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号人物 >

第1章

2号人物-第1章

小说: 2号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世纪初,在由“全球经济一体化”概念引发的一片“重组”、“并购”风潮中,一个“异端”概念——团队——便成了世界上最流行的关键词。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就是一条龙;一条龙的强弱与否看什么?龙头!    
     所谓龙头,团队的最高管理层是也!    
     团队最高管理层要做的事多得是。诸如前景规划、运行策略、绩效评估、人力资源、权力分配等等等等,要把这么多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做得人人满意,光靠团队的首领——“一号人物”一个人去完成,这怎么可能?    
     于是以团队为本的“老子天下第二”的角色——便在“一号”光圈的呵护下——在各类大大小小的团队中登台亮相。鉴于这种角色在团队中“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我们姑且赠予“二号人物”的称谓。    
     “二号人物”在团队中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职位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再用陈旧的“白领、金领、钻石领”之类的字眼所能概括了。一本新出版的《二号人物》一书(金沐灶著)点明其要义是:“他们不是团队的最高统帅,但却是统帅身边不可缺失的参谋;他们不是出头露面的风云人物,但却是出头露面的人物的精心缔造者——他们就是在职位上没有严格界定,但却对所在团队的生生死死起起落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第二把手。”    
     有幸查阅一些团队高级管理层的人事资料,发现金沐灶之语虽未给人带来太大的惊觉,但至少不像一些撰稿人“肚子饿了,必须吃饭”那般无聊的“励志”和“励志”的无聊。    
     我以为《二号人物》给读者呈现出了两个十分难得的亮点:一是把“二号人物”从呼之欲出到横空出世再到管理之道的“沟沟坎坎”都做了较有个性的解剖;二是通过大量西方国家团队成功的事例,强调了“二号人物”“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角色使命感。    
     尤其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完全颠覆了国人对“二号”职位仅为“副职”的传统解读。在《二号人物》中,读者四处可以看到除副职以外包括总经理、最高执行官、CEO、职业经理人、助理、秘书,甚至还有什么职位也叫不上,但却牢牢地把握着整个团队管理实权的一族优秀人才,作者为这些人才搭了一个“二号人物”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上台表演”,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比如与微软公司比尔·盖茨唱了近二十年“二人转”的斯蒂夫·巴尔默的名字,在《二号人物》中最少出现了不下十次,其间他在微软几乎担任过所有的职务,但从他进入微软第一天开始,除盖茨以外所有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看着他的脸色行事。可见实权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其次,《二号人物》中的事例绝大多数取自西方国家的团队,作者的用心不难理解。因为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角色使命感来衡量,我以为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框架——国营企业和家族式企业——的团队管理水平都相去甚远。何况这两种企业框架正是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框架。就目前看,团队决策层的摇摆性正是致使中国式“二号人物”心浮气躁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只要从足球俱乐部赞助商年年变脸的现象中,就可以感受到中国团队运作远见性上与西方国家团队的差距。第二个因素是中国式团队“二号人物”本身的职业素养实在是乏善可陈。可能作者有所忧虑:举谁为例呢?也许某某某团队某某某“二号”刚刚被《二号人物》捧上“台前”,指不定该团队该“二号”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物是人非了。为避免不必要的愆尤,中国式“二号”不捧也罢。    
     此外,作者对“二号人物”“良禽择木而栖”似乎“情有独钟”。不知道是否和作者本人经历过类似的切肤之痛有关?这个话题写了整整一个章。不过,幸好作者并非为那些“出走之时或出走之后的不义行为”摇旗呐喊,与此相反,一句“出走了,别以为‘出头’了”道出了作者对离职“二号”既宽让又忧虑的矛盾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作者着力对国外“空降兵”与中国“空降师”道德底线进行深入比较,在“有限度地赞成离职”中烘托了对“二号人物”“离职的职业修养”的拳拳诫言。无疑,作者的心愿旨在降低离职者的草率。从这点上看,“良禽择木而栖”无论对团队本身还是对将离职的“二号人物”来说,都是有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让我有所困惑的是,不知是何种原因,作者没有将“二号人物”的职权与职位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解构。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职权高于职位”这么一种鲜明的观点,但作者却没有把这个观点缕理清晰,再呈现给读者——这也许就是本书留下的一个打不开的结。    
                                           
    秦   林    
    2004年9月5日于北京分司厅    
    


第一章 角色定位: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No2”一、二号”——不可小觑的角色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将目光关注于团队中的“一号人物”身上。尤其是那些大型的、成功的团队,“一号人物”大多被誉为团队中的精神领袖、领路人、决策者、总设计师,自然要占尽团队的风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团队中,就会发现,在“一号人物”的身后,站着一批真正的智囊人物——这批智囊人物能上能下、能里能外、能屈能伸、能方能圆;他们不是团队的最高统帅,但却是统帅身边不可缺失的参谋;他们不是出头露面的风云人物,但却是出头露面的人物的精心缔造者——他们就是在职位上没有严格界定,但却对所在团队的生生死死、起起落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第二把手。俗称“二号人物”。    
        常言道:“一乎水,二乎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如果把这句话引至一个团队的人事结构上,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一号人物”和下属之间的关系。    
     无疑,下属是水,“一号”是舟。“一号”能把团队引向何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属对“一号”的态度。但当人们有心往深度再作揣摩,一连串新问题便窜出来了:什么样的水可以载舟,什么样的水可以覆舟?抑或,什么样的舟会被水所载,什么样的舟会被水所覆?于是,人们必然要在舟和水的关系当中再度寻觅一种潜在的介质。这种介质就是风!    
     谁是风?团队的“二号人物”是也!    
     风不可小觑!亦即,团队中的“二号人物”不可小觑!他正是团队中处在“一手牵着‘一号’的手,一手牵着下属的手”的“纽带”的位置,也正是他的“直迂相济”,把“关上”与“顾下”结合起来,才使得团队这部庞大的机器得以正常的运转。    
        撩开“二号人物”的神秘面纱,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时候他既是“一号”所倚重的智囊与助手,又是业务上的中坚,同时还是同僚与下属的贴心人。在团队的各项工作中,没有“二号”的参与,仿佛就多了一份缺憾。称职的“二号”总是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价值深深地刻进同仁们的心脾之中——没有他们,团队就会首尾脱钩;没有他们,团队的运行就会迷失方向——他们才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他们才是团队中飞扬的旗帜;他们才是团队的隐在一号人物下的真正脊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团队的“二号人物”正无愧为舟、水之间不可小觑的风。风刮得不好,水必将覆舟;风刮得好,又何尝不可见“方舟行云流水”呢?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由衷地感叹:“二号人物”——此等职位绝非等闲之辈所能及也!    
    


第一章 角色定位: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No2”1、“一号”眼中理想的“二号”

     “二号人物”辅助“一号人物”工作责无旁贷。辅助者的任务在于行之有效地协助“一号人物”。“协助”一词具有多种的含义,如接受“一号”的命令,协助“一号”处理杂务,为“一号”提供合理性建议等。“二号人物”都必须正确领会“一号人物”的意图,否则有时会因协助不当而节外生枝,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一号人物”在选定“二号”时,在“辅助”作用上就会做各种考核。一般而言,“一号”眼中的理想的“二号”有如下几方面:    
        1。他应该是具有职业修养的     团队“一号”希望“二号人物”首先必须是一个职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要对自己的职位、职责负责,这包括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道德品质、职业忠诚度等多方面。诚信,应该说是“二号人物”的金字招牌。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比较规范,一旦玷污了这块招牌,则意味着“二号人物”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而奠定诚信基石的就是“二号人物”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另外,“一号”还很忌讳“二号”因为与“一号”出现矛盾而跳槽。一般而言,“一号”是出于信任才钦定“二号人物”来负责经营他的团队的。但同时,老板又不认同职业“二号人物”的某些做法,在边上指手画脚,或者是不放心团队交给职业“二号人物”打理,对职业“二号人物”的权限进行束缚。无论哪种做法,都容易激起老板和职业“二号人物”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职业“二号人物”选择跳槽。在跳槽的同时,他也往往带走了自己在团队里的亲信,造成集体跳槽的发生。而“二号”跳槽不管是出于多充足的理由,对“一号”而言,都表现了职业修养的缺失。    
     2。他应该是能为团队作出牺牲的 在“一号”眼里,“二号人物”是可以为团队作出牺牲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就没有资格当团队的总管家。2004年春,可口可乐的史蒂夫·海耶辞去了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务。接着,在传媒集团维亚康姆担任相同职务的梅尔·卡尔马津也离任了。海耶先生和卡尔马津先生都不是“二号人物”的最佳人选。据说,他们两人都很要强、雄心勃勃、自私自利、有时还很粗暴,不善于沟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当不好“一号人物”!依照他们的性格和秉性,他们似乎都更适合从团队老总手中接过大旗,或者应邀到另一家团队充当“老大”,这样这样的人,如何能期待他们为团队作出自己的牺牲?    
     3。他应该是“看不见”的 从“一号”的立场看,理想的“二号人物”不仅应该是勤奋、忠实、高效的,而且还应该是“看不见”的。所谓“看不见”,就是要求出任“二号”者能够“没有办公桌”地办公。而这正是担任团队“二号”的最难之处。如果是办公室“看不见”的好领导,那就意味着他必定活跃在下属中间。换句话说,“看不见”的“二号人物”只有在第一线能看得见,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他应该是“不听话”的    “一号”不希望“二号”只是一个“听话”的执行者,他们要求“二号”树立正确的态度,即一方面对领导者忠诚,另一方面保持思想独立。这种要求对“二号人物”并不苛刻,但要想让“二号”们能满足“一号”的期待,则非易事。因为多数“二号人物”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