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6-草根儿-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蚂蚱爸爸使劲儿揉了揉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两天我就四处转转,看附近有没有学校。有的话,我就想办法让蚂蚱去上学。实在不行的话,就还把他送回去。在家里,不管好坏,孩子总有学上。不像在城里,说辍学还就真辍学了。”
“送回秋后也不是办法。”菊儿说,“你们都不在身边,只靠蚂蚱爷爷一个人照顾他,是不行的。孩子还小,不能那么早就离开父母。”
“要真是在城里没路可走了,也只能这样。”蚂蚱爸爸抬起头来,透过小房子永远也关不严的木门,满面凄苦地望个工地上被风吹起来的沙尘,“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父母出去打工挣钱,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有的甚至还把十来岁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想想,孩子们也真够苦的,可当父母的又有什么办法?出来打工,毕竟能给孩子挣几个学费钱,老是在家里呆着,一年忙到头,七除八扣的,常常口袋里连一分钱都剩不下啊!”
蚂蚱爸爸说的,的确全是真事。
菊儿知道,仅仅在秋后一个村,就有几十个这样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最小的还只有几个月。可以说,孩子还没有断奶,妈妈就又咬着牙、流着泪,一步三回头地又出门打工了。而即使有幸跟着父母来城里打工的,也有很多孩子被迫辍学了,一来父母挣的工资不够交城里学校的学费,二来很多城里学校不收打工者的孩子。
“山子叔,要不这样吧。”菊儿向蚂蚱爸爸建议,“我们都抓紧时间在附近打听打听,不管想什么办法,都要让蚂蚱去上学。”
“行。”蚂蚱爸爸很干脆地答应了,接着,他从工具堆里找出了自己需要的工具,站起身准备走了,“菊儿,我还得去工地上忙,你先和蚂蚱在家里坐着。等你婶晚上下班回来了,我们再坐下来好好聊。”
“你赶紧忙吧。”菊儿说,“我就不等杏婶了,趁现在还有些时间,我先领蚂蚱出去转转,打听打听这工地附近有没有学校。”
“也好。”蚂蚱爸爸说着,就拿起工具急急忙忙走了。不过,还没走出多远,他又回过头来对菊儿说,“菊儿,你多费心了。”话刚说完,蚂蚱爸爸又使劲抹了抹眼睛。也许,他是在擦忍不住流下的泪水?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六章 乞学(3)
工地附近有没有小学,菊儿和蚂蚱都不知道,但他们还是决定去看一看。
当然,菊儿也很清楚,即便有,蚂蚱也并不一定就能上。农村的孩子想在城里上学,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菊儿领着蚂蚱走出工地时,尽管蚂蚱非常高兴,可菊儿依然心事重重。
正是中午的时候,街上的人和车都不是很多。他们在街上转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发现学校的影子。本来身体就有些不太舒服的菊儿,慢慢显得更加疲惫,脸上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菊儿姐,你累了,要不咱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细心的蚂蚱看出了菊儿姐的疲惫,“你脸上都出汗了。”
“没事儿。”菊儿爱抚地拉着蚂蚱的手,“你觉得工地上新家好吗?”
“不好。”蚂蚱很干脆地说,“一点儿都不好。我还是想秋后的家。”
听了蚂蚱的回答,菊儿沉默了。
是啊,在她心里,又何尝感到城市好呢?然而,如果不到城市来,农村人又有什么好的出路?就像自己,本来已经师范学校毕业了,在村里当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何况村里紧缺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老师,而自己也喜欢当老师。
然而,且不说高昂的上岗费让自己成不了正式教师,即便村里给代课教师发的一二百块钱工资,都是有一月没一月的。这怎么能行?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啊!毕竟,人是不能老是饿着肚子工作的。
“菊儿姐,前面好像有所学校。”突然,蚂蚱激动地叫起来,“我看到了一面红旗,有红旗的地方肯定就有学校。”
听蚂蚱这么一说,菊儿笑了:“蚂蚱,谁告诉你有红旗的地方,就一定有学校的?有红旗的地方很多,可有学校的地方却很少。我们饭店门前就挂着一面红旗,可你看看从这面红旗下进进出出的客人,有多少是老师?”
菊儿的这番话,把蚂蚱说得挺不好意思:是啊,怎么能说有红旗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学校呢?再说,即便是学校,也不一定都挂红旗啊!
“菊儿姐。”蚂蚱红着脸说,“我是看到秋后小学的操场上就飘着一面红旗,才这么说的。”
就在他们边走边说时,那个飘红旗的地方,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果然,这个地方并不是学校,而是市政府的办公楼。那面迎面飘扬的红旗,就挂在办公楼前的一根高高的旗杆上,旗杆下面还站着两个威风凛凛的卫兵。
“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呀?”蚂蚱问菊儿。
“噢,这是市政府。”菊儿回答。
“市政府?”蚂蚱只想说过镇政府、县政府,还没听说过“市政府”,所以,他就又问菊儿姐,“市政府是干什么的呀?”
“市政府是管这座城市的。”菊儿解释道。
“这么大的城市都归它管吗?”蚂蚱又问
“是,都归它管。”
“那么管学校不管?”
“管,当然管。”
“好。”蚂蚱说完,就像一只小兔子,大着胆子向门口站岗的卫兵跑去。只不过,在离卫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他又胆怯地站住了,不知道是该继续朝前跑,还是该站在原地不动,或者干脆再退回去。
“蚂蚱,你干什么去?”菊儿赶紧喊道。
“我想问问,这儿什么地方有学校。”蚂蚱回过头,对菊儿姐说,“他们肯定知道的。你不是说,他们也管学校吗?”说完这些话,蚂蚱紧紧咬住嘴唇,小心翼翼地朝门口的卫兵,一点点挪去。
蚂蚱天真的回答和大胆的举动,让菊儿的心猛地一酸:看来,小蚂蚱是真想上学了。
等蚂蚱终于挪到卫兵面前时,卫兵却并没有注意到他。蚂蚱张张嘴,想问卫兵话,可是,连张了几次,都没有问出话来。倒是卫兵手中的步枪和闪着寒光的刺刀,把蚂蚱吓得心急速地跳了起来。
虽然天气并不热,但仅仅只是一小会儿,站在卫兵脚下的蚂蚱,脸上却不知什么时候渗出了汗珠。蚂蚱一会儿看看眼前的卫兵,一会儿看看正向自己走来的菊儿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朋友,你有事吗?”终于,卫兵发现了站在面前的蚂蚱。
“我……我……”蚂蚱结巴起来。
“你想说什么?”卫兵稍稍弯下腰来。
“我……我想问问,附近有没有小学。”这句话一说出来,蚂蚱就长长地出了口气,仿佛一下子轻松了好多。就在这时,菊儿也已经来到了蚂蚱面前。
“你是问小学啊。”卫兵微微地笑了,“从这里向前走五百米,到了路口向左拐,再向前走一千多米,就有一所小学。”
“谢谢叔叔。”蚂蚱高兴地向菊儿吐了吐舌头。
“你问学校干什么呀?小朋友。”见蚂蚱那么高兴,卫兵又问蚂蚱。
“我想去上学。”说这话时,蚂蚱很有些激动,心又急速地跳了起来。
“上学?”卫兵认真打量着蚂蚱,轻声问,“你是从农村来的吧?”
“是啊。”蚂蚱回答,“我家在秋后。”
“那就不要去看了。”卫兵干脆地说,“这个学校不收农村孩子。”
《草根儿》 第二部分第六章 乞学(4)
尽管卫兵说不收农村孩子,蚂蚱和菊儿还是找到了这所离市政府不远的小学。因为菊儿想进去问一问,是不是真像卫兵说的那样,它不收农村孩子。
这是一所省城的重点小学,当蚂蚱站在门口时,就被它的气派震住了:银白色的不锈钢全自动电动校门,牢牢把住通往校园里面的路;透过这道门,可以看见几幢全身贴满瓷砖的、高大的楼房,从这些楼房里,不时传出优美的钢琴声、唱歌一样动听的朗诵声;在楼房的旁边,是一个周围长满了大树,又铺满了柔嫩绿草的大操场,一群穿着漂亮校服的学生,正在地毯一样的操场上面上体育课;一盆盆五颜六色的鲜花,更是把整个校园装扮成了美丽的花园。
“难道这就是省城的学校?”蚂蚱想。自从来到省城后,虽然蚂蚱一次次在梦中见到过省城的学校,有一次甚至还坐到了里面的教室里,但当蚂蚱真的站在省城的学校面前时,它怎么也没有想到,省城的学校和秋后的学校比起来,简直就像童话书里所描写的天堂一样。
很自然地,蚂蚱又想起了秋后小学。那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校门是用两张破旧的床板拼凑的,上面还经常被调皮捣蛋的孩子用粉笔画着各种各样的画;两排土坯房,就是蚂蚱上课的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这两排房子的年头已经很久了,屋顶上生长着的高高的草丛,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日子,老师们就会临时停课,把学生集中到教室门口来。这时候,大家都十分害怕,全抬头看着从屋顶上漏下来的雨水。一旦有土块、瓦块什么的掉下来,或者听到什么异常的响声,老师的一声令下,所有的人都会抱着书包冲出教室,站到风雨中。老师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怕教室经不起大风、大雨的折磨,而突然倒塌。在蚂蚱的印象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多次,只不过,有的是真的站在了风雨中,有的只是学校安排的紧急演习。
本来,秋后小学是有操场的。可是,在蚂蚱上二年级的时候,石头的爷爷指挥着老师们把操场开垦成了田地,在上面种了一些中药材。刚开始,蚂蚱还不知道石头的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才听菊儿姐在一次班会上说,那是为了用卖中药材的钱,给老师们买粉笔、黑板擦等办公用品。
知道了这件事后,班里的同学不但再也不偷拿老师的粉笔了,而且常常从家里拿来石灰块,在上自习课时用它代替粉笔,让学习委员给大家抄老师布置的作业。蚂蚱在当班长时,就从家里拿过不少石灰块,让学习委员当粉笔用。
“蚂蚱,咱们进去问一问吧。”
菊儿姐的一句话,惊醒了还在回忆之中的蚂蚱。他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有些迷糊地望着菊儿姐。因为蚂蚱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所以,即使菊儿姐已经紧紧拉住了蚂蚱的手,蚂蚱还是没有挪动脚步。
“怎么啦,蚂蚱?”菊儿不解地问。
“菊儿姐。”蚂蚱低着头,轻轻地说,“我不去。”
“为什么不去?”菊儿紧盯住蚂蚱的眼睛,“我们只是去问一问。”
不由自主地,蚂蚱被菊儿姐拉着,走到了电动校门前。然而,电动校门并没有打开,还是紧紧关着。而菊儿和蚂蚱,也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打开的。就在他们站在校门前东张西望时,有个穿保安制服的人,出现在校门里面一侧的房子门口。他先是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