人:“是华大人吗?今天他们都是不醉不归啊。” 
  我问他:“静之,你在北国,有没有喜欢的人?” 
  赵静之抽了一下鼻子,严肃起来。此刻,他显得格外的英俊,刀刻入心的那种俊。他回答:“没有。” 
  “洁身自好,也算是一种修行。”我淡然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点怜悯赵静之,怜悯他这样的人,却是这般的际遇。 
  赵静之的目光突然变得有些阴暗,可他还是微笑着道:“什么洁身自好?臣也装不来假清高,独身是不愿意让女人伤心。” 
  他说话一向奇特,我也习惯了。可是,想到那最后一句,我还是笑了,真是应该让华鉴容去听听这个。 
  我想了想,对赵静之说道:“其实,你在我这里,只是客人。如果想离开,随时可以。” 
  赵静之没有作声,只是高深莫测地看我。侧脸上的光影深了些,但他没有笑。 
  “陛下,臣第一次见到你,大约是十二年前吧?那时候你还是孩子。到了今日,怎么还留心这些?” 
  我很吃惊地坐下来,好像从来没有人对我这样说话,即使华鉴容。可鉴容说话的口气完全不一样,最近几年,鉴容更是沉默多了。 
  赵静之说完,跪下了:“陛下,臣是北朝人。陛下作为一国之主,不用考虑臣的未来。目前,臣只是打算听从吾皇的安排。” 
  我定定看了赵静之很久,他就一直这样跪着。我忽然笑出声来:“静之,我本来只是担心你不快乐。其实,今天我除了说以上的话,还想请你来与我和琴的。但是……夜太迟了,你跪安吧。” 
  赵静之低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陛下,今后的形势真是难说。陛下是至尊,臣在这里一天,就会对陛下直说一些话。扫了陛下的兴致,很抱歉。” 
  我转脸,眼睛在赵静之头上逡巡:“静之,你知道我做皇帝的感觉,是吗?不管怎么说,偶尔能知道自己在他人心里的真实印象,是好事。我说了,你是客人。你在我的面前,不用称臣。” 
  赵静之抬起头,眼睛如镜子一样反射出我的影子。然后,他恭敬地叩头,温和地笑道:“我知道了。哪天你愿意和琴了,告诉我。” 
  我看着赵静之步伐轻快地走开,抬起头,夜空中一片灰色的流云慢慢移开,新月毫不犹豫地对我露出了笑脸。   
  第四章 山雨欲来(1)   
  清露凝结,澄碧的太液池荡涤着深秋的寒气,满天星斗静静地浸入水中。 
  我抱着竹珈,坐在亭中,竹珈把脑袋贴在我的胸口听我讲故事。他戴着周远薰给他缝制的鹿皮帽,更显得虎头虎脑了。竹珈与普通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小孩都喜欢挑选花花绿绿的东西,他却只是爱熟人给予的。因为“周郎”经常陪着他玩,所以他特别喜欢那顶不起眼的帽子。 
  竹珈不但个头长得比别的孩子快,连听故事的悟性都比别的小孩强。我很少说悲伤的故事,因为一听,竹珈漂亮的凤眼就泫然欲泣。我看了实在不忍心。只要最后是个团圆的好结局,他就咯咯地笑。如果故事里有个人病了,他就用小手拉住我的衣服,说:“不让他死,不让他死。”我没办法,只好随口把故事改了,他就乐了。这孩子虽说聪颖,但天生就是一副傻性子,有什么办法呢? 
  一阵秋风吹来,竹珈用胖胖的手挡住我的脸:“不要吹风风。”我亲了他一下。回到京都后,每天闲暇时和孩子相伴,还是快意的。竹珈一天天长大,我就是批奏章到了半夜,想到竹珈的可爱脸孔,都会笑出来。 
  “宝贝,你要去睡觉了。”我说,以目光示意左右。竹珈却搂住我的脖子:“我要和娘在一起。”他难得撒娇, 
  苹果一样光嫩的脸蛋埋在我龙袍的领口。我心里一动,便对阿松等人略微地摇了摇头。 
  这时,竹珈忽然动起来,嘴里叫着:“少傅,少傅”。我一回头,果然看见华鉴容在夜雾里迎风立得笔直,正和内宫总管陆凯说话。听得竹珈的叫声,华鉴容抬起头,对着竹珈亲热地笑笑。 
  “华大人求见。”陆凯不一会儿就上来回禀。 
  “那么晚了。”我嘴里说着,还是点头。竹珈倒是兴奋起来了,对着匆匆走来的华鉴容嗲声道:“要抱,我要抱抱。”华鉴容看了我一眼,我道:“免礼罢。太子见了你高兴,你就抱一抱他。”华鉴容含着笑,从我手里把竹珈接过去。宽大的手掌把孩子托着旋了半个圈子,再让他稳稳当当地落在怀抱里,竹珈果然笑了。华鉴容端详了竹珈的小脸好一会儿,才柔声道:“好孩子。” 
  华鉴容抱着竹珈,就像是一幅图画。静夜生香,我都不想去打断他们。竹珈和我一样长于深宫,除了宦官和妇女,所接触的男性屈指可数。周远薰是个男孩子,却缺乏气概。只有华鉴容……孩子没有父亲,亲近华鉴容,也很正常。何况从我的内心来说,也很希望竹珈和华鉴容多有交流。这样,将来作为太子少傅的华鉴容教他读书,也更容易。 
  华鉴容轻轻拍着竹珈,竹珈很快就犯困了,华鉴容耐心地摇着他。我回忆起来,我两三岁的时候,他才是个半大孩子;就是这么哄我的。华鉴容悄无声息地把竹珈交给走过来的阿松,对着阿松一笑,她的脸面立刻泛起了红潮。 
  等到他们都退下了,我问华鉴容:“你有什么事?” 
  华鉴容道:“北帝病危了。恐怕大限就在这几天。” 
  我皱眉:“你确信?” 
  华鉴容点头:“北方传过来的消息应该准。北帝驾崩,形势就很微妙了。” 
  我喘了口气:“鉴容,你和北方有联系吗?” 
  华鉴容迟疑了片刻,然后,重重地点头:“没有。但和杜郎有问候之谊。” 
  我快速地伸出手,似要堵他的嘴。华鉴容呆住了,而我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 
  我看了看太液池的水面,一点流萤划亮片刻。我缓缓道:“我们不得不准备了。如果北帝驾崩,就叫蒋源北上吊丧,边境任何异动都要加倍小心。改革一事,我不想推迟。北帝新丧,太子那边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出功夫和我们开战。” 
  华鉴容表示同意,点头道:“本来应该是让我去吊丧的。” 
  我瞥了华鉴容一眼,断然道:“这绝对不行。北国人行事无章可循,万一那个人把你扣住,这一仗,你叫我怎么打?” 
  华鉴容似乎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他默默地注视着我,突然吐出几个字:“今天下午,我还去求亲呢。” 
  “求亲?”这回换了我不信,我也知道他一直不肯娶妻,这事未免太出乎意料。我啮着嘴唇,笑了笑,“是哪家小姐?” 
  华鉴容黑宝石似的大眼睛突然闪着炭火一样温暖的光彩。他笑了,夜色中带着同样温暖的美态。他道:“不是,我只是替小蒋,去向何太师的孙女求婚。” 
  我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媒人。” 
  华鉴容开玩笑似的说道:“我已经不是少年郎了,不做媒人,能做什么呢?”他挺直身子,“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不想让蒋源涉于险境。” 
  我沉默了。从某些角度讲,华鉴容的命运不但和我重叠,而且我们俩还极其的相似。 
  我长叹了一声:“这几天你就把革新的折子交上来廷议好了。记住,和老顽固们讲话,要给他们留些面子。我的心思,想必你已经很清楚了。” 
  华鉴容点了点头,秋风里,他微微轻咳了几声。我诧异地说:“你的风寒还没有好透?这些太医们,越来越不顶用了。” 
  华鉴容像着魔一样笑得甜甜的,好像遇到什么特别高兴的事似的。他淡淡地说:“早就好了。大概是我这几天夜里赶写折子才有点反复,我一定先把病养好,陛下不必挂怀。” 
  我说:“那才是正理。你身体的底子本来就好,只要少点劳累,自然就无妨。” 
  华鉴容又点点头。我这才转身,由内侍们簇拥着离开。我宁愿留给华鉴容我的背影,也不想看到他孤零零的背影。 
  第二天,正是朝廷规定的旬假。我让韦娘带着一些宫廷的药品去看看华鉴容,劝他好生将养。韦娘道:“光是这些个,也不能表达陛下的眷顾。” 
  我一瞪眼,笑道:“韦娘你怎么越发地倚老卖老?”虽这么说着,我还是拿出一个檀木盒子,里面有三块翡翠杏仁糕。本来泉州进献了六块,我已经吃了一半。我嘟嘟嘴:“就把这个给他好了。对他说,我原想等着他进宫来吃……但他辜负了我。” 
  韦娘又是叹息:“陛下也不小了,这御口金言,是什么话都可说的?” 
  我笑了:“阿姆,他真爱吃这个呢。我一直记着,小时候母后给他的份,都被我抢光了。他生病,嘴上没滋味。你送去也是我的心意,让他记着吃药!” 
  等韦娘走了,我顺路去看周远薰。周远薰正在认真地抄写金刚经。我问他:“你有没有看过山海经?”我想到要找本山海经,一方面作为给竹珈讲故事的素材,一方面也是给小孩增加一点地理知识。 
  周远薰羞涩地拉住我的手,深黑的眼睛看着我:“没有。” 
  “那就陪着我一起去凤凰阁找找。” 
  凤凰阁,是藏有典籍的地方。为了防火,墙壁以石砌成,环绕凤凰阁的是一条人工的溪流。进到里面,一个少年便迎了出来,平身以后,我看他也不过十七八岁年纪。 
  “今日长官归家,就留微臣值守。”少年黝黑的方脸盘,显得周正而俊俏。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他。 
  “臣名叫宋彦。”他说。 
  我马上记起:“你是宋舟的孙子?” 
  宋彦点点头。 
  “你怎么会到了这里管书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