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5446-草根儿 >

第26章

5446-草根儿-第26章

小说: 5446-草根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好消息?”蚂蚱激动得脸都红了。    
    “你就快要上学了。”菊儿说,“菊儿姐要办学校了。”    
    “真的吗?”蚂蚱有些不敢相信,又追问道,“真的吗,菊儿姐?”    
    “真的。”菊儿故意嗔怪他道,“你怎么连菊儿姐都不信了?”    
    “信,我信,我一百个、一万个信。”蚂蚱高兴地跳了起来,一遍遍地喊道,“要上学了!要上学了!要上学了!”    
    “蚂蚱,谁要上学了?”这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蚂蚱旁边,柳桩从车上走了下来。柳桩边问蚂蚱,边对菊儿说:“菊儿,你病好了吗?”    
    “好了。”菊儿笑着说,“对了,柳桩叔,我正要找你呢。”    
    “有什么事吗?”柳桩问。    
    “我想办学,让蚂蚱他们去念书。”菊儿回答,“现在,地方已经找好了。只是,那个地方太脏、太乱,需要好好收拾。所以,我想在你这里借一辆汽车,把那里的垃圾清理走。如果山子叔他们有空的话,我也想让他们帮我一下。”    
    “绝对没有问题,我举双手支持。”柳桩说,“这样吧,我马上通知他们,让他们明天就去,怎么样?工地上的活儿,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干完的,可办学的事儿,却耽误不得。我早就对蚂蚱他爸说,孩子上学是大事。如果是你办学,那就更没得说了。等学校办好了,说不定,我也会把闺女,转到你的学校里来。”    
    柳桩的回答,让菊儿十分感动。她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对来城里打工的农民来说,真的是比什么都重要。    
    5    
    快到傍晚时,菊儿又来到了医院。    
    在“烧鸡王”的病房里,彩蛾正在给病人换床单。见菊儿来了,“烧鸡王”和彩蛾都很高兴。    
    “烧鸡王”问菊儿:“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找到办学的地方了?”    
    “是。”菊儿也很高兴,“明天,蚂蚱爸爸他们就去帮我收拾,等收拾好了,我再陪着您老人家去看。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您这件事的。”    
    “不,你告诉我地方在哪里,我明天也要去。”“烧鸡王”用力甩了甩胳膊,“我虽然老了,干不动了,可当个指挥总是没什么问题的。再说,我看着心里也高兴,老是呆在医院里,憋闷得慌,小病也会变成大病。”    
    见“烧鸡王”这么说,菊儿也只好答应。看看时间不早了,菊儿就准备走了,晚上还要赶回饭店上班呢。这时,彩蛾提着一大包换下来的床单,对菊儿说:“菊儿姐,等一会儿,我把这事也告诉医院里的那些家长,让他们有空了也去。”    
    “好。”菊儿笑着说,“人越多,收拾得越快,学也开得越早。”说完这些,菊儿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即使这样,等她赶到饭店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离演出的时间只剩下十几分钟了。    
    演出结束后,菊儿累得筋疲力尽,脸色苍白,连从琴凳上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一切,都被经理看在了眼里。    
    “菊儿,你怎么啦?”经理连忙走过来问,“是不是累了?”    
    “没事儿,我歇一歇,喝口水就好了。”菊儿说。    
    “找到合适地方了吗?”经理说,“你病刚好,不要太累。”    
    “找到了。”菊儿说,“明天,我就去收拾。”    
    “对了,菊儿。”在菊儿慢慢站起来,准备走时,经理忽然对她说,“咱们饭店后院里,堆着不少淘汰下来的桌子、椅子,如果你办学用得着,将来可以拿过去用。这总比你到市场上买,便宜得多。”    
    无论如何,菊儿也没想到,经理会这样说。一时间,菊儿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经理,谢谢你!”菊儿深深弯下腰,向经理鞠了一躬。    
    “菊儿,别这样。”经理连忙扶住了她,“孩子,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孩子的苦。这点儿东西不算什么。将来,学校办起来了,我让女儿有空儿也去上几节课,怎么样?”    
    “那真是太好了!”菊儿的泪应声而落。菊儿知道,经理的女儿是省实验小学的老师,如果她也能来给孩子们上课,那可真是孩子们的幸福。    
    “好了,你去宿舍歇着吧。”经理像对待女儿一样,爱抚地对她说,“明天,你不是还要去干活吗?一会儿,我再让人给你送些晚饭过去。”经理说完,就走开了,菊儿也慢慢走回到了宿舍里。    
    躺在宿舍的床上,菊儿感觉到浑身像散了架儿似的,刚一闭上眼,就沉入了梦中。第二天早晨,当她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床头桌上放着一碗米饭、一盘炒香菇。只不过,一夜过去,米饭早已经干了,菜也没有了香味。显然,这就是昨天夜里,经理让人给自己送来的饭。    
    简简单单洗漱完后,菊儿随便往嘴里扒了几口米饭,就又匆匆忙忙离开宿舍,骑着自行车,向旧厂房的地方奔。等到了地方以后,她才发现,饭馆老板、蚂蚱爸爸、“烧鸡王”、彩蛾、蚂蚱……他们都在,还有很多她从来没有见到的人。在这些人中,不少是像蚂蚱那样的孩子。    
    “菊儿姐来了。”远远地,蚂蚱高声喊。这声喊,让所有人都停住了手里的活儿,朝菊儿围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快乐的笑。    
    “这就是要给咱们的孩子办学的姑娘?”有人悄悄问饭馆老板。    
    “是,就是她。”说这话时,饭馆老板很有些骄傲。    
    “大家都来了。”菊儿对大家说,“真是辛苦大家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人群中,有人大声说,“你为咱们的孩子办学,就凭这一点,别说干这些活儿,就是干再多的话儿,咱们也没什么说的。”    
    “既然这样,我就不说什么了,大家抓紧时间干活吧。”菊儿指着“烧鸡王”说,“我们都听这位大爷的。”    
    “好!”“烧鸡王”朗声答应着。    
    在“烧鸡王”的指挥下,大家有的往车上搬大件的废物,有的铲堆在地上的垃圾,有的拿着扫帚,扫结在墙上的蜘蛛网,还有的把那些地铺集中到最边上的一个厂房里。    
    柳桩派来了两辆汽车,还有一辆铲车。偌大的一个“垃圾场”,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本来,菊儿想让大家歇一歇再干,但是,任凭她怎么说,就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活儿。    
    望着这一切,不止一次,菊儿想哭。然而,她忍住没有让眼泪掉下来,也像其他人一样,不停地清理着垃圾。随后,让菊儿又一次深受感动的是,就在下午时,经理竟然也领着饭店里的一些员工来了,而且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    
    “经理,你怎么来了?”菊儿赶紧迎上去问。    
    “我怎么就不能来?”经理笑着说,“你能办学,我就不能帮学?你这样做,也是咱们饭店的骄傲啊。好了,快分给我们活儿吧!”    
    此时的菊儿,真是百感交集。她看着经理,看着正在干活的那些父母们,看着同样挥汗如雨的孩子们,再看着像年轻了十岁的“烧鸡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像决堤的河一样,流了下来……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八章 办学(5)

    太阳刚刚西斜,活儿就干完了。    
    站在阳光下,望着眼前大为改观的环境,每个人都笑得很灿烂。的确,那个像垃圾场一样的旧厂房,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新厂房”,映照着灿烂的阳光,简直像童话中辉煌的宫殿一样壮观、美丽。    
    蚂蚱和英子就像着了迷,在厂房里跑来跑去,高兴得仿佛两只刚出笼的小鸟儿。望着这两个孩子,大家浑身的疲劳,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英子,将来开学了,我就坐在这儿。”指着厂房里最亮堂的一个地方,蚂蚱说。说完,他还真就像模像样地坐了下来。只不过,他现在坐的不是椅子,而是刚刚被打扫干净的土地。    
    “我坐那儿。”顺着英子的手指望去,蚂蚱看见,英子所说的地方,是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一缕阳光,正透过破碎了的窗户射进来,在地上留下了像花朵一样的影子。看来,小女孩就是爱美。    
    两个孩子的天真,更是让大家开心。    
    “看来,真的早该让他们上学了。”经理对菊儿说,“你做的很对。”    
    “是啊,多亏了这位姑娘。”饭店老板笑得脸上开了花,“这下子,我闺女可是有学上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    
    “谁说不是呢?”一个在医院当清洁工中年妇女,尽管脸上满是汗,手也脏得变成了黑的,但还是非常兴奋地说:“这办学,可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菊儿脸红得像盛开的玫瑰,无比鲜艳,而又无比美丽。此时,任何一个人看见了菊儿,都会觉得她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姑娘。    
    “这是大家的功劳。”菊儿对大伙儿说,“我一个人,哪里能干完这么多活儿。再说,如果没有王大爷的支持,办学校的事,我做梦都不敢想。”说着,菊儿走到“烧鸡王”身边,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尽管累了一天,而且只喝了几口水,“烧鸡王”的精神却特别好。他就像忽然之间返老还童似的,快乐得像个孩子,嘴里不停地哼着戏文。见菊儿来了,并且真诚地给自己鞠躬,“烧鸡王”更是激动,戏文也哼得更加有声有色。    
    “他可真像个老顽童。”二蛋儿的爸爸指着“烧鸡王”,对三虫儿的叔叔说,“回头,等学校开学了,我就把二蛋儿也接来。”    
    “那敢情好。”三虫儿的叔叔说,“只是,要真把学校办起来,恐怕还得些日子。黑板、课桌、板凳,现在什么都没有。即使这些东西全有了,单靠菊儿一个人,没有其他老师,要办起学校来,也很难啊。”    
    “东西没有,咱买;老师不够,咱招。”“啪”地一声,“烧鸡王”将拐杖重重砸在地上,“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话音刚落,“烧鸡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存折来。    
    “菊儿姑娘。”“烧鸡王”对菊儿说,“这里是五万块钱,你先用着,把该添置的东西添置上。回头,再想办法招几个老师,你和他们的工资,都由我来发。”    
    听到“烧鸡王”这么说,大家都激动得鼓起了掌。    
    “您就是‘烧鸡王’吧?”经理走到“烧鸡王”身边,问他道。    
    “是啊。”“烧鸡王”回答,“怎么,你认识我?”    
    “不认识。”经理说,“不过,经过这一次事儿,咱们不就认识了吗?再说,从前我听菊儿多次谈起过您,说您做烧鸡的技术是一绝,方圆百里的人,都会专门跑到您的铺子里买烧鸡。”    
    “那都是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烧鸡王”说,“有快五百年历史了吧。”    
    “有件事,我想和您商量一下,不知您老人家同不同意。”经理说。    
    “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绝不会让你失望。”“烧鸡王”说。    
    “是这样。”经理说,“我想把您做的烧鸡,引进到我们饭店里来。除了成本,卖烧鸡所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